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7-05-08尹清华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文化课专业课德育

尹清华

一、中职生学习兴趣不足的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

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鄙薄技艺、轻视工匠的思想根深蒂固,中职教育的人才发展观念得不到充分重视。社会上所出现的“读书无用论”也对在校中职生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在人才观上,技术性工人不被重视;在教育观上,教育等同于读书。这些观念的存在都严重影响了中职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中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家庭因素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学习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当前,大多数中职生的家庭环境并不十分优越,学生父母在农村务农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父母文化素质不高,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十分优越。甚至很多学生的父母有赌博、酗酒等不良嗜好,也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当学生因不良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多会存有抑郁心理,也就很难集中精力学习。

3.学校因素

相比普通中学面临的升学压力,中职教育面临的压力就并不十分明显。中职学校除了设置专业课以外,还依据素质教育,开设了很多文化课。但文化课程的设置并没有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得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的对接并不十分紧密,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很多需要实践的专业课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而不合理的文化课也没有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4.教师因素

很多职业院校都缺少“双师型”教師,教学条件比较差,教师队伍也不稳定。教师队伍结构并不适合中职教学,大量的中职教师都是普通学校的文化课教师,只能担任着传授文化课知识,而不能担任专业课教学,让中职生在这样的教师队伍带领下,很难激发学习兴趣,也不利于中职教育的发展。

5.学生因素

中职学生年龄较小,心智上还不够成熟,人生阅历也不够丰富,对很多新事物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明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游戏等各种诱惑又很多,对很多中职学生来说,就比较难以抗拒诱惑。当中职生在游戏中获得心理满足、在电视剧中消磨时光,自然无心用来学习了。

二、提高中职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建议

1.加强对学生的德育管理

教师在做学生德育管理工作时,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有足够的耐心,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问题,进行有效的德育管理,让学生慢慢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要用鼓励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在面对学生时要一视同仁地进行德育管理,避免出现差别化管理。让学生正确认识中职教育,只有在心理上认同中职教育,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健康心态的当代学生,为学生制定一个方向正确、目标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职业目标的趋势下融入到学习当中。

2.学校课程设置要和学生发展相一致

提高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要进行中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我国各个地区的中职教育存在明显差异,很多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也无法满足当前企业的用人需求。首先,在进行课程改革时,必须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其次,改革专业课教学的“理论式教学”模式,重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立足企业人才所需,保证学生在学校学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技能。最后,改革后的课程设置要与学生技能水平和企业岗位要求一致,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达到认同感,这对企业岗位需要的操作技能有清晰的认识,充分展示自我的价值。

3.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及师德水平

中职教师既要从事专业理论课教学,又要从事专业实践课指导教学,同时还担任着对学生的文化课教学,这就需要中职教师成为具有比较全面能力素质的“双师型”教师。让教师对中职教师岗位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比如,中职院校可以邀请一线专家到学校给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邀请一些企业代表到学校对中职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指导。或者是学校派一部分教师到企业内部去观摩、学习,让教师体会到专业技能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保证教师的业务能力与岗位的技能要求始终一致。

4.增加实验设备,改革教学模式

中职教育需要改革教学模式,提升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改革中职教师的教学模式,结合中职院校的条件,以培养专业性技术性人才的目标进行教学改革。在中职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感受到中职教育的有效性。增加实验设备,使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动手实训机会。通过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加强师生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文化课专业课德育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英语笔记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合理安排训练 树立学习榜样
艺考生如何“逆袭”
艺考生不能轻视文化课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阵地不容"失守"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