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异性交往的沼泽地

2017-05-10张东芝

关键词:沼泽青春期

张东芝

摘要:五年级青春期女生,喜欢上同年级一位男生,因为这个男生她与同班同学争风吃醋,还动用外力攻击那个女孩。青春期异性交往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要正确看待并理解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倾听青春期学生的心声,对他们进行青春期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观,建立和谐的异性同学关系,从而走出异性交往的沼泽。

关键词:走出;青春期;异性交往;沼泽

青春期作为个体生命里程中一个特殊时期,每个人都要经历。作为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我们应多了解相关知识,多关注学生的变化,读懂学生成长过程,能与学生进行交流。能给学生必要的指导,给家长必要的帮助,陪伴少男少女们走过这段特殊的生命历程,

案例描述:

我班学生中曾有个女生,在五年级时喜欢上了同年级另一个班的一位男生,无论同学怎么劝她她听也不进去。而且因为这个男生她还与同班同学争风吃醋,竟然还动用外力攻击那个女孩,而且这件事已经闹到家长那里,而我却全然不知。

我听说后决定先冷静地观察了解,再进一步处理。我知道暗恋是学生青春期出现的正常现象,只要教育得当,是可以处理好的,我了解了大致的情况后,决定找她谈了,她是班上的班长,在我面前很乖的,我以老师、朋友的身份跟她交流,她给我讲述她的无奈、她的孤独、她的愿望。

她告诉我,她的家教很严格,妈妈不允许她交异性朋友,即使是同性朋友也绝不能带到家里,并且不能到同学家里玩,因此他觉得特别孤独。当同学谈起一起玩的情景时她什么都不知道,他知道妈妈对于她的严格都是为她好,但对于妈妈的过于严格她感到很无奈。而她喜欢的这个男孩平时愿意倾听她诉说,而突然出现在他俩之间的女孩仿佛抢了男孩的一些时间,致使听她倾诉的少了,因此她俩之间产生了矛盾,通过冷言冷语刺激那个女孩起不到作用,而且竟然发现这个女孩喜欢这个男孩时,她终于爆发了,而且用了极为不理智的方式,利用临班的两个女生骂了那个女生,竟然闹到家长那里。

知道原委后,我决定从关心她开始,真诚的听她诉说,并且对她的倾诉先采取中立的态度。等她把所有心中的苦闷倾诉完之后,我跟她讲了很多道理和事例,让她认识到暗恋对她的学习、对她将来的危害。之后我联系了她妈妈,但让她别提暗恋的事,让她在家里多关心她,多与孩子沟通,多倾听孩子的心声,支持孩子交朋友,在交朋友这件事上不要过于苛刻。

孩子的妈妈也与她进行了几次倾心的沟通,并表示在交朋友这件事上不再过多干涉,也同意与同学一起参加校外的活动,只要是掌握好度就可以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改变,女孩交了几个好朋友,获得了她想要的友情,她跟我说,她感觉她妈妈和家人更理解支持她了,她高兴极了,并且答应我和那男生逐渐疏远。她渴望的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让她逐渐淡化了对那男生的情感,后来真的做到了把那男生当普通同学和朋友对待了。

原因分析:

(一)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的内在原因

1.小学高年级学生已逐步进入青春萌动期。进入这一时期的少男少女,性器官迅速发育成熟,并开始出现第二性征,性意识渐渐地觉醒,开始意识到两性差别。对异性表现出好奇心理,并产生了关心、接近异性的倾向。

青春前期,男孩女孩性别意识尚未完全开启,男女之间界限还不十分明显。这时候的男女学生,在一起学习、游戏,相互之间没有猜疑和顾虑,尽管有时学生会对经常在一起的异性同学进行嘲笑、起哄等,但他们心里对于两性爱恋的概念还是十分模糊的,男女同学之间的好感是十分纯洁的。

青春期初始,由于男女性征的出现,学生的心理上有了较为清晰的男女界限,男孩和女孩之间开始有意识地相互排斥,事实上,这时候学生对于性的差别是十分敏感的,他们对于异性的秘密开始关注,但还不好意思公开表现,因此表现一种下意识的尴尬和拘束,采取对异性故意疏远的方法来掩饰心理上的向往和好奇。

2.从学生的身心发育来看,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生理发育尚未成熟,心理也还十分幼稚,社会经历少,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还较幼稚、片面,难以深入了解和把握异性同学的为人和性格特点,他们的爱慕更多的是在于同学的外貌特征,停留在一种朦胧的感情上,有的人表现为单相思,既没有勇气开口,又没有决心摆脱,因此一天到晚心神不定,甚至茶饭不思,有的人突破了羞涩的束缚,递纸条,写情书等。

3. 青少年独立意识的作用。 他们对成人世界盲目向往和追求,以为能恋爱就代表自己的成熟,而忽视了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锻炼和提高,是缺乏理智的表现。

4.再者,青春期少年容易感情冲动,情绪不稳定,他们与异性的交往是好得快、热得快,也冷得快。可因看一场电影、送一件礼品而好上,也可因两三句话不投机而分手。

(二)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外在原因

1.首先是家庭,现代家庭生活越来越富裕,食物及保健品促使学生身体的早熟。尤其是女学生在生理上比以前成熟早 家庭往往对这个问题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不允许孩子有正常的异性交往,封锁一切有关性知识和爱情描写的书刊,导致一些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相当数量的学生“早恋”的直接原因是社交范围狭窄。独生子女的原因致使家长对孩子包半得较多,不愿意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走出家门寻找伙伴,造成孩子孤独感较重。许多家庭往往只看到孩子的物质需要,却忽视了孩子对爱的渴求,对性的引导。 随着离异家庭的增多,“问题”少年也不断增多。有些离异家庭的孩子缺少父(母)爱和家庭的温暖,他们从小缺少异性的关爱,随着生理的成熟异性吸引越来越强,一旦有异性对其多一份关心或照顾,久而久之,很容易导致早恋,并从同龄人那里寻求安慰。

2.其次是有的学校、老师对这个问题采取回避态度,禁止男女学生的个别交往,一旦发现任何早恋的蛛丝马迹,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定性为“早恋”,甚至公开处罚,常常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3.再次是社会大环境的影響。 如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社会上各种媒体经常播放一些未成年人恋爱的镜头,在学生们心中留下了一种深刻的印象,由追星而到模仿,最终误入泥沼。 社会道德舆论对于异性间交往越来越开放。媒体舆论的不正确导向。不良书报杂志、低级趣味的甚至黄色的影、录像等也对青少年的早恋有直接影响。 社会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娱乐场所的增多,在客观上方便了中学生的单独交往。电话、电脑的普及,网吧、游戏机房、舞厅等的诱惑,以及一些不良社会风气都对校园的平静产生了冲击。

辅导对策:

青春期异性之间的健康交往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还有助于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因此,在青春萌动之时,成人要对他们多加关心,正确对待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所产生的变化,允许他们与异性进行正常的交往,而不能简单地“堵”、“禁”或不闻不问。要让他们了解性心理方面的知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观;要通过各种集体活动,为他们提供异性健康交往的舞台;要通过性道德教育,让他们懂得与异性交往要适度,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并妥善处理好与异性的交往,促进他们身心向着健康的方向稳步发展,从而走出异性交往的沼泽地。

(一)教给学生摆脱早恋的方法

教师应告诉学生当有人向你表示爱意或求爱时,当你对异性萌生爱意时,可采取如下方法:①转移法: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去,用探求知识的乐趣来取代不成熟的感情。②冷处理法:逐步疏远彼此的关系,以冷却灼热的恋情。③搁置法:即中止恋情,使双方的心扉不向对方开启,而保持着纯洁的、珍贵的友谊。

(二)利用教师自身的情感体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学校教育的优势在于教师在学生中的相对权威,学生尊重教师的意见。然而早恋是一处敏感地带,有早恋现象的学生在师长面前也会矢口否认,他们不愿教师总盯着这档事不放,谈多了会误认为教师有意找茬。教师可在双方已建立的相互信任的友好关系氛围中,询问一些学生情感发展的细节问题,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教师也可以参加进去,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评价一下那位同学,要尽量说优点,说明你也是很欣赏他的,但必须注意你的话语导向,学生会在你的话语导向下,对自己的早恋问题也会有一些与以前不同的认识。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表现得尊重理解学生,而且要把握好谈话的方式,时时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当事学生的主动性。

(三)鼓勵和指导学生的异性交往

1.切实加强必要的性知识教育

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重视孩子的性生理和性心理教育,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人类性发育的自然规律及其本质,克服在性问题上存在的神秘感和模糊观念,正确认识自身的性心理、性意识的各种不同表现,消除青春期发育所带来的恐惧感和不安感。在加强性生理、性心理教育的同时,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培养学生对待异性的正确态度和男女交往的基本礼节,划清正常的异性交往与早恋的界限。

2.应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观

要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与异性同学的关系,改变封建的“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观念,摒弃“男女有别”、“男女生交往就是早恋”等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观。交往不以性别为前提。在交往中,彼此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待人,提倡自尊、自重和自爱,既不过分拘谨,也不过分随便;既不过分冷淡,也应避免过分亲昵;既不哗众取宠,又要学会控制情绪。言行要适度,举止要大方,不要矫揉造作,从而促进青春期学生与异性的健康交往,学会与异性和谐相处。

3.应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度

与异性的交往应适度。即交往时的言谈举止要符合学生的道德礼义规范,要恰到好处。做到热情而不热烈,亲切而不亲昵,自信而不骄傲,坦诚而不粗鲁,谦虚而不虚伪:大胆而不轻浮,开放而不放荡,自尊而又尊重他人,等等。适当的交往行为会使双方心情愉快,并建立健康的友谊。所以,在与异性交往中,言行举止要有分寸,对待异性不必过分拘束,也不要过分随便。异性之间的交往应在集体活动的时间内,避免时间过晚或单独在一起。男女同学间的交往应该是公开的,仅限于学习、工作和有意义的娱乐活动范围内。

异性间的交往应保持适度的人际距离。人们往往在不同的人际距离中进行不同类型的人际交往。一般而言,0~0.5米为亲密关系距离,0.5~1.25米为个人距离。异性同学的交往应在个人距离的范围内进行,这种距离较少有身体接触。在这个范围内交往,即能体现友好的气氛,又不会引起冲动。

4.要不断完善个性

良好的个性有助于青春期学生与异性进行正常的交往。研究表明:在影响人际交往的个性因素中,热情起决定作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热情对待同学包括异性同学。人际关系需要互动,要教育学生主动与周围的同学包括异性同学交往、沟通。人际交往需要真诚,彼此要坦诚相见,真诚和友好是互相的,你对别人开放、真诚,别人也会待你真诚、友好。人际交往需要宽容,异性同学由于个性存在极大的差异,在许多问题上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相互体谅,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方能与异性和谐相处。

(四)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并积极引导和鼓励男女同学共同参与

文体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培养健康情趣,发展爱好特长,过剩的“青春能量”也能得到有益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异性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学会如何尊重异性,懂得与异性相处的基本礼节,提高与异性交往的能力。

(五)家庭、学校、社会要齐抓共管

青春期学生的异性交往意识是在家庭、学校、社会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家庭文化对青春期异性交往意识的形成起着奠基的作用,学校文化对青春期异性交往意识的发展起着塑造的作用,社会文化对青春期异性交往意识的发展起着引导的作用。因此,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要统一认识,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地对青春期异性交往进行科学指导,为他们创造一个与异性正常交往的健康环境,以促进青春期异性交往的良性发展,提高他们的异性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和谐的异性人际关系。

(六)努力创设一个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环境

个体的教育影响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综合活动的结果。因此,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最佳配合是对学生进行早恋教育的有效途径。首先要改善社会大环境,净化社会风气;其次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和作用,家长要端正教育思想,要关心子女的全面发展,对子女的早恋行为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明确早恋是子女生理发育成熟的一种表现,要鼓励和指导好子女与异性的交往。要善于把孩子对性的好奇迁移到健康、有益的方面。为他们开辟新的天地;最后,学校教育要发挥主导作用,教育学生正确分辩外界的信息,提高对文艺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密切与家长联系,做好家长的指导,争取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实效。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出现对异性的好奇和喜欢,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这是种朦胧的、不成熟的感情,教师只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施以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辅以有效的教育活动,适当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是可以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这种朦胧倾慕,让他们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平稳度过青春期的。

辅导结果:

孩子与那个发生矛盾的女生也成为了朋友,并且与那名男生也成为普通朋友,她已完全走出了异性交往的沼泽。

猜你喜欢

沼泽青春期
一汪水
沼泽求生记
深陷沼泽
青春发育期提前的影响
生命的勇敢与脆弱:对《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和《折翼天使》的比较研究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过青春期
微信也会走过“青春期”吗
Passage Seven
红树林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