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女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2017-05-10刘刚

关键词:职业倦怠农村

刘刚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信息化品质的社会逐步提高,多元化产业的速成。造成社会、家长、领导等等外因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加深。农村的文化元素也走在了文化產业的先列,这就给教师加大了课业负担,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及来自社会期望、学生、家长、教师自身成长等方面的压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身心状态和精神风貌,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长期工作在高度压力下的教师,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状态。职业倦怠总分为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和知识枯竭三个维度,研究表明女教师比男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情绪耗竭、低成就感。其中,大于26年教龄和教龄在11-15年的教师,职业倦怠感最强,其次是6-10年教龄段的教师,主要表现为低成就感。很多女教师需要承担大部分的家务劳动,再加上本职工作,耗费的精力通常更多。她们没有时间进修或学习,因此情绪衰竭和知识枯竭程度较高。

关键词:农村;女教师;职业倦怠

一、职业倦怠理论

在心理学的研究文献中,职业倦怠(Jobburnout)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由费鲁顿伯格首次提出。在以后的20多年里,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迅速发展。

关于职业倦怠涵义的界定,较有影响的理论有费鲁顿伯格为代表的临床观点,他认为职业倦怠是工作程度过高,并无视个体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有以马勒诗(Maslach)等人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观点,他们认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以奎内思为代表的组织观点,认为倦怠通常也是由于专业人员感到他 们的付出与他们的回报不相匹配而产生的;以耶鲁大学的萨若森为代表的社会历史观点,认为倦怠不仅是个人的特征,也是社会面貌在个体心理特征上的一种反应。但众多的文献中,最为广大学者所广泛认可及应用的是1981年马勒诗等人的观点,即“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的症状”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二、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

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有研究指出,教师职业倦怠感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越差。另外,也有文献指出,教师职业倦怠有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教师群体凝聚力和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等危害。

职业倦怠是由美国学者 Freudenberger和Maslach等人提出。Freudenberger认为职业倦怠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情绪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始于服务业及医疗领域。由于教师职业面临多重的压力与挑战,职业倦怠这一现象在教育领域已非罕见,教师的失范行为时有发生。因此,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对它的研究日渐受到重视。

自从费登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以来,该领域的研究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更加凸显了它的重要性,引起公共出版界、职业教育、科研机构的广泛注意。90年代以来,职业倦怠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变化。近年来国际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也已延伸到教学领域,教学领域最受到重视。因为教学工作本身即是一种压力情境,教师要面对的是个体差异越来越大的学生,复杂度越来越强的教学任务,家长的过度要求,社会的过高期望……久而久之,这些都会损耗教师的工作士气与热情,导致教师自身的倦怠。国外(如日本)一些学校心理调查表明,中小学教师的“燃烧度”(为职业献身精神,疲劳度)远远超过护士,教师逐渐产生的职业倦怠心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心理生理健康,使其工作士气和激情受到损耗,并成为教师厌教、教育水平难以发挥以及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最终必然带来教育质量的下降和对教师身心的伤害。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关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探寻原因与对策,对于提升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专业成长,有效参与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农村女教师的职业压力来源

1.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过多,对女教师的期望值过大

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在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教师与大多数社会成员一样,不得不面临着转型时期包括价值观在内的各种冲突,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而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这种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职业本身的要求,又促使教师必须承受着比普通的社会成员更大的压力。特别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教材更新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广泛传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纷纷涌现,所有这一切在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人们对教师的期望值也更大,他们认为,这些变革理所当然地应该带来教师教育教学绩效的提升。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无论教学理念有多好,教学内容有多全面、系统,教学手段有多先进,但就教学实效来说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教师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具有不同生活背景和复杂心理活动的人。教师的影响是间接的,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才能见效,教育的成效还受家庭、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又很难为教师所控制。今天,人们往往把学生的许多表现都归于教师的责任,诸如“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等。在这些归因面前教师有时显得很无助,从而感到压力巨大。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农村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城镇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比乡村教师更严重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气象行业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