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小学新生行为障碍的个别心理辅导案例

2017-05-10邵立平刘文杰

关键词:求助者辅导小朋友

邵立平 刘文杰

摘要:这是一则关于小学新生家庭发生变故,不能适应新环境引起行为障碍的个别心理辅导的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对该生进行心理辅导。首先对的家庭状况、入小学前情况等一般资料进行了收集。依照病与非病三原则以及对照症状学标准做出诊断,确定属于一般心理问题,制定了咨询目标。在辅导过程中考虑到小学新生不适应小学环境是常见问题,原因多与孩子性格、家庭状况、与老师的疏导有关,因此在辅导中考虑到其监护人与老师形成教育合力,对其实施了阳性强化法。还考虑到孩子不适应现在的生活环境,也是适应不良的一方面,还采取了认知行为疗法,从认知中找到不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在辅导过程中,还使用了积极关注、共情、鼓励、指导、具体化等技术,推进辅导过程顺利进展,最终实现预期目标。

一、一般资料

小伟是一个长得很俊秀的孩子,在开学那天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伟的妈妈带着他,说孩子改名了,一定让班主任在学籍卡上写下他的新名字。而户口本上的名字是姓父亲的,这可是个敏感的问题啊!一猜就知道是父母双方争孩子的姓。后来才知道,原来那时小伟的父母正在办理离婚,由于小伟跟着母亲,母亲就擅自将孩子改姓自己的。令人感到惊讶的不仅于此,每次问小伟爸爸的事情时,他总显得很平静,丝毫看不出这个家庭出了什么问题。更让老师不明白的是,每次考试伟都写妈妈给他取的新名字,而上课时,老师们叫的又都是他以前的名字,他似乎很明白自己该在什么时候姓什么。小伟每天都要面对同样的事情——在学校老师叫他和回家后妈妈叫他的名字截然不同,而他只是默默地承受着。由于不知道他家的真实情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作业拖拉和小朋友打架,老师们都认为是这个孩子缺乏家教,性格古怪造成的。但现在细细想来,这样一个刚6岁的孩子他每天面对的是什么?是父母感情破裂后的创伤,是母亲每天重复叫唤自己的新名字,是同学们投来奇怪的眼神……

二、主诉

小伟: 最近不想上学,也不想见到的老师和同学,不想做作业,想奶奶,很想回到爸爸处。

家长陈述:近两周以来不愿意上学。说小学不好,这里的老师、小朋友都不好,小朋友比他讲话声音都大,比他认识的字也多,都不愿意和他玩,还想回到爸爸的家,为此经常哭闹,晚上很早入睡。上课不专心听讲,老是走神,食欲下降。不愿和别人说话,总哭。所以前来咨询。

通过观察了解和他人反映:该生智力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比较清晰,表情变化少,情绪低落,意识清楚,接触交谈合作,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从进入咨询室到初次见面结束,很少讲话,偶尔点头、摇头,听得比较认真。后来哭闹着提出要离开这里回家。

班主任老师反映:近两周来非常不想上学。上课不听讲,几乎不做作业,有时在纸上画画,有时随意下座位。下课也不到操场去玩,不和小朋友交往。有时被别的小朋友惹了,立刻就哭闹,很长时间不能平静下来,没有攻击性行为。

家长反映:开始说想让妈妈接送他,因为别的小朋友大多是爸爸妈妈接送,后来说妈妈接送也不愿意去上学了,放学后也不到院子里玩儿,就一个人在屋里玩积木、拼图。现在也不想在妈妈家住下去,唯一想去的地方就是奶奶那里。

三、评估与诊断

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生智力水平正常,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因为进入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前的新环境,家庭关系发生变化,孩子不能很好适应,家长与老师也没有认真对待与关注孩子的情绪,导致产生厌学情绪。还伴有自卑、不自信。

对该生的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

该生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1、生物原因:该求助者为男性,6岁,属于学龄儿童。

2、社会原因:(1)存在负性因素,如:进入一个陌生的新环境,父母感情破裂。(2)开学时间短,同学不熟识,人际交往少。(3)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关注,缺乏正确的指导。

3、心理原因:(1)存在认知错误:对老师和同学以及学校生活环境不了解。(2)情绪方面的原因,受情绪烦躁、焦虑等情绪的困扰不能自己解决。(3)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面对小学的学习任务,不知所措。

四、輔导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辅导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1、克服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尽快适应学校环境,喜欢上学。

2、改变认知模式,认为老师和同学都应关心自己,母亲应该天天接送。事实上作为一个小学生慢慢长大了,应该以学习为主。应该学会适应新的环境,学会主动与人交往,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培养适应环境、与人交往的能力。

五、辅导方案的制定

1、辅导的具体方法和适用原理:

根据该生的症状:厌学,学习焦虑,不想做作业,不愿和老师、新同学交往。其问题的出现与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和自身的个性特点有密切的关系。重点考虑其年龄阶段特点,属于刚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学龄儿童,决定使用阳性强化法的方式帮其适应环境。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并且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在被它的结果所强化。所以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如果要消除某种行为,就得设法给予惩罚。只要合理安排阳性强化的程序,学生一般都可以慢慢接近部标。虽然赏与罚可以相辅相成,但奖励的办法对行为的影响更大。以阳性强化为主,即使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这样的阳性强化法非常适应于儿童行为问题矫治。

根据求助者对城市环境的错误认知,决定实施认知行为疗法:该疗法认为,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和情绪的变化;不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应从认知中找原因;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认知和行为的恶性循环,会使心理问题变得越发严重;认知行为疗法,是在认知和行为及情绪之间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的过程。

六、辅导过程:

辅导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辅导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辅导过程:

第1次 2017年9月22日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探寻改变意愿;

(5)进行问题分析。

方法:

摄入性会谈

过程:

(1)填写辅导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

(2)确定辅导目标;

(3)与学生交谈,收集资料,探寻学生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在初步接待该生后,运用积极关注、理解技术等,消除心理戒备,让其感受到被接纳、尊重、信任,形成密切合作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使其把自己近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感受表达出来。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辅导教师详细了解其问题的表现、形成原因、发生的背景和演变过程,尤其是通过运用上述技术,了解其对问题的应对方式、主要人格特征、成长经历、家庭背景,社会支持系统情况,特别是与其问题的形成有着重要关联的近期社会生活事件等。

(4)布置咨询作业:

a.孩子放学后搜集自己从小到现在的照片,太阳村的老师和孩子一起看照片,并讲述孩子不同年龄段成长故事,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正在慢慢长大,上学是每个人一生中很自然的事情。

b.太阳村的志愿者老师平时要多照顾这孩子,把孩子送到教室里,在早读课的时候陪孩子坐一会。与学校老师沟通,争取老师多关注。

c.周末多陪孩子与太阳村其他孩子玩,让其感觉到自己现在居住地的魅力,增强对新环境的认知。

第2次 2017年9月29日

目的:

1)加深辅导关系;

2)通过实施阳性强化法,让孩子愿意去上小学,在学校和家里能够常常得到表扬和奖励。

方法:

会谈、阳性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

过程:

1)反馈辅导作业:请家长和任课老师谈谈孩子这几天的行为表现。孩子说说近来生活和学习中有哪些有趣的事,在愉快的气氛下试着让孩子说说最近游玩和在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

2)运用提问和引导技术帮助他认识到自己之前的表现是不合适的。上学之后,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自己也应该和同学们一样好好听课完成作业。课后应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进一步改善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

3)观看小学新生入学录像片,让孩子认识到上小学是很自然的事,上学应该怎样做是正确的,使其有了一个行为的目标。

对话摘录:

教师:你最喜欢什么课?

学生:我最喜欢美术课了,我画儿画得好,老师奖给我一个小太阳。

教师:你真是太棒了。那能不能跟我说说你为什么有点不想到学校去上课呢?

学生:不能象幼儿园时一样做游戏。

教师:但是你是不是认识了汉语拼音,还学会写数学、美术、音乐、体育了呢?

学生:是的。

教师:那你学会了很多本领啊?这在幼儿园里好象学不到哦。等你再认识了很多字,就可以看好看的故事书啦。

学生:可是小朋友会欺负我。

教师:那你能把这事说清楚一点吗?他们怎么欺负你的?

学生:那天下课了我画画的时候,有两个小朋友在教室里跑,把我画笔弄掉地上了,他们也没有跟我说对不起,我都哭了,他们也不理我,还跑走了。

教师:哦,他们碰掉了你的东西,没跟你道歉,所以你觉得很委屈。我也觉得他们这样是不对的,但是你觉得他们是故意的吗?

学生:不是的。

教师:我想你是个有礼貌、懂事的好孩子,你会原谅他们的,是吗?

学生:是的。

……

在這两次辅导中,了解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小学生在新入学的时候都会遇到的普遍问题,家长与老师不可忽视,要及时疏导。可采用多鼓励、多表扬的办法,向家长介绍阳性强化法。并且要求家庭成员保持一致的教育态度,加强家校联系。还贯穿着认知行为疗法,改变求助者对城里环境的错误认知。

布置作业:

a.家长对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即使给予奖励,使用“代币法”。

b.陪孩子完成作业,有不懂的问题要耐心讲解,教师多给孩子回答问题的机会,及时表扬。

c.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访一些上幼儿园时的小朋友,和他们谈谈各自的小学生活。

第3次 2017年10月15日

目的: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遵守学校作息时间、课堂纪律。

方法:会谈、进一步改变认知,阳性强化法

过程:

1)反馈作业:请该生谈谈和小朋友见面的事,说说别人的学习与生活。

2)请他说说自己得到的奖励,因为什么事取得了什么进步、得到了多少代币,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3)通过会谈,与其谈谈他的爱好以及长大后的理想,让孩子意识到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就要在小学里多学知识。

布置咨询作业:

1、孩子每天对着镜子微笑告诉自己:“我真棒!”“我是最能干的孩子!”“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我!”

2、建议家长按孩子的兴趣给他参加相应的辅导,比如孩子不想学音乐,可以让他去学画画。继续使用“代币法”。

第4次 2017年10月13日

目的:

1)巩固辅导效果;

3)增强自信心。

5)结束辅导

方法:

会谈、巩固认知

过程:

1)反馈作业:与家长和老师交流孩子近期的表现。

2)通过交谈,给孩子以鼓励和期望。

3)基本结束辅导,进一步增强与孩子正确沟通的意识,希望家长能够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好伙伴。

通过以上心理辅导,家长逐步认识到:学习是童年期儿童的主导活动,但并不等于说,儿童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学习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他的基本活动。从幼儿期游戏为主导活动转变到上小学时以学习为主导活动。这中间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因此,家长和老师应做好儿童入学的心理准备,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三个方面的准备。家长要用心发现孩子的细微变化,及时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学习、生活中的困惑,让他们顺利渡过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

七、辅导效果评估

(一)该生的评价:

我觉得上小学也很好,能学到很多本领,老师、小朋友也很喜欢我。这里有许多有趣的地方,我生活得很快乐。

(二)家长的评价:

孩子现在状态很好,每天能按时上学,回到家里能主动完成作业,没有再出现不愿意去上小学的情况。孩子每天都很高兴,也愿意和村里的小朋友玩,认真学画画,画得也很好。

(三)辅导教师的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辅导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随着整个辅导过程的不断进步,孩子逐步消除了厌学情绪,逐步适应了小学的环境,并且培养了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辅导过程较完整,有条理,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求助者辅导小朋友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拒绝的正确方式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一例关于社交恐惧症的行为矫正方案
倪萍不厌其烦的一句话
Let’s DIY 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