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让生命之花更加灿烂

2017-05-06张海明

速读·下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启迪心灵生命

张海明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種事业。”(叶澜语)生命是教育的原点,又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祖国的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

一、挖掘文本生命情感,在阅读中潜移默化

文学作品有的直接叙写对生命看法,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有的通过社会和他人间接抒写生命体验,如《背影》(朱自清);有的则关注自然及其他动植物生命,给人启迪与思考,如《济南的冬天》(老舍)等。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隐藏在语文课程和文学作品中巨大的精神财富,采取有效的手段使其变成生命教育资源,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人类文化中的精神力量,使学生在阅读中自觉地接受生命教育熏陶,形成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精神品质。

二、强化日常生命体悟,在写作中尽情表达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写作可以宣泄情感,也可以分享生活快乐。所以教师要多让学生写一些贴近生活的作文,从中关注学生心理,倾听学生心声,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认识生命、感悟生命的情感,启迪学生对生命的思考,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中关爱他人、珍惜生命。如:针对各种灾难及跳楼事件,让学生以“关爱生命”为主题进行写作,抒发自己的认识与感悟。写作中,许多学生都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写出了对生命不同程度的感悟,收到了对生命教育的预期效果。

三、重视生命认识转化,在生活中积极践行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最基本的途径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因此,通过开展有价值的实践活动,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如组织“感恩母爱”、“珍爱生命”等主题班会,开展“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主题讨论活动。教育要从实践中走出,更要走向实践。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才能提高教育的效率,才能把汲取的态度价值提升为人的自觉行为。

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种心系学生未来的真教育。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命之贵、生命之美,让脆弱的心灵变得坚强,让沉积阴霾的心空阳光灿烂。

猜你喜欢

启迪心灵生命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唤醒心灵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自然的启迪
“不等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