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师生关系、母子关系与独生、非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

2017-05-10刘丽君

关键词:独生子女师生关系

摘要:早期母子、师生关系在独生-非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考察545名非独生子女和476名独生子女,发现二者在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上无显著差异;人际关系的不同方面对儿童社会适应的不同方面作用不同:亲密性和冲突性均能预测社会技能,冲突性预测内、外向问题行为,且在独生、非独生子女上无差异。

关键词: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母子关系;师生关系;早期社会适应

一、引言

有关独生-非独生子女的研究聚焦在社会适应方面,主要存在独生子女差于非独生子女、二者差异不显著[4-8]和独生子女在社会性的某些方面好于非独生子女等不同观点。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母子、师幼关系与儿童早期社会适应关系密切。那么,早期独生、非独生子女的母子、师幼关系状况如何?这两类关系与其社会适应关系如何呢?

(一)母子关系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

母子关系是儿童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研究者对独生、非独生子女的母子关系状况未得出一致结论。一些研究者从资源稀释理论出发,认为母亲和非独生子女的关系疏远;母亲和独生子女关系更紧密。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独生子女是唯一的孩子,因此母亲会更急切,给予孩子过多关注,使独生子女感受到沉重压力,更易产生冲突。但以上研究大多集中在上个世纪,现阶段母亲的学历、成长经历、压力、教育观念和方法都不同于以往 [18-22],那么现阶段的母亲与独生、非独生子女的关系状况有怎样新的特点呢?

母子关系是影响儿童早期社会适应的重要因素:母子关系亲密、积极的儿童有更好的社会技能、更少问题行为;母子关系消极、冲突的儿童社会技能更差,问题行为更多。母子关系的不同方面对儿童社会适应的不同方面的影响有差异:母子亲密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技能上;而母子冲突对儿童的社会技能和问题行为都有影响。以上研究结果能否推论到早期独生、非独生子女的身上呢?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极其匮乏,只有极少数调查研究进行了相关推论,并认为占优势的母子关系会促进独生子女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例如,郝玉章和风笑天发现独生子女与母亲互动频繁,独生子女的社会交往能力更强,由此推论出独生子女的母子关系促进了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Falbo和Poston则认为亲密的母子关系可能会造成独生子女较不需要寻求其他人的支持,社会技能更差,问题行为更多。本研究将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对于深入揭示我国文化背景下,母子关系对独生和非独生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有重要价值。

(二)师幼关系状况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

教师对早期独生、非独生子女而言都是重要的;但其重要性对独生、非独生子女来说又是不同的:教师是独生子女除父母之外最重要的互动对象,师幼关系是两大人际关系之一;教师则是非独生子女除父母、同胞之外的互动对象,是三大人际关系之一[30]。社会学习模型认为,非独生子女通过同胞交往学习合作等社交技能,有助于他们发展更亲密的师幼关系。而独生子女因为缺乏同胞交往这一重要社会交往,缺乏合作能力。同时,现在社会对独生子女存在偏见,对师幼关系产生不良影响。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正是因为缺少同胞交往,独生子女被迫在家庭之外积极地寻求社会交往,有利于建立积极的师幼关系。

师幼关系是影响早期儿童社会适应的重要人际关系:在高亲密、低冲突的师幼关系中,孩子获得社会技能[12];而在低亲密、高冲突的师幼关系中,教师给予儿童的反馈更少,儿童有更差的社会技能和更多问题行为。研究还发现,师幼关系的不同方面对儿童发展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作用:师幼亲密对儿童的社会技能影响更大[26];师幼冲突则对儿童的问题行为影响更大[25]。那么,师幼关系对独生、非独生子女的早期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如何呢?在CNKI和谷歌学术中以“独生”“师生关系”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文献为0篇。所以,本研究对独生、非独生子女的师幼关系状况及其对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进行考察,将有利于创建积极、和谐的幼儿园人际环境,促进儿童的早期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97所幼儿园随机抽取的545名非独生子女和476名独生子女。

(二)研究工具

1、个体特征变量包括儿童月龄、独生状况和户口。

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采用父、母学历和家庭收入作为测量指标。

3、母子关系:采用张晓翻译改编的亲子关系量表中的亲密性维度和冲突性维度,由母亲进行评价。

4、师幼关系:采用张晓翻译的师生关系量表中的亲密性维度和冲突性维度,由教师进行评价。

5、儿童社会技能:采用社会技能评定系统中的社会技能分量表。

6、儿童问题行为:儿童的母亲在学前行为问卷上对儿童的行为从“0-从不”到“2-经常”进行3级评分。该问卷包括敌意-攻击性、焦虑-恐惧性和多动-注意力分散,其中焦虑-恐惧性分量表得分即为内向问题行为得分,敌意-攻击性和多动-注意力分散两个分量表合成则得到外向问题行为得分,分数越高表明内、外问题行为越多。

三、研究结果

(一)独生、非独生子女在各变量上的基本状况

对独生、非独生子女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早期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状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和 t 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独生子女的父亲学历(t = 5.13,p < 0.001)和母亲学历(t = 2.04,p < 0.05)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但家庭收入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t = -2.77,p < 0.05),独生、非独生子女在早期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状况均无显著差异(ps > 0.1)。

(二)各变量的相关关系

結果如表3所示,性别、幼儿月龄、户口、父亲学历、母亲学历和家庭收入与社会技能或内向问题行为或外向问题行为显著相关,因此,在后续分析中对这些变量进行了控制。在人际关系和儿童社会适应上,母子亲密、母子冲突与社会技能和内、外向问题行为均呈显著相关,师幼亲密与社会技能相关显著,师幼冲突与外向问题行为相关显著。

(三)母子关系、师幼关系对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预测作用

如表4所示,母子亲密(η2 = 0.057)、母子冲突(η2 = 0.024)、师幼亲密(η2 = 0.006)、师幼冲突(η2 = 0.004)均能显著或者边缘显著预测儿童的社会技能,母子冲突(η2 = 0.093)显著预测儿童的内向问题行为,母子冲突(η2 = 0.135)和师幼冲突(η2 = 0.004)显著或者边缘显著预测儿童的外向问题行为,并且独生状况与母子、师幼关系的二项交互均不显著。

四、讨论

(一)独生、非独生子女在早期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上差异不明显

本研究中的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母子关系上没有显著差异,这与上个世纪90年代所提出的资源稀释理论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是如今非独生子女的家庭资源都比较丰富,更高的收入使非独生子女的母亲花更少的时间工作,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这增加了母亲与非独生子女的接触,促进了母子建立良好关系。另外,独生、非独生子女在师幼关系也没有显著差异。随着独生子女普遍存在,老师通常会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孩子,所以他们与独生、非独生子女的关系差异不显著。另外,在早期社会适应行为上,独生、非独生子女之间也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与一些前人研究发现一致。可能原因是,随着独生儿童越来越多,“一孩”家庭成为常态,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不平衡对比减少,盲目的优越感或自卑感逐渐消除,由此抵消了独生子女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负面因素,并且随着独生、非独生子女进入一样的幼儿园学习,接受相似的教育,二者在这些方面都表现相似的发展水平。

(二)早期人际关系的不同方面对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不同方面的作用存在差异

早期人际关系的不同方面对儿童社会适应的不同方面的作用不同的结果已经被众多研究所证实,并且先前研究较为一致地发现人际关系的亲密性和冲突性均在儿童的早期社会技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际关系冲突性比亲密性与儿童的问题行为等消极的社会情绪行为关系更紧密。

亲密的母子、师幼关系为所有儿童的发展打下安全的基础,使儿童乐意与人交往,培养更好的行为,从而促进儿童早期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而因为经常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母亲和教师,其对儿童的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也常是消极,对儿童进行言语攻击或身体惩罚,引起儿童的不安全感,使儿童陷于焦虑、恐惧,并获得对周围环境的敌意,习得攻击行为,不能与人积极交往,不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冷漠和敌对的亲子、师幼关系为孩子提供了适应不良的模仿范例,让他们认为敌对和攻击是解决冲突的方法,这不仅阻碍社会技能的发展,还会导致问题行为的出现。同时,儿童的更差的社会技能和更多的向问题行为,也可能反过来增加母亲与孩子、老师与儿童之间冲突。这启示我们,母亲要注重与儿童发展亲密的关系,母亲和教师都要尽量避免或解决好与儿童的冲突,以促进其社会适应行为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Cameron, L., Erkal, N., Gangadharan, L., & Meng, X. (2013). Little emperors: Behavioral impacts of China's One-Child Policy. Science, 339(6122), 953–957.

[2].Li, Y., & Liu, H., (1989). The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Social Psychology, 1, 56–70.

[3].Roberts, L., & Blanton, P. (2001). “I always knew mom and dad loved me best”: Experiences of only children.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57(2), 125–140.

[4].Falbo, T. (1981). Relationships between birth category, achievement, and interpersonal orient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1(1), 121–131.

[5].Falbo, T. (1984). Only children: A review. In Falbo (Ed.). The single child family (pp. 1–24).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6].Falbo, T., & Polit, D. F. (1986). Quantitative review of the only child literature: Research evidence and theory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0(2), 176–189.

[7].Kwan, Y. K., & Ip, W. C. (2009). Life satisfaction, perceived health, violent and altruistic behaviour of Hong Kong Chinese adolescents: Only children versus children with siblings. Child Indicators Research, 2(4), 375–389.

[8].何蔚. (1997). 高中生獨生与非独生子女人格特质的比较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1), 21–21.

[9].风笑天. (2000). 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 中国社会科学, (6), 118–131.

[10].郝玉章, 风笑天. (2002). 亲子关系对独生子女成长的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6(6), 109–112.

[11].Demo, D. H., & Cox, M. J. (2000). Families with young children: A review of research in the 1990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2(4), 876–895.

[12].Hamre, B. K., & Pianta, R. C. (2001). Early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s and the trajectory of children's school outcomes through eighth grade. Child Development, 72(2), 625–638.

[13].Pianta, R. C., Nimetz, S. L., & Bennett, E. (1997). Mother-child relationships,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s, and school outcomes in preschool and kindergarten.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2(3), 263–280.

[14].朱智賢. (1989). 心理学大辞典.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5].Blake, J. (1981). Family size and the quality of children. Demography, 18(4), 421–442.

[16].关颖. (1996). 论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家庭因素. 天津社会科学, (5), 108–111.

[17].焦书兰, 纪桂萍, 荆其诚. (1992).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广州市). 心理学报, (1) , 12–19.

[18].冯少琦. (2012). 浅谈“80 后”父母的新型育儿观. 都市家教: 下半月, (4), 238-238.

[19].李洪曾, 杨智钧. (2012). “80 后独生父母” 在亲子教育行为上占据优势——出生年代与独生状况亲子教育影响的调查报告. 上海教育科研, (11), 25–28.

[20].潘丽娜, 朱蓓蕾. (2010). 80后幼儿家长教养特点的调查报告. 中国家庭教育, (3), 65–71.

[21].张琳. (2008). 从独生子女到独生父母的角色适应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2].胡向明. (2010). “80 后” 城市独生子女之父母角色替代现象分析. 中国青年研究, (9), 68–72.

[23].OConnor, E., & McCartney, K. (2007). Examining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s and achievement as part of an ecological model of development.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44(2), 340–369.

[24].DeMulder, E. K., Denham, S., Schmidt, M., & Mitchell, J. (2000). Q-sort assessment of attachment security during the preschool years: Links from home to school.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6(2), 274–282.

[25].张晓, 陈会昌, 张桂芳. (2008). 母子关系, 师生关系与儿童入园第一年的问题行为. 心理学报, 40(4), 418–426.

[26].李燕芳, 徐良苑, 吕莹, 刘丽君, 王耘. (2014). 母子关系、师幼关系与学前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 心理发展与教育, 30(6), 624–635.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二胎家庭中“老大”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师生关系好很重要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还原一个纯洁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
注意独生子女的“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