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兴趣

2017-05-10李秀芬

关键词:情感交流培养兴趣

李秀芬

摘要: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似乎兴趣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以为常。作为新形势下的音乐教师,我会尽我所能,让学生喜欢音乐,虽然这个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但我相信通过音乐课这一桥梁,在实践中不断努力的探索,一定会为我的音乐教学之路,添上精彩的一笔。

关键词:音乐教学中;培养兴趣;情感交流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不可塑造的艺术、更是综合的艺术,它所包括的内容万千,是其它任何艺术不可替代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人类的情感应随着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从而完成真正的心灵陶冶。作为新形势下的音乐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如何在课堂中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是所有音乐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更是我一直在探索研究的问题。下面就是我在这几年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感触。

一、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创造能力。

音乐兴趣的培养是音乐新课程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中,要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多一些情趣,少一些枯燥。激发学生开放式的思维方式,进而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唱歌曲时,通过歌词的朗读,让学生了解歌词大意,通过进一步的学唱歌曲,让学生再谈谈歌曲抒发的意境和内涵,前后进行对比,学生明显地对歌曲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认知,紧接着师生共同艺术处理歌曲,让学生谈谈如何表达歌曲,在学生各抒己见后,综合学生的发言,寻求共识,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掌握知识的乐趣。并且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还要注意音乐课内容的选择要丰富多彩,可以多增加一些音乐欣赏课,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更多的欣赏作品的机会,满足学生在开放型的现实情景中,主动探索学习的需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教学,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渠道来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和提高学生对文化的理解。

“参与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是培养其能力的重要手段。音乐课改后,课堂上擂台赛形式的每个环节都能让每位学生享受参与的快乐,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比赛中的音阶练习就能让学生在趣味教学形式中愉快地练习,即基本练习游戏化;如在教《音乐之声》的主题曲《哆来咪》时,我就让七位学生代替歌曲中的七个音符,每人一句以“接龙”的游戏形式依次唱完这首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阶中七个音符之间的关系,仿佛歌曲中的每个音符都具有了生命,惟妙惟肖,生动之极,既训练了音准,又激发了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以“有趣”为前提,学生“乐”在其中,轻松愉快兼得。

例如在《火车开啦》一课教学时,学生听了两遍录音范唱便会了,但绝大多数是面无表情地唱。我便启发他们:“你们坐过火车吗?谁说说坐火车时的心情?”小朋友一下子来劲了,坐过火车的同学纷纷举回答,他们有的去过北京、上海、南京……我又说:“老师今天带大家去旅行,于是我扮司机,小朋友扮乘客,在教室里转起圈来,边玩边唱刚学过的歌曲,同学们个个情绪饱满,兴奋异常。歌声中充满了情感,洋溢着美的色彩。

又如 《法国号》这首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根据一、三乐句相同的特点,我设计了一个传帽子的游戏,要求学生围坐成一圈按照音乐的节奏传帽子,当听到相同乐句时帽子在谁的手里谁就戴上帽子做个动作,其他同学模仿,相同音乐响起时继续传帽子。训练学生对乐句音高的感知和记忆,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注意力、反应能力、节奏感、肢体协调能力以及与人配合的能力,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获得了对音高感知的本领,对他们的持续学习和成长产生了强大动力。在参与体验过程中感受到发现、探索的乐趣,产生愉悦的感受,有助于表达学生的独创性,并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使课堂焕发活力。

创造对于音乐教育的价值,已引起包括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在内的众多音乐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越来越成为广大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如果仅仅把音乐创造融在其它音乐教学之中,就不可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作用。只有把音乐创造作为学生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的音乐教学才能够获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二、丰富音乐实践,提高全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师应创造机会给学生表演和展示才华的舞台,如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请同学即兴表演,体验表演唱、乐器演奏、创编节奏及旋律等才艺表演,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适时地请同学发表欣赏感言。实验证明,学生特别喜欢这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树立表演的勇气,激发学生们表演欲望,并从中挖掘学生的特长及才华,在互相展示表演的同时,同学们之间就会在有意无意中学到一些平常或以往学习不到的东西,从而激发同学们的才艺表演热情。改变以往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教学模式。

音乐课不一定只坐在那儿听唱,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动起来。学科综合是一个让学生动起来很有效的办法,包括音乐与美术、音乐与文学语言、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综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握好以音乐为教学主线,用其他学科的内容来加强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把握好“度”让它更有效地为音乐课服务。在我给学生欣赏过一段音乐后,学生会用相应的图示表现出来,有时书中图示或者线条已经给出,供大家选择;或者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创造性地画出适合音乐情感的线条、图像、色块等等,别人猛一看还以为是一节美术课呢,可是这种教学方式有其独特的审美教育的作用,比教师讲述给学生音乐的内涵以及情感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喜爱,也更能说明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乐曲的理解。

另外,我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第二课堂活动,延伸音乐的艺术魅力。在校内积極开展音乐实践,是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积极乐观、健康品格的很好途径。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要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带动全面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例如:教授学生演奏乐器,鼓励大家多参与。根据学校情况、学生个人兴趣和条件开展竖笛、口风琴等活动小组;利用音乐课外活动开展卡拉OK大赛;根据节庆日举行各种文艺演出活动。利用这些契机向社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精神面貌。请县文化馆的老师给予学生指导,使学生对外界有更多的认识。同时也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添光加彩。

三、师生互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

利用学生普遍爱好唱歌的天性,来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在我的音乐教学中经常能够看到,利用故事、音乐游戏、歌曲比赛、音画结合等手段,来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使师生互动,就如烹饪是调配一道美味佳肴。

我认为在唱歌教学中,教师还要认真做好示范,用音乐美和情感美熏陶感染学生,使他们在老师的歌唱和伴奏中直接的感受到音乐美的所在,并能从中领会到只有富于表情的用心动情的演唱才能产生美感。实践证明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比听录音范唱更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聆听、欣赏教师的范唱就会被歌曲所蕴含的美打动。

如在教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这首歌时,我针对歌曲的内容与特点,首先以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使学生很自然的会全神贯注。接着,我用流畅的伴奏、声情并茂的歌唱,与同学们的眼神交流。并以听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说出自己听到的、想到的,形成交流。最后,我再进一步启发引导,听录音范唱,让学生闭上眼睛再去感受歌曲,并展开想象,把自己联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这样范唱的引入,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对歌曲的学习情趣,使他们感受体验了美,更加愿意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音乐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结合教师节开展以“歌颂教师”为主题的活动,回顾哪些歌曲是唱给教师的歌,哪些诗歌最能表达出教师的辛勤劳动,通过歌曲或诗歌的形式来表现对教师深切的敬意和谢意。另外还开展了“国庆节”、“六一儿童节”、“艺术节”、“五月鲜花”等音乐主题活动。

四、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自信是成功的保证,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尤为重要。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是没有音乐才能,而是未接受过音乐教育,从而为自己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我教的同学中,进校时很多五音不全,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好多人摘掉了“五音不全”的帽子。教学中不要把学生一棍子打死,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肯定。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引用一些名言典故来教育和启迪学生让他们勇敢的面对困难。注意对平时表现怯懦、胆小的学生进行锻炼,给他们营造机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赞扬,让他们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鼓励他们“我能行”。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学生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在活动中,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如歌曲《小麻雀》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欢的儿童歌曲,歌词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对小动物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教学中,有个小朋友说:“老师我想把歌词内容改一改,因为我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行吗?我还能画给大家看呢。”听了孩子真诚而幼稚的话语,我欣喜地笑了:“怎么不行,大家都可以画一画、改一改。”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当起了小小音乐家,画的画、唱的唱、奏的奏、演的演,学生情绪达到了极点。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敢干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五、课后要积极的反思、总结。

对于积极性不高的同学,如何带动他们是一个难题,作为教师要有耐心、恒心、信心,要不厌其烦的反思在教学中我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得不到同学们的认可,我们是否换几种方式来应对,这就需要教师要具备有较高的素质、较强的应变能力、敏捷的思维,解决问题要及时、灵活,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快地接受教师,这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得到提高,教学质量也就会明显好转。

六、教学要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

音乐教学中,教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形象、教学板书,以及与学生的互动过程,都需讲究一种和谐的氛围,达到一种美的愉快的享受,逐渐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审美情趣。另外,选择时代感和民族性较浓厚的教学内容。如教唱《国旗国旗真美丽》,从歌词的字里行间,告诉同学们:热爱五星红旗,热爱自己的祖国,在歌声中我们愉快地歌唱,在歌唱中我们愉快地接受教育,树立同学们良好的道德形象,激发同学们为了共同的理想奋发前进。结合学生学习阶段的心理状态及社会环境的特点,开展以“爱心奉献”为主题的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世界呼唤和平,有“爱”才有和平,有“爱”世界才会充满欢乐,才有我们幸福的生活。真正让学生在放松心情的同时陶冶情操,真正达到愉快地教学,改变以往的传统老式的、过时的教学理念,最终达到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延续学习音乐的热情,终身学习音乐的目的。

七、鼓励学生,能使教学升华。

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创作时,要适时地给予鼓励。在进行评价时,应注意学生参与创造性的过程。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时,答得不够完整或答错了,教师应给予及时鼓励和引导,避免给答错的学生造成伤害。因此,重视学生参与创造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在评价方法上,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和所提出的问题,具有创造性价值多给予足够的肯定,从而推动学生大胆尝试创造的欲望。另外,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评价措施也应随之变化,面对活生生的每个不同的对象,教师应把握好评价的尺寸,评价也需有所创新,而不能死板、老套,这样,才不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张扬,才能促进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总之,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與学生平等相处,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在实践中,我体味了孜孜探索的艰辛与苦涩,也收获了喜悦与欣慰。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我还会一如既往、孜孜以求,努力探索音乐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吴庆麟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2]《音乐课程标准》.

[3]《音乐天地》.音乐天地杂志社.主编:赵季平.

[4]《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主编:吴斌.

[5]《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版.

猜你喜欢

情感交流培养兴趣
初中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模式之我见
浅论教师课堂管理与调控能力的提升
优化教学互动,激活语文课堂
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浅谈初中物理启蒙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日记写作兴趣的策略研究
谈初中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