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带设备(BYOD)”进入中职课堂的思考

2017-05-10戴元琴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个性化

戴元琴

摘 要:“自带设备”是美国中小学近两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教育服务模式。该模式具有用户驱动性和个性学习等特征,其实质在于转变师生在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中的角色,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个性化整合。在如今信息化教育进程中师生应该完成从使用者到建设者的角色变化,并最终实现教育服务模式的变革。

关键词:自带设备 新型教育服务模式 个性化

“自带设备”(BYOD: Bring Your Own Device)指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这些设备包括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等(而更多情况指手机或平板这样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BYOD最先起源于IT企业,是指允许企业员工在工作期间利用自己的移动设备接入企业内部网络获取信息支持自己的工作进程。BYOD并不是某种单一的信息化产品,而是代表一种情景,为员工提供信息应用与分享的场景。

在学校环境下实施BYOD的基本理念是:在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普及的今天,学校不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人工、智能化的学习环境,而是让学生在现存的环境下合理利用资源进行学习。

一、现状分析

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八次提出“互联网”三个字,并提出 “互联网+”的国家发展战略。7月4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互联网+教育”的重点行动是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推动教育服务模式的变革,通过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让公共服务更加多元,线上线下结合更加紧密,让公众享受到更加公平、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

“互联网+教育”,意味着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目前我国还有部分学校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没有进入“互联网+”,这是因为,要让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入“互联网+”的环境,能够充分应用各类技术资源,其前提是每一位学生都要有自己的信息终端,并且是“个性化”地使用自己的设备。那么每一位同学能够使用的信息终端设备是基础,针对教育行业,要实现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互联网+”环境中高效和个性化的学习,显然,单靠学校投入,要为每一位学生配置移动互联终端设备是不现实的。其实目前中职学生基本每人都有手机,但是学校禁止学生自带手机进入课堂。其实,观察一下身边,从地铁到公交车,周围的男女老幼都在用手机,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的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国际上同行的鼓励学生自带设备的做法值得研究和借鉴,也可以改变现状,与其上课时教师总是担心學生悄悄玩手机,还不如正确引导学生如何使用手机提高学习效率。鼓励学生自带设备,让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个性化地利用信息设备获取教学资源,实现教学互动,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实施的意义

1.督促教师优化课堂知识

中职教育具有一定特殊性,在会议上领导经常提到教学内容不在于教师讲得多么有精彩,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其乐于配合学习,每堂课能学到知识,而不是逃避学习,把上课当做负担。每次教师在备课时可谓是费尽心思,苦思冥想,猜测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如何讲解学生能接受,可是真正在上课时往往没收到预期效果。

那么笔者在想,为什么不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忙呢?比如教师在备课前,利用“问卷星”等软件根据教学内容做一份相关调查问卷,然后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利用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填写调查问卷,填写完成后反馈给教师。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问卷情况备课,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案例等。这样不仅鞭策学生提前预习,建立求知欲,同时让教师的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并满足学生的需求。

2.鞭策教师提高教育技术能力

现在提倡信息技术教学,许多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并愿意尝试,与时俱进。但是有些学校没有相应设备,于是教师有了心动而无法行动。且不想,目前学生基本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其实可以让学生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比如教师录制微课,或者制作PPT等发给每个学生,学生可以进行课前自主预习或者课后复习,碰到疑难点可以反复观看学习。这样可以在行动上鞭策教师提高教育技能能力。

3.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教师将课堂内容分解为一个系列的知识点,然后每个知识点录制成一个微课,最后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视频自主完成学习,但有些学校是集体观看视频,有些学生觉得自己数学非常好,不用看视频就可以掌握,英语比较薄弱,想多看几遍。分层教学一直是所有教师的共同追求,其实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机观看微课视频,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性的学习,自由选择现在学习哪个科目,或者学哪部分知识,甚至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一个知识点反复多看几遍,非常灵活多变,这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4.为学生与教师提供课后的交流空间

现在学校晚自习时间不允许学生说话,不允许玩手机(不允许手机在手上)。但有时学生在晚自习作作业时,遇到难题就是干着急,不能讲话,就坐着发呆,浪费时间。如果允许学生在晚自习期间使用手机,他们可以通过网络通讯咨询同学、老师,稍微点拨问题就迎刃而解。平时下班教师回家,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将今天的学习成效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

5.记录、分享、互评学习成果

在上课时教师板书,学生听着听着迷糊了,其实好想在此刻能用手机记录老师的笔记,自己课后在琢磨,可是课堂不允许玩手机成为障碍。在实训室实训时,为自己的实训作品感到自豪,特别想用手机记录杰作,为今后面试提供有效材料,可是课堂不允许玩手机成为障碍。建议课堂在合适的时候允许学生使用手机,记录课堂点滴,然后大家可以在网络上分享、互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进步。

6.更新知识跟上时代需要

中职教育特殊性,不仅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同时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意义,适应社会人才需要和促进就业。现在网络这么发达,随时可以看各各领域的发展,最新技术。那么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机了解自己专业相关的技术,主动学习,还能在网络论坛上与同行进行交流,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提高专业技能。

三、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1.学生缺乏自控能力

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主要是担心学生玩耍,沉迷于网络世界,荒废学业。可是学生年代的年龄普遍具有逆反心理和叛逆心理,加之现在的生活环境,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俨然已经成了生活中必须品。与其一味的禁止反对,不如试试抱着开放学习的态度允许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学校加强培养学生自控能力,让学生分清学习和娱乐时间。在学习时间加强检查监督,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网络素养。

2.公平问题

因学生家庭條件不一,学校里还是有小部分学生没有属于自己的移动信息终端设备,如何避免由此产生的教育公平问题也成了实施以后的直面问题。为此学校让学生结对子或者适当提供一些设备给无法自带设备的学生使用,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学校内获取到同样的教育资源。

3.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发展BYOD需要不断增强网络基础设施。目前部分学校网络设施,基本是供给班级一台多媒体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那每位学生一台移动设备同时上网的情况下,对网络宽带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实施的前提是加大基础实施投入。

4.加强教师培训学习

学校鼓励学生自带设备进入课堂,就需要有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基础。结合学生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需要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获取企业需要的技能,帮助学生成为优秀的职场新人。教师找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学生筛选适合自己学习的知识,也不是很轻松的事。为此也需要给教师提供学习平台,学习相关业务技能,获取新的教学资源。

四、结语

“自带设备”进入中职课堂将是中职教育的一大变革,在现今的素质教育要求下,中职院校更多的是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通过“自带设备”进入中职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转变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卢一.美国中小学“自带设备”(BYOD)行动及启示[J].现在远程教育研究,2012

[2]周青政.微课程的内涵、特征及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

[3]赵呈领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百度百科:BYOD[EB/OL].[2013-03-06].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SWSaW-j37QCxqz59zkjdcScWXHE6jIpfBzEFa42rOWf0tEDSCSpgrmhMFxuhFgElHIs5hUb_k2RIORNc21jeWq

猜你喜欢

个性化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浅谈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与栏目的个性化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浅议如何培养小学生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定制印刷正在逐渐变得成熟
同桌宝贝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寒风吹彻》的个性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