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游戏中健康快乐成长

2017-05-10王芳

关键词:开展

王芳

摘要:心理游戏是把游戏的形式和心理教育的目标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整体,让每一个人在游戏的快乐里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从而恢复他们健康心理的自然状态。游戏心理辅导老师以有系统的方式,透过适当的游戏媒材以及辅导老师本身与少年儿童的互动,协助他们减少自己的行为或情绪困扰,增加自信以达到最大化的成长。老师在“教育无痕”的理念引导下,使学生轻松地参与体验、提高他们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游戏;教辅活动;开展

一、心理游戏的产生

香河园少年之家成立于1990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从2008年起增加“幸福村教辅中心”职能。在教辅工作发展的历程中,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将校内外工作有机结合,校内活动的严谨规范,校外活动的活力创新,都是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打下初步的基础。少年之家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辅中心是学校第二课堂的定位及活动设置的原则,不断开发新的教辅活动项目。2013年,在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和朝阳区校外集团、校外教研室的引领和支持下,我们针对当前青少年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从他们的心理特征出发,同时结合校外教育活动中游戏娱乐这一形式,以游戏为媒介渗透心理辅导,开设心理游戏教辅活动。

二、心理游戏的认识

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的自主体验非常重要,让学生活动体验的方式主要有游戏、模拟情景、模拟游戏等。心理游戏主要是藉由模拟游戏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一种心育载体,通过游戏的仿真环境来学习,通过带领者的引导,同时借助音像、图片、灯光等手段。心理游戏把游戏的形式和心理教育的目标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让每一个人在游戏的快乐里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从而恢复他们健康心理的自然状态。

在运用心理游戏时,不是简单地游戏的堆加,也不是只懂得游戏的规则和基本操作就能带领活动,而是对心理游戏做系统和科学的安排,同时处理好带领者、参与者和活动设计三者的问题,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游戏心理辅导老师以有系统的方式,透过适当的游戏媒材以及辅导老师本身与少年儿童的互动,协助他们减少自己的行为或情绪困扰,增加自信以达到最大化的成长。

三、参与者的主要心理游戏特征

(一)好奇心是引发知识智慧的源泉

正是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心理游戏辅导活动成为了让他们了解自己和身外世界的方式。各种心理游戏辅导活动,可以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让他们积极地被各类知识现象吸引,并自觉地开展相应的学习,从而使得教辅活动成为引发他们知识智慧的源泉。

(二)重体验是加深学习理解的途径

开展相关的心理游戏教辅活动,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参与性,因为学生的知识与经验的学习,有着显著的侧重体验过程的特征。让参与心理游戏教辅活动的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相应的道具,开展分组的游戏互动,让他们在活动中相互监督和评比,让他们在游戏中懂得突破自己的局限,从而真实地认知到游戏的实际意义,这是非常好的教育实践过程。通过亲身体验,参与教辅活动的学生,也能获得很好的课外教辅感受,并对所领会的知识与道理具有深刻的印象。

(三)趣味性是提升教育效果的桥梁

如果教辅活动中的游戏缺乏趣味性,那就无法对参与活动的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爱玩爱热闹和喜欢参与表现,是他们具有的天性。因此针对小学生教辅活动,開展的心理游戏辅导,游戏自身的趣味性是必不可少的特色。

正因为游戏活动具有趣味性,小学生才会从感官上对活动道具予以喜欢,对参与的游戏活动表现出积极性,对参加体验的过程真诚地投入其中。心理游戏在活动趣味性的前提下,便能极大地让小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活动热情,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会学习和思考,并不断地提升课外教辅活动的教育效果。

(四)益心智是培育美善德行的目标

任何的教育实践,都离不开心智德行的培养。针对广大的学生,开展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心理游戏教辅活动,其实质就是在整个教辅活动中,让参与的学生,能真正打开身心智慧,能不断培育良好的思想德行。

因此在心理游戏教辅中,让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思想性,都具有一定的德行内涵和生活实践意义,这也是让教辅活动取得成功的保障。针对学生的自身情况,在活动中融入心智的内容,并在参与过程中,让学生能自觉地提升自己的感受能力,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层次,从而实现教辅活动培养美善德行的目标。

(五)获认同是实现身心健康的基础

任何一个人,在学习生活中,都离不开别人给予的认同。学生参与心理游戏的教辅活动,从身心健康成长的方面来看,其实也是他们在活动中,逐渐获得各种认同的过程。

在游戏参与环节,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要全面地展示自己,他们既是活动的体验者,又是活动的受益者。他们在活动中,不仅要得到活动指导老师的认同,还要得到同学及游戏伙伴的认同,同样也要得到自己的认同。在活动中,学生的心理变化也会十分明显,通过教辅活动让自己得到认同,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也是他们实现身心健康的基础。因此,给予参与游戏的学生相应的认同,其实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心理游戏活动设计的类别及特点

不同的年龄阶段和知识结构,对心理游戏的理解也会各不相同。少年儿童开展的心理游戏辅导活动,也应有具体的针对性。根据不同心理游戏的情况,设置不同的活动主题,并在相应的活动环节中,体现出各自的教辅效果。

(一)自我成长类心理游戏活动

学习与成长,是永恒的话题。学生的自我成长,在课外教辅活动中尤为重要。如何通过相应的教辅活动,养成他们自我探索和认知自我的习惯,并在游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了解自我、了解他人,这也是开展自我成长类心理游戏活动的主要实践意义。

在自我成长类心理游戏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与心理感受。参与活动的学生,能在“小小手印”、“小小脚印”、“魔镜”、“我的塑像”、“成长印记”、“动物狂欢节”、“心灵对话”、“寻找自己”等游戏中,真实地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并在与游戏伙伴的相互配合过程中,彼此都能够有真实深入的了解,并学会在好奇中探索相关奥秘,在自我的认知中懂得尊重和理解,明白真善美并不断养成良好的德行。

(二)情绪管理类心理游戏活动

我国目前的许多孩子往往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有着优越的家庭地位,他们的心理情绪,时常会发生失控或扭曲。因此在教辅活动中,开展情绪管理类的相应游戏活动,不仅能让参与活动的学生学会体验不同的情绪变化及其带来的后果,明白情绪的重要性并懂得如何自我控制情绪,同时也让他们学会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如何以正确的情绪去获得别人的好感与肯定。

参与活动的学生,可以通过“情绪接龙”、“情绪病毒”、“动物世界大聚会”、“感觉气球”、“情绪碰碰车”、“智勇大冲关”、“说给爸爸妈妈的话”、“相信自己”等一系列针对性的游戏,进行心理情绪的全面认识与调整。在情绪管理类心理游戏活动中,重点在于让参与活动的学生,能正确地找到情绪的释放点,并掌握自己情绪的正确表现方式,并在明白情绪的重要性的同时,懂得以情绪作为交往的纽带,给予他人以尊重和关爱。

(三)人际交往类心理游戏活动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都离不开正常的社会交往。因此在教辅活动中,应该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人际交往理念,并通过相关的模拟游戏,让他们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到社会人际交往的必要性。

在针对学生开展的此类活动中,重点在于培养他们对人际交往重要性的认知,力求真正通过一系列活动,能让参与活动的学生亲身体验相互合作的益处,懂得如何彼此沟通,明白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冲突。诸如“捆绑过关”、“三只小猪”、“穿蜘蛛网”、“合力吹气球”、“盲人雷阵”、“扑克传递”、“饮料搬运”、“隔空传话”等活动,都能让参与教辅活动的学生,打开心理的障碍,保持良好的心态,并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从而培养伙伴互助的团结精神。

(四)意志品质类心理游戏活动

一个人如果缺乏意志品质,那就很难看见他的精气神。如何让参与教辅活动的学生,不仅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更具有坚强的意志和优良的品质,这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实践工作。

针对学生开展心理游戏,通过“快乐运球”、“分拣比赛”、“盲人方阵”、“我的时间我做主”、“乐器大探索”、“梦开始的地方”、“拼藏宝图”、“战车组装”等一系列趣味游戏,让参与活动的学生能真正在快乐的氛围中,很好地将他们的意志品质培养,巧妙地融入到相应的活动环节中。通过相应的活动参与,也可以真正让学生不断加深自身的认知,不断地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心理游戏教辅活动的开展,使参与活动的学生能在游戏的锻炼体验中,感受到毅力和耐心的重要性,并以优秀的意志品质,来规范自己的学习生活。

五、开展心理游戏辅导的主要方法

想要在教辅工作中,确保心理游戏辅导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就必须针对学生这一活动参与群体,围绕活动进行客观分析和准确定位,并按照以下主要方法进行活动开展。

(一)结合学生知识水平因材施教

学生的知识水平,也会因他们年级的不同,而有着各种差异。即使是同一年级的学生,也会因不同学校对学生的知识教育水平不同,以及不同学生对知识汲取的层次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差别。

这就要求在心理游戏教辅活动中先对参与活动的学生群体,做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摸底,才能为他们安排有针对性的游戏辅导。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注重游戏的趣味性,力求在简单互动的游戏中,培养他们正确认知的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参与以益智性为主的游戏,不仅仅让他们学到相应的知识,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心理,更要注重他们意志和德行的树立。

(二)按照学生性情开展游戏设置

每一位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性格情绪特征。在对学生开展的心理游戏辅导中,不仅仅要按照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知识层次和领悟能力的分类,也要注重对参与活动的学生性格和情绪特征进行相应的游戏活动设置,从而提升辅导活动的成效。

不同性情的學生,往往会有不同的游戏选择。对那些性格活泼外向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参与互动性强的游戏时,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让他们懂得尊重并关心帮助他人。对于那些性格内向文静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认知到自己的真善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养成良好健康的心理,并懂得与他人正常相处。

(三)巧妙融汇相应的益智类内涵

游戏的本身,是为了让参与者,明白道理并开启智慧。针对学生开展的心理游戏辅导活动,其意义就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感受学习与游戏的乐趣,能在活动环节有亲身体验的成就感,能在自我认知中学习和探索各种知识。

如何在心理游戏辅导活动中,巧妙地融汇相应的益智类内涵是关系到教辅活动是否具有育人育心意义的关键。对学生开展相应的辅导,应该在游戏活动的环节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融汇到参与过程中,让学生在参与中汲取知识营养,让他们在体验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从而让他们在德行培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四)培育以爱为核心的心理游戏

爱是心灵美善的源泉,爱是人生幸福的灵魂。教育的核心,就是让人懂得爱、学会爱。在教辅中,开展一系列的心理游戏辅导活动,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参与中,真正唤醒他们心中对爱的理解,让他们懂得关爱自己和他人,让他们在知识汲取中,明白用爱去培养德行,知道在游戏中坚持真善美的情操。

如果学生教辅活动中的游戏,离开了“爱”这一教育核心,那就无法真正让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也无法让教育显现高贵的灵魂。因此在游戏活动的环节内容中,所有的语言和场景的设置,所有活动道具的制作,所有的互动鼓励以及身心参与,都要体现出指导老师的师德大爱,都要体现游戏内容的美善之爱,都要体现参与者的人文真爱。

六、心理游戏的意义

2013年秋季开设游戏心理活动以来,根据对8所学校不完全的统计,对参与该项活动学生进行问卷调查,98%的学生反映喜欢参加“心理游戏”这组活动,喜欢的理由如下:第一,游戏本身很有趣,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欢乐;二是活动富有挑战性,能开动学生的脑筋,让思维更开阔;三是喜欢上课的教师。从反馈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心理游戏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学生的普遍喜欢。我们认识到开设心理游戏教辅活动,由于设计符合学生心理,又能有针对性地指导解决学生存在的自我意识、学习潜能、情绪调控、沟通交往、生存意志、心灵成长等方面的困惑,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心灵成长,因此,受到学生的喜欢。

游戏对孩子而言如同呼吸,是他们表达自己的方式,是建立在成人与孩童关系的自然媒介,游戏可提供孩子权力与控制感,透过解决问题与掌控新经验时,获得自信与成就感。心理游戏的体验是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它的魅力在于能够启发个性,是自我创造的教育方式。在设计与操作中,老师在“教育无痕”的理念引导下,使学生轻松地参与体验、提高他们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心理游戏是一项充满了尊重包容、阳光快乐和耐心有爱的活动,孩子们在游戏中健康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开展
谈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行业特色高校中职业指导的开展与实践
论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学校“阳光体育”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开展网式足球运动初探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基于人本理念背景下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