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征

2017-05-06陈涛

速读·下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小说家白雪公主后现代主义

陈涛

一、文本的本体论概念

从认识论、反映论的角度来看,现实主义小说和现代主义小说的作家都非常重视在小说中反映现实世界。后现代主义小说作家却对此不感兴趣,后现代主义小说向本体论发生了转型。传统小说竭力想告诉读者作品是关于现实世界中某人某事,后现代主义小说家更加感兴趣的是自己在语言中创造一个世界。他们拒绝事实密度,反对传统小说对于现实世界中方方面面具体细致的反映。纳博科夫谈《洛丽塔》的创作时指出,整个文本创作可以看成是他和英语谈了一场恋爱游戏。

Donald Barthelme的短篇小说《气球》又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作品的结构就像拼贴画。题目没有社会、道德和心理的指向。第一段没有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影子。作者故意卖关子,呈现出神秘要素,营造精彩曲折的气氛。这恰恰是对传统小说开场白的戏仿。小说家通过作品探讨哲学理念。假设和否定的原则贯穿整个作品中,不断出现建构与解构,肯定与否定,通过否定理念产生不确定性。从传统意义上看,这部作品没有情节:一个巨大的气球在一夜之间覆盖了曼哈顿的四十五个街区,并且存在了二十二天。纽约人对它产生各种回应、评论和争论。形式和内容、主题与技巧等观念都被消解,这种消解给了作品一定的意义:它没有意义,只有意义的形式。这戏仿了传统观念的要求:小说必须要有逻辑指向和道德指向。从本体论概念来看,气球不是关于任何一个故事。它通过刺激人们的想象和争论来发现纽约人的自我,这些想象和争论成为现实的一部分,从而产生不确定性。叙述者角色的多元反映了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多元:他是讲故事的人、观察者、评论者、和气球的拥有者。但是他似乎是超然的,与气球没有关系,不给我们满意的答案。读者受叙述者的影响,又扮演着什么角色呢?我们在作品中一段一段寻找文本之意义,不断建构和解构意义,正如作品中的纽约人不断在寻找气球的意义。作品提供了读者和观察者心理经历的可能性。

二、语言自治

后现代主义小说不受传统话语限制,处处体现出作品和作家的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自我矛盾和自我否定。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不考虑语法,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创作。以乔伊斯为例,他的《都柏林人》可以看作是与现实主义的告别,《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其早期现代主义作品,《尤利西斯》高度体现出现代主义作品的特点。在《芬尼根的守灵夜》中开始了后现代主义艺术创作,代码和符号用得铺天盖地。

唐纳德·巴塞尔姆的代表作《白雪公主》,用松散的片断拼贴的手法再现了格林童话《白雪公主》。它不再讲故事,不再叙述,已退化成一种语言断片的随意组合。像其他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利用几何图形来表现事物,以获得一种直观的效果一样,巴塞尔姆也在《白雪公主》中用竖排的6个小圆形来表示白雪公主身体一侧的6个美人痣。如《白雪公主》中一段没有标点符号的人物独白,其语言支离破碎。这段无意识,或“他者”说出的话,表现的是白雪公主在幻觉中与王子保罗的幽会。从形式上看,《白雪公主》呈零散、任意、平面、取消意义、取消深度状,似乎是完全无目的的语言游戏,因为读者不能从作品形式上找到走向意义深度的向导。然而,这种游戏只是假象,是无目的的目的性,而目的性是要求读者参与才能完成的。

三、小说与批评的边界话语

福尔斯有意将20世纪与19世纪对立,将时间推移了100年,当时的英国受到达尔文主义影响,社会充满了怀疑和矛盾冲突。作者在小说的前几章以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风格进行创作,但是在书的第12章结尾处作者提了两个问题:谁是莎拉?她从哪里来?这种质疑对于读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第13章作者竟然跳了出来,与读者直接进行交流讨论,小说应该如何进行创作。小说的结尾是开放性的:比如第44章设计成查尔斯可以与欧内斯蒂娜结婚,生了7个孩子,产生一个美满幸福的结局;又比如第60章设计成查尔斯可以和莎拉和解,在有爱情的基础上以情人的关系浪漫地生活在一起,抛弃欧内斯蒂娜;或者像第61章设计成查尔斯可以同时放弃欧内斯蒂娜和莎拉,自己独自一人过隐士的生活。这种没有结尾或者是多重的结尾,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小说相对于传统现代主义小说的自由。作者放下身价,与读者讨论小说的创作,也让读者感觉亲切。这体现了叙事自由、女性自由和时代自由的原则。

作者的艺术风格是介于现代主义小说和后现代主义小说之间的。人物本身就是作家,在写作品结尾时他提出了三个问题:①小说必须承认其虚构性和隐喻的无效;②选择忽视此问题或者否认其关联;③建立另外某种可接受的小说、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后现代主义小说家考虑这三个问题,显示出他们对于文本构建的强烈意识。这时他的现实生活中的情人突然出现在作品中,打断了读者的阅读,产生了“短路”,这个人物就不再仅仅是小说中的角色了。但是这种猛烈的反差模式不能再作品中过多出现,不然对于读者产生的沖击就过大了。

四、游戏小说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对于后现代主义小说家而言,现实世界是多样和不确定的贝克特的小说《莫菲》出版于1938年。它不是特别正宗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但是已经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艺术变化了。小说开始部分叙述莫菲被七条围巾绑着,但是读者只能数出六条围巾,那么第七条围巾到哪里去了?又是谁在叙述这个故事?莫菲为什么被围巾绑着?一个人怎样能够绑到如此程度?这些都体现出信息的缺失。小说第二章开头通过列出事实和数字的清单来描述Celia这个人物,体现出对于传统文学描述的戏仿,颠覆传统小说女主人公外貌描写。传统小说家喜爱描写人物信息,如果人物是一个善良的好人,就会被描写成外貌非常美好的人。但是后现代主义小说家拒绝这么做,他们通过戏仿和挖苦来挫败有教养的读者。

贝克特早期的小说作品中,最重要的三部曲系列是《莫洛瓦》《马龙之死》和《无名氏》。《无名氏》中的主人公一个人在那里喋喋不休地谈论人生,体现了自我矛盾和自我否定。他的困境是在欲望和主张之间晃来晃去,这表明他有欲望,但是遭到外界阻压。在小说《瓦特》中,贝克特使用了类似汉语中的“做人难、难做人、人难做”的语言游戏。对于现代主义小说家而言,选择就不能避免有遗漏。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却通过穷尽安排组合的各种可能和颠覆文本的连续性,来拒绝选择之义务。

Julio Cortaza的短篇小说“Continuity of Parks”游戏现实与小说之间的关系。小说的标题非常巧妙,没有道德指向,不进行说教,却很现实。Parks是现实与想象的混合。读者同样参与作品建构,我们面对的是两个公园:一个是商人读小说时房屋周围生长着橡树的环境;另一个是他阅读的小说中的一男一女所处的森林环境。故事的开头和传统小说一样非常具有现实色彩,提供足够信息介绍主人公。详实描写他写委托书及其商业活动。作者有意布局,将现实与虚幻无缝结合。作者即使不顾现实世界的规则,也要遵守小说创作的一些规则。如果不写一些读者熟悉的可以接受的小说背景,作品就会失败。这部作品仅有两段,各自功能不同。第一段介绍背景、人物和谋杀计划;第二段一步步详细描述谋杀过程,直到读者突然意识到非常急剧的现实与虚幻的转换。两段相互指示,相互补充。作品中主人公阅读小说的现实,受到另外一个现实的入侵:被阅读的小说中的人物的现实,即小说中的人物跳入了他的世界,而他将像所阅读的小说中的受害者那样,被谋杀。作者通过消解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区别来戏剧化现实的边缘,情节的突然转换质疑着现实的本质。后现代主义小说作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呈现多样的现实,体现出他们对于现实与小说之界限的关注和探索。

五、激进的形式主义

英国小说家B·S·约翰逊对于乔伊斯非常尊敬,认为他是小说界不断革新实验的爱因斯坦。对于后现代主义小说家而言,小说中发生了什么故事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小说是如何写的。后人中又有多少人会追随小说家继续在作品中进行革新创作。文学始终在不断运动着。尽管它不断受到工业、信息时代和大数据等的挑战,小说却一直在进化发展和自我发现。约翰逊认为生活并不讲述故事,生活是混乱、流动和随意的。他指出作家只有通过严格仔细的挑选,才能够从生活中提炼出一个故事,而这样的故事却不是真实的。他个人认为讲述故事实际上是在讲述谎言,真相与小说是对立的。他的小说《旅行的人们》全书共9章,使用了8种不同的风格,第一章和第九章使用同样的风格以保持全书的循环统一,其余7章有7种不同的风格。这就是一种革新实验。他还借鉴了斯图恩在《项狄传》中的创作技巧,使用随意样式的灰色书页表示一位老人在心脏病发作之后的无意识状态,然后用規则的灰色书页表示他处于睡眠状态,之后的黑色书页表示人物死了。

他的小说《不幸者》是一本活页散装小说,读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将全书松散的各章重新排列,任意组合,可以从任何一章开始阅读,也可以在任何地方停止阅读。读者可以关注自己每时每刻的体验和感觉。小说的创作与作者身患癌症的好朋友密切相连,这样能够反映出材料的随意性,体现出癌症病人时时刻刻随意思考人生和疾病的特性。在《柯里斯蒂·马瑞自己的复式计帐》中,主人公以投毒等方式报复社会,当他认为社会对于他的不公平程度高时,他就用更加可怕的方式报复社会,取得复式计帐的更加高的分数,把帐拉平。

猜你喜欢

小说家白雪公主后现代主义
我家的白雪公主
我的白雪公主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欲共牡丹争几许:小说家周克芹
可爱的白雪公主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经商讨债讨成了“小说家”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我家的“白雪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