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礼治思想的缘起、学理与文化功用

2017-05-10彭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礼治移风易俗德治

彭林

[摘 要]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自身的发展,只有人人都成为身心健全的君子,人类的进化才告完成。儒家文化以人为中心展开,将礼乐教化作为培养君子的主要途径。周人总结历史教训后,选择礼治的道路。中国文化中的“礼”,范围广大,几乎无所不包,相当于西方人的“文化”。从学理上而言,礼以治身,乐以化性,礼乐双修,是完人教育的最高层次。礼的社会功能,是为社会提供符合道德理性的规范,加强民众的文化认同,是移风易俗的最好“抓手”。

[关键词] 礼治;德治;完人教育;礼乐教化;移风易俗

[中图分类号] D0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6)06—0041—06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beings. Only when everyone becomes a man with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will the evolution of mankind complete. Confucian culture begins from human centered viewpoint and cultivates a gentleman by educating and influencing through propriety and music as a main way. The people from Zhou Dynasty summarized the lessons of history and chose rules by propriety. The “Propriety” in Chinese civilization was equivalent to “culture” in the Western,which has a wide range and almost contains everything. From the academic point of view,the highest level of holistic education is self-cultivation by propriety,naturecultivation by music, and both etiquette and music are valued. The function of property is to provide a standard of moral rationality to the society,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identity to the people, and change existing habits and customs.

Key words: rule by propriety; rule of virtue; holistic education; educate and influence through etiquette and music; change existing habits and customs

儒家文化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自身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发展在其次。只有当所有的人都成为身心健全的君子,社会进步才是良性的,各行各业才会有充分的发展,社会才真正进入理想境界。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则是礼乐教化。梁启超将中国文化的特点归结为“重礼治”、将西方文化归结为“重法治”,钱穆深为赞同,“此可谓深得文化分别之大旨所在”钱穆:《中国知识分子》。。时过境迁,世事沧桑,今人对于礼何以能治国理民、中国人为何“重礼治”,乃至“礼是什么”等原本属于常识的问题,多已疑信参半。因此,回答上述问题,对于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 礼乐教化的缘起

在世界诸古文明中,中国是唯一一个标榜礼治的国家,中国先哲为何选择这样一条发展道路?这是首先要说清楚的。

如何治国?中国人经历过长时期的摸索,最初曾以刑罚、暴力治国,《尚书·吕刑》说到与尧大致同时代、生活在南方的三苗的情况:“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孔传解释说:三苗之君“不用善化民,而制以重刑。惟为五虐之刑,自谓得法”

《尚书正义》卷十九,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35页。,劓,割鼻之刑。刵,割耳之刑。椓,男子割去生殖器,女子幽闭之刑。黥,刺面塗墨之刑。三苗之君“作五虐之刑曰法”,以为治国之法,加于无辜之民。此法酷虐恐怖,能收一时之效,故“自谓得法”。但后续的效应是,“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孔传说,民众在此乱政之下,“泯泯为乱,棼棼同恶,皆无中于信义,以反背诅盟之约”

《尚书正义》卷十九,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36页。。三苗之君最终为尧所灭。

但是,历史的教训并非轻易就可以为后人所汲取,而往往需要多次反复,重蹈三苗之君的覆辙依然有之。夏桀治国无道,理民无方,《史记》说“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史记》卷二,《夏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88页。,结果,商汤顺应天意,吊民伐罪,桀逃往鸣条而死。商纣王也是迷信暴力可以平定天下的统治者,横征暴敛,荒淫无耻,“百姓怨望而诸侯有叛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

《史记》卷三,《殷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106页。,希冀以酷刑钳民之口,引起天怒人怨,牧野一战,纣自焚于鹿臺。

真正把历史当作教科书来学习与研究的是殷周之际的政治家文王、武王、周公、召公等王室精英。他们对夏、商两朝的历史做过深入的分析,认定存亡兴替的关键在德。在洛邑建成,周人行将东迁之际,召公谆谆告诫成王:

我不可不監于有夏,亦不可不監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歷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歷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

《尚书正义》卷十五,《召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99页。。

召公以夏、商两朝的历史为鉴,它们执政多有历年,夏朝四百年、商朝六百年,为何“不其延”,没能继续统治下去?根本原因是“不敬厥德”,所以“早坠厥命”。结论很清楚,周人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从“王其疾敬德”做起,迅速树立敬畏道德的理念,“惟王位在德元”

《尚书正义》卷十五,《召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00页。,从王自身立德肇端,要树立“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

《尚书正义》卷十六,《无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33页。”的勤政形象。与此同时,周公制礼作乐,通过一系列的礼乐制度,为社会提供各种礼治的规范,彰显政府以民为本的德治理念,周人八百年的基业,乃至中华两千年文明的礼治底色由此奠定。王国维说“殷周之兴亡,乃有德与无德之兴亡”

《殷周制度论》,《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王国维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143页。,乃“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殷周制度论》,《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王国维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133页。;周公制作,“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殷周制度论》,《中国近代思想界文库·王国维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133页。,至确。

周公殁后,其礼治思想相传不绝。平王东迁以后,王纲解纽,天下大乱,尽管如此,“风雨如磐,鸡鸣不已”

《诗·郑风·风雨》。,春秋诸贤犹秉周礼,利用各种场合阐发礼治之道,斥责非礼之徒,仅记载于《左传》的,可谓触目皆是。如:“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僖公元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隐公十一年)“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僖公十一年)“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僖公二十七年)“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僖公二十八年)“忠、信,卑让之道也。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卑让,德之基也。”(文公元年)“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成公二年)“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成公十三年)“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阙,礼之大者也。”(襄公元年)“礼,政之舆也;政,身之守也”(襄公二十一年)如此等等,不胜枚举,这些言论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完善了周公的礼治思想。

二 礼治思想的理论化

从春秋末年开始,思想界进一步活跃,各种学说的理论研究蓬勃兴起,其核心议题之一,乃是如何定义“人”,以及人如何成为完人。

数百年的春秋乱世,历史在此出现巨大的回流与旋涡。为了做诸侯,儿子可以篡杀亲生父亲,弟弟可以杀死同胞兄弟连禽兽都做不到的事情,居然人可以做到。司马迁非常感慨地说: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59年,第3297页。。

司马贞《索隐》说,“失其本”是“失仁义之道本”

《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59年,第3299页。。失去仁义之道者,即是禽兽。孔子有感于此,提出“鸟兽不可与同群

《论语·微子》。”的命题,人必须自觉地与禽兽划清界限,与之相揖别。那么,人与鸟兽的区别究竟何在?若找不出两者的本质区别,人就依然会与之若即若离。一个似乎不假思索就可以给出的定义是,人有语言能力,而禽兽不能。儒家断然否认此说,因为鹦鹉、猩猩也有一定的语言能力,而“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它们依然是禽兽。儒家将人与禽兽最本质的差别定位在“礼”上,按照礼的要求生活的才是人,禽兽显然做不到:“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礼记·曲礼上》。”如今,长着一副人的皮囊,而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丝毫无礼,即使再能说会道,证明他的心还停留在禽兽的阶段。《礼记》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礼记·冠义》。”以懂得礼义者为人,以礼为人的最本质的特性,人与礼不可分割,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人何以必须准守礼?礼的性质、起源、范畴、学理、价值等分别如何?这些问题亟需作出学术论述。孔子倡导周公之礼,在许多重要问题上做了论述。七十子后学则撰写了上百篇礼学研究论文,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阐发与拓展。礼是规范,是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所必备的规矩,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的正是此理。无论哪国,治国的都离不开规范。问题在于,它们是依据什么原则制定的?中国之礼,是依据道德理性制订的,所以《礼记·乐记》说:“礼也者,理也。”所以,中国语言中的“非礼”与“非理”,几乎是等同的,这种表述在《左传》中就已存在。

道德理性是宇宙真理在人类社会的体现。道德理性无处不在,故礼亦无处不在。儒家之礼,内容博大浩瀚,远非西方之礼可比。作为礼学经典之一的《周礼》一书,即展现出中国之礼经天纬地、宏纤毕贯的巨大格局,以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构建国家职官体系,显而易见,它是一涵盖天地四方、宇宙六合的结构,暗含着“以人法天”的哲学理念。故《周礼》的内容笼罩社会生活的一切,宫廷、民政、教育、农田、交通、商贸、赋税、宗庙、祭祀、音乐、军事、司法、营造、匠作等等,没有什么不在这部礼典的范畴之内。如果阅读儒家的另一部礼学经典《礼记》,可知中国之礼的范围远不止于此:《礼运》篇论述的是儒家的政治理想、终极目标;《月令》篇记载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把握时令节气的变化,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等;《曲礼》上下篇、《内则》等篇讲解人际交往中言谈举止的守则等;《儒行》历举儒者的高贵品质;《乐记》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音乐理论著作;《学记》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阐述教育理论的著作;《大學》则是中国人修身、齐家的宝典,传诵千年而不衰。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文化中的“礼”,类似于西方人所说的“文化”。西方人什么都是文化,而中国人则什么都是礼。这是熟悉古代中国文化史者的常识。如果不明于此,就是没有真正把中国传统文化看懂。

礼有礼法与礼义两大要素,两者犹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故儒家对于礼的贡献,也体现在这两方面,在礼节的记载上要做到尽善尽美,在内涵的说解上则要做到透彻明快,使文本真正成为内外兼明的礼典手册。例如,《仪礼》有《士冠礼》一篇,记载士举行冠礼的全部仪式,所有的细节都曲尽其详,无一遗漏,足以成为千家万户行礼的台本。另外,《礼记》有《冠义》一篇,专门讲解每一仪节背后的礼义,如“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两者结合,便是生动鲜活的成人仪式。其余的《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等无不如此。儒家尤其看重礼的内涵,对于诸如《丧服》、《士丧礼》等难以卒读,或者仪节太过繁冗的礼仪,则有多篇论文从多个角度解读,如《礼记》中的《丧服小记》、《丧大记》、《奔丧》、《问丧》、《服问》、《三年问》、《丧服四制》等篇,都是围绕丧服、丧礼而展开的疏解之文。

七十子发展礼学的最重要的贡献,是将礼引向心性的层面,使之理论化。《礼记》的《中庸》以及郭店楚简中的《性自命出》篇,将礼与儒家的性情论贯通,浑然一体。人是情感极为丰富的动物,有复杂的喜怒哀乐之情,此为上天所赋予,有天然合理的一面。在外物的影响下,人的情绪极易起伏与波动,难以把控。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有些人大喜大悲,情绪失控,以致酿成悲剧,这不仅不利于人的健康,而且会成为引发社会不安的隐患。这种结局,谁都不希望出现。因此,人生修为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学会用道德理性制约自己冲动或者颓靡的性情,做到“发而皆中节”

《中庸》。,时时处在“中”的境界。儒家认为礼缘情而作,“道始于情,情生于性”

《郭店楚简·尊德义》。,“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

《礼记·坊记》。。礼的作用,是让人情达到“中”的规范,一言以蔽之,“始者近情,终者近义”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庸》的心性学说,在宋代得到充分发展,成为宋明理学的内核,朱熹将礼定义为“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

《中庸章句》。,是按照天理制订的仪则,旨在使人的情感发出时有度有节,勿过勿不及,可谓深契礼之大旨。

此外,《三礼》的成书,也是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春秋鲁哀公末年,由孔子口述的《士丧礼》、《士虞礼》、《既夕(礼)》、《丧服》等四篇被记录成文

《礼记·杂记》云:“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此为《仪礼》中关于丧礼的四篇于此被记录成文的证据。。其后的一百多年中,孔门弟子陆续记载其它各种礼仪,到鲁共公之世,《仪礼》十七篇全部完成

相关的论证,请参阅沈文倬:《略伦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载《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西汉景帝、武帝之际,《周官》(后易名为《周礼》)一书面世,刘歆时此书获得经的地位。七十子关于礼的论文,也在汉代被戴胜编辑为《礼记》一书,到唐代,此书亦取得经的地位,《仪礼》、《周礼》、《礼记》,统称《三礼》,以礼法、礼义为核心,是儒家礼学的理论形态,对后世礼学研究影响极大。

三 礼乐教化是走向“成人”的不二法门

从最宏观的角度而言,人类的进化分为两大阶段:体质的进化与精神的进化。古人类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人类是从某种古猿进化来的,目前所知的年代最早的古人类的头骨,是在东非的肯尼亚发现的,其测年大约距今两百万年。从人类进化的发轫之初,一直到距今一万年左右,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人类完成了体质上的进化,变成了“直立人”。此前的人类都不过是“半人”,一半像猿,一半像人,既有猿的旧质,又有人的新质,故称“猿人”。旧质与新质,此消彼长,直到新质完全替代旧质,才成为体质人类学意义上的“人”。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已经是“新人”,体质与今天的我们完全一样。

意味深长的是,至此,体质的进化仅仅是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是精神(或者说灵魂、心灵)的进化。人是万物的灵长,有高级的思维活动以及广阔的精神家园,除了所有动物都具有的食与色的需求之外,还有精神需求。人的所有活动,包括思维与行为,均受心灵的支配。遗憾的是,人的心灵的进化与体质的进化并不同步,前者明显缓慢、滞后。由于人是从兽类进化而来,这就决定了人的内心或多或少地残留着动物的野性,它们时隐时现,只要条件适宜就会令人失去理性,形同禽兽。毋庸讳言,今天的我们,身上既有人的新质,又有禽兽的旧质,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还处在另一个“半人”时代。社会的种种弊端,乃至动荡,根本原因是在人心的不完美。因此,如何用道德理性战胜人自身的野性,成为“完人”,是人类面对的又一个进化目标。社会的发展千头万绪,但归根结底是人自身的发展。人类在改造物质世界的同时,必须改造主观世界,只有当所有的人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大写的人,人类社会的进化才算是真正完成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的国家之一。众所周知,两河流域的先民最早培育成功了小麦与大麦,中国人最早培育成功了小米和大米,印第安人则最早培育成功了玉米。古代中国幅员之辽阔,远非其它文明古国可比,它实际上是由北方的旱作农业(小米)与南方的水田文明两大农业文明区所构成,至迟在距今七千年,两地的农业文明都已达到堪称发达的程度。之后又经过几千年的交流,最后交汇成为夏商周的青铜文明。

农业的发达,社会的富庶,使贵族过着“酒池肉林”的奢靡生活,贫富分化严重。事实证明,社会经济欠发达,势必引发社会动荡。反之,社会经济发达,而缺乏人文精神的引领,社会同样会出现严重问题。至迟从孔子开始,先贤就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应该同步发展的道理,有了清醒的共识。“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周易·贲·彖》。”王弼注:“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观之人文,则化为可知也。”反对以威武之力止民,主张以文德之教化民。此處的“化”字很有讲究,犹如一块糖放入温水中,不必使用外在强力,天长日久,自然化尽,此即古人治民讲究的最高境界。孔颖达解释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

《周易正义》卷三,北京大学出版社《十三经注疏》(标点本),1999年,第105页。”《诗》、《书》是文本教育,礼、乐是规范与心理教育。圣人认为,以此四者为法,方可达到天下大化。人文是指文德之教,中国的先哲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他们对社会发展的评价,并不专注于物质财富层面,而是强调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发展。《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已经聚焦于物质与精神同步发展的问题。

《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在中国文化中,没有天生的圣人,也没有救世主,人无论贵贱,都需要修身进德,才能成长进步,勉为君子。古人将完成了道德修为之人成为“成人”,意为成德之人,视之为人生的终极目标,而礼就是通向这一目标的不二法门。

上古二十岁成年、行冠礼,此礼称成人礼,而不称成年礼。称成年礼,重心在已到生理成熟之年,可以谈婚论嫁,此为尽人皆有之事,并无特别之处。称成人礼,则重在人生的身心成长,《礼记·冠义》说是“责成人之礼”:

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故圣王重礼。故曰: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是故古者重冠,重冠,故行之于庙。

在孔子之前,先贤已在讨论“成人”的问题。《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子大叔云:“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人能分辨曲直是非而达于礼的境界,方可谓之成人,此亦有注重身心成熟之意。

《论语·宪问》如下一段话,乃是孔子谈“礼乐”与“成人”关系,意味深长: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子路向孔子请教怎样才是“成人”?朱子《集注》:“成人,犹言全人。”乃身心内外完美之人。孔子提及各擅胜场的四位名人:臧武仲,即臧文仲之子、鲁大夫臧孙纥,似有大智;公绰,生平不详,何晏注引马曰为“孟公绰”,孔子称其“不欲”,即没有私欲,以廉洁奉公而闻名;卞庄子,乃鲁国卞邑大夫,《荀子·大略》:“齐人欲伐鲁,忌卞庄子,不敢过卞。”足见以勇闻名。冉求,即冉有,为孔子亲口历数的十哲之一,以政事见长,夫子此处又以“艺”赞之,当是孔门中通“六艺”者。此四子,各以其独特之处而闻名于世。但孔子“成人”的标准远高于子大叔之辈。在孔子而言,四子都偏有一长,尚不能为“成人”,即使集四子之长于一身,犹不能称“成人”,还必须“文之以礼乐”方可。朱子解释道:

言兼此四子之长,则知足以穷理,廉足以养心,勇足以力行,艺足以泛应,而又节之以礼,和之以乐,使德成于内,而文见乎外。则材全德备,浑然不见一善成名之迹;中正和乐,粹然无复偏倚驳杂之蔽,而其为人也亦成矣。

礼要有合理的思想内核,但仅此还不够,还需要通过严谨的仪节来强化礼义。钱穆非常赞同孔子的“成人”说:

孔子理想中之完人,则须于技能、智慧、德行之上,更有礼乐一项。惟有礼乐人生,始是经过文化教育文化陶冶的人生中之最高境界。礼乐,非技能,非智慧,亦非品德。乃在三者之上,而亦在三者之内。若使人类日常生活没有了礼乐,纵使各人都具备才艺、智慧与品德,仍不理想。未经礼乐陶冶的个人,不得为成人。无礼乐的社会,将是一个不安的社会。无礼乐的天下,将是一个不安的天下

《第三期新校舍落成典礼讲演词》,载《新亚遗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512页。。为何说“未经礼乐陶冶的个人,不得为成人”?这是由礼乐的性质决定,礼旨在规范人的外在行为,乐旨在和谐人的心性。礼的作用,前面已經说的很多,在此介绍乐的作用。儒家音乐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声、音、乐三分”。

音乐的起源是与人的心理活动、人的情感分不开的。《礼记·乐记》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由心生,“情动于中”,一件事物把人心打动了,情感在心里动起来,就会“形于声”。《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一个人的心被打动,仅仅“形于言”,往往还不够,就会“嗟叹之”,如果还不足,就“永歌之”,如果“永歌之”仍不足,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投足而歌。

这里说到了音乐的两个层次,一个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声”,用“声”表达出来。“声”是音乐的最低层次,就是没有文化的人,也会动于中、发于声,这种“声”,动物都能感知,非常单调,没有层次,表达的内容也非常直白。于是有了第二个层次,“声成文,谓之音”,“文”是文采、节奏等。“音”,即今人所说的音乐。音乐的种类很多。不同的音乐,会给人不同的感受,有的让人悲伤,长期听了,会振作不起来;也有的非常狂热,人会跟着躁动;也有的非常庄严;还有的非常柔和。不同的音可以带来不同的感受,好的音乐能够催人向上,能够让人的心智、理想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气质也会随之改变。儒家认为“音”里还应该再分出一个层次来,那就是“乐”。只有能够体现道德教化的“音”,才有资格被叫做“乐”。《礼记·乐记》讲“德音之谓乐”,它的内容是健康、纯正的,风格是舒缓的、典雅的,对人的身心和谐、对于社会的安定会产生积极作用。

《礼记·乐记》说“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君子感兴趣的,是要在文娱活动中把握住它的道;“小人乐得其欲”,小人只是追求感官的发泄,没有思想。如果能用道来制约,就是乐而不乱。如果“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只想着感官刺激,而忘记了人的言行应受到理性的指导,就会迷失方向,就不会有真正的快乐。“以道制欲”,倡导健康、高雅的歌曲,社会风气才会端正。

“德者,性之端也”,人心显露在外的,是德。人心的仁、义、理、智四端都是德的体现。“乐”是“德之华”。“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这是健康的、表达道德的音乐。金、石、丝、竹,是表达情感的器具。

《乐记》又说:“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知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 “音”,是人的心声。“乐者,通伦理者也”,从“音”分出来的“乐”,是通伦理的,人有伦理,而动物没有伦理。“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禽兽只懂得“声”,只听到各种声音。“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只懂“音”而达不到“乐”的层次,是众庶,因为众庶没有机会接受这种教育,没法选择,所以只能在“音”的层次上,而不知还有更高层次的“乐”。“唯君子为能知乐”,君子是有学问的精英分子,他们懂乐。 “知乐,则几于知礼矣。”懂得“乐”,就一定懂得“礼”。

儒家把礼乐作为修身养性的工具,《乐记》说:“乐由中出,礼自外作。”“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类似的表述也见于郭店楚简:“仁,内也。义,外也。礼乐,共也。

《郭店楚简·六德》。”古代有道君子按照礼乐来生活,故其心性是温润典雅;人人如此,则社会和谐平顺。

四 礼乐教化是移风易俗的最好“抓手”

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建立民众的社会生活准则,对于加强举国的文化认同,提升大众的整体素质,增进社会的有序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儒家制定的礼,正是为此而设计的,《礼记》说: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禮记·曲礼上》。。

礼是道德仁义的体现,是教训正俗的标准,是判断争讼的标准,是确定君臣上下、父子兄弟的依据。没有礼,师生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没有威严,祷祠祭祀庄敬不起来。礼之所以可以治国,首先是将治国理念生活化、体系化,贯穿社会活动的所有方面,尤其是日常起居的细节中,便于将治国理民的观念渗透到民间;其次,礼属于柔性化的条例,着意调动每位民众遵纪守法的积极性,加之没有强制性的色彩,民众反而愿意服从,久而久之,可以培养民众的自觉自律的意识;三是礼的内容高雅文明,文化气息强,民众喜闻乐见,广泛推行礼乐教化,有利于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中国社会的礼治思想极有合理性,至今仍有生命力。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人的身心的进步问题永远无法回避。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孝经》。”礼乐治国,绝非虚言。事实证明,以礼修身,以乐陶冶心性,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是提振社会风气最有效的“抓手”,希望有关部门领导能很好认识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并下决心付诸实践,社会风气的好转,一定是指日可待的。

猜你喜欢

礼治移风易俗德治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高庄镇: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活动
白沙埠镇:争当移风易俗“四大员”
荷叶礼赞
合川区双凤镇:移风易俗有妙招
浅析中国之传统“礼治”文化
儒家的礼治传统与基督教的法治传统之比较
中西传统法律文化差异性探寻
从不等式证明的激活策略看数学美
论依法治网与以德治网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