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蔗新品系桂南亚08-212的组培快繁技术

2017-05-10秦昌鲜唐利球马文清韦海球郭强

中国糖料 2017年3期
关键词:培苗南亚品系

秦昌鲜,唐利球,马文清,韦海球,郭强

甘蔗新品系桂南亚08-212的组培快繁技术

秦昌鲜,唐利球,马文清,韦海球,郭强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龙州532415)

以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自育甘蔗新品系桂南亚08-212的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采用不同2,4-D浓度对幼嫩叶片的切片进行愈伤诱导,以不同6-BA浓度对甘蔗愈伤进行分化诱导和增殖培养,以不同NAA浓度诱导甘蔗组培苗生根。结果表明:适宜甘蔗幼嫩叶片愈伤诱导的培养基为改良MS+2,4-D 2.0 mg/L,诱导分化培养以改良MS+6-BA 2.0 mg/L为宜,增殖培养以改良MS+6-BA 2.0 mg/L为宜,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改良MS+NAA 5.0 mg/L。

甘蔗;桂南亚08-212;组培快繁

选育和推广甘蔗新品种是提高我国甘蔗产量、降低蔗糖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1-2]。目前,我国甘蔗旱坡地栽种面积已占植蔗面积的80%以上,迫切需要推广种植强宿根抗旱甘蔗新品种,以提高我国甘蔗单产,保证蔗糖产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甘蔗新品系桂南亚08-212由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该品系具有强生长势、早熟、高产、高糖、宿根好、分蘖强的优良农艺性状。本研究对桂南亚08-212新品系进行组培快繁研究,旨在加快该甘蔗新品系的繁殖速率。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以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内种植的甘蔗新品系桂南亚08-212为试验材料,取甘蔗茎顶部约60cm长,带回实验室后剥去部分老叶梢,即获得外植体。

1.2方法

1.2.1 外植体的处理和愈伤诱导取甘蔗外植体,用75%酒精轻轻擦拭表面,放入超净工作台中。剥去外叶梢至见到甘蔗幼嫩叶片,置于已灭菌消毒的盘子内切成lmm薄片,接种于瓶内,每瓶接种10片,放置于温度28℃的培养室内进行暗培养。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2,4-D 0.5、1.0、1.5、2.0、2.5mg/L+糖30g/L+卡拉胶8g/L。观察记录愈伤组织的情况。

1.2.2 分化诱导与增殖培养将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随机接种于分化诱导培养基中,分化培养基以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设置5个处理,即改良MS+6-BA 0.25、0.5、1.0、2.0、3.0mg/L+糖30g/L+卡拉胶8g/L,每个处理接种15瓶,每瓶接种10个。光照培养20~25d,光照14h,光照度为1500~20001x,温度28℃。观察并记录芽分化的情况,将分化培养获得的小苗转接到增殖培养中。增殖培养基以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设置5个处理,即改良MS+6-BA 0.5、1.0、2.0、3.0、4.0mg/L+糖30g/L。将分化出来的甘蔗苗切小至5~6株/丛,每个处理接种l5瓶。光照培养20~25d换1次培养基,增殖培养5次,光照14h,光照度为1500~20001x,温度28℃。观察并记录组培苗增殖的情况。

1.2.3 生根培养增殖获得的甘蔗小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基也是以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设置5个处理,即MS+NAA 3.0、4.0、5.0、6.0、7.0mg/L+糖70g/L,将比较大丛的甘蔗组培苗自然分离成较小的丛苗,每个处理接种14瓶,每瓶接种5丛苗。光照培养20~25d,光照14h,光照度为1500~2000lx,温度28℃。观察并记录生根情况。

表1 不同2,4-D浓度对甘蔗愈伤诱导的影响

2 结果

2.1不同2,4-D浓度对愈伤的影响

2,4-D浓度对甘蔗愈伤的生长影响大,当浓度较低时,愈伤的生长较慢,质地也比较硬:当浓度较高时,愈伤的长势好,但是愈伤的质量较差,活性不好,难以分化,分化后容易出现变异。由表1可以看出当2,4-D浓度为2.0 mg/L时愈伤组织长势好,呈淡黄色,而且质量最好。因此,最适宜桂南亚08-212新品系愈伤生长的培养基为改良MS+ 2,4-D 2.0 mg/L。

表2 不同6-BA浓度对甘蔗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2.2不同6-BA浓度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6-BA浓度不断提高,分化出苗率也随之提高,当其浓度达到2mg/L时,出苗率最高,达到75.0%,随后出苗率降低,当6-BA浓度为3.0 mg/L时,出苗率为58.3%。苗的长势亦然,随着6-BA浓度不断增加,长势也越好,芽亦粗壮,当6-BA浓度为2.0 mg/L时,苗长势最好,叶片浓绿,芽粗壮。由此可以看出,最适宜桂南亚08-212甘蔗愈伤组织分化出苗的培养基为改良MS+6-BA 2.0 mg/L。

表3 不同6-BA浓度对甘蔗培殖率的影响

2.3不同6-BA浓度对甘蔗增殖率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6-BA浓度升高,甘蔗增殖率不断升高,叶色逐渐变深,当6-BA浓度为3.0 mg/L时,增殖系数为3.5,苗最粗壮,叶色深绿。由此可以看出:最适宜桂南亚08-212增殖的培养基为改良MS+6-BA 3.0 mg/L,在该培养基中增殖获得的甘蔗小苗长势好,叶浓绿,增殖系数最高。

表4 不同NAA浓度对甘蔗组培苗生根的影晌

2.4不同NAA浓度对甘蔗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NAA是影响生根的重要因素,各处理都可以生根,NAA的浓度对根的生长速度影响较大,随着NAA浓度的升高,根的长度会随之变化,当NAA的浓度在5.0 mg/L时根的诱导最快、根长最长,也最为粗壮,植株生长健壮。由此可以看出,最适宜的桂南亚08-212的生根培养基为改良MS+NAA 5.0 mg/L。

3 结论与讨论

甘蔗的组织培养有一定的特性,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在愈伤诱导方面,有些品种需要较高的2,4-D浓度,而有些品种愈伤在较低浓度时生长良好。2,4-D低浓度时愈伤生长慢,长势不好,质量不好,而浓度高时,愈伤的生长过快,活性不好,容易变异。因此,愈伤诱导时2,4-D的浓度一定要控制好,过高或过低都不好。试验结果表明:桂南亚08-212甘蔗在2,4-D浓度为2.0 mg/L时,最适宜愈伤组织诱导。6-BA浓度会影响愈伤组织分化,浓度太高或太低都会抑制分化出苗,只有在适宜的浓度下,才会比较好地分化出苗,最适宜桂南亚08-212分化的培养基为改良MS+6-BA 2.0 mg/L。6-BA的浓度也影响着甘蔗增殖系数,浓度太低,增殖率不理想,过高容易出现变异,最适宜桂南亚08-212的培养基为改良MS+6-BA 3.0 mg/L,在该培养基中增殖获得的甘蔗小苗长势好,叶浓绿,增殖系数最高。NAA是影响甘蔗组培苗生根的重要因素,在试验中我们发现当NAA的浓度在5.0 mg/L时根的诱导最快、根长最长,也最为粗壮,植株生长健壮。

[1]陈跃.云南甘蔗产业发展//云南省第十二次甘蔗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1-8.

[2]李奇伟,陈子云,梁洪.现代甘蔗改良技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65.

Rapid Propagation Technology of Tissue Culture for New Sugarcane Variety GNY08-212

QIN Chang-xian,TANG Li-qiu,MA Wen-qing,WEI Hai-qiu,GUO Qiang
(South Asian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i,Longzhou,Guangxi 532415)

The tender leaves of sugarcane GNY 08-212 as explant,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2,4 D for slices of tender leaf callus induction,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6-BA for callus induction and multiplication culture,an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NAA for induction rooting of sugarcane somaclone.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effect of the culture MS+2,4 D 2.0 mg/L for tender leaves callus induction displayed the best;the effect of the culture MS+6-BA 2.0 mg/L for differentiation culture displayed the best; the effect of the culture MS+6-BA 2.0 mg/L for multiplication culture was the best;the effect of the culture MS +NAA 5.0 mg/L for rooting medium displayed the best.

sugarcane;GNY08-212;rapid propagation technology of tissue culture

S566.103;Q81

:A

:1007-2624(2017)03-0009-02

10.13570/j.cnki.scc.2017.03.003

2017-01-03

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甘蔗优良新品种选育(桂科攻1598006-1-1E)。

秦昌鲜(1984-),女,农艺师,研究方向:甘蔗育种,E-mail:237554879@qq.com

猜你喜欢

培苗南亚品系
与南亚高压相联的欧亚大陆-印度洋经向环流
中国热科院南亚所 研发成功菠萝机械化种植机
“富硒多倍体蒲公英新品系”在太谷区试种成功
耐高温高湿的松毛虫赤眼蜂品系筛选
俄罗斯杨树新品种N2组培苗生根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分析
梵净山地区野生树莓引种试验
大理州优质蚕豆新品系比较试验
《南亚》教学设计
热科院油棕育苗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可望大规模种植油棕组培苗
福建金线莲组培苗和移栽苗主要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