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生活化

2017-05-09龚昌俊

速读·下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长方体生活化数学知识

龚昌俊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数学课堂的生活化,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见只有当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活的,有生命的,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在问题解决的良好情境中学好数学,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生活化呢?

一、转变教师教育意识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前提

教学树立服务意识,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科学定位,有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服务学生,旨在点拨、引导、创设情境,必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湛的教学艺术,科学的教学方法,“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学会思维。

例如,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首先取一排4个棱长是1厘米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长宽高(4 ,1 ,1 )与体积4立方厘米,然后取三排同样长方体摆3排一层,长宽高(4 ,3 ,1 )与体积12立方厘米,再取6排同样长方体摆3排2层,长宽高(4,3 ,2)与体积24立方厘米。经过操作、观察、思考,学生发现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的乘积。此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有意识板书就是对活动主体的服务。

二、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础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但40分钟毕竟有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1)挖掘教材中生活资源。例如,“数据的收集”,要求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遇到红灯时,数一数另一方向经过的大客车、小汽车、摩托车各是多少辆?

(2)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低年级学生数一数客厅的瓷砖、光碟等数量,比一比身高、体重,认一认周围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中高年级观察数学美,如形体的美、结构美等。

三、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

(1)导入新课时创设生活情景。鲜活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思索和探究的欲望,小学数学中有一些数学概念可以从生活的典型情境中生发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有所观察,有所思索。如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时,可出示学生熟知的日常超市购物情景,然后出示问题:“方便面每袋5角,张阳同学买3袋要付多少钱?”买方便面对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大家都愿意列式回答。买完几种物品之后,出示超市里物品上的标签,问这表示什么意思?用数学术语怎样说?这样,学生就在具体生活情景中,激活了原有的经验,拉近了与数学的距离,产生了探索数学知识的愿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真正成了生活化的课堂。

(2)讲授重难点时创设生活情景。很多数学规律,数学思想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我们要善于捕捉,尽量提供,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發,主动探究数学规律。学习“循环小数时”,关键是理解什么是循环,可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循环现象来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春夏秋冬自然风光的录像。大自然的绮丽风光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从四季的更换、周而复始,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接着,老师启发说:“像这样的事例,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吗?”有的学生说:“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晚上从西边落下,第二天又从东方升起……无穷无尽。”教师接着说:“那么,数学中有没有‘循环现象呢?请同学试算:①21÷22,②1÷3,③0.5÷0.9。在计算和讨论中,学生掌握了循环小数的含义,为循环小数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巩固练习中创设生活情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所学的内容,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例如:旅游中的购票方案的设计。某校组织学生去上海世博园游玩,假如你是该校的校长,请你设计一种或几种购买门票的方案。条件:该校共有学生350人,教师32人,成人票80元,学生票40元。团体票60元(35人以上为团体)。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以下几种方案:

①350 + 32 = 382 (人) 382×60=22920(元)

②350 + 32 = 382 (人) 382×80=30560(元)

③350-3=347(人) 347×40=13880(元)32+3=35(人)35×60 = 2100 ( 元)13880+2100=15980(元)

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板演,集体检验几种方案是否都正确,哪一种可行呢?通过设计这样类似的贴近生活的开放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奇妙无穷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4)数学作业创设生活情景。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 ,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创新的广阔天地。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后,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它们,可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课后观察在我们生中哪些地方有这些图形。通过观察、回忆已有经验,多数学生发现:书面儿、课桌面儿、黑板面儿、门、玻璃、街道的牌匾、站牌的形状等都是长方形;地板砖、磁盘、过年贴的福字等都是正方形;楼梯扶手、篱笆格子、玻璃的影子、编织图形和家具上的某些图案等都是平行四边形。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地交流中,学得积极、主动,思维随之展开,兴趣随之激起。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运用数学知识能较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猜你喜欢

长方体生活化数学知识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拆拼长方体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拆拼长方体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