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县级报扩大本土时评影响力的路径探析

2017-05-07蒋文洁

视听 2017年12期
关键词:靖江时评版面

□ 蒋文洁

新时代县级报扩大本土时评影响力的路径探析

□ 蒋文洁

打造时评阵地是纸媒树立自身品牌、提升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在转型发展的新时代,县级报应对此有更高的追求和更加积极的探索实践。本文主要以《靖江日报》为例,探讨新时代县级报扩大本土时评影响力的路径,提出坚持“三贴近”、掌握好“度”、注重本土时评占比、培养时评人才、增强互动效应等五点做法。

县级报;时评;影响力

时评,即时事评论,以反应迅疾、针砭时弊、洞幽烛微、引领舆论等特点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好的时评让人感到醍醐灌顶,读来大快人心。纸媒原创时评的质量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报纸的能力水平、影响程度,比如《人民日报》的时评向来独领潮头,《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时评版都具有品牌效应。

当下,在新媒体的围攻下,很多县级报积极探索寻求各种突围之道。不管如何转型,做好主业、办好报纸是根本。发挥时评留客功效,是新时代县级报提升竞争力的一条必由之路,县级报应对此有更高的追求和更加积极的探索实践。

近年,江苏地区的县级报《靖江日报》以主报为龙头,以靖江网、“掌上靖江”APP、靖江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数字报、手机报、电子屏、阅报栏、城市文化杂志型读物《眼界》、出版分社等媒体形态为依托,形成图文音视一应俱全的全媒体融合发展架构,成为苏中苏北首家门类齐全的县市报媒体集群。《靖江日报》经过两轮改版,在本土时评栏目和版面设置、时评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将扩大本土时评影响力、提升报纸竞争力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

一、“三贴近”是县级报时评的生命线

如果一份报纸总是转发别家报纸的声音,评论内容都是外地事,却鲜有本土人发声,较少关注本土事,必然难以亲近本土读者,久而久之必然造成读者流失。

就阅读心理而言,地域越接近,读者的阅读兴趣越大。只有对发生在本土的新闻事件及时进行由表及里的“透视”,表达独特的观点、见解,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敢言,才能引起本土读者的共鸣。

新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多样,传播主体多元,县级报唯有扬己之长,深挖本土信息,坚持“三贴近”,才能巩固和凸显自身优势,守住和拓展宣传阵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同样是本土时评创作的原则。《靖江日报》一直以来以“离您最近,与您最亲”的定位服务本土读者,将“三贴近”作为本土时评的生命线,致力于让本土读者看得“过瘾”,成为本土读者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二、掌握好“度”让本土时评天地宽

曾经,有时评编辑认为,时评的指向性强,网络传播又迅捷,本土时评容易“惹事”,干脆不发最安全。这个想法未免片面。首先,就内容而言,时评并不都是针砭时弊,也有鼓劲、褒扬等评论;其次,就领域划分,可以有时政评论、经济评论、社会杂谈、财经评论、体育评说等,时评题材广泛。

即使是针砭时弊,只要掌握好“度”,也可以让本土原创时评天地广阔。时评作者应牢记,时评不是“一言堂”而是要接受广大读者、网友的检验,过激的言语总是容易伤人,且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始终保持客观理性评论、多提建设性意见,这样写成的时评作品就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且具备一定的深度。

《靖江日报》紧紧把握“有度”这个原则,推出了一些具有警示意义、反响较好的原创时评。比如,报社记者在时评《普及急救知识决不能“走形式”》中提出,近年来,靖江越来越多的单位注重急救知识培训,但培训效果如何,却难以衡量,建议急救知识普及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要尤其注重普及效果的考量,包括展开急救知识普及效果调查等,受到市有关部门的重视及采纳。还有记者针对本地学校老师布置“亲子作业”造成的问题,发表时评《别给家长强加亲子作业的负担》,引起各方关注。对于经济领域问题,《靖江日报》的编辑、记者更是注重思考分析,用时评进行深入剖析。原创时评《“机器换人”并非一换了之》,直指靖江一些规模制造企业匆忙跟风上马智能设备,加快“机器换人”,结果有的却因此徒生苦恼甚至大骂“投了昂贵的设备却只能在那晒太阳”,分析问题的症结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层存在认知误区、企业缺乏先进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水平、员工技能水平无法满足自动化生产需要等,并请专业人士提出可操作性建议。此外,《对“零隐患”再质疑,唤醒企业主体责任》等一篇篇经济领域类本土原创时评因论据充分、说理到位、建言献策,均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严格把控本土时评的比重和质量

报纸本土时评的创作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势必收效不大,让读者觉得“没有看头”。改版后的《靖江日报》特地加大了“三贴近”的本土时评比重。

过去,《靖江日报》不定期发表评论员文章,在本土发生的部分新闻后面刊发编辑手记、记者手记;近年在此基础上增加固定的时评栏目、时评版面,安排每周二、周五的A10版面为时评版。每期时评版上,除刊发国内精彩时评外,还设置“容湖时评”“骥江茶坊”“读报议事”等本土时评专栏,并通过考核、审核制度,确保本土时评的质量。

《靖江日报》将每月发表一篇本土时评作为对每一位编辑、记者的月度考核内容之一,按质打分,形成争创优秀时评的鲜明导向,以此促进编辑、记者提高思辨能力、时评功力。同时,为防止时评版编辑发人情稿,规定每期时评版面上本社作者的本土时评总篇数不超过三篇,每篇本土时评须版面编辑、值班主任、值班总编“三审”通过才能刊发,对无独到观点或观点有问题、说理不到位、过时的评论一概不录用,真正将时评版培育成报纸提升影响力的舆论阵地。实践证明,只要用心观察、视角独特、创新思维、磨练评论技巧,县级报本土时评也会出彩出新。《靖江日报》很多本土时评获读者点赞,《以“等不得、慢不得”的使命感推进各项工作》《“机器换人”,劳动者何去何从》《价格听证不能一听了之》等一篇篇时评作品在江苏省县市报、中国县市报新闻评选中获奖。

翻看江苏省内其他县级报,创新、改版是主流,各报都为提升时评的影响力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时评栏目和版面各有特色,其中定期刊发的本土原创时评都是最“吸睛”的部分。一些县级报的时评版面图文并茂,自创漫画,类似“画中话”的短评引人阅读。

四、引导优秀读者成为本土时评作者

时评版面仅仅靠一群编辑、记者的文章显然是不够的。本土时评,内容根植于本土,更应有一群本土作者。汇聚本土各行各业的优秀读者,倾听各行各业的呼声,才能真正彰显县级报服务本土读者的初衷;壮大本土时评作者队伍,推动原创时评优秀作品的创作,才能不断活跃县级报时评版面,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

《靖江日报》时评版专门设置“读报议事”栏目,为读者发表本土时评提供平台,受到教师、机关工作人员等一群有时评创作兴趣的读者的关注。报社择优录用来稿,优稿优酬,一些优秀读者成为“读报议事”栏目的固定写手。他们的时评作品如《避免春运“囧途”要装好“杀毒软件”》《以“人才集群”催生“产业集群”》等令人耳目一新。《靖江日报》正在推动律师、市场监管人员等专业领域的更多读者加入本土时评创作队伍。

时评的创作不易,时评作者除了需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外,还需要有见识、有知识、有责任感、理性公正,否则很可能会写出让内行笑话、有失偏颇或人云亦云的文章。为此,《靖江日报》时评版编辑通过对每一次来稿进行修改指导,或适时开展集中培训,对参与本土时评创作的读者进行辅导,提高这些读者的时评创作能力,从而提升稿件录用率,稳定并扩大时评创作队伍。

五、多形式增强时评版的互动效应

在分众传播时代,各类媒体都应坚持“受众本位”意识,追求互动效应。针对报纸读者的分化和老龄化趋势,县级报时评版面在报媒转型的整体战略布局下,应积极探索互动新形式,增强读者黏性,尤其要吸引年轻读者。

除了开设类似“读报有感”“我说”等为读者而设的时评栏目外,还可以借鉴一些大报的做法。比如,建立网友评论QQ群、微信群,定期在群中抛出一个或多个本土热门话题,引发网友评论,一般要求短评,随后将网友的精彩评论刊登在报纸时评版面上。这类做法契合当下网友的表达诉求,也能有效实现报网互动。因此,县级报开展报网互动实践,必须首先维护好网友评论QQ群、微信群,吸引越来越多优秀网友的加入,从而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

(作者单位:靖江日报社)

猜你喜欢

靖江时评版面
靖江马桥镇把牢“安全第一关”
阅尽王城知桂林——独秀峰·靖江王城
马洲警侨联动——情暖海外靖江人
时评的一般思路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桂林靖江王陵遗址博物馆宣传教育探析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版面“三评”看得失
党建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