APP下载

艾灸联合吴茱萸烫熨治疗选择性痔上粘膜吻合术后尿潴留45例

2017-05-11王晓霞高献明林晶刘娴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吴茱萸尿潴留艾灸

王晓霞 高献明 林晶 刘娴

[摘要]目的:观察艾灸联合吴茱萸烫熨治疗TST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TST术后尿潴留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吴茱萸烫熨治疗,试验组给予艾灸联合吴茱萸烫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尿潴留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尿潴留改善情况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吴茱萸烫熨治疗能够有效缓解TST术后尿潴留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艾灸;吴茱萸;烫熨治疗;TST术后;尿潴留

尿潴留是指膀胱尿道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病变所造成的排尿困难、小腹胀痛,甚则小便闭塞不通,属中医学“癃闭”范畴。由于TST选择性痔上粘膜吻合术(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手术刺激、疼痛等易引起膀胱颈及尿道括约肌痉挛,或膀胱平滑肌收缩无力,极易导致尿潴留的发生。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易使患者产生烦躁情绪,甚至质疑手术操作,对手术效果产生怀疑,且热敷、听流水声等传统诱导式排尿不能令人满意,往往需要行导尿术,若导致泌尿系感染,患者痛苦不堪。笔者采用艾灸联合吴茱萸烫熨治疗TST术后尿潴留4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0例患者均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肛肠科住院并在全麻下接受TST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试验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1.53±7.16)岁;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30.78±6.35)岁。所选患者在除肛肠痔病外均无其他并发症,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癃闭的诊断标准:小便不利,点滴不畅,或小便闭塞不通,尿道无涩痛,小腹胀满。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癃闭诊断标准;②手术方式为TST;③手术麻醉式均采用插喉罩全麻。以上3条标准必须均符合才能纳入治疗。

1.4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其它肛门疾病者如严重的直肠脱垂、陈旧性肛裂、肛周脓肿、肛瘘等;②合并有慢性腹泻、腹痛等胃肠疾病者;③合并有尿路感染者;④男性患者前列腺增生明显者。

1.5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心理疏导及传统诱导排尿方法。①心理疏导: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护患者的隐私,听舒缓音乐,全身肌肉放松,疏导缓解不良情绪。②传统诱导排尿:让患者聆听流水声,按摩下腹部,使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以利于排尿。以上措施无效后给予对应治疗。

1.5.1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吳茱萸烫熨治疗。将中药吴茱萸250g放置于20em×15cm的棉质布袋内,袋口扎紧,制成中药包。用前放入微波炉(三洋,输出功率700W),中火加热2min后取出,置入热敷药布,嘱患者平卧,暴露烫熨部位,注意保暖,然后拉好病人床边的窗帘,将中药包放在下腹部膀胱区即可进行熨烫治疗,时间15min。

1.5.2试验组 试验组在吴茱萸烫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艾灸。取穴:关元、气海、中极、膀胱俞。方法:先采用温和灸,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处皮肤保持3em左右距离,使患者局部温热而无灼痛,施灸过程,操作者可将食指、中指分开后置于施灸部位两侧,通过操作者的手指来测量患者局部的受热温度,以利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灸5min,待局部皮肤温热感较强后,更换为回旋灸,即点燃的艾条一端与施灸穴位距离约3cm,平行往复回旋施灸,灸3min。每处穴位先进行温和灸而后回旋灸共灸8min,先灸膀胱俞,再依次灸气海、关元、中极,灸至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感觉,注意观察面色、局部皮肤颜色,保护患者隐私,及时弹去艾灰以防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

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尿意、但又不能自行排尿或小便点滴而下、以腹部有胀满感时开始治疗,治疗结束后90min内观察总体疗效。

1.6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在首次治疗后30min后开始进行疗效评价,标准如下。显效:治疗后30min内能自行排尿,且能排尽尿液;有效:治疗后30min内能自行排尿,但膀胱内尿液排不尽;无效:治疗后90min仍不能自行排尿。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组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艾灸联合吴茱萸烫熨治疗临床疗效较单纯吴茱萸烫熨治疗组明显。见表1。

2.2两组首次排尿时间及平均排尿时间比较 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艾灸联合吴茱萸烫熨治疗后首次排尿较单纯吴茱萸烫熨治疗所用时间更短。见表2。

3.讨论

尿潴留是肛肠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中多采用传统局部烫熨热敷的方法诱导患者排尿,但效果不一,尤其是对年老的患者疗效较差,而留置导尿虽能快速解决问题,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尿路感染的可能性。因此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艾灸联合吴茱萸烫熨治疗TST术后尿潴留,在治疗后首次排尿时间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艾灸联合吴茱萸烫熨治疗后首次排尿较单纯吴茱萸烫熨治疗所用时间更短。临床疗效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艾灸联合吴茱萸烫熨治疗临床疗效较单纯吴茱萸烫熨治疗明显。

尿潴留属中医学“癃闭”,“癃”为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闭”为小便闭塞,尿液点滴不出。吴茱萸辛、苦而温,《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温中下气,止痛,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烫熨疗法利用药物的温热性能和外加热力,刺激局部经络穴位,可达到温经活血、行气通络、祛湿消肿、散寒止痛的功效。吴茱萸烫熨膀胱区,疏导膀胱气机,使膀胱气化得利,从而达到利尿的效果。中医认为本病的病位在膀胱,患者微创术后出现尿潴留是由于术中气血耗伤,中气不足,膀胱传送无力,气化失司所导致。关元为足三阴经与任脉的交会穴,小肠的募穴,具有培元固脱、温肾壮阳的作用,能够调节膀胱气化作用;中极为膀胱经之募穴,是膀胱经气结聚之处,对水液代谢有调节作用,具有补肾利尿消肿的作用,配以气海穴,可调膀胱气机,促进气化,具有启闭通尿功效;膀胱俞疏调膀胱气化功能,四穴合用可使膀胱气化得利,小便自通。艾灸能够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可振奋膀胱经气,使下焦气机通畅,水道通调,还能温补下焦元气,鼓舞膀胱气化功能,达到启闭通尿的作用。

艾灸联合吴茱萸烫熨治疗TST手术后尿潴留,安全无创伤,患者治疗过程舒适度高,患者配合度好,无痛苦,且不会引起尿路感染及损伤,充分体现出中医外治简、便、验、廉的特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吴茱萸尿潴留艾灸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大花吴茱萸果实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UPLC-Q-TOF-MS法分析吴茱萸化学成分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
吴茱萸敷腹治疗婴幼儿腹泻及护理69例
吴茱萸脐敷治疗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