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动机的诊断与培养的研究

2017-05-10刘婧

关键词:教育策略学习动机诊断

刘婧

摘要: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作用很大。学习诊断及其相应的教育策略目的是让学生、家长和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为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供依据,有助于教师在了解学生态度和能力的条件下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相应、合理的评价,最后达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果,从而使教育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学习动机;诊断;教育策略

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即学习的启动机制。学习动机不是单一因素,它由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构成,其中学习需要是主导因素,是学习者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动力,一般称为学习的内驱力(推力)。学习期待是使学习活动指向某一特定学习方向的诱因(拉力)。

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它就会自始至终,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又可激发、增强甚至巩固学习动机,并由此影响学习效果。

学习动机作为引起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并由此影响学习效果。经验表明,在智力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学习动机强的学习者,必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学习动机之所以能影响学习效果,是因为它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

学习积极性通常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认真、紧张、主动与顽强的状态。这些心理状态,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倾向和意志(毅力)等三个方面。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通过制约学习积极性来实现的。另外,由于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有密切联系,人们常常通过学习积极性来判断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诊断

诊断学的基本任务是如何从检测到的各种症状中判断出病因,从而决定治疗方案。学习诊断目的是让学生、家长和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为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供依据,有助于教师在了解学生态度和能力的条件下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相应、合理的评价,最后达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果,从而使教育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由于学习动机这种内部动力机制可以通过外显的学习积极性表现出来,所以可根据学习积极性水平的高低来推测其学习动机。有无学习积极性经常从注意状态、情绪状态与意志状态这三方面体现出来,所以根据个体在上述三方面的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明学生是否存在动机问题。

教师应经常通过观察来有意识地注意识别学生可能存在的动机问题。教师应经常观察学生的如下行为表现:

(一)注意状态的表现

“注意”主要指学生在面对学习任务时是否有明确的学习意识和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

(1)学生是否注意教师;(2)课堂上是否主动回答问题;(3)能否迅速开始某项活动;(4)注意力能否维持到最后任务完成;(5)在教师的教学与辅导中,学生的注意能否随不同的进程而转移。

(二)情绪状态的表现

“情绪”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包括兴趣、爱好等。

(1)学习时是否显得快乐、自豪、热情和投入;(2)是否喜欢参加各种学习竞赛;(3)是否喜欢与同学讨论学习上的问题;(4)是否遇见难题就胆怯,而止步;(5)能否乐于選择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6)他是否乐于参与课外的一些学习活动。

(三)意志状态

“意志(毅力)”指在困难面前能否顽强坚持下去的特征。

(1)能否坚持自己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看上去较难的问题;(2)能否自觉地学习;(3)能否按时交作业;(4)允许选择时,即使有失败的可能,他能否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5)即使成绩很好,他是否仍很努力地去改善;(6)在没有奖励或评定时,他能否努力地去学习;(7)在不顺利的情况下能否坚持完成任务。

通过上述观察,教师对学生的动机状况会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当然,教师既要观察所有的学生,同时也要观察同一学生在不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情况。

二、学习动机的培养

前以指出学习动机由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构成。学习需要制约学习期待,在动机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形成和发展主体稳定的学习需要是培养学习动机的关键。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形成、发展规律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一是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一是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为此,在教育工作中必须依据学习需要的发展规律和根据学习积极性水平高低的注意状态、情绪状态与意志状态来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一)利用直接途径培养新的学习需要

利用直接途径,主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又清楚地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发现了更多的想要了解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对未来不断丰富知识的需要,形成新的学习需要。由于认知需要被认为是最重要最稳定的学习需要,因此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有利于培养新的学习需要。为此,教师应耐心、有效地解答学生主动提出的知识方面的问题,组织能提供大信息量的、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此外,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使学生了解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形成掌握更多知识、探索更深入的问题的愿望。

利用直接途径培养新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如:(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变更作业的内容与形式,保持作业的新异性;(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学习动机;(5)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6) 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下面就一些具体研究成果,举例说明:

1.创设各种条件,以满足学习需要

创设满足各种学习需要的条件,对于形成中的学习需要的巩固与发展,极为重要。事实表明,当学生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时,往往由于好奇而多少有一定的求知欲。可是事后,由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缺乏满足这种学习需要的各种条件,逐渐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丧失兴趣而抱否定态度。

研究表明,针对小学生中年级在阅读中发现的三种不愿阅读的学生,可以采取相应的如下教育策略:

(1)由于不熟悉有哪些有兴趣的书籍。对于这类学生,组织他们系统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书籍,吸收他们参加集体的读书讨论等等,有助于阅读兴趣较迅速地形成。

(2)或是求知欲不强;或是阅读技能掌握得不够,不善于理解地进行阅读。对于这类学生,仅选择相应的读物,无助于他们阅读兴趣的形成,只有在组织他们阅读的过程中,使阅读成为他们生活所必需的活动,利用他们希望完成作业显示自己的优点,维护自己的威信,等等需求,并使他们掌握阅读的技能,发展独立阅读的可能性,才能使阅读的动机发生改变。

(3)求知欲不强,阅读技能很差和知识储备缺乏以外,对读物抱有一定的否定态度。对于这类学生,除了要像对上述第二类学生那样,进行一些必要的工作以外,首先要创设一些条件,组织这些学生集体看书中的插图;参与选购书籍;把书籍分发给同学,收集好的书评;让他朗诵书中有趣的内容,在领会作品中给予专门帮助等等,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从这个研究中可以看到,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不仅同一系列的内部条件(求知欲、态度、知识的储备、阅读技能)有关,而且同一些外部条件(阅读的组织、选择介绍有趣的书籍等)有关。所有这些条件都对学习需要的形成和巩固有重要影响。为此,在教育工作中,必须注意创设这些条件。

2.利用学习需要和学习成效的制约关系,培养新的学习需要

学习效果对学习动机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学习效果使为学习而付出的努力得到报偿,从而巩固了新的学习需要,使主体以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去从事今后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更有成效。

例如,对小学的一至四年级学生,就数学习题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对各类学生提供两类习题,一类是困难习题,一类是容易习题,让他们自由选择。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无论在记分或不记分的情况下,较多的选择了困难的习题。

从实验中看,只有具有一定困难的学习情境,才会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而容易的学习情境,则吸引力较小。这说明难度是问题情境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这里所说的难度必须是学生力所能及的,经过一定努力能克服的。

学习效果是客观的,因而对学习效果的评定,遵守着一定的客观标准。但是学生对学习效果的感觉却有一定的主观因素。要使学生保持学习上的成就感。实验证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

(1)学生的成败感与他们的自我标准有关,教师应注意这种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2)问题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要可以完成,否则,总不能正确完成,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

(3)问题应由易到难呈现,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

(4)在某一问题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基础问题,使学生下次在原来失败的问题上获得成功感。

总的来说,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利用评分机会,使每个学生在每一次学习中都获得主观上的成功感,但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学习的指导,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验到真正的成功感。

3.利用学习结果正确归因,以增强学习需要

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的原因的过程。依据维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对自己行为结果的归因有六个因素,依据其与当事人的关系首先分为能自主控制与不能自主控制两类。归因的类别与归因事项的特征的关系如表。

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主体今后的行为,也就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體今后的行为。这对于学校教育工作是有实际意义的。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即进行正确归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积极归因。

积极归因训练对于学困生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学困生往往把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导致产生习得无助感,造成学习积极性降低。因此有必要通过一定的归因训练,使他们学会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从失望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在对学困生进行归因训练时,往往是使学生多次体验学习的成败,同时引导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与否。如维纳归因模式所述,努力这一内部因素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有意增加或减少的。因此,只要相信努力会带来成功,那么人们就会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努力,并极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功。

(二)间接途径培养新的学习需要

学习需要也可由满足需要的手段本身转化而发生。这是学习需要的间接发生途径。

从间接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就各种课外活动而言,很多参加的学生,最初可能并不是由于对某一门学科的爱好,而很可能是追求活动中的娱乐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

例如,参加地质小组的学生,可能不是出于对地质学的兴趣,而是出于对外出郊游的向望;参加数学小组的学生,可能不是出于对数学本身的兴趣,而是由于喜欢数学的游戏形式。但是在逐渐活动的过程中,地质小组的学生就可能发展出对地理、化学等方面知识的兴趣;数学小组的学生可能会产生学习计算、测量等方面知识的愿望。结果,原来的对娱乐、游戏等要求的手段本身就可以转化为新的学习需要。

再如,正确认识并妥善组织学习竞赛也是满足学习需要的手段之一。在竞赛标准方面,应体现鼓励进步与团结互助,从而有利于使先进更先进,后进变先进,团结友爱向前进。这样有利于防止滋长自卑心理、骄傲情绪与个人主义等不良倾向。

妥善的竞赛虽可以对学习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毕竟只能占辅助地位。不去全面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采取种种有效措施,只企图用频繁的竞赛来推动学习,这显然是舍本逐末的错误想法。总之,组织竞赛,既要注意妥善,又要把它置于恰当的地位。

简而言之,学习需要形成的两条途径要配合使用,不可偏废。因为只有间接途径转化而来的间接动机而无直接途径产生的直接动机,学习动机难以巩固和发展,但仅有直接性动机而无间接性动机,又易使学习情境狭隘,阻碍学习动机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在教育工作中必须依据学习需要的发展规律和根据学习积极性水平高低的注意状态、情绪状态与意志状态来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只要教师们有效地利用上述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

参考文献

冯忠良,冯姬著.教学新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学习动机诊断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