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模块化的思考

2017-05-08陈彩英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模块化服装模块

陈彩英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培养应用型特殊人才的专业教育。因此,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应该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着重为服装生产业或者服装研发部门培养服装款式设计、工业样板开发、样衣制作、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其中,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是现代服装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深入研究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模块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服装工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要求、服装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服装工艺制作项目的操作方法、要求和成品的质量标准、各工序和产品的质量监控。

一、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内涵

所谓模块化课程体系主要是根据各个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能力分解,再紧密围绕职业能力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模块。其中,通过采用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有利于让学生在一个模块化的学习任务完成之后能够具备一项岗位职业能力。与此同时,构建系统完善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应该坚持以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为具体导向,切实围绕当前社会发展对岗位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行构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能夠更好地发展。

二、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不论是在办学条件、教学方法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在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教学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教学效率。

(一)采用的教材老旧,授课过程存在差异性

当前在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教材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应用方面存在一系列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同一所院校的不同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常常会选择不同的教材和教学设计方法,独立进行制版知识教学。通常一些刚接触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学生难以认识到两种课程的共性,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思维混乱、思想分散的现象,让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教学变成依葫芦画瓢,严重影响了中职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教学水平。

(二)课程设置顺序不合理,课程体系不完善

在当前一些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课程设置顺序不合理、课程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同时,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注重强调个体性,而忽略了整体性,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完善的知识网络,甚至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学生个性能力和发展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一些中等职业院校的服装专业教学过程中,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教学所应用的教材版本过于陈旧,缺乏时代感,应用性较弱。同时,尚未合理地将教学方法纳入到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教学体系中,严重影响了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教学水平。

(三)课程中的衔接较弱,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一些中等职业院校将服装制版与制作工艺课程分开,并安排不同的老师进行授课。其中,在进行实训室安排的过程中难以保持两课的教学进度一致,让服装制版课上所应用的服装样板无法运用到服装制作工艺课上,导致学生无法通过实践证明教学理念。然后,在服装制作工艺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重新举例服装款式样板内容,从而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教学效果。

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结构设置存在一些弊端。首先,服装制作工艺课程设置缺乏一定的依据,导致服装专业课程模块化的核心内容无法与基础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各项连接关系不明确,教学重点不突出,缺乏对学生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培训,从而严重影响了中等职业院校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在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子模块教学中,对于制版、缝制和CAD三门课程的教学安排虽然非常紧密,但是,通过分析每个学期的课程教学时间分配,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连贯,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深入地理解这三门课程的关系和这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其次,一些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必修课程,而忽略了选修课程。同时,在专业技术的必修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沉闷枯燥,难以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的服装制作工艺专业技术。

(四)技能本位不利于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是一门将技术与艺术有效结合的学科。在中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发展中,服装制作工艺课程一般侧重于技能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中职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样通过实际教学虽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但是却不利于学生服装制作知识技能的运用和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生学习制作西裙、西裤、衬衣和西装的基础款内容时,一部分学生当遇到款式变化时无法灵活应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运用能力和技术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三、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模块化的建设途径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

在服装制作工艺课程中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一般分为基本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生产技能模块。同时,每个模块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要求合理设置课时,并有效结合教学内容和规定的课时合理地展开教学。

1.基本的技能模块

根据服装制作工艺课程这门课的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时的基本技能模块一般分为裙子制作工艺、女西裤制作、男西裤制作、牛仔裤制作、女衬衫制作、女西服制作、男西服制作等几个方面。同时,这几个模块又主要分为若干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裤子的结构内容学习过程中,主要需涉及到裤子的结构原理分析、裤子的结构设计、裤子的结构变化分析,以及一些男女裤子工业用纸样设计与推板、裤子的制作工艺路程和质量技术检验标准等内容。同时,服装制作工艺的基本技能模块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关服装操作技能,深入学习专业技能模块和生产技能模块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在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基本技能模块化学习过程中,应该坚持采用集中讲授和指导实训为主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升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教学效率。

2.专业技能模块

在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专业技能模块化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突出服装制作的结构与工艺要求内容,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服装制作工艺技能。其中,专业技能模块一般又主要分为:女装结构与制作工艺、男装制作结构与工艺、童装设计结构与制作工艺。同时,在这三个模块的教学中又主要涉及到多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如在女装的结构和制作工艺这部分内容学习中,又涉及到女装结构的设计的几种方法、女装设计的原型结构和原理分析、女装结构变化分析、女装制作工艺流程和制作工艺等。在服装制作工艺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制作技能才能够灵活应对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变化和发展,从而为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下一个模块化内容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西服裙制作”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则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主要分为西服裙外形特点及变化款式特点、样板和排料要求等几个专业技能模块来展开教学。其中,在模块化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充分注意制作的质量要求、工艺流程和制作要点,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制作西服裙制作项目开展的实施方案,并能够非常熟练地制作西服裙和变化款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质量意识。

3.生产技能模块

在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时,其所涉及的生产技能模块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生产技能模块主要是在中职院校内构建服装生产基地,采用产学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工厂制作过程中,从而合理地将教学内容与企业的生产发展模式有效结合起来,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其中,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教学内容采用生产技能模块进行教学,主要涉及到服装制作工艺制版与推板、工业裁剪、流水线生产操作等几项内容。同时,在工业裁剪模块教学过程中主要涉及到服装制作复核纸样的型号、部位、丝络、样板的刀眼、排料、拉料等重要的内容。在这个模块化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突出新技术在现代工业化生产发展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从根本上提升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教学水平。

(1)制作工艺基础模块化

在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模块化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以确保教学过程具有非常紧密的逻辑性,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服裝结构的设计、服装制版、缝制等知识,全面提高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教学效率。

(2)专业实战模块化

所谓专业实战模块化,主要是指老师根据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教学内容,将课程教学合理地分为设计课、制版课和工艺课。同时,采用分阶段和主题设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实际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服装制版与制作工艺的知识点。

在采用主题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老师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课程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制定科学完善的设计方案。其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主题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而老师只是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框架式的教学过程,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这种教学方法是将多门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并紧密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进行教学方法合理搭配,从而真正形成“链式教学”。其次,在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教学的制版阶段,当确定好服装的主题款式之后,需要学生根据自身所设计好的服装设计图尺寸,合理制作服装纸样。学生在服装纸样的设计过程中,老师应该尽量引导学生更好地解决这个阶段中所遇到的问题,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服装制作的纸样设计。同时,还需要深入分析服装制作工艺的可行性和复杂性,以便能够选择更加经济和实用的制作结构,让整个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教学过程逐渐转变为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的过程。最后,在服装样衣的制作过程中,老师可组织学生根据纸样进行裁剪和缝制。但是,在整个服装的缝制过程中,还需要老师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以便帮助学生及时解决缝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促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服装的制作。这样通过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服装制作工艺课程中,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服装企业的生产程序,从而全面提升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教学效率。

(二)教学方法的选用

l.根据不同的模块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服装制作工艺课程采用模块化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根据不同的模块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参观式的教学方法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为出发点,以多媒体设备为辅助手段,不断增强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教学的直观性与实践性,以便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全面提升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2.合理安排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教学过程

在合理安排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教学过程时,老师可以合理地将其划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阶段。其中,理论学习阶段是整个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基础部分,也是提升模块化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条件,注重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有效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有以理论知识为指导,才能够为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搭建良好的平台,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理论知识,从而全面提升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四、结论

总而言之,构建科学完善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从本质上讲就是进行课程的组合和优化,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高水平的就业素养为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能力发展要求,合理设计服装制作工艺专业课程教学的子模块,以便能够更好地将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基础课、素质课和文化课有效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在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但需要让学生学会“做事”,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事”主要是凸显在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方面,而“做人”方面则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素养方面。当前,一些职业院校的服装制作工艺课程采用模块化方式进行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着重从激发学生个性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来进行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以此来丰富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教学内容,全面提升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江群慧,陈志强.浅谈模块化教学在服装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98-100、103.

[2]袁勇,刘云华.从中西比较谈服装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94-96.

[3]袁勇,刘云华.服装职业教育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J].纺织服装教育,2012(03):255-258.

[4]左曼丽.中职服装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构想[J].教育教学论坛,2016(34):243-244.

[5]丛艳君.校企合作下的服装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8):19-20.

[6]时继祥,陈晶.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设想[J].职业技术,2014(12):59-60.

[7]解冬梅.以就业为导向有效实施服装专业模块化教学[J].现代教育,2014(Z3):36-37.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模块化服装模块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道具服装
JGJ/T 435—2018施工现场模块化设施技术标准
大众MEB电动车模块化平台
模块化微流控系统与应用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