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2017-05-10王敏

关键词:社会性发展人际交往家园共育

王敏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幼儿教育的主题。幼儿健康教育的价值决定了其完全可以渗透于其他领域的教学中。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使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幼儿园教师、家长以及全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在幼儿园各领域教育中抓住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为幼儿创设思考、操作和交流等机会,培养幼儿独立进取的精神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幼儿人际交往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家园共育;社会性发展

受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实施独生子女政策,这让孩子们成为家长的掌中宝,捧在手中怕坏了,含在口中怕化了。把孩子当宝贝一样的珍藏着,為孩子包办着一切,孩子想要什么就满足他们什么,而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就是不要生病、要听话。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丧失了心理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机会,完全没有了自己的独立个性,缺乏和同伴和成人交往的机会,社会性发展不健全或严重缺失。在步入社会后,这种问题得到了放大,幼儿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社会交往问题引发了一些极端案例,在一些案件的背后我们往往发现,成年后产生的问题在幼儿期都能找到答案。因此,我们需要在幼儿时期努力下促进幼儿心理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为幼儿社会性发展创造环境与条件。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尊重幼儿心理权益,把心理教育落实到教育行为上

联合国于1959年颁布了“儿童基本权益宣言”,主要倡导满足儿童在生活、营养和受教育方面的需要。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努力用亲切的微笑驱散孩子的自卑,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孩子的胆怯,用慈爱的抚摸鼓励孩子的进步,用赞赏的话语肯定孩子的成功。“你真棒”,“老师相信你能行”、“别害怕,你一定会成功”等话语句句注入孩子们的心田,唤起他们的活泼、开朗和自信。在一个班级中,往往会有各方面能力都很强的“综合性幼儿”,也有在某一方面有独特专长的“特长幼儿”,还有各方面能力较弱需要培养的“终点关注”幼儿。那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策略。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采用提升的办法,引导幼儿做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或游戏,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关注,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让幼儿能够在心理上接受,在行动上参与,真正融入到班级生活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对于有特长的幼儿在发挥他们特长的同时,引导幼儿能够在其他方面稳步提升,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这样从教育入手,从幼儿发展入手,关注幼儿的需要,满足他们的心理上的需求,给幼儿一个温馨、安静、和谐的心理和教育环境。

(二)充分发挥环境教育,把社会教育与环境教育有机整合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这其中,班级环境的创设和教师的管理行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让幼儿能够参与到班级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中,引导幼儿形成主人翁的意识,形成安全感和自豪感。结合主题活动和节日活动创设环境,幼儿参与性非常高。比如:在每年的元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一同商量元旦节目,设计、布置班级环境,进行元旦节目的彩排,邀请家长来参加演出等一系列互动,在节日气氛的渲染下,幼儿更能获得幸福感。再比如,在大班幼儿开展的“大手拉小手”、“我做大哥哥大姐姐”等活动中,幼儿在照顾弟弟妹妹,与弟弟妹妹一同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回忆自己小时候的趣事,还在帮助小班弟弟妹妹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班级日常常规环境的创设,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幼儿提供了稳定的心理环境。如:饮水记录墙饰、天气预报墙饰、选择活动区墙饰、选择值日生墙饰等等,幼儿在与墙饰互动的过程中是自由自主的。例如:萱萱选择区域活动时,很想和自己的好朋友美美进入到美工区游戏,但美美还没有来,于是她就在选区墙旁一直犹豫不决,直到美美出现,她俩一商量,高兴的选择了美工区进行游戏,俩人在游戏的过程中互相给对方画自画像,高兴极了。

(三)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拓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幼儿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摇篮。要把端正家长教育观念,改进家长教育方式,促进家长自身素质提高和完善放在家长工作的首位。如:定期开展相关内容的家长讲座,每月出好一份相关内容的家园小报,利用家长园地、家长观摩活动、家教经验交流等途径加以宣传,许多家庭能主动配合学校做好自己小家庭中的物质、心理方面的准备,为幼儿养成健康心理打下扎实的基础。

走向社会,争取社区的支持也是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之一。让幼儿在活动中接触社会,如,和社区共同合作开展的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与幼儿走进社区,向人们宣传,分小组介绍保护环境的好方法等等。树立助人为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幼儿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与同伴合作、与家长交流、与社会交往,使幼儿能合作、乐群、创新,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归纳为三个原则:游戏的功能性原则、儿童需要原则、针对性原则。依据三大原则灵活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体育游戏、民间游戏、角色游戏、区角游戏等。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以游戏的开展使幼儿获得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二)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就事论事,“阳春面浇头”外在式的;也不是对原有材料中内含的心理因素视而不见,不考虑儿童的心理反应,一味地灌输渗透或是把各类教学活动互相割裂开来。可采用唱歌、绘画、舞蹈、故事、儿歌等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在实践过程中,能根据课题内容、阶段目标有目的地选择课程内容,创立了园本课程,其中可包括一些大型活动和节日课程。

(三)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儿童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在生活中培养。利用幼儿的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角,开展编织、绣花、种花等活动,使儿童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感受一种群体感。

(四)体育活动和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合群性发展

体育活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更是促进合群行为发展的有效方法。尤其是感统训练培养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同步提高,相互促进。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化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在幼儿阶段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教育。重视幼儿群体心理健康的同时,必须十分关注个体儿童的心理健康,实施个别教育。

(一)开展个别辅导

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重视对幼儿的个别辅导,是取得心理健康教育實效的重要原因。组织案例讨论,学习幼儿心理卫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大量的案例中积累经验,揭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规律性东西。

(二)开展问题儿童的心理治疗

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儿童,心理矫治也是面向全体幼儿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在同一时空,每一个幼儿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就如每个幼儿都会生病一样。在发展的某些阶段,儿童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偏异行为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并不是只有发展性和预防性的心理卫生工作是面向全体幼儿的。对这部分幼儿的异常心理,不给予关注和帮助,忽视了整体中的部分,实际上就是没有面向全体幼儿。每一个幼儿都有可能需要心理矫治服务,因此正确认识矫治的全体性,有利于提高幼儿心理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和幼儿心理卫生工作的水平。对胆怯倾向型的儿童运用行为塑造法,取得良好效果,对孤独型、被动倾向型的儿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暗示法等。

总之,幼儿心理健康关系到儿童一生的健康发展,是幼儿期不可忽视的问题,所以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家庭、幼儿园、社会共同的任务,共同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顾荣芳.薛菁华.幼儿园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张莉.儿童发展心理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颜巧英.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教育科学研究.2006.

[5]潘海燕.杨再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健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社会性发展人际交往家园共育
浅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培养
研究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改善路径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开展民间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体育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