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解诗意原乡后的别样乡愁——读莫言《白狗秋千架》有感

2017-05-06李秋仪

速读·下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乡愁意象

李秋仪

摘 要:《白狗秋千架》是莫言的代表作,这篇小说虽然保留了“回乡”小说的基本结构与情感基调,小说毫不留情的戳破了那些粉饰太平的文人对文化原乡的精神幻想,揭露了乡土的衰败,切实反映了的全球化下的文化焦虑,利用白狗和秋千架两个意象,表达了对农村的命运的担忧和对农民遭遇的深切同情,刻画了“回不去的故乡”,表达了“别样的乡愁”。

关键词:诗意原乡;意象;乡愁;农民命运

莫言于1984年冬创作了《白狗秋千架》,小说采用了与鲁迅的《故乡》一样的传统的“返乡”叙事模式,包含着“离去——归来——再离去”的三个阶段。作者以这三个阶段为时间线索,从当下为时间起点开始叙述,通过知识分子还乡、重新发现故乡、重建原乡,逐步完成了对原乡完美化想象的消解,體现出了回不去的“故乡”的主题,反映出了作者别样的“乡愁”。

一、回不去的故乡

小说开篇,“我”回到阔别10年的故乡,第一面就遇见了白狗,并由白狗牵引遇到了初恋“暖”:“将一绺干枯的头发粘到腮边。黝黑的脸上透出灰白来……右边没有眼,没有泪,深深凹进去的眼眶里,栽着一排乱纷纷的黑睫毛”,以及她旁若无人地把汗衫下摆从裤腰里拽出来,撩起来,掬水洗胸膛。汗衫很快就湿了,紧贴在肥大下垂的乳房”,不仅颠覆了对初恋美好的印象,更是将赤裸裸的肉欲体现在乡村女性的形象中。“我”对着暖抒发自己对于记忆中故乡的怀念“我很想家,不但想家乡的人,还想家乡的小河、石桥、田野、田野里的红高粱、清闲的空气、婉转的鸟啼……”,想唤起一些美好的回忆,却遭到了暖无情的反驳“有什么好想的,这破地方。想这破桥?高粱地里像他妈×的蒸笼一样,快把人蒸熟了”,可见暖对故乡的回忆与印象与“我”完全不同。在故乡的所有人事中,暖是我心中对故乡最美好的回忆,而对曾经心动的暖的如今丑陋粗俗,刻薄泼辣的形象的失望,也预示着诗意原乡的初步消解。

之后由于暖的邀请与心中的负疚感,“我”决定去看看暖,通过八叔的反对与轻视,加重了暖的悲剧色彩。而当我看到了暖嫁的人——哑巴之后,通过对哑巴丑陋可怕的外貌和丑恶低俗行为的亲眼所见,通过心里描写,体现了作者的绝望与焦虑,作者在暖出事之后,十年未曾回到故乡,有意识的选择了逃避,这次归来亲眼见到暖这般情景,再也瞒骗不了自己,心里充满了负疚与忏悔,却无力改变现状,面对原乡诗意化的想象完全消解,感到烦躁不安。

我从暖的家里逃离出来,由于无力改变现状,我再一次选择了逃避,“暖姑嫁给他,想必也不会有太多的苦吃,不能说话,日久天长习惯之后,凭借手势和眼神,也可以拆除生理缺陷造成的交流障碍……也许是犯着杞人忧天的毛病了……已不去想她那儿的事,只想跳进河里洗个澡”。最后,暖提出的“不能拒绝”的请求,是对原乡文化伦理道德的打破,完成了心中“原乡”的重建,没有了记忆中的道德与审美,只有丑陋与残酷并存的“真实的原乡”,却早已是我“回不去的故乡”。

二、别样的乡愁

莫言的这篇小说,在诗意原乡想象的消解的表象下,蕴含着作者深层的“乡愁”。文中的“秋千架”,不仅是造成暖瞎了一只眼,导致了暖与我的悲惨爱情的罪魁祸首,更隐喻了时代的悲剧,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的不合理,莫言用秋千架来隐喻当时的农村运动、农业政策,最终“绳子断了”暗示当时农业政策的失败,这里的暖正是中国亿万农民的缩影,暖的悲剧也是当时中国亿万农民的悲剧,作者隐晦地批判了当时造成农民悲惨命运的农村运动,体现了自己的“愁”。

小说标题中的另一个意象“白狗”,作者借白狗抒发了自己的“愁”。第一层将白狗与蔡队长进行对比,蔡队长临走时亲了暖的头,许诺明年招兵时将我和暖招走,却一去不返。第二层将白狗与“我”进行对比,“我”在事故后进城考大学,即便给暖写过信,面对毫无音信的暖,也从没回过故乡。而在“我”回乡之后,即使亲眼见到了暖的情况,但由于无力改变,便自我安慰,故意遗忘,两次选择了逃避。而白狗却不同,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从小便陪着我和暖,也亲身参与了荡秋千事件,目睹了我的懦弱的逃避和之后暖默默的独自承担生活的不幸。它一直不离不弃陪在暖的身边,暖出现在哪里,白狗就出现在哪里,暖将无处诉说心事都说给白狗听,白狗也懂得她的心意。因此在我回来后,一次又一次将我引向暖,勾起我的回忆,引出我的忏悔心,以身作则的提醒着“我”,不该轻易的忘却与逃避。

暖的悲剧是“我”和蔡队长造成的,可是两个当事人都去了城里,选择了逃避,只有白狗一直陪在乡下的暖身边。作者用对比写法,对城乡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城乡的巨大差异及城市对乡村的忽视和遗忘是导致农民悲剧的又一原因。“我”回故乡时穿着城里已很普遍的牛仔裤,却未曾料到家乡还如此保守落后,遭到村里人鄙视的目光,被哑巴拦在门口不让进。莫言有意交代了对牛仔裤一事的描写,表面是对乡村落后守旧思想的讽刺,实则以细节体现出城乡差距之大,表达了对农村和农民命运的同情与担忧。小说以“我”来隐喻广大从农村走出的知识分子们,提醒他们不要不切实际执着于诗意原乡的美好想象,要真正回家乡看看,才会了解家乡百姓的的生活远不如想象中的美好。同时也以“蔡队长”隐喻了城市的当权者,警示他们要关怀乡村,积极兑现对农民的承诺。应以“白狗”为标杆,不离不弃,真正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逃避、抛弃和遗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暖”的悲剧再次发生,表达了对农民和农村命运的担忧。

莫言作为乡土作家的代表,这篇小说虽然保留了“回乡”小说的基本结构与情感基调,但在此基础上却与同期作品有很大差异,小说毫不留情的戳破了那些粉饰太平的文人对文化原乡的精神幻想,揭露了乡土的衰败,切实反映了的全球化下的文化焦虑,利用白狗和秋千架两个意象,表达了对农村的命运的担忧和对农民遭遇的深切同情,刻画了“回不去的故乡”,表达了“别样的乡愁”。

参考文献:

[1]王佳琦著.《白狗秋千架》主题意识与意象浅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09):29.

[2]张华著.在命运泥沼中挣扎的女性与乡村——莫言《白狗秋千架》解读[J].文本解析,2015(08):117.

猜你喜欢

乡愁意象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永远的乡愁
乡愁
九月的乡愁
乡愁凭寄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