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互联网+”新业态下的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育人平台

2017-05-09熊少巍

青年时代 2017年9期
关键词:搭建平台互联网+互联网

熊少巍

摘 要:“互联网+”新业态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如何借用该平台推动校企合作育人,是当下应用技术型人才教育发展的新机制。“校企合作育人一体化”是应用技术型的本质回归,更是校企合作由浅入深,双方构建平台的必然之道。本文针对应用技术型大学校企合作现状,基于“互联网+”新业态下的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与之相对的意见。

关键词:“互联网+”;校企合作育人;搭建平台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明确指出:加强高等院校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完善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及聘请企业相关技术专家、能手到院校担任兼职教师的制度。为了确保学校教学团队的建设,国家的这一系列政策确立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并将校企合作育人作为教育新时期下的提高学校师资队伍的强有力手段。对于日益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来说,校企双方依托此平台,共同建设一支“三位一体”的高效高质的教育团队成为新业态下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育人的新方向。

一、互联网+新业态理念对教育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课堂、微课、慕课等网上教育手段及资源正在逐步成为新的教学手段。这些都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迫使传统教学模式做出相应变革,以适应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发展至今,已经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院校应该本着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原则进行或真实或模拟工作环境及工作岗位的对接,培养企业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通过“互联网+”实现课堂模式的变革

互联网教育正以革命性的力量冲击着传统的高等教育,其重新解构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和教育体制,也为高等教育的变革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传统的高等教育以学校和课堂讲授为中心,而借助互联网,可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模式,如体验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线上教育线下教育相融合、混合学习等模式。在多种模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教师和传统课堂的依赖会明显减弱,教育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移。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首先要在课堂进行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的講授,然后利用课堂或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案例设计任务,最后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指导和检查。这种教学很多教师明显感觉教学时间不够用。而采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微课”或“慕课”,教师或者企业设计师可将需要讲授的部分提前录制成授课视频,并上传至相应的网络平台,由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中教师主要辅助学生完成设计任务。同时,在课堂中教师也可通过便捷的在线模式,与项目委托方和企业设计师和工程师取得联系,沟通和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习的现实感,提高其学习兴趣。

三、通过“互联网+”丰富教学和实践资源

“互联网+”与专业教育的结合,首先使学生能够便捷地享受到本专业的优质教育资源,也极大扩展了学生学习的广度。正如比尔·盖茨所言:“任何地区的任何学生都能参与世界上最好的教师的课程,而不负责这些在线课程的其他教师,则可以花时间直接为学生提供指导。”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启动“开放课件”项目(Open Course Ware Project),宣布将学校的课程教学材料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免费开放。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纳了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这一术语,希望通过信息通信技术为全社会成员提供开放的教育资源。目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数个优秀的开放教育资源平台,提供了很多优质的与艺术设计专业相关或不相关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打破了大学及其与社会之间的界限,对众多高校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优势教育资源,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艺术设计专业在教育实践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实践问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传统的做法是通过项目教学来实现,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项目来源成了最大的困难,在实际操作中大多只能为学生提供虚拟项目。虚拟项目与真实项目最大的区别,首先任任务要求上缺少真实的甲方,因此造成设计任务和要求不具体,不能在与甲方的沟通中完善项目,而艺术设计项目是一项需要不断改进直至成功的工作,由此,在目标上学生缺少完成真实项目的动力。其次,从过程上看虚拟项目是事先设定好的,学生不容易出错,不容易出错的过程不能使学生的能力真正得到锻炼。因此,真实项目的来源成了设计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真正棘手的问题。学校和老师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但缺乏市场资源,而“互联网+”的出现为客户委托任务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互联网成了一个设计需求和设计服务联系和交易的巨大平台,如征集网、猪八戒网和彩虹网等。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互联网企业,在其中挖掘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的项目和任务,真正实现在项目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在笔者所在院校推行的艺术设计课程改革中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没有设计项目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寻找设计任务,在课堂中完成真实项目。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四年之内取得创新学分,创新学分可通过参加国内外设计大赛获得,也可通过辅助教师完成设计项目,或自主完成互联网上的征集项目。

四、推进现代学徒制,完善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2014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明确提出:“各地要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大胆探索实践,着力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 现代学徒制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一条新途径,也是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或早或晚,几乎均在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各国的传统与实际情况,他们所推行的现代学徒制又各不相同。现代学徒制是由传统学徒制发展而来,是学校教育与学徒教育的有机结合。然而,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管理活动宏观视域来看,它又区别于传统学徒制,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活动微观视域来看,现代学徒制的本质属性是师徒化,显著区别于学校教育。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校和企业可以打破区域地界,以网络、视频、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和教学,使现代师徒制打破传统手把手传承的方式。使得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具备更广泛的平台。

五、利用“互联网+”培养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

“互联网+”时代在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培养适应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复合型设计人才。这里的复合型人才和传统的复合型人才是有区别的。传统的人才培养中,提到复合型人才,通常是指具备理一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具有一定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此处所指的复合型人才是指在具备传统概念所指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上,具备互联网思维,适应大数据时代社会变革下的艺术设计人才。在教学中再不能以单项的知识和技能传授为主,而应结合传统教学发展学生互联网思维,强化学生基于互联网学习、工作和生存的能力。

六、推进企业与学校联动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成为中国经济的助推器,也会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和发展的主要途径。未来动态商业模式和适时的设计业务将成为创意行業的主流,创意行业将摆脱传统的机构组织模式,全新的产业上下游间的协作方式,使设计师可以摆脱公司的束缚,通过自由的、移动的方式进行。但对设计师的综合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设计师不能再像从前,只关注设计本身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在创业中所需的业务洽谈、品牌推广等创业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在专业教育中必须结合专业,锻炼学生在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的能力。在这其中可以通过企业现有成功案例,老师及企业设计师带领学生举一反三以创新创业为基础大胆创造品牌、推广设计及其市场营销。

七、结论

随着“互联网+”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运用“互联网+”思维,大力进行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改善并提高校企合作质量是各类高等院校面临的重大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解继丽“互联网+”引领教育改革新趋势[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02):85-88.

[2]德红,杨丹.关于协同开发和设置大学跨学科课程的思考[J].北京

教育(高教版),2014(10):11-13.

[3][英]维克托·迈尔一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与大数据同行——学

习和教育的未来[M]张中建.张燕南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全忠.邢鹏“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探

索,20l5(09):98-100.

[5]吴智慧.工业4.0: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思维与新模式[J].家具,2005(01):1-7.

猜你喜欢

搭建平台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