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面人生,两重性格

2017-05-09王循

速读·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周冲鲁侍萍资本家

王循

人教版教材必修四戏剧单元节选了曹禺先生的成名作《雷雨》,剧中主要人物悉数登场。虽然其中不少个性鲜明的人物,但真正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恐怕首属周朴园。

周朴园是《雷雨》中性格最为复杂的人物。一方面,他在30年之间将鲁侍萍的一切毫无更改保留下来,而且他愿意待在这个有着鲁侍萍气息的地方,30年不变。在如今这个“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的时代里,周朴园这个万恶的资本家的温情的坚守不能不叫人由衷的感到敬佩,刚刚经历了婚变的宝强估计只能伤感。但是,另一面,这又是一个冷酷无情,心狠手辣的周朴园:故意叫江堤出事,克扣赔偿金,收买工人代表,开除鲁大海,怒斥鲁侍萍……这一系列的令人发指的行为,又不见周朴园的半点温情。

到底那一个周朴园才是真正的周朴园?历来的教科书一般的解读为这是周朴园资本家的虚伪。但是笔者不愿意认同这个观点,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带有较强的阶级分析色彩,缺乏人性的深入理解。笔者私下以为,这两个周朴园都是真实的周朴园,不过一个生活中的周朴园,一个是内心深处的周朴园。晚年的,或许说鲁侍萍出事以后那30年的周朴园,过着双面的人生,有着两面的性格。

应该说周朴园把他所有的温情都留在了30年前,留给了那个他以为已经在年三十晚上投河自尽的鲁侍萍。从文本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周朴园对于鲁侍萍的爱是真实的。托尔斯泰的《复活》中聂赫留朵夫在玩弄了玛丝洛娃以后是不管不顾的一走了之,但是周朴园没有,他和鲁侍萍一起生活了最少3年,而且还有了两个孩子。那时的周朴园,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是真爱鲁侍萍的,我们不愿意相信一个公子哥会和一个没有感情的侍女保持最少三年的关系,还生下两个孩子。文章虽然没有介绍,但我想那时是周朴园应该是后来的周萍和周冲的结合体,温情而敢爱。至于后来年三十夜赶鲁侍萍出家门,从课文节选的部分的内容来看,我们更有理由相信那是周家老太太的行为。那时的周朴园也许正和后来的周萍周冲一样,虽是周家未来的主人,但还不是,他多半还没有自己做主的权利。

也许有人会问了,那么为什么在课文节选部分里当周朴园明确眼前人是朝思暮想的鲁侍萍的时候,会勃然大怒,会花钱收买?我们得想想周朴园这30年怎么过来的,鲁侍萍以后他应该有过两段婚姻,没有感情的婚姻。他和各式各样的商人,政客以及工人打交道,生活的历练让他变得成熟,也变得冷酷,他早就不是30年前的那个周冲一样的周朴园了。他必须把自己变得圆滑和冷酷才能在那个社会立足。于是,他收起了那个温情的自己,只是把它留在对鲁侍萍的记忆之中。我们现在总是在探讨所谓的精神家园,我想,那就是周朴园的精神家园。至于说花钱收买,这个行为从道德层面也许是空洞的,但是在现实中,除了钱,周朴园还可以有什么来补偿鲁侍萍?再是我不幸的关注了一下钱的数额,在那个普通工人一个月只有几块钱的时代,周朴园第一次开出了5000块钱的支票,第二次说是计划汇2万块钱给鲁侍萍,这两笔钱,折合当时的物价,那也真是两大笔钱,“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周朴园愿意心甘情愿的主动给鲁侍萍这么大两笔钱,可见他对鲁侍萍愧疚之深。比起社会那些为了蝇头小利而反目成仇的现代人来说,周朴园在那一刻是多么的富有人情味。

当然,笔者并不否定那个冷酷无情的资本家周朴园,毕竟那是真实存在的。笔者只是不愿意简单的用一个虚伪来概括周朴园這样一个血肉丰满的的人物形象。在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人物专题中,提到了扁平人物性格和圆形人物性格,中国的文学作品历来喜欢的是黑白分明,在好和坏的问题主张明显区别。人物性格就算前后有什么不一样,那多半也是慢慢变化的,人物在某一个具体的时间段还是单一的的性格。比如说《水浒传》,里面很多人物基本上都是开始怎么样,后来被逼以后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样。这个变化好像是政治学中物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比如林冲从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过程。其实,我们看人的本质,我更愿意相信人是有两面甚至性格的,只不过某一时间段某一个方面表现的更突出一些。我深信林冲们其实身体里本身就有着反抗的一面,只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条件下表现出来了,就像周朴园一样。

在高中教材中人物分析的无论是教还是学当中,我们应该摒弃原来的那种是非善恶分明的人物分析,转而做角度的人性的分析。人性总是具有两面或多面性,多角度的看问题,也将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猜你喜欢

周冲鲁侍萍资本家
话剧《雷雨》中周冲人物形象分析
大山里的升旗仪式
试析周冲“自恋型人格”的形成
——从周冲追求四凤说起
Bernard Shaw’s Wisdom 萧伯纳的智慧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硬、安、纯——鲁侍萍没有大改的“真”性情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