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班主任成长模式,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

2017-05-10李冬梅

关键词:区域合作班主任

李冬梅

摘要:本文针对延庆区班主任现状和面临形势、成长特点和心理需求,进行“区域合作联校教研”的培训模式研究和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延庆区班主任校本培训的道路,试验和探索可谓卓有成效。其主旨以学区化管理理念推进校际间合作,通过建立校际间合作管理新机制,增强校际间协作交流,实现我区义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有效推进我区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区域合作;联校教研;成长模式

《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规程》中指出:“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是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班级工作的组织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骨干,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长教育的桥梁。”班主任岗位在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班主任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和备受关注。延庆区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坚持以分层培训为先导、以教研活动为引领、以网络研修为平台、以校本培训为抓手,尤其是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成长模式以“区域合作,联校教研”的模式进行呈现,实践和探索卓有成效。

一、“区域合作,联校教研”成长模式构建背景:

1、班主任队伍现状和面临形势:

“十一·五”初期,延庆中学班主任600人左右,随着生源的不断减少,3、5年间班主任迅速递减到300多人,班主任岗位越来越成为一种人才型、骨干型、专业化的复合体,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加强班主任专业化的必要性。随着“十二·五”期间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中学由30所撤并成20所,55%的中学班主任数量在10名以下。为了规范班主任的工作方式,提升班主任的实践智慧,挖掘班主任的教育潜力,我区从2010年开始围绕普及和提高班主任基本功为核心目标,整合学校、培训机构各方优质资源,加强校本培训。但由于大部分学校班主任数量较少,培训形式、内容、规模受此限制,于是在校际间形成了民间自由组合的“区域合作、联校教研”的校本培训模式。

2012年1月,教委出台了《延庆区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化管理工作指导意见》,以学区化管理理念推进校际间合作,通过建立校际间合作管理新机制,增强校际间协作交流,实现我县义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有效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委综合学校区域分布,教师、生源数量,城乡学校差别等多种因素,依据协作区基本均衡、学校自主与中小教科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分学段选择城区学校和相关区域的川山区学校组成协作区。

以中学协作区划分为例:

至此,延庆学区划分、管理模式由民间自由组合正式演变成行政划分。

2、班主任队伍成长需求和存在问题:

班主任岗位是教师队伍中的“双职业生涯者”。一方面,他们是学校中最基层的管理者,另一方面,他们从事着以心育心、以德育德的精神劳动,又多是教学能手、业务骨干、科研带头人,他们的工作任务比一般任课教师要复杂得多、艰巨得多,工作性质比一般教师更富于专业性和技术性。所以,班主任的岗位培训、学习探索和能力提升也越来越成为自身发展和岗位要求的一大需求。2012年9月班主任“培训需求”调研显示,班主任在工作技能技巧、班集体建设的基本规律、德育活动课的实操与开展、班主任心理调节等方面需求强烈。

班主任岗位职责使得他们的工作内容、强度、难度、压力不断加大、加深,班主任岗位的不确定性和更替迅速现状也特别严重,以2016年9月的中学班主任队伍现状调研显示为例:班主任工作年限5年以下(含5年)101人,3年以下(含3年)62人,工作年限为零的27人,这些班主任的教育理论、岗位的基本技能、班集体建设的实操技巧、德育活动课的实施与开展……都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培养,这些问题基本在各校的相关层面普遍存在,而一些班主任数量较少的学校,进行通识类的专项培训就会出现题目大、人员少的局面,所以把各校同一层面、相同学段的班主任集中培训,即选择“区域合作、联校教研”的班主任成长模式就有很大的优势。

二、“区域合作,联校教研”成长模式基本定位:

“区域合作、联校教研”成长模式是指在教委划分的学区化管理的学校范围内或者地理位置相对较近的几所学校之间进行的同一层面或同一学段班主任,针对本学区班主任存在的问题进行的教育和研究一体化的培训活动。与传统培训的不同之处在于,活动的主体不是专家而是一线班主任,活动的形式不是讲座,而是交流和研讨,活动的内容不以系统的理论逻辑来组织,而以基于现实的问题为焦点。其中“合作”与“教研”是其关键词,区域划分、校际联合是其构成特色。

第一要基于區域特点。教委对于校际间沟通和协作区划分,目的是为了缩小城乡差别,资源共享。所以,牵头校以学区化学校的实际情况为本,分析并研究所辖学区各校特点以及存在问题并进行归纳和汇总。

第二要基于班主任现状。各学区要对班主任进行层面划分,初任层面、基本胜任层面、胜任层面、骨干层面以及各学段班主任的基本构成等,班主任自身的需求、存在的问题、具有的优势要了然于心。

第三要基于学生状况。各校的生源各不相同,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发展状况差异较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成长路径也不相同,班主任的培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

各协作区在三个基于的基础上展开研讨,开展校本培训,目的是为协作区班主任搭建一个专业平台,形成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成长模式。

三、“区域合作,联校教研”成长模式操作流程:

目前我区“区域合作、联校教研”班主任成长模式初步形成,出台了《延庆区中小学学区化校本培训指导意见》,给了协作区一个指导性的文件和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操作流程:

1、学区化管理合成:

“区域合作,联校教研”成长模式以学区化管理理念指导校际间教研,是实施规模办学、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模式,是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新举措。20所中学分成3个协作区开展校际间教育、教学活动,符合学区教育实际,互相借鉴,互相激励,互相合作,逐步建立起开放、交流、共享的工作格局,从而有效促进我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几年来,班主任校本培训一直以学区化管理理念推进校际间的合作,建立了校际间合作管理新机制。2012年,协作区活动按照行政划分正式开展,第一协作区7所学校进行起始年级德育活动课课程建设研讨与积累;第三协作区5所学校进行初任班主任层面的培训活动。学区化管理合成,资源共享,促进了学区内德育培训的质量提高,保障了学区德育水平平稳发展。

2、合作式研究推进:

“区域合作、联校教研”成长模式是提升班主任队伍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各学区展开的图景是:一群有着共同的关注点、对同样的问题或同一话题有热情的班主任,聚拢在一起,彼此观课、相互评论、分享经验、行为跟进,最终获得各自不同的进步和提升。所以各协作区一旦成为一个组织、一個团队,那么几个学校之间就以合作式研究方式进行推进,且要找到本协作区几个学校之间的相似点、衔接点。第一协作区以二中为牵头校,教研活动的基点为榜样示范、专业引领,以这一内容研究班主任的生涯规划和自我发展,既有优势,也有意义;第二协作区以四中为牵头校,教研活动的基点为解决家校矛盾,所以以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和技巧作为校本培训的基本内容,既贴近实际,又符合要求;第三协作区以十一学校为牵头校,其中包含两所九年一贯,教研的基点为中小衔接,平稳过渡,既形象生动,又便于操作。经过协作区之间的合作,把研究和理念引入到培训中来,依托《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之延庆县教委关于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试验项目》进行推进,将各协作区聚合为“研究共同体”,综合需要解决的基本点,各个击破,整体解决。

3、同伴间交流互动:

“区域合作、联校教研”成长模式最大限度挖掘了各校班主任的潜力和优势,推行学段首席班主任制,以同伴间交流互动形式呈现。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举办优秀班主任思想研讨会。各协作区根据学段推出2名首席班主任,这些班主任带班成绩优秀,管理效果明显,发展较为全面,处于职业生涯成熟期,在队伍中处于领军地位。为更好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实现其从经验型向专家型的转化,学区内搭设平台,召开班主任思想研讨会。目前中小学层面已经为8名班主任召开了研讨会。这种个体对群体的交流和展示,有助于班主任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第二以班主任工作研究室的形式组成团队。20名具有北京市“紫禁杯”称号的中小学班主任组成工作室,分别从班主任工作、班集体建设、家校沟通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和总结、梳理和提炼,形成具有延庆本土特点的培训方式和操作流程,工作室成员为协作区或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走进学校、走进协作区、走进班级为班主任提供专题讲座或课例展示。几年来班主任研究室成员近百次走进学校,受到欢迎,成员优势得以挖掘,榜样示范得以呈现,打开了同伴交流互动的新局面。

4、网络中研修呈现:

“区域合作、联校教研”成长模式打破了以往集中研修的固有模式,开通了网上研修新平台。各协作区在网上设立了属于自己区域的德育协作组,通过网络社区的方式,搭建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和管理平台,实现个人、学校、区域的业务组织的知识管理愿景,创建全员参与、团队合作、资源共建的网上学习共同体。延庆七中、旧县中学、十一学校网上协作组得到一线班主任的认同。协作区的活动借助研修网的网络功能开展,班主任在网上进行平等对话、资料传阅、资源下载、作业上传、发表评论等,增进了彼此的交流和沟通。

网络培训与传统培训相结合是我们尝试的新的培训方式,网络培训是集中培训的延伸和补充,拓展和开放,既解决了老师们的途中劳苦,又方便快捷地获取了资料。在协作组“专题讨论区”里,班主任通过多个话题,再现教育情境、发挥想象空间、挑战教育智慧、寻求解决良策……网络协作组成为交流与展现的工具,是虚拟的教研载体,是班主任自主学习、教学研究的平台,同时也是班主任研修的评价工具,真实的呈现了班主任的学习状态和互动研修的场景。研修网的更新和运作势必会成为广大教师进修、学习、借鉴的必要载体和平台,也会成为研训员尝试和接受的空间和手段,还将成为培训和进修的常态趋势……

四、“区域合作,联校教研”成长模式相关思考:

1、专业发展的一次新探索:

“区域合作、联校教研”成长模式最初起于校与校之间的民间合作,最初发起和创意来自于德育研训处,原因是我们所负责的班主任队伍比较庞大,2012年中小学班主任815人,涉及大小学科11种,如果以全员参与的形式集中培训,那么学校的教育教学将会受到影响;如果以学校为单位下校培训,55%以上学校都在6人左右,不够规模,不成系统,而“区域合作、联校教研”的形式以学段参与、分层培训进行,便于组织、便于沟通、便于共情,研训员在此情此景下进行了延庆县特有的新探索。

2、能力展示的一个新平台:

德育研训处负责的班主任队伍建设没有固定教材、没有相关教参、没有固定教研日,只要班主任队伍的培训时段与学科培训相冲突,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德育培训让学科培训。所以,研训员在班主任队伍建设过程中,不断地研发新的内容、拓展新的形式、编纂新的课程、搭建新的平台,历尽了艰辛也贡献了智慧。学区化教研提升了研训员的研究能力、指导能力、培训能力,为我们提供了展示的新平台。

3、培训模式的一次新尝试:

以前的校本培训是培训者有啥就讲啥,培训者讲啥班主任就听啥,现在的“区域合作、联校教研”成长模式采取调研学校、班主任、学生、家长的方式,他们需要啥,我们就讲啥。所以“区域合作、联校教研”成长模式最大的收获是培训模式的创新。一是拓展了培训内容的思路,变培训课程的系统性、培训主题的鲜明性为问题驱动式的专业思维方式的训练上。二是更新了班主任培训模式,活动内容从讲座到展示、从研讨到做课、从走进学校到走进班级,活动过程成为学区自主承办、学校自主呈现、班主任自主承担的新尝试。

一个区域的教研制度、形式、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柔性渐进过程,需要长时间耐心培植。探索“区域合作、联校教研”班主任队伍建设成长模式是延庆县班主任队伍建设的一种新举措、新尝试、新探索,是教育实践行动的一种变革,它既需要制度制约、保障激励,更需要一种文化培植。如今,“区域合作、联校教研”班主任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实践行为,势必会成为一种可持续、可操作、可发展的模式样板。

参考文献

[1]曲怀志.专业·智慧·魅力.《班主任》2009第六期.

[2]张 红.校本研修—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班主任》2009第七期.

猜你喜欢

区域合作班主任
长三角区域生态利益平衡及其法治保障
对区域合作的思考(一)
我的“自画像”
我的班主任①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运行机制探析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与市场分工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