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春天在哪里》说课稿

2017-05-10汝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交流活动课程

汝敏

《春天在哪里》是未来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个主题活动。本单元由“春天在哪里”、“打扮春姑娘”、“和春姑娘一起玩”、“春天里的保健”四个主题活动组成。这一单元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天的乐趣,并尝试运用多种方式把春天表现出来,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一、说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理念,实现课程价值,突出教师的教学特色,我根据教材、学情和小学品生课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的特点,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几方面出发,制定了以下的几个教学目标:

1.观察春天的变化,了解春天的特点。

2.充分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带来的愉悦。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春天的特征,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二、说教学重难点

说到有关季节的学习,我们的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上个学期,学生已经接触了关于秋天和冬天的学习活动。所以,他们对于季节学习的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与感受。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还安排了《夏天来了》这一主题活动。也就是说,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学生要经历秋、冬、春、夏,四个季节单元的学习。这次活动,是以前两个活动为基础,又要为夏天的学习活动做好准备。在前两个有关季节的活动中,教师发现:学生对此类活动还缺乏深刻的认识,活动容易停留在一般的游戏。同时,对季节的观察体验是一个连续的学习过程,学生不容易找到活动的内在联系并坚持不断地学习探索。因此,教师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引导学生通过看、听、闻、想等多种方式去寻找春天,留心观察春天的特征,做好观察记录,充分交流观察后的感受,从而加深学生对季节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教学难点在于:

1.启发学生联系语文、音乐等多种学科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春天无处不在,同时让学科之间产生纵向的联系;

2.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并呈现观察记录,注意将春天的记录与秋天、冬天的记录进行比较,同时引导学生保存好学习资料。

教学关键在于:

采取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使学生充分参与各项活动。我希望能通过这一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学生下一个夏季活动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说教学资源

《课标》中指出: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我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在教学中开发和利用的教学资源有:收集反映春天特征的音像资料;提前两周布置观察作业;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父母的带领下去社区或公园里找春天,记录春天的特征;收集表现春天的歌曲、诗歌、图片、照片等。

四、说教学方法

教法:为了达到预设目标,我采用“活动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品德形成通过自主的活动来体现,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本节课主要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的教学形式,运用交流、欣赏、游戏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和建构,使学生充分感受春天的美丽,体验春天的愉快、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学法:本节课,学生通过积极的观察、了解、欣赏、交流、展示等形式,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主动积极地学习,进而促使自己良好品质的形成。

五、说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分两大部分完成。第一部分是课前准备,第二部分是课堂活动。

课前准备活动主要是观察。是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的。记得《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这句话正是在向我们揭示体验学习的重要性。这次活动是围绕春天开展的。那么,如果学生不去观察、不去体验、不去感受,怎能产生对春天、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因此,教师在课堂活动前,先安排了本次观察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春天。活动内容有二:1.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踏春活动(没有条件的家庭也可以带孩子在小区或生活的周边去寻找春天、发现春天)2.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春天的美丽,如:写下来、画下来、拍下来、录下来都可以。安排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这一活动,一方面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春天的美,另一方面主要是想通过家长的参与,保障学生的安全,以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希望家长对学生的活动记录进行有效的指导。

课堂教学主要设计了三个活动,层层推进、深化教学目标。

活动1:欣赏歌曲,引出课题(计划5分钟完成)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2)学生说歌名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活动就是力求从歌曲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课题。

活动2:发现春天,感受春天(计划20至25分钟完成)

(1)说说你在哪儿找到了春天?

(2)展示学生的活动记录,引导学生用多種方式交流自己的发现。

(3)观看录像,加深认识: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

(4)充分交流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这一活动的安排旨在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变化,了解春天的特点,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观察记录呈现出来并且与同学充分交流,相互学习。活动中,我注意从植物、动物、人们的变化等方面引导学生发现春天。活动中,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加深了解。

活动3:赞美春天,热爱春天(计划10至15分钟完成)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春天(唱歌、跳舞、读诗……)

(2)教师配乐朗诵艾青的诗歌《春姑娘》。并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关于春天的诗歌。

这一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的热爱。活动中教师重在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

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受识字量的制约,板书内容主要是本次活动的主题“春天在哪里”。加之学生对颜色和图形特别感兴趣,为了增强板书的美感,教师特意将每个字设计为不同的形状,如:小树、花朵、小草、儿童的笑脸,一来是想通过图画的呈现给孩子们交流春天的特点时提供一些提示,二来是想以鲜亮的颜色衬托,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猜你喜欢

交流活动课程
“六小”活动
如此交流,太暖!
“活动随手拍”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