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017-05-10方晖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美和美的文章

方晖

我们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及劳动教育等诸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美育是培养当代优秀人才所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之一,它能够培养学生具有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所以,语文教师应该从语文教材中发现美、挖掘美,通过教学手段颂扬美,从而普及审美教育,达到美育的目的。我认为,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感知整体,领会文章的结构美。

辽宁大学副教授王向峰同志,在《艺术的审美特征》一书中说:“各种美的对象,都是一种可以欣赏的完整的实体状态;这种状态由内到外,有它的构成关系。”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所要感知的事物,它都表现为一种比较完美的完整整體,一篇文章的构成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如要领会一篇文章的结构美,就必须从感知文章的整体入手。

例如,小学语文第七册《繁星》一课中,文章中用三段话写出了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星天的不同景象和感受,虽然是一次一次地写出来的,但文章形散而神聚。在文章的结构上既用中心句“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来统领全文。接着分别用表示时态的词“从前”、“三年前”、“如今”把三段话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文章的每一节,又都是写时间、地点、景象、感受等要素,各自成为一个完整的结构。上两节是作者由眼前沉入两次看星天的回忆,再用“热爱星天”这条文章的主线串在一起,这样,就恰似一条线上的三颗明亮的珍珠,闪烁在文章中。对于这类文章,要想领会文章的结构美,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要让学生感知整体,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带出全文的思路,理解整篇文章的各部分之间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进而使学生去领会文章的结构美。

二、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的情感美

朱光潜先生曾说:“在聚精会神的关照中有时事物的情趣随我的情趣而定,例如自己在喜欢时,大地山河都随着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随着黯淡愁苦。惜别蜡烛时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借助语言文字的表现形式,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来表达的,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时,就要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认真地进行分析和理解,在细细地咀嚼中,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美好感情,进而使学生的感情得到作者的美好感情的感染,去再现心灵的美。

例如,《繁星》一课,文中两次写了看星天像回到母亲的怀抱,看星天为什么“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呢?”这里可以让学生联想,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星星的光亮是晶莹、柔和的;从而想到躺在母亲的怀里,看着母亲那闪亮充满慈爱的眼睛,是那么柔和、温存;还可以从望星天,四周是静寂的,星天是宁静的,体会到母亲的怀抱中,心境是那样的安宁、坦然。所以说,这不是“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吗?”感情就更进升一层。作者第三次看星天是在赴法留学的海上,虽远离家乡,但遥望星天,就会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祖国。作者的“星光在我们的肉眼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觉得光明无处不在”的句子。以此可以想象在繁星满天的日子里,尽管是夜晚,但仰望天空,看到那闪烁的繁星,所以就感到了光明是处处存在的,因为当时作者巴金先生是1927年写的此文,知道了巴金在中学时就是一个寻求真理,追求进步,渴望光明的进步青年,进而体会作者对自己祖国母亲的热爱,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美好的情感。

三、寓情读文,欣赏作品的语言美

丰富的词汇,优美的语句,读来朗朗上口,充满美感,给人一种韵律和谐,意境美妙的感受。对于此类文章,我认为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在读文中去欣赏作品的语言美。

例如,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林海》一课,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所写的一篇散文,老舍先生怀着对大兴安岭无比喜爱的思想感情,描写了大兴安岭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赞扬了大兴安岭对人类的贡献。文章仅就语言来讲,就足以给人们美得享受。作者运用了比喻、反问、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不仅把大兴安岭写“活”了,而且“活”中见美,读书中可要求学生将优美的词句画出来,这样不仅使学生动口,动手且动脑,体会文章语言的美妙所在,最后在教师的重点指导下,让学生带着热爱祖国山水,热爱大自然的美的情感,朗读全文。通过读文,会在学生的面前展现出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会使学生自然地追随作者的生花妙笔,去欣赏那绿色的海洋,白色的浪花,去采集那盛开的野花,珊瑚珠似的红豆,去捕捉各色的小蝴蝶。使学生透过文章语言的美丽,去体会作者是怀着无比深厚的感情,来描写大兴安岭的美丽。

四、寄情写文,引导学生创造美

马克思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也就是说人们在懂得了美的意义的基础上,在不断地遵循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生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使学生初步感受美和欣赏美的基础上,应该努力去激发学生的创美意识,进而引导学生去创造美。

例如,《鸟的天堂》一课,我们应抓住“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一句,引发学生思考,此处为什么能够成为鸟的天堂?“鸟的天堂”如此美,这是为什么?最后使学生明确:这里之所以能成为鸟的天堂,是因为这里的环境幽美,而这一幽美的环境又是依赖于农民的保护。进而去引发学生的创美意识,联想到我们自己应如何去创造美好的环境和生活。结合所学,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进一步理解“劳动创造美”这一哲理,使学生懂得美来自艰苦的劳动,美丽可爱的世界是靠艰苦的劳动创造出来的。

在教学中,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创美意识之后,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地引导学生去实践,去再造,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

如古诗《泊船瓜洲》一课,明月之夜,晚风习习,诗人走出船舱,站立船头眺望家乡,诗人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壮丽的图画,那青山、绿水、田野、江岸,最后诗人又望着明月,此时教师可引发学生,你如果是此时的诗人,你会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去联想心中的美景,学生写到:……现在已是春天,家乡田间的麦苗一定是绿油油的了,油菜花金灿灿的一片片,河边的小草早已一片绿茵茵了,屋前的桃树早已把粉红的花朵挂满了枝头,远方的小燕子也早已回归,啊!我的家乡的春天多么美啊……。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再造了春天的又一美丽景色。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无处不存,只要我们能够具备了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那么我们就能够在生活中不断地去传播美、去创造美。

猜你喜欢

美和美的文章
论“掩耳盗铃”紫砂壶的创意美和文化意义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Teacher dedicates herself to educating kids in mountainous town 90后“孩子王”用美和青春谱写出大山的回音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美和温暖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