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柔区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

2017-05-10李莉

关键词:适应性差异环境

李莉

摘要:学习适应性是指学习者根据学习条件的变化,个人做出主动的改变,以达到自身与外部环境的平衡,并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能力。本调查采用《学习适应性测验(AAT)》(小学五、六年级)对怀柔区1451名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测查,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提出建议。

关键词:学习适应性;小学高年级

一、调查对象:

怀柔区小学高年级学生

二、调查工具与过程:

本次调查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等人修订的《学习适应性测验(AAT)》(小学五、六年级),其折半信度是0.71--0.86,重测信度是0.75--0.88。因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并有全国测试常模,在国内学习适应性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学习适应性测验(AAT)》(小学五、六年级)有“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心身健康”四个分量表,分为“学习热情、学习计划、听课方法、学习技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毅力、心身健康”九个内容量表,每个内容量表有10个题目。评分标准:九个内容量表中的每个题目按选项分别记3、2、1分。然后将原始分加起来就是全量表总分,最后再对照常模表,将总分换标成标准分,不同的标准分对应不同的等级分。在对学习适应性的评定上采取等级分,将测查结果分成五个等级:5为优等,4为中上,3为中等,2为中下,1为差。

按着直属学校、平原学校、山区学校三个层次进行抽样,发放问卷1550份。由本人作为学生问卷指导者,班主任或心理教师协助组织。测验时间40分钟,两周内完成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451份,其中男生735名,女生716名。五年级学生696名,六年级学生755名。(表1)采用spss19.0进行问卷统计。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学习适应性总体情况

本次参与问卷调查的共有1451名高年级小学生,总体平均等级为3.18,稍高于全国理论水平(3.00),《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验》将学习适应性水平分为优等、中上、中等、中下和差五个等级,处于中下和差等水平被视为学习适应不良,本研究调查对象的总体不良率是27.98%。

由表3可以看出,怀柔区1451名高年级小学生学习适应性从优等到差等五个等级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2.34%,27.71%,31.98%,21.57%,6.41%,处于优等和中上等的比例到达了40.05%,尤其是优等等级高出全国理论比例近6个百分点。将调查对象的学习适应性等级人数分布状况与全国比例人数进行卡方检验,二者存在极其显著差异(X2=34.71 P<0.001)。这说明,怀柔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明显优于全国水平。

(二)学生学习适应性差异状况分析

1.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

由表4可以看出,735名男生的学习适应性平均分是49.23,平均等级是2.96,学习适应不良率为36.19%,716名女生的学习适应性平均分是53.59分,平均等级是3.40,学习适应不良率为19.55%。可以看出,男生的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低于女生,经过统计检验,学生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学习适应不良率上,男生的不良率明显高于女生。

由表5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的学习适应性等级分布人数及百分比,男生在优等、中上等级低于女生,在中下、差等等级高于女生。经过对男女生在五个等级的分布状态进行卡方检验,两者的差异极其显著(X2=62.23 P<0.001)。这说明本研究所调查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五个等级分布上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

为进一步了解男女学生在学习适应性各因素上的学习适应性情况,研究者做了男女学生在各内容量表的独立样本T检验。

由表6可以看出,小学高年级男女学生学习适应性在学习适应性各因素上的差异十分明显。经过检验,学生学习适应性“心身健康”(P=0.006)因素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他几个因素均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这说明,小学高年级男生总体的学习适应性各因素水平远低于女生,而且差异极其显著。

2.学习适应性的校际差异

从学校来看,三类学校的学习适应性水平在总量表和各分量上的得分有所差异,经过统计学检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存在显著的校际差异,详见表7。

由表7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高年级学生,直属学校共702人,学习适应性平均分是52.80,平均等级是3.33,不良率是22.22%;平原学校共571人,平均分是49.56,平均等级3.00,不良率是34.68%;山区学校共178人,平均分是51.61,不良率是29.21%。三类学校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都处于中等。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由高到低的学校排序是直属学校>山区学校>平原学校,不良率由高到低的学校排序平原学校>山区学校>直属学校,经过统计学检验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存在极其显著的校际差异。经过进行多重比较,发现这种极其显著的差异存在于直属学校与平原学校之间,平原学校与山区学校存在显著差异,山区学校与直属学校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平原学校高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十分明显的低于另两类学校,而且平原學校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不良检出率的比例甚至超出了全国常模比例,需要特别关注。

本次调查对象取样人数多的两所平原学校都是城乡结合部学校,其中的怀柔镇小学处于县城边,是怀柔区规模最大的一所平原小学。生源多来自在学校附近做小生意或者务工人员家庭。雁栖学校是一贯制学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周围村庄和外地家庭。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生源、家庭环境等方面都不及直属小学。综合而言,平原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在三类学校中最低。

由表8可以看出,除了“毅力”(P=0.191)一项,三类学校高年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各因素上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学习热情”(P=0.02)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其余各因素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经过对三类学校的高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各因素水平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发现,直属学校在听课方法、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心身健康等因素上明显好于另外两类学校;山区学校在学习热情、学习计划、学习技术等因素上好于另两类学校。除了山区学校在学校环境、心身健康因素上低于另两类学校,平原学校在其他几个因素上水平都是最低。

经分析,山区学校学生的学校环境因素、心身健康水平低,主要源于住宿生活中的同伴关系。山区学生多数住宿,同伴之间的接触时间较多。离开家长的照顾,独立性增强,但小学生与不同性格同学长期共同生活,集体生活就是一个小社会,住宿学生间的同伴关系比普通的同学关系要复杂。而且到了高年级后,学生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使其变得敏感、易冲动,害怕他人否定自己,尤其是适应差的学生要承受学习和人际的双重压力,关键是不能得到父母的及时关心、爱护和帮助,所以容易出现困扰和问题。

四、建议

(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以预防和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适应性水平为目标,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团体辅导活动课,促进全体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发展。学校、教师要从本校学生学习适应性特点和发展规律出发,安排学习适应性专题内容,进行系统辅导。根据本研究结论建议高年级阶段重点开设的主题是:学习计划及时间管理的辅导;情绪辅导和人际关系辅导;生涯教育。通过指导方法,疏导情绪,改善关系,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更好地应对学习条件和情境的变化。

二是以改善和矫正为宗旨,加强學习适应性不良学生的个体咨询和辅导,帮助个别学生提升学习适应性水平。学校可以利用区德育中心“心德管理平台”对全体学生进行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验,针对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测验结果,由心理老师对其中有学习适应不良问题的学生建立档案,进行定期访谈,班主任与心理教师配合,进行阶段性评价,联合家庭教育,实现三方联合共同辅导,以改善学生学习适应不良问题,提升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提高学习效能,促进这部分学生的心身健康发展。

三是山区学校改进住宿管理,提高住宿学生心理水平。山区学校住宿教师要改进观念,做父母型教师,在对住宿学生管理中体现爱,多给予接纳、宽容和尊重。在住宿环境上营造家的氛围,实现每个宿舍就是一个小家。在住宿安排上实行大小混住,学生以大代小,体验兄弟姐妹的亲情之爱。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住宿生的课余生活。

四是学校家庭联合培养学生毅力。教师、家长通过在学习中增强学生内驱力,制定合适的目标和科学的计划,生活中安排孩子劳逸结合,提供身体锻炼和生活自理机会,发挥孩子的主体性,鼓励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坚毅、果敢的性格,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引导和培养孩子自觉意识和自律能力,以提高孩子毅力水平和独立性。

(二)建设良好有序的学习环境

一是建立良好的学校环境。学校环境是提升和发展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的关键。对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的影响是宏观的。学校环境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物质环境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的外化表现。整洁、舒适的环境能唤起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热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适应性。首先,学校要加强物质环境建设。物质环境的建设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使学生在环境中主动活动,获得多元的学习与发展体验,使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注重建设科学的人文环境。通过科学有效的学校管理,形成尊重、民主、友爱、和谐的氛围,师生身心愉悦,学习、工作有方法,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的提高。各类学校还要根据区域及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促进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发展。如,直属学校减小班容量,有利于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平原学校可以利用学校资源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加强家校联系沟通。

二是建立良好的班级环境。首先是物理环境的建设,例如课桌椅的摆放、活动空间安排、教室清洁及噪音的控制等。学校和老师尽可能在这些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此外,要搞好班级文化环境,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的氛围中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内在学习目标的确立到外在环境的布置都进行精心的设计,使封闭的教室成为教育的广阔天空。有效的班级规范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重要的。班级行为规范的及时建立,有利于教与学的顺利进行,使教师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管理学生的行为,而减少学生真正学习的时间。教师可以依据实际需要,班级民主讨论和制定合理而且是学生能够做到的目标。在建立班级规范后,由学生管理,学生自律自强,在良好的班级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三是建设良好的家庭环境。首先,家长尽量提供给孩子安静独立的学习空间,并且最好由孩子对其进行布置,安排和整理。这样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增强学习计划性的物质基础。当然,良好的家庭环境最重要的还是建立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宽松、温馨、愉悦的家庭人际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同学校班级人文环境同样重要。整洁的学习环境、积极的生活氛围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孩子学习适应性良好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成长和发展的充分条件。

(三)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首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学校要研究科学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加强对学习心理相关理论及方法的学习,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多放手,引导学生提问题,多思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中关注男女生性别差异,通过对男女生学习状况分析,在学习方法指导、学习技能训练方面帮助男女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学习优势和学习潜能。同时,教师要认识到不同性别学生群体及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根据差异选择方法,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如:多给男生成长的时间和锻炼的平台;给学习适应不良女生群体更多的关注和方法指导;加强学习适应性优秀等级学生与学习适应不良学生间的同伴互助;充分发挥学习适应性优秀等级男生的榜样示范作用。

家庭指导是学校教育得以延续和强化的保证,家长对于学生学习的指导也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家长要有正确观念,正确看待成绩,对孩子有合理期待。了解孩子内心想法,关心孩子学习。对于孩子的学习要做到关注而不是替代,学习是思考的过程,家长只是支持者、帮助者,学习是孩子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其次,家长要学会方法,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帮助指导。如果孩子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就结合孩子的特点和水平,帮助孩子选择一个适合的方法,如果孩子是学习计划不好,就引导孩子制定一个力所能及的学习目标,根据目标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及时鼓励孩子在执行计划中的努力和进步,并给予及时帮助。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激发他自身的需要和对学习的兴趣。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科学管理时间的方法,做好学习安排,为孩子形成高效的学习能力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适应性差异环境
相似与差异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环境清洁工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漫观环境
论环境雕塑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