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课堂生本教学策略探析

2017-05-10南元庆

速读·中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生本教学策略探析语文

南元庆

摘 要:生本教学,即“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也提倡了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模式的建立,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培养现代学生独立意识的觉醒,激发起主动参与的民主意识,最终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本文旨在探讨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本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语文;生本教学;策略探析

伴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与推进,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传统的以灌输式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不符合现代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和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所以急需不断改革与完善。而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对学生高度尊重、全面依靠。因此,生本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能夠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前提下,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个性的拓展,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

一、教师应不断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何谓生本课堂?“生”指学生,“生”是有生命活力的,“生”又是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发展长大。“本”即本来,本源,也可以是目标、归宿、依靠。那么,“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本,让学于生。从表面看,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有兴趣学,主体学习,这就是生本。从实质看,生本教学是基于学情,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充分的阅读过程,让学生经历从不会到会、不懂到懂、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而获得发展。

语文课堂,法定时间只有45分钟,所以要想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吸收知识与经验,教师就必须不断转变教学观念,“以生为本”,利用丰富、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其注意力,保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例如:教师可以在新旧知识的串联时,选择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切入点;在语文课文阅读感悟与情感熏陶方面,尽量选择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能够完美结合的选题,以促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严格把握教学重点,大胆取舍,有效实现语文知识的拓展和辐射等。

语文教师必须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素质教育为教学理念,以新课标为基础,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学习地位,有效实施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探究与实践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也应重视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探究与拓展,促使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实现科学、自主、探究的行为。

例如:在《以人生来读小说,以小说来提高人生》这篇小说的阅读教学前,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资料的阅读与查找,比如利用电脑网络资源等媒介,对喜欢的作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挖掘,在阅读与研读其代表作品后,谈谈自己对作品的感想与感悟,也可提出疑问,并将其以一封信的形式写出,在课堂上念出,由大家一起来研究与讨论,促使学生建立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进而健康地发展。

再比如:《窗》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中,在初步了解了文章的大概内容与涵义后,教师就可以合理地拓展教学设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课文故事的续编:如果这间病房中,住进了另一位新病人,那么这扇窗下,又会发生一个怎样的故事?故事的续编要尽量合理,并富有创意,最后由教师做出点评。

三、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对于每一个语文学习中的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自我,应重视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

文本的丰富性决定了我们解读的种种可能性。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这是他的权利,也是他的自由。他完全可以给出自己的理解,体现其个性。例如:在《最后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人物韩麦尔先生进行分析,尊重学生对不同人物事件的解读,比如:有的学生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有勇气、爱国的人;有的学生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具有较高教学水平但却有些可怜的人;也有的学生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无论什么样的观点,教师都应该结合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有效实现整合,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其踊跃发言,但最终要将目标形成一致。

再比如:教学《曹刿论战》一文时,同学们针对鲁庄公与曹刿的“褒贬”问题,展开了激 烈的争论.一方观点为“贬庄公而褒曹刿”,如,“鲁庄公在齐师攻打鲁国时不知如何迎战”“应战过程中不知何时,鼓”“战斗取得胜利却不能总结出其原因”等等。相反,曹刿在战斗中却能处处显现出其聪明的才智,他不仅知道何时迎战,而且知道如何应战.而另一方观点却认为:两军交战谁胜谁负,其决定因素关键在于统帅。如果鲁庄公没有那种倾听下属,察纳雅言的国君气度,即使曹刿再足智多谋也很难取得这次战斗的胜利。在本节课中,课堂教学的多元解读引发了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产生了思想的火花。学生们在这种多元视角,多维思考中获得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切身地体会自身以外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显示众多个性中的共性,真正让课堂充满生命力,培养学生理解、宽容的优秀品质。

总而言之,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教师从理论与实际上都要时刻关注起主体学习地位的突出和自主探究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积极探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作用,发挥生本教学策略的优势,构建和谐的“生本”课堂,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金力东.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构建“生本”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0(1).

[2]邵琛琛.论生本教育与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J].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10(7).

猜你喜欢

生本教学策略探析语文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房地产经济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探析
生本教学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研究
以人为本,打造高效课堂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