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开发《国学经典》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2017-05-10王雪洁

关键词:国学经典实践研究农村小学

王雪洁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弘扬和培植民族精神,发扬和广大革命精神,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结合我区部分学校学生存在着行为习惯差,语文素养普遍偏低的现象,我们在教育部“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及其课程化研究”全国总课题组组长蔡恒奇教授的引领下开展了《国学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编撰的《国学诵读》课程,以蒙学经典为主,辅以诗词诵读,与现行教材配套使用,作为教材的补充和拓展,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课、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的开展,以及有效的教学评价,全面推动经典诵读课程的实施。国学经典诵读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丰厚了教师的文化底蕴,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农村小学;国学经典;实践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区地处偏远,每个学校生源结构复杂。一部分学生居住在县城周边,见多识广,思想上比较先进,部分孩子有灵气。另外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长在学校附近租房。绝大部分家长为出租司机和做小本生意的人,他们无法为子女创设一个整洁、安静、和谐的家庭环境。再加上现在中小学生的家长大多是70后和80后,可以说他们曾接受的就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这种教育缺乏有关人性关怀、自我成长、心理健康等内容。因而,他们的精神世界匮乏。试想,自己都没有从教育中获得巨大的精神能量,又怎样正确的引导下一代呢?

基于以上的生源结构,导致大部分学生存在着行为习惯差,语文素养普遍偏低的现象。主要表现在:1.书写差。查阅学生的课堂作业本,作文本、课堂笔记等,都会觉得部分学生的字迹潦草难辨,而且本面也很不整洁。2.错别字多。翻開学生的作文,会发现老师的批改大部分精力用在了给学生改错别字上,篇篇如此,没有错别字的作文几乎没有。3.语文知识面窄。学生读书少,不注重知识的积累。教材外的古诗积累较少,除了教材中出现的名家,自己了解的没有几个,在说话写文章时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笑话。4.口头表达能力差。在表达交流上,存在胆子小、声音不够洪亮、口齿不清晰、语言粗俗,方言普遍的现象,更谈不上引经据典、立意明确、材料具体、表达完整了。5.作文能力弱。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病句连连,土语常见,很多学生连语句通顺都做不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都由一篇一篇的独立的现代文构成,每一册中只收录两三首数量极少的古诗,而对学生感情的浸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语文素养的提高等都有着十分重要作用的国学经典内容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为了改变学生现状,为了学生发展,2011年伴随着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我开始带领基地校尝试着精简语文课堂,开展国学诵读内容。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各种解读国学的书籍争相出版,各种品说古人的节目陆续播放,许多国学机构、团体如雨后般的春笋相继出现。但是,通过社会传媒宣传国学经典,毕竟只是一种补充渠道,真正使国学深入人心的渠道,应当是基础教育。通过中小学课程来实现文化的传承才是根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弘扬和培植民族精神,发扬和广大革命精神,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 习总书记在在考察北师大时,对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小学课文中去掉的现象就毫不掩饰地表示“很不赞成”。他说:“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是的,经典具有丰富深厚的文化意蕴,是我国民族文化、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

于是,我们在国学教育专家、教育部“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及其课程化研究”全国总课题组组长蔡恒奇教授引领下开展了本课题研究。

二、研究目标

(一)通过国学诵读课程,旨在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二)通过国学诵读课程,旨在陶冶学生情操,规范学生行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三、课程内容

《国学诵读》课程,以蒙学经典为主,辅以诗词诵读。每一册都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蒙学经典,按年级把《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笠翁对韵》《增广贤文》《论语》这些蒙学经典分到一至八年级。重点在于在“蒙以养正”、“树人为本”,以明理为要。第二板块诗词诵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按照类别组编要求诵读的诗词。编排以主题、意象、情景、内容归类,以求“知类通达”的效果。

四、课程实施

(一)实施保障

1.课程保障。每个班级每周开设一节经典诵读课,排进总课表。

2.时间保障。除每周一节的国学诵读课程外还安排了三个时间段进行诵读。早读是全员阅读时间,每天早读十分钟。中午进校,在全校统一播放的古典音乐中,引导学生进行吟诵。小学“路队吟诵”。小学放学路队自集合出发到解散,期间三分半钟的时间,进行“路队吟诵”活动。

3.师资保障。在实施《国学诵读》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扩大教师的阅读量,增加教师的文化底蕴。采用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来提高教师素质。寒假期间,聘请蔡恒奇教师为实验校语文老师进行国学经典的集中培训。自主学习主要是通过网络、书籍阅读来增加个人文化底蕴。

4.家长支持。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单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国学诵读的意义,要求家长参与每天晚上“我和孩子共读经典”的活动。

(二)具体落实

1.诵读课力求教学方法多样化。

首先,注重教师范读。教师用自己抑扬顿挫的范读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时要注意把握速度、注意停顿、读出节奏从而领悟国学的美。其次,诵读方式多样。赛读、表演读、配乐读、集体读、接龙读、品读等时时变换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兴趣。

2.与现行教材配套使用,作为教材的补充和拓展。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初步实践了经典诵读与语文课堂有机结合。强调“诵读经典”不只在阅读中,不只在高年级,而是与识字、阅读、表达相伴而行的,低中高年级一脉相承。在识字中,积累成语;在阅读中,读古诗名著;在表达中,引用名句。内外结合,主要是指经典积累的不同路径,即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例如学习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秋思》和《长相思》三首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时,及时补充《国学诵读》中的一组思乡诗词《随园诗话》《西江夜行》等。这样既丰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又让学生在不同的诗词来体会这种思乡的情感。

3.与学校活动相结合,激发诵读兴趣。

每一学期我们都会以年级为单位举行“经典伴我成长”的演讲比赛,“赛诗会”的诵读比赛,诵读经典诗文的硬笔书法比赛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同学们用稚嫩的声调通过个人吟诵、集体朗诵、情景表演等形式演绎了经典诗词、《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篇章,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一次次的活动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国学经典的熏陶和感染,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洗礼,同时也弘扬了中华文化传统、彰显经典诗文魅力。

五、课程评价

教学评价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没有教学评价就缺少了对教学的导向作用,教学质量及水平也就无从谈起。针对《国学诵读》校本课程的特点,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评价措施。

(一)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每一节诵读课,老师都会依据“诵读评价量表”,指导学生对照量表中的评价标准“我能背”“我能读”“我需要再努力”以星的个数来自我检查每一项内容诵读的达成度,自我反思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互相学习更好的诵读记忆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还经常采用一对一的互评,以赛促背、小组对抗赛等形式进行诵读效果的评价。通過这样的形式,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增强趣味性。教师帮助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二)家长参与评价

通过“我和爸爸妈妈比一比”的活动,让家长感受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从而调动家长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指导家长不定期地对孩子诵读的时间、诵读的态度、养成诵读的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家长的评价,一方面在促进孩子完成诵读任务的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诵读过程中的成长历程,培养了诵读热情;另一方面为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提供了依据。

(三)教师及时性评价与定期评价

在诵读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要给学生一个恰当的评价。如学生背诵的很快,就在充分肯定他的同时说:“你背诵的真快!有什么好方法吗?快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诵读的很有韵味,就说:“有节奏感,有乐感,特别有韵味!”像这样,通过老师的口头鼓励,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除了口头评价,班里每周都要进行“经典诵读之星”的评比活动,学校每个月评选一次“书香班级”,每学期评选一次“诵读小能手”,每学年进行一次“书香家庭”的评比,借此全面推动经典诵读课程的实施。

六、实践效果

(一)国学经典诵读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1.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阶段,道德水平、个性发展、思想品质都将在这个时期基本形成。国学经典诵读,让学生熟诵于心,濡染于心,能改变德育以说教为主的方式。实践证明,“润物无声”的经典诵读是提升学生品性和修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大量的背诵,在国学经典文化的浸染下,能明显感受到学生的性情慢慢变得平和了,在日常交往中表现的也开始彬彬有礼,与人为善;楼道内追跑打闹的现象明显减少,更多的是学生手捧书籍用心阅读的情景。家长在班级飞信群里这样写道:“老师,我觉得学校开展的国学诵读课程非常好,我和他爸爸都能感觉到云暄的行为习惯在发生着改变,开始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拖沓的现象少了。昨天他放学回家看见我们没有做好饭,我想孩子一定又要发脾气了,可我却看到他皱着眉头看着我,嘴里不住的嘟囔“亲师友,习礼仪”不仅没有发脾气,还主动回房间写作业了,真的很感谢您!感谢我们学校的诵读课程。”这说明经典文化已经开始对学生的道德认识、行为准则有了深入的影响。

2.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国学诵读》校本课程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低年级的识字明显增加,国学经典中的词汇较为浓缩,简练,读起来押韵。比如《弟子规》全文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千字文》全文一千个字没有一个字重复,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生字,通过反复接触辨认字体,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在无意识中得到增加。

学生的记忆力得到了提高。根据心理学的研究,2-13岁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最好时期。对他们来说,背诵一些有价值的国学经典,即使现在有些地方不是很理解,但若干年后如果他们需要,只要略微巩固,就会记忆犹新。而且老师饱含激情的范读、领读,也定会给他们留下不灭的印记。文言断句、情感抒发,都是激发学生诵读兴趣的火花。学生们每天早读十分钟的《国学诵读》,午间的配乐诵读,放学的“路队诵读”。每日一句,积少成多,找到了规律,记忆力也在增强。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他们在记忆的黄金年代,增加经典储备,从而打下语文素养的厚实功底。这也就完成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阅读、背诵的目标。

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学生记住了很多优美的词句,增加了他们的知识储备。学生在口头及书面表达中能够恰当的使用。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发言时,语句通顺,引经据典,有了一定的深度。写作文时,思想深刻,文笔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国学经典诵读丰厚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国学诵读》读本的实施,更多地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水平。而读书是提升教师素养的基本途径。学校提供的每人每学期的200元读书经费,老师们全部用来购买了国学经典文化方面的书籍。大量的国学经典阅读,丰厚了教师的文化底蕴。此外,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学校的全体语文老师从理解国学经典到选择经典文章再到进入实践性的教学研究,聚焦实验问题。他们不只是注意了语文学科与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机组合,还在引领和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的兴趣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老师们在提升自身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在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着不断的反思。经典阅读唤起了教师们极大的读书热情,也使读书在校园蔚然成风。教师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起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国学经典诵读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打造书香校园相互融合。学校精心设计的每一层楼的小书吧,教师精心设计的“班级图书角”,都为校园增添了书香气息。校园里每天都能听到学生诵读经典的朗朗书声。读书氛围影响着每一个孩子,又由每一个孩子延伸到每一个家庭。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校、家庭、学生、家长形成了一股合力,共同营造着书香校园,书香班级。

《国学诵读》校本课程仍然处在开发与实施并行阶段,教材还不是很完善,校本课程还不是很精细。我们将继续坚定自主改革的勇气,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同时,努力完满足学生所需。在课程育人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实践研究农村小学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