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与反思

2017-05-08张安张华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术史社会思潮中国共产党

张安+张华

摘要:当前国内学术界已经从多角度、多层面探讨了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总体来看,现有研究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留有不少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头所在,蕴含着党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全部元素和基本经验。

关键词: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学术史;社会思潮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7)01-0025-08

当前,已有不少研究者开始意识到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地位和价值,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本文即是从梳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出发,探讨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厘清现有研究的薄弱环节,从而揭示出进一步开展此项研究的学术进路。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回顾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队伍发展迅速,研究成果蔚为可观,呈现出多学科攻关、多维度展开、多层级推进的特点。经过检索,我们发现标题中含有“早期”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作有四本,学位论文有11篇,相关期刊论文有将近78篇(截止到2015年6月20日)。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党史和思想史方面的著作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问题有所涉及。通过分析,现有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重要人物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重要历史人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起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有研究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探讨重要人物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一是研究重要人物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在理论贡献方面,学界既研究了重要人物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的理论贡献,又研究了重要人物关于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理论贡献。有论者整体考察了早期著名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认为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早期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思想武器之时,已经“初步提出了如何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实际的一些基本原则”。[1] 有论者将早期中国共产党领袖群体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并认为这批人在实际斗争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社会,对革命的性质、革命的主力军、革命的对象等革命基本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理论贡献。[2]

二是研究重要人物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贡献。当前学术界从个案与宏观两个层面论述了重要人物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贡献。郑丽萍的《陈独秀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和王永乐的博士论文《瞿秋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研究》是个案研究的典型。郑丽萍认为陈独秀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领导并发动了思想启蒙运动,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思想基础;二是积极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与实践的实现结合提供前提;三是创立中国共产党,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迈出了实质性步伐。[3] 王永乐认为瞿秋白协助鲍罗廷制定了大革命期间的一系列决策,领导大革命向土地革命转型,直接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进程。[4] 宋镜明、吴向伟合著的《党的重要历史人物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从传播马克思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应用马克思主义三个方面,总体宏观地考察了重要历史人物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贡献。[5]

(二)研究共产国际、苏联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缘于苏俄革命胜利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是受到了苏俄和共产国际的直接指导,并在成立之初就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纳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体系。因此,先有成套的来自俄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观念,后有党的成长和革命,这种状态必然会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6] 国内学界关于共产国际、苏联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存在三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共产国际、苏联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有论者指出在早期,共产国际和苏联竭力推行十月革命的模式和方法,在组织和思想上控制中国共产党,阻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7] 还有论者认为共产国际与中共的上下级组织关系,束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思维,使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中国化”这一常识在早期成为禁区,妨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形成。[8]

理论聚焦

张安,张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与反思

第二种观点认为共产国际、苏联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王继停的著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进程与启示》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进程,认为是苏俄和共产国际的东方战略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该书指出苏俄和共产国际对华早期战略是比较顺利和成功的,“在中国新生革命政治力量的形成过程中,共产国际、俄共(布)及其代表,无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进程”。[9]

除了以上两种观点以外,还有一些论者持中立的立场,认为共产国际对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是双重的。王增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就指出,共产国际给予中国革命帮助和支持的同时,也起了一定的消极作用。从历史进程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苏俄影响的反思过程中渐进形成的。[10] 还有论者通过分析共产国际的某一政策和理论来考察共产国际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影响。舒新认为一方面,共产国际对社会民主党及其理论的批判,对中国共产党避免改良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起到了指引作用;另一方面,共产国际对社会民主党及其理论的批判,带有浓厚的欧洲地域色彩和“左”的空想成分,这对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本土化造成了不利影响。[11]

(三)研究近代社会思潮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各色思潮的交锋、碰撞与纠缠,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一个十分显著现象。学界主要从社会思潮本身以及思潮间的论战两个角度出发探究了近代社会思潮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一是探究社会思潮本身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学术界既从整体、宏观上进行了考察,也以单个思潮为个案进行了分析。有论者认为20世纪上半叶各种社会思潮的存在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挑战,带来了阻力,也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理论样本。[12] 还有论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过程中,没有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对话和互动,不可能促使中国早期的知识精英选择和应用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3] 关于个案的研究,学术界着重分析了“中国化”思潮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有论者指出新启蒙运动发起者为克服理论脱离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倾向而形成的 “中国化”思潮,很符合深受教条主义之害的毛泽东的心理认知。正是在“中国化”思潮的启发和推动下,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而完整地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张。[14]

二是探究思潮间论争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有论者认为“五四”时期关于 “问题与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 ”的三大論战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广泛和深入地传播,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15] 除此以外,还有论者认为建党初期的马克思主义同联邦主义的思想论战,宣传和普及了马克思主义阶级观、民族观、革命观等思想理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发展的历程。[16]

(四)研究党的刊物与早期马克思中国化的关系

刊物是党的理论阐发和宣传的重要载体,中共早期很多政策和方针以及领导人的理论思考都是刊登在刊物上的。因此有部分学者试图理清早期报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从两个角度展开:

一是从宏观上研究报刊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刘志清的《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为在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成为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普及的重要阵地,在与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斗争中,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实践和理论准备。[17] 有论者还指出以陈独秀、李大钊、李达、蔡和森、瞿秋白、恽代英、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中共早期报刊编撰群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主体力量。[18]

二是从个案角度探讨刊物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有论者指出,建党前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半秘密性的理论刊物——《共产党》月刊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联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进程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原则的初步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 还有论者认为党的早期刊物《新青年》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刊物所载的文章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萌芽,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

(五)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具体实践活动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很多研究者试图以小见大,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具体实践活动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研究中共纪念活动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纪念活动是一种政治仪式和政治表达,有其独特的政治功能。有论者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早期举行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以纪念活动为契机,翻译出版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源头活水。中共通过纪念活动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深化了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进程。[21]

二是研究中共革命斗争活动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论者认为中共早期废约反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重要革命斗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促进了具有中国特点的革命纲领、任务目标、斗争策略和革命动力等理论的形成。[22]

三是研究中共早期会议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前学术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会议基本上都进行了考察,研究思路大体是从会议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实践或理论影响的角度进行阐发的。以中共二大为例,有论者指出中共二大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理论的雏形,初步诞生了“中国特色理论形态”,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殊国情相结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开启。[23]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由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现有研究总体上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留有很大的学术空间。

(一)研究共识有待进一步凝聚

这里所说研究共识并不是针对研究结论、方法、视角而言,而是针对研究者对本领域研究对象的理解而言。我们只要对现有研究成果稍加考察就会发现,这些著作和论文中的“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差别是很大的。学术界对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尚未形成共识,各类定义五花八门。有些论者没有辨析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进程之间的区别,而是将两者混同,认为建党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阶段。有些论者以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为参照,将“五四”时期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萌发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作为早期的起点,将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践作为早期的终点。还有论者将“五四”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将《毛泽东选集》中成文最早的一篇文章作为早期的终点。当然,更多的人并没有对其进行明确说明,只是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有一个早期阶段,在行文中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述含含糊糊,模棱两可。可见研究对象理解的不一致,已经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显著的问题。当前学界对于究竟什么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划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阶段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严谨的论证。很多论文在使用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时全凭主观判断,十分随意。观点的多元与冲突本是学术研究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如果在基本概念上还存在差异和分歧,那就很难凝聚共识,将研究引向深入。

(二)研究的路径依赖较为突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设立的时间并不长,学界关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也才刚刚起步,怎么会有路径依赖的问题呢?这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多数人总是很自然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党史的问题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与中共党史在研究对象上是完全同一的”,“党的历史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这二者是一致的”[24];二是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人员有很大一部分以前就是党史专业出身。正是如此,才使得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沿袭了很多党史研究的思维,套用了党史研究的路子。现有研究的路径依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套用党史的分期来界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阶段。有不少论者立足党史的分期理解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早期”。比如有人将党史中所界定的党的幼年时期等同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阶段,还有人将建党时期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阶段。二是将党史研究思路搬用到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之中。党史研究注重细节和历史事实的挖掘与分析,因此大多是从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段时间的角度出发研究党史问题。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很多论者也遵循了这种思路,从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出发研究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是照搬党史的论述方式。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在论述方式上与权威的党史论述并没有差别,有些研究只是在原来党史论述中用 “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替换了某些关键词而已,逻辑结构和思想内容与以往党史界对某一问题的研究并无本质差异。任何一个学科,都应有标识性,包括有比较确定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话语体系等,这是一个学科之所以能够存在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25] ,应该有自己的学科特点,而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党史的研究。它的体系不能是中共党史的改良,不能是中共党史的部分增减或是替换。

(三)研究成果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

尽管学术界关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时间并不长,但是研究成果重复度并不低。现在的研究主要在两个方面重复较多。一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复。不少研究者着眼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本身,以文本研究为途径,从各角度把原来大家熟知的革命动力、革命性質、革命领导权、革命对象、革命道路等理论更为详细地展现给大家,成为了仅仅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详细说明而已,没有对党的理论形成的原因和逻辑进行深入的分析,留有很重的政治宣教色彩。二是对既往党史研究成果的重复。如前所述,由于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特点认识不够,因而不可避免要重复以往的党史研究成果。例如党史界对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创建、中共统一战线理论的演变、三次“左”倾错误形成等问题都有深入的研究。现在关于共产国际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就与此前的这类研究的诸多方面重复。再如关于蔡和森、陈独秀、瞿秋白等重要人物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也和党史界关于重要人物的成熟研究相重复。以蔡和森为例,党史界关于蔡和森生平和思想研究的都已经有著作十多部,期刊论文有500多篇,其他报纸类的文章不计其数。现在关于蔡和森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无非是将以往的研究重新编排,没有太多新结论和新发现。学术研究是一项原创性非常强的工作,任何一项真正的学术研究都意味着发现新的规律或者现象,提出新的见解。重复研究,不管是低水平的重复还是高水平的重复,都不会再有新的科学价值。

(四)研究的视野相对狭窄

国内相关研究主要把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置于党史的理论框架之内,并从党的革命实践活动发展角度进行展开,研究视角相对狭窄。其一,从宏观与微观的视角来看,现有的研究对微观层面的考察颇多,对宏观层面的分析较少,个案研究较多,全面分析较少。现有的研究视角总是离不开重要人物这根轴,总是围绕重要人物的经历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挖掘早期人物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理论探索。不可否认,个人思想发展与党的思想理论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二者相互影响,在某些时候也有合辙之处。但是我们决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譬如毛泽东早在1930年就写了《反对本本主义》,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明确地提出党的思想路线问题。然而,全党层面意识到这个问题却是到了六届六中全会之后。其二,从实践史、学术史和思想史综合视角来看,现有研究大多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为线索,揭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呈现出的某些“面相”,对近代以来的学术史、思想史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考察的少。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缘起和过程是为了解决中国问题,没有对中国问题的关注和解答也就不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鸦片战争以降,在内忧外患的现实背景下,经世致用的文化传统被唤醒和激活。中国知识分子不再空谈避世、沉迷于考据,而是尚实务实、讥切时政,直面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力图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因此,在解决中国问题,回应中国现实这一点上,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的运动、争鸣、交锋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探索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当前的研究还只是个案研究,关注学术史、思想史上的某些重大事件、重要思潮,鲜有从整个近代学术史、思想史发展的角度来研究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三,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个历程的视角来看,现有研究很少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进程与之后阶段进行比较,分析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地位。正如人学龄前所受的启蒙教育会对人的认知水平、以及之后的正式学习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一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阶段孕育或潜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种种基因,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主要教训。因此,必须放宽视野,将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纳入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进程中,通过比较研究,挖掘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启示意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进程。

三、进一步深化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进路

深化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主要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研究

研究对象的明确是解决问题、开展研究的前提。恩格斯曾指出:“必须先研究事物,爾后才能研究过程。必须先知道一个事物是什么,尔后才能觉察这个事物中所发生的变化。”[26] 要开展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就必须回答“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什么,对这一概念不甚清楚、不求甚解,必然会信马由缰、无的放矢。事实证明,没有阐明清楚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只能导致研究成果不太具有本学科的标识性,丧失研究的共识。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研究是整个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立本之论,需要学界高度重视,并将之说清楚、讲明白。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首先,必须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特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门学科是要探究党的思想理论的生成逻辑和变化规律,着眼于党的理论创新。党的理论创新有着自身的历程和轨迹,与党的革命实践历程的划分是有所区别的,因此党史界的各种分期并不足为训。其次,必须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与确立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与确立在党的理论创新史上意义重大,“是打开创立毛泽东思想之门党的理论钥匙”[27]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应该“从基础做起,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和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28] 我们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早期并不是相对于中期和晚期而言,所谓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阶段,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与确立的时期。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有了结合中国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考,但这只是一种应然性的认知,只有到了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之后,经由党内高层的学习运动、学术中国化运动、整风运动的推动才使全党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才最终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确立为全党的思想原则。第三,必须立足中国近代以来的整个思想史的演变背景。“五四”以后,“中国化”的概念在思想史中频现,先后出现了“基督教中国化”、“教育中国化”、“哲学研究中国化”、“唯物辩证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提法。这体现了中国思想界对外来学说如何本土化问题的接力思考和持续关注,也说明了要从中国近百年的思想史演变中去认识和把握“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不能仅仅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的角度来理解它。

(二)加强民族主义思潮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

关于社会思潮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已经有不少的论述。当前的研究着重探讨了三民主义、自由主义、民粹主义等几股重要思潮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分析了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但是对中国近代最重要的社会思潮——民族主义与早期马克思主义化关系的关注并不多。近代中国疆土沦丧、主权渐失,民族危机日益加重,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成为近代国人一致的梦想和情怀,民族主义兴起、发展和高涨就根源于这一心理诉求。“民族主义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不是属于某一个特定的运动,或者特定的思想流派,而是到处弥漫的思想氛围。”[29] 它是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价值底色,是各种社会思潮共同的致思取向、思维特征。中国思想界的各种纷争、论战与运动都可以追溯到民族主义上面来。即便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反传统以求“西化”的激进行为也多半出自其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怀,根本的动机仍是为了重建“民族或国家的整体目标与价值体系”。[30] 作为一种外来思想学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各个过程不可能不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发生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就与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紧密相连。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复兴思潮涌动,全国都弥漫着浓郁的 “民族化”、“中国化”的思想氛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也是在此种背景下提出的。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问题,值得学界深入研究。今后学术界可从民族主义的演变过程中考察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细致地揭示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进逻辑。

(三)加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要想清晰地勾勒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实逻辑,还需要探究影响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类因素,比较出各类因素的作用大小。现在学术界对早期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单一,只是孤立地分析社会思潮、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认识等因素的影响,鲜有考察因素之间是否存在联动关系,评析因素的作用的大小。其实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党的每项政策或理论无论正确与否,都是有它当时的“合理性”,都有其深刻而又复杂的根源,都与国内外背景相联系。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内外因合力作用的结果,但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总有起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但对这一点,当前学术界并没有予以充分说明。此外,现有研究还存在三个盲点:一是没有研究国民党政策调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国民党的政治态度变化直接影响到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政策走向的研判,影响到中共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萌发和形成,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二是没有考察党的领导机构的变迁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没有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毋庸置疑的是,中央领导机构成熟与否对于党的马克思主义观演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三是没有对内部思想论争的影响予以重视。当前学术界研究思想论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总是着眼于外部思潮与马克思主义论争,很少关注内部论争的影响。内部论争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共产国际和苏联不同领导人之间的分歧与争论;另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内部的分歧和论争。革命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原理、革命基本问题的争论,会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生成。当前学术界还只有一篇论文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内部所发生的三次激烈争论,从内部论争的角度揭示了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曲折发展的原因。[31]

(四)加强学术史视野下的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学术层面与政治层面是紧密联系的,二者共同推动马克思主義中国化进程。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可以程度不一地投射到党内,影响到党的思想理论的生成,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20世纪20-30年代学术界关于中国基本国情的论战,将中国社会性质的定位更加科学地揭示出来,为党最终合理定位中国社会性质提供了参考,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20世纪30年代中国哲学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通俗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毛泽东不仅十分详细地阅读了李达翻译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而且还作了大量的批注,“这些旁批,后来就逐渐发展成为他的光辉著作《实践论》”[32] 。20世纪40年代的学术中国化运动,从学理上完善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回应了国民党对这一命题的质疑,扩大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使其最终成为一项思想原则在全党层面确立下来。这些历史事实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萌发、命题的提出、理论的形成和影响的扩大,与学术界的运动、宣传和研究密不可分。当前已有学者已经开始从学术文化的视野研究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分析了问题与主义、“社会主义”论战等学术事件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对学术史的关注大多还停留在微观和个案方面,没有从整个近代学术史发展的视野来研究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周超、陈国庆所著《历史学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只是从中国历史学的学术史角度简要地探讨学术层面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33] 因此,还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留有很多需要深耕的领域。今后学界既能够继续以微观个案的视角考察某个学术事件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也能够以中观视角考察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门学科学术发展史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还能够以宏观的视角考察整个近代学术史发展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得出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互动的规律和经验。

参考文献:

[1]陈桂香.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83.

[2]孔朝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郑丽萍.陈独秀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2).

[4]王永乐.瞿秋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

[5]宋镜明,吴向伟.党的重要历史人物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6.

[6]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0.

[7]孔德生.论共产国际对中共早期的负面影响[J].福建党史月刊,2001(12).

[8]杨奎松.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和原由[N].深圳特区报,2011-05-17 (2).

[9]王继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进程与启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111-112.

[10]王增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5.

[11]舒新.共产国际对社会民主党的认知态度及其历史影响——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进程为中心[J].江汉学术,2013(2).

[12]陈金龙.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

[13]王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20世纪30年代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83.

[14]陈亚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新启蒙运动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

[15]江大伟,王茂森.“五四 ”时期 “三次大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1).

[16]吴新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场思想交锋——以建党后的反联省自治思潮为文本背景[J].青海社会科学,2009(2).

[17]刘志清.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18]赵付科.中共早期报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3).

[19]李军林,刘英.《共产党》月刊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原则的初步确立[J].湖湘论坛,2014(1).

[20]王连花.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0).

[21]赵付科.中共早期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6).

[22]李斌.中共早期废约反帝斗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23]徐方平,曾银慧.中共二大: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24]梅荣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5-16.

[25]贾建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特点和使命[J].理论视野,2014(7).

[2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4.

[27]雷蒙德·F·怀利.毛主义的崛起:毛泽东、陈伯达及其对中国理论的探索(1935-1945)[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37.

[28]李君如.毛泽东与毛泽东后的当代中国[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序1.

[29]郑大华,邹小站.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9.

[30]罗志田.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M].台北: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序18.

[31]周良书.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党内论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4).

[32]郭化若.在毛主席身边见闻的片断[M]//本书编委会.毛泽东同志八十五诞辰纪念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

[33]周超,陈国庆.历史学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N].光明日报,2013-04-03(11).

责任编辑:邓卫红

猜你喜欢

学术史社会思潮中国共产党
从《四库全书总目》看四库馆臣的术数类书籍纂修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析
直面“真问题”,廓清中国方向
多元化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道家与韩非法律史学地位的再认识及其启示
中国古典艺术理论“学术史”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