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住宿对高校学生成长的影响

2017-05-10冯玮

文教资料 2017年6期
关键词:成长成才

冯玮

摘 要: 宿舍是大学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居住场所,更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阵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传统住宿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分析了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宿舍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住宿模式 成长成才 育人理念

大学是认知水平和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校园中,除了完成课堂学习之外,宿舍也成为大学生开展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它对大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及学习发展目标的实现等都有着重要影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目前我国普遍采取集中住宿的形式,但就宿舍的功能和作用而言并没有充分发挥集中住宿的优势,做到真正的“以学生为本”。随着学分制的推进,“班级”的概念日渐弱化,“宿舍”作为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展现出了大学生鲜活的一面。

一、国内传统住宿的特点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主要以“学院—专业”为单位进行集中住宿。宿舍成员之间具有相同的专业背景,这种模式有利于学校各部门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有利于班级事务管理和同学之间信息的沟通。四年的学习生活使同学们积累了深厚的友谊,毕业后也会像家人一样保持亲密联系。

由于学籍管理和学业差异,在高校中出现了转专业、复学、留级等特殊情况,产生了一定数量的混合宿舍,这增加了学生集中管理的难度。在专业学习方面,这种模式减少了同学交叉学习的机会,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在宿舍功能方面,我国高校的宿舍主要是居住和休息,学生宿舍生活设施以满足日常起居为主,其他设施几乎没有,学生能在宿舍开展的活动很少;在管理方面,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他们主要关注管理和卫生,人文氛围不够。因此,高校“宿舍育人”并未引起充分的重视,致使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访谈和调研,目前本校的同学普遍认可同学院同年级的住宿模式,这与本校的多校区分散办学及长期以来的大学住宿及管理模式有很大关系,学生已形成相对比较固化的认识。因此,在这种模式下,着重分析住宿对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学习发展、职业发展、思想品德的影响。

1.对生活习惯养成的影响。

通过调研发现,大学生住宿存在生活能力较弱的现象:宿舍里杂乱无章,垃圾物品与生活用品共存,违章电器屡禁不绝;就寝时间无规律,影响自己也影响他人;消费互相攀比,超出自身能力范畴等。生活习惯上的陋习,不仅有损身体健康,而且会降低自己的人格。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导致同学之间产生矛盾,给学生工作带来困扰。但良好的住宿习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带动,比如退役大学生保持了部队的优良作风,按照部队的标准整理内务,一如既往,在他们的带动下,住宿环境整体有所提升,同寝室的同学生活习惯有所改善。

2.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宿舍里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生长环境造就了他们不同的经历,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交流方式等。在日常相处中,这些差别容易导致人际关系中的矛盾。调研发现:性格相近、兴趣相同的成员更容易亲近,不同的性格导致了宿舍内小团体的出现。大学生往往缺乏交流经验,在交往中容易凭借自我感觉处理问题,因此影响了宿舍人际关系,导致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受到牵连。

3.对学业发展的影响。

大学生的本职是学习,学习是让人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中。大学生在此阶段需要完成学业的同时拓展自己的知识资源。调研中发现,在现行模式下,同学们普遍认为交叉学习交流的机会较少,不利于综合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时宿舍缺乏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宿舍内的氛围相对比较放松,学生更愿意在宿舍进行休息和娱乐,因此学习氛围不浓。

4.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室友全部为同龄人,互相沟通交流比较顺畅,但对于职业规划方面普遍感觉帮助较少。大家希望能有高年级的同学给予帮助,毕竟高年级同学经历求职择业的过程,他们通过自身的经验和亲身经历更能对低年级的同学产生影响,使同学们尽早摆脱迷茫,确立目标。高年级同学可在专业学习方面结合求职的经验给予建议,这对低年级认知专业、提高专业学习情趣、提高学习动力具有促进作用。

5.对思想品德的影响。

宿舍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优秀的宿舍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调研发现,集体活动对于同宿舍同学之间情感的升温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适当的集体活动有助于促进集体的感情,使集体更加和谐。同时,面对困难时大家相互之间的帮助和鼓励会成为一种习惯,每个人的道德情操都会得到相应的陶冶。

三、启示与建议

宿舍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的指导下,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宿舍管理中正在不断融入育人的理念。为了更好地实现“育人”这一宗旨,我们要结合时代的背景和学校的实际,不断丰富宿舍内涵、拓展宿舍服务功能,在现行住宿模式不变的前提下,提升思想认识、改善服务内容、创新管理模式、营造和谐氛围,切实发挥大学生集体住宿的优势,充分挖掘“宿舍”的隐形教育功能,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服务。

1.转变思想,树立以“育人”为核心的理念。

大学生是高校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中要始终围绕“育人”这个根本目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融入“宿舍育人”的内容,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给予他们关注和尊重,创造平等交流的机会,在学习和人生成长中给予指导和帮助。对于宿舍管理人员来讲,其需要从思想認识上进行根本转变,明确自身定位和职责,从单纯的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和指导者,认真了解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不断提升管理服务的科学化水平,得到学生的认可,为宿舍育人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只有思想上的转变才能实现行动的转变。

2.丰富内涵,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住宿环境。

大学生住宿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它体现了高校对课外思想教育的规划。良好的住宿环境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这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一切从青年人的成长需求出发,构建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宿舍区,使其成为学习、娱乐、交流与活动的综合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便利。在校园文化创意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尝试由相关艺术专业的同学进行空间设计,不仅实现专业与实践的融合,更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信心。融入同学喜爱的时尚元素的环境,不仅具有时代感,而且使同学们产生亲切感,提升爱校荣校的情感,从而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3.创新形式,建立以楼层为单位的服务模式。

目前,国内高校尝试将国外的住宿学院制引入本校的住宿管理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其形成的背景和基础,不应简单照搬照抄。中国高校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住宿的改革并不是颠覆原来较完善的体系,而是需要结合国情和校情的实际进行探索和创新,只有将工作体制和内容完全理顺才能更有效地开展这项工作。在目前管理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尝试以楼层为基本单元進行特色管理,选聘有志于从事学生管理的专业老师担任层长,为其组建工作团队,在生活方面为其提供单独住宿解决基本生活的困难。这样既能保证其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相处,又能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从而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为学生的学业、职业指导及日常活动的组织管理服务。

4.文化互融,营造高尚融洽的宿舍氛围。

大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宿舍是大学文化的体现形式之一。将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打造积极向上和高品位的宿舍文化,必将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高尚情操产生深刻的影响。宿舍文化的精髓体现在日常学习和活动中的理想信念和共同价值,它能使宿舍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对宿舍成员的精神风貌、文化建设等方面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大学生具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充满活力、视野开阔。在宿舍文化建设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和教育学生,这对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团结合作意识和塑造健全人格具有良好的作用。可以在每一个楼层设立展示区,将优秀文明的宿舍进行宣传;可以建立标兵宿舍供大家效仿……在集体荣誉的感召下,个个争做文明宿舍,实现学生“内在自觉”与学校“外在服务”的统一。学生在参与争创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形成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同时使我国深厚的文化力量渗透到每个学生心中。重视宿舍文化在学校教育各个方面的作用,持续营造高雅积极的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从而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工作的有效开展。

5.培育学习型舍风,促进健康人格发展。

人格是心理特征的体现,它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情绪反应和行为模式。优良的宿舍风气能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优良宿舍风气能使整个集体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团队成员积极向上并且归属感强。和谐健康的宿舍风气能增强宿舍成员积极的情绪体验,让宿舍成员倍感温馨。同时,优良的学习型舍风对形成专业特色的学习型院风具有推动作用。

宿舍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人才培养的隐性力量。宿舍在育人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多地被高校所重视,其发展和完善是校园文化的传承和体现,这不仅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而且是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本质要求,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谷申杰,陈遇春.耶鲁大学住宿学院制对我国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启示[J].新西部,2012(6):187-188.

[2]国兆亮.耶鲁大学住宿学院制及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9(21):48-51.

[3]续智丹.中外住宿学院制探索及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210-212.

猜你喜欢

成长成才
浅谈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机制
大学校园功能区规划对学生的影响
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