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团体精神培养中自信心培养的调查报告

2017-05-10田雪

关键词:自信心中学生

田雪

摘要:自信是个人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质,初中阶段是个体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当前中学生自信心普遍不足。在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理论深入我们生活中的背景下,团体辅导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咨询形式在自信心的培养方面有显著的特点。本次研究是以七年级学生为对象,选出七年二班的70名学生参与测试.

关键词:团队辅导;中学生;自信心

一、问题提出

1、论文选题缘由

自信作为人格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格结构中起重要驱动作用,是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 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并促进整个人格的健全发展。本文探索中学生自信发展特点,建立自信支点,提高自信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对团体辅导方案作进一步的实践研究。

鉴于此,本研究以生动、易接受、行之有效的团体辅导形式干预中专生自信心,试图探讨 团体辅导对中专生自信心培养的作用机制,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辅导方案。

2、论文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团体辅导研究对象局限于大学生,针对中学生的团体辅导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选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探索适合中学生开展的团体辅导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现实意义

中学生正处在心理由幼稚转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是形成稳定个性和人格的关键时期,对这一时期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最有效。

自信是人格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普遍缺乏的心理品质,影响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提高中学生自信心水平,帮助他们顺利走向心理成熟,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教育者必须探索的课题,其中对于自信心水平的培养及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二、具体实施方案

中学生自信心问卷:见附录一

三、学生选择结果

见附录二

四、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发现,中学生主要不自信自己的外貌和交际能力。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心理不成熟。生理成熟、心理不成熟的状态使得大部分中学生注重自己的外表和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过度地在意自己的长相和身材,就会对外表产生完美主义的要求,吹毛求疵,达不到自己要求就不自信,觉得比不上他人。每位中学生都注重外表就会在群体中形成一种约定成俗的风气,以外表好坏评价同学,就有了起外号取笑外表有缺陷的同学,被取笑的同学就会形成心理阴影,更加不自信。由于中学生注重自己在同学面前的形象和同學的评价,因此就会或多或少存在社交焦虑,那些在公众场合放不开,表达能力存在问题的中学生就会觉得自己比不上其他同学,日久变得封闭自己,不够自信。

(2)对自己认识不足,不会正确评价自己。由于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中学生普遍对自己无法客观、全面的认识,忽略自己优点,只看到自己缺点,导致不够自信。

(3)自我不接纳。当中学生意识到自己确实存在一些缺陷时,不能接纳自己,而是揪住自己的缺陷不放,拿自己短处比别人长处,导致不自信。

五 措施

(一)、对学生要多作肯定性评价

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你在写成绩报告册时,能评价他聪明,能干。写些激励性语言,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

(二)、珍视学生的成功

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比如说:“你能跟同学愉快的相处,老师真高兴。”这会使学生在交往中充满自信心。学生向你提出某种意见,你倾听后说:“你的建议值得我接受,并且使我欣慰。”学生从你的反应中体验到自己具有判断力。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参与。

(三)、多给学生提供摆脱失败,虚拟成功的机会

挫折虽然会使人失去信心,但另辟积极的途径却可使它转化。苏霍姆林斯基对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从不打不及格分数,而让他们重新做失分的题目,让他们在进步中得到好成绩,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可见教师要在教学中,活动中不断地虚拟成功的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当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取足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在创设的机遇中没有把事情做好,老师就加以指责,甚至挖苦、讽刺,这不仅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且会跟你对立。

(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谬·詹姆斯说:“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想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正因为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长。细心的教师会注意学生的“独特方式”,一旦发现他的某种特长潜能,就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强化它、发展它。

六、辅导效果

再次测评结果:

本次辅导效果明显,学生自信心有所提高,在团体温馨包容的氛围中,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真诚、尊重和理解,这本身就是对成员的一种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成员重新认识自我,实现自我成长。每为成员带着相同的问题和困扰来到团体,发现周围都是与自己有相同问题的人,改变认知,提高自信。一定程度上每个成员在团体中获得了很多帮助,不仅仅来自领导者一个人,还有其他成员的帮助和支持,影响效果会更广泛。在团体中每个人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帮助其他成员解决问题,这种助人的体验更能增加一个人的自信心。

七、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建议

(一)针对各个分量表的教育建议

1、存在适应问题的教育建议

个体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适应的关键是内部心理活动的自我调节。教师采取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的方式,帮助适应不良的学生提高适应水平。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帮助学生了解环境,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都有什么特点,这样才能针对变化了的环境对自身做出调整。同时,还要接受环境,如果环境是不能改变的,就要坦然接受,改变自己对环境的消极看法。在接受环境的同时,调整自己去顺应环境。其次让学生认识到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是社会的,生活中的一切行为都是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所以良好人际关系是社会适应的重要内容。通过人际交往,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我意识水平,充分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增强适应能力。

第三,帮助学生正视自己,面对现实,对自己要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当一个人处于心理平衡状态时,实际上就是处于与社会的适应状态之中;反之,一个人的心理平衡被打破了,也就意味着他与外部环境的适应状态被打破了。自我评价的客观与否是决定一个人能否良好适应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人如果对自己评价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与环境、周围人的协调,所以必须在生活中不断反省自己,认识自身的不足和优点,更好适应社会。

2、存在情绪困扰的教育建议

首先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运动在改变不良情绪,振奋精神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关键在于体育锻炼,如跑步、打球、游泳等反复持续,都能加速脉搏,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对氧的利用。其次,可以进行环境调节,比如指导学生听一些与自己的情绪完全合拍的音乐,借助音乐改变心情,或者通过选择具有缓解和镇静作用的清淡颜色,滋养心气,减轻焦虑紧张情绪。第三,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情绪宣泄,,在这个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不能过度宣泄或倾诉,过度的宣泄只会让学生沉浸在不良情绪氛围之中,而是在积极接纳下的情绪疏导。第四,在学生遇到情绪困扰、心情低落时,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外书籍,或钻研某种感兴趣的技艺,培养他们的业余兴趣爱好,进行情绪的转移。但如果情况严重时,则需要进行进一步诊断,或及时转介,寻求更为专业的心理治疗。

3、复原力存在问题的教育建议

复原力是个体面临挫折、困难或各种应激事件时,个体的一种积极因素或自愈能力,它能够有效帮助个体从不良心理状态中恢复过来,因此培养学生自身的复原力和社会支持系统对个体抵御各种不良心理侵害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平时的学校教育当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特质。通过讲座、团体辅导以及平时与学生的互动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会学生自我调节的心理策略,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难关。

(二)改善学校教育工作

学校是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重要场所,学校的管理理念、行为规范、人际关系、教育环境和教育制度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环境,应当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形成有利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学校氛围。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和谐的师生关系、团结互助的学生群体、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2、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3、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

4、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校本培训,共同预防学生心理疾病;通过家长学校,或举办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会,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使家長主动配合学校,共同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社区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心灵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净化和升华。

5、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涉及学校的各个部门,必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学校领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一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计划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经费开支。教务处和德育处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两个部门应加强配合,发挥好指挥和协调作用。

八、总结

信心是力量,信心是成功的基础和保证。自信心是成熟的催化剂,它将在学生成长的进程中不断发挥作用。作为现代教师,应该用爱作为甘霖去浇灌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学习,在自信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冯忠良等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章志光主编:《小学教育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陈琦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林崇德著:《品德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6]姜智编著:《教育心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版

[7]华国栋著:《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版

[8](美)Robert J. Sternberg等著,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9]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美)John B. Best著,黄希庭主译:《认知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11][美]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12]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编:《发展心理、教育心理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附录一:实施方案

指导语:

问卷共有22个题目,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题目,然后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在题目后面选择合适的答案,请以自己的第一感觉为准,不必过多思考。注意不要漏掉题目。

例题:

每天,我都看电视。

1完全不符合 2多数不符合 3一般/不确定 4多数符合 5完全符合

对这个句子:

如果这种描述完全符合你的现实生活,你确实每天都看电视,就选择“完全符合”。;

如果这种描述多数情况下符合你的现实生活,你不是每天都看电视,但一周里有四、五天看了电视,就选择“多数符合”;

如果你不能确定你是否每天都看电视,就选择“一般/不确定”;

如果这种描述多数不符合你的现实生活,你一周中只有一、两天看了电视,就选择“多数不符合”;

如果这种描述完全不符合你的现实生活,你根本不看电视,就选择“完全不符合”确信自己读懂了上面的例题,你就可以开始回答下面的问题了

附录二:学生选择结果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团体分析报告

(一)、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用于测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量表以积极心理学和发展心理病理学最新进展为理论背景,从积极的角度测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包括适应、困扰与复原力三个维度。首先,从适应的角度了解学生是否能在与环境互动中不断地调整身心状态,以达到平衡。其次,从困扰角度来了解学生目前是否存在情绪困扰,并及时进行辅导与帮助。第三,了解学生的复原潜能,从而帮助学生制定训练计划,更好地发挥其自身存在的应对潜能。

(二)、调查对象:初中1年级、初中1年级2班学生在2017年上学期所做测试,排除掉无效答卷0份,参与下面统计的测验答卷共671份。其中男生325名,女生346名。

(三)、调查结果

猜你喜欢

自信心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