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特殊学生心理,促其健康快乐成长

2017-05-10高大福

关键词:疏导倾听共情

高大福

摘要:学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但是在现实的小学生中,有少数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集体性的学习活动,他们学习情绪低落,学习无动力,感觉生活没有乐趣。这些特殊学生的心理问题急需专业教师做有效的辅导,本文将从学生心理问题现状、产生的原因及疏导策略几方面进行阐述,努力实现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学习的乐趣,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关键词:倾听;共情;陪伴;疏导

一、现实意义

在调查中发现,在每个教学班中,都有个别学生不能适应班级授课制的学习形式。在学习中,这些学生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稍不合自己心意,就感觉异常委屈,情绪低落,出现逃避学习的心理,不愿意参与活动。最终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意志薄弱,不良情绪困扰身心,适应能力低下等等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和偏差现象。因此,从着眼于全体学生发展,关注每个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发挥教师心理辅导作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

二、理论依据

(一)爱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的发展中,个体均面临一个发展危机,每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和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小学生处于“勤奋对自卑感”阶段。如果小学生获得了成功的经验,就会增长其胜任感,而困难和挫折则容易导致自卑感。所以,小学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处理各种心理危机,帮助他们正确认知自我和他人,认识其所承担的责任,发挥自身的优势,顺利度过暂时困难,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校生活之中,并从中体验感受生活,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二)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发生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最终产生的结果会大不相同。尤其在学校中,因为一些事件的刺激,心理素质较弱的学生不能正确对待。他们会出现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反映,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心理分析

作为教师,我对多年来建立的个别生档案进行分析,发现他们分别是学习困难、习惯差、单亲和经济困难的学生,其中心理有问题学生的基本情况可以概括为:大多数不能适应学校生活,不会与他人交往,经常出现烦躁、郁闷、焦虑等不良情绪。我认为产生这种状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找原因。

(一) 个体因素---归因出现偏颇,遇事不能正确解释。

学生出现问题时认知错误、归因偏激。这些学生自身存在各种个性问题,遇到具体问题时,往往不能客观认知,不能合理应对。他们总是认为是别人对他们不友好,自己的所有烦恼都是别人造成的,最终养成了推卸责任、怨天尤人的不良习惯,导致的后果是不能很好地在集體中正常参与学习活动。

第二被动等待,缺乏与他人主动交往的意识,不会与同学交往的方法。这些学生没有主动与他人交往的意识,总是幻想着同学们应该对他们这样或那样。遇到具体问题时,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考虑他人的感受,不知道应该全面考虑事情,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最终造成了心灵无助的后果。

(二) 家庭因素---缺少精神关爱,不良情绪没有很好调节。

这些学生的父母只能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为孩子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不懂得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注意孩子的情绪变换,更不能随时疏导孩子的心理困惑。这些学生大多数是学习困难或行为习惯差的,他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内心存在各种冲突和矛盾。他们没有能力自己解决,又无人诉说,只能表现为无奈、压抑和沮丧,严重时,还会表现为不能完成学习任务,遭受同学们的误解,内心感到非常愁苦。久而久之,他们会对学校生活不满,对同学猜疑,出现过激行为,出现严重心理危机。

(三)学校因素---个体辅导薄弱,健康心理素质有待培养。

在学校中,学生出现各种问题都是由班主任来解决,专业性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起步比较晚,具有心理专业知识的师资也少之又少,所以,学生一旦出现心理问题疏导工作欠缺科学性。

四、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

五、疏导策略

(一)提供空间,真诚陪伴,理解学生的苦闷心境。

教师要及时对心理有困惑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师要努力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充满安全、理解、信任的气氛,使他们放松自我,尽情诉说,充分表达不一定正确的观点。

首先,教师要告诉他们,教师的责任是全心全意地帮助他们,并和他们建立互相信任的良好关系。其次,在咨询接触中,教师要本着真诚、尊重和理解的原则,只是作为学生忠实的倾听者,不轻易发表个人看法,尽量让他们述说想法,释放情绪。最后,教师才能够结合实际情况,灵活予以疏导,帮助其解决问题。

(二)绘制图画,摆弄沙盘,学生能够尽情表达心声。

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阶段,他们承受能力还比较薄弱,一旦出现心理纠结,就会长久压在心头,出现巨大情绪波动。倘若不能有效宣泄,就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教师必须创造机会让他们表达心声。

L是五年级学生,他不能融入班级同学之中,经常闷闷不乐。我主动找他来问,他一口气说了许多事情,这些事都让他心情郁闷。我不动声色地专心倾听。说完后,他如释重负。之后,我又带他摆弄了沙盘,他通过摆弄沙盘,在不知不觉中展露自己的潜意识,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通过教师的守护、陪伴、倾听,发现积极因素,疏导消极因素,有效释放压力,缓解不良情绪。

总之,教师如果发现学生有了心理障碍就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与自己进行真诚沟通,切实解决心理困惑。

(三) 恰当疏导,体验感悟,实现学生能够客观看事。

不良的自我观念会带给学生许多个性偏差和人际关系的不适,这些因素又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在心理有困惑的学生遇到心理冲突时,教师要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了解和理解他们状态,要为他们创设学习人生经验的情境,给予恰当的辅导,为他们提供符合他们实际心理需要的有关常识,使他们能够放下心理负担,有机会倾诉自己、表达心声,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学会处理各种冲突的方法。

1.共情互动之中,恰当给予疏导,实现正确认知。

X同学固执地认为同学们对她都不友好,这是她产生郁闷情绪的主要原因。她认为,同学们影响了她的学习,破坏了她的生活。

我在辅导过程中,努力帮助她多角度考虑问题,尽量以积极的心态,客观看事,正确做事,逐步认识到“生活要靠自己描绘,快乐需要自己寻找”。X找我和我叙述学生间的事情时,我都专心倾听、认真对待,或与其产生共鸣,或引其深思原因,或提出可行建议。经过一次次接触,我发现X在慢慢转变。以前发生状况时,她总爱寻找他人原因,不从自身分析,从而郁闷愁苦;后来发生状况时,她看问题不再偏激,意识到要从不同角度思考,不良情绪出现的次数渐渐减少。现在,她做事情不仅考虑自己,还想到了同学,她能够主动寻找伙伴,主动帮助他人,她发现新的学校生活其实很有趣。

2. 参与游戏活动,经历感悟过程,合理解释认知冲突。

教师要努力采取学生喜欢的方式与他们进行沟通,让他们经历体验过程,慢慢思考感悟,找到问题根源,切实改变认知,正确处理问题。

比如有这样一个辅导过程:张X说同学们都不愿意和她一起背题。我就问她:“你怎么知道的?”她说:“同桌不和我背题。”我继续问:“你的同桌是全班同学吗?”她迟疑着说:“不是。”我继续告诉她:“既然不是所有同学,你怎么肯定大家都不愿意和你一起学习呢?你可以试着主动去找一找其他同学。”她面露难色,小声说:“他们说我不讲个人卫生,说我身上有味儿。”我表示理解,说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你家长有关,是你父母对她照顾不够,我会联系你家长的。但是我做了提示:简单的个人卫生问题竟然成了影响同学关系的症结,需要及时解决。为了让她心服口服,我让她做了一个“手指游戏”进行验证。伸出右手,让右手从头顶位置开始向下方缓慢移动,要求食指按顺时针方向不停旋转。眼睛观察食指运动方向,做完后说出发现了什么?她高兴地做了几次,发现右手食指旋转方向没有变化,但是,在高处和低处时手指运动的方向却截然不同。这时候我告诉她:“同学们不和你背题,并不是对你不好,而是想离开异味呀!你是五年级的学生,搞好个人卫生应该不算难事,有困难老师可以帮助你。”她在游戏活动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

(四)提供方法,调节情绪,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在小学《健康教育》教材中,每个年级都编入了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教師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辅导,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十分重要。

五年级学生李X告诉我说不知道是班里的什么人,在她的衣服上写了难听的话骂她。她非常生气。我想,每个学生生活在集体之中,身边出现调皮捣乱的同学不可避免,面对同学的恶作剧,她是不会应对的。我必须选取合适方法,及时对她进行疏导,帮其正确认识,找到学校生活的快乐。

首先,我帮助她缓解不良情绪,如果实在生气,就大声喊几声,或者把沙袋假想成对方,用力击打。接着,我看她情绪缓和了,就让她坐下来谈。我们想出了两种处理对策:第一,如果能找到恶作剧的人,一定严厉表明态度,让其承担责任。第二,如果找不到恶作剧的人,也要正确对待,淡然处之,不能让它压在心头。因为这个人不代表全体同学的态度,自己只把它当成对自己心理素质的一次磨练,可以学习前美国总统小布什的风格,在记者会上微笑着躲过向他扔来的鞋子。同时,反省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及时改正。最后,我让她结合健康课上的内容《调节情绪我快乐》,回忆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如倾诉、听音乐、做运动、写日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扔漂流瓶、大声喊出来、看电视等等,所有这些调节情绪的具体方法可以归纳为转移法、控制法和发泄法。在不同状况下,只要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有效调节不良情绪,就能发现生活中的快乐。我还向她推荐了视频资料“手语歌曲《我真的很不错》”,建议她跟着做一做,一定会增加自信,愉悦心情。

(五)依靠班主任,创造机会,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个别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教师帮助疏导固然重要,但是,这些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和同学们在一起,所以,辅导的最终目标是让他们尽快适应集体生活,融入集体之中,还需要班主任的鼎力协助。

针对李X不自信的实际情况,我找到其班主任,分析原因,并和班主任商量决定,让他在班内担任管理盆花的任务。李X欣然接受这个任务,准时浇水护理,受到了同学们的夸奖,他从中获得了自尊,有了归属感,增强了成就感,脸上经常出现自信幸福的笑容。

(六)沟通家长,共同关注,等待学生稳步提高。

教师要与心理有困惑学生的家长建立经常性的沟通,向学生家长提出建议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吃穿,更要关注孩子情绪状态,多与孩子谈心,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家长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变化和进步,“三分教,七分等”,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持之以恒地耐心等待。

六、研究效果

实现有效帮助心理有困惑的学生,教师必须真诚尊重他们,结合具体问题,合理选取方法,灵活进行疏导,在有效疏导和耐心等待中让他们健康成长。

经过对心理工作的积极实践,我认识到:教育不仅是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还要促使学生的心理成长,让学生能够自信、自强,能够担当,具有独立精神及合作精神,乐观应对现实生活。教师们做到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校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学习过程,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疏导倾听共情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浅谈高中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机制研究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班主任疏导智障生不良心理的方法探讨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