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朱熹伦理思想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借鉴意义

2017-05-06樊娅苹杨明宏吕静

速读·中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借鉴意义

樊娅苹+杨明宏+吕静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 云南 德宏 678400

摘 要:朱熹的伦理思想在传统伦理思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有鲜明的特点。朱熹伦理思想是在封建社会诞生的,具有崇尚宗法等级,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的特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时代性,但也有可取之处。本文主要以朱熹伦理思想概述作为切入点,研究和分析朱熹伦理思想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朱熹伦理思想;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借鉴意义

引言:

朱熹作为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学集大成者,他研究和分析儒家经典的义“理”,结合以往的思想,建立庞大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被尊奉为官学,朱熹也被世人推崇为“朱子”,与圣人孔子齐名,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当代中国道德建设过程中,需要用批判的眼光正视朱熹的伦理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朱熹伦理思想的精华融入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中,便于有效地推动我国现代化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1朱熹伦理思想概述

朱熹的哲学体系以程颢、程颐两兄弟的“理”本论为基础,并吸取周敦颐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以及佛教、道教的思想而形成。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将“理”提升到宇宙世界和道德世界的本位,成立了“理”一元论的哲学体系。“理”一元论的哲学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1““理”一分殊”的“理”学论

朱熹认为,“理”是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换一句话来,“理”是自然变化、社会变化的固有属性,不会因为人的意识而发生转移。“理”和气是不可分的,但在逻辑上“理”先于起,即“理”是超越时空的潜在,气是时空的存在。“理”是世界的本源,万事万物都由“理”而来,由“理”决定。万事万物虽然各有其“理”,而万事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在朱熹看来,君臣、父子等伦理关系的形成是自然形成的,并不是现实中才形成的君臣、父子等关系,并不是一种人为所能断定的,而是来源于先天地存在的天“理”之中,是“理”的具体体现。在这个观念上,朱熹充分发展二程的“理一分殊”理论,“理一”是指宇宙本体之“理”的唯一性,是自然变化、社会变化的总法则,也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本体。换一句话来说,“理”是事物变化的规律,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分殊”是指事物变化中的多样性和个别性,着重于事物本身各自独有的特点。换言之,每个事物的存在、变化都是由“理”支配的,每个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理”,都在这个“理”的支配下完成生存到消亡的过程。朱熹说:“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他认为,伦理道德是不变的,要求人们遵循“仁义礼智信”、“父慈子孝”、“君仁臣忠”等封建道德准则,便于维护封建阶级的利益。

1.2格物致知和人性二元论

格物致知来源于《大学》,程颐在《二程遗书》指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日穷其理而已矣。”朱熹继承了二程的说法,并建立了更系统的格物穷理说。朱熹在《文集》指出,“格物致知”的具体内容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天理”主要是指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人伦”、“圣言”、“事故”则是天理的阐发应用。朱熹认为:“兀然存心乎草木、器用之间,此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成饭也。”在“知”“行”关系上,朱熹主张“知先行后”。朱熹的知行观,是指儒家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实践。

在人性问题上,朱熹直接继承了张载和二程的思想。张载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认为人性的善恶是禀气不同所造成的,而二程则对这两种人性进行相应的区分介绍。朱熹在张载和二程的思想基础之上,全面论证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人性二元论。与“气”,人生不可缺少。“理”是在人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已经存在,当人形成后,“理”便附着在人参之上,从而形成人所具有的礼义仁智信等优良品质,这便是先天的善性所在,人人皆有,故名“天命之性”。人体形成之时,必禀此气,由于气精粗、厚薄、清浊、久暂的不同,就产生了善恶、贤愚、贫富、寿夭的不同和性格上的差异。它有善有恶,名曰“气质之性”。这便是朱熹对人性提出人性二元论的观点,至今仍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1.3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长期从事教育活动,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前人的教育思想,以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作为出发点,将对学生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针对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心智未开,思维薄弱,他主张让学生“学其事”,即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践活动的实践行为,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针对大学阶段,朱熹注重“教理”,要求学生进行自学,提倡学生多加强学术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朱熹读书的方式也与众不同,讲究“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具体而言,便是注重读书层次感,循序渐进,从范读逐渐到熟读细思;注重读书的反复性,要细嚼慢咽;注重读书的时间性,要发愤忘食,精神抖擞,树立远大志向。

2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对朱熹伦理思想的借鉴

2.1注重以德治国,构建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

尽管,朱熹的伦理思想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体现,强调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存在一定的阶级性和局限性。但是,朱熹伦理为现代道德教育提供了处“理”这些关系的各种准则,让人做到尊老爱幼、父慈子孝等优良的思想品行,有助于维持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使社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在当下而言,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并不乐观,主要是因为我国法制建设刚起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还处于完善阶段、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被严重破坏。在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贪污腐败问题,官员本应为人民服务,却成了为人民币服务;存在自私自利的问题,只注重自己的利益,对他人莫不关系,冷眼旁观的多,见义勇为的少,大公无私反遭耻笑;存在家庭不和睦问题,虐待老人、家庭暴力等事件逐年增加;存在社会公德问题,乱丢垃圾、乱插队等现象随处可见;存在职业道德问题,群带关系、吃回扣等现象比较严重。种种问题,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在这种情况下,朱熹的伦理思想有助于纠正人们的不良的思想品行,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培养人们良好的思想品行。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以马列毛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思想作为指导,注重为人民服务的核心驱动,结合朱熹的伦理思想,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现代化思想道德体系,培养人们良好的思想品行。

2.2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培养人们的良好的道德人格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经济利益不断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的道德问题,例如经济诈骗、合同诈骗的职业道德问题,投资不当、投资有误的家庭纠纷问题,等。要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社会全体人员参与其中,一同构建和睦社会。这就要求各个社会成员妥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有效地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现阶段,我国仍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长期处于初期阶段,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是处于转型的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率经济,其主旋律就是竞争与效率。这种情况很容易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扭曲为纯粹的金钱、商品等经济利益关系,加之中西方文明的各种冲突与碰撞,逐渐转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利益化,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淡化的问题日益出现。朱熹的伦理思想强调通过与外物的接触格致明“理”,强调道德主体要从自己的内心“居敬”、“涵养”。在个人生活中,个人应该注重自省,通过“省察”的方式,不斷增强自己的内心,不断打破天人、物我之间的局限,使人的心灵不断提升,从而达到天地精神和宇宙情怀的高度,有助于人们很好地面对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一系列落后思想的腐蚀,有助于开辟人们的平和的心态,有助于人们的精神层面的提升。朱熹的道德修养过程,主要是先对自己进行反省,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克制,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行,最终塑造成“理”想人格,即为内省-克制-提升-塑造。这对人们个人修养,显得至关重要。

2.3注重知行合一,形成良好的道德教育方式

在我国长期的教育过程中,我国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以灌输为主,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强化过程,是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为教学受体的表现形式,过于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导向作用,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过于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需求,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在这种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不到发展,普遍存在思想僵硬化、能力表面化的问题,非常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和进步。面对这种状况,我国的教育建设可以有效地借鉴朱熹的教育理论,注重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注重循序渐进,注重由浅入深,注重由简到繁,注重由上到下,使得学生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获取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同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多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始终贯彻“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校和社会而言,要提升人们的道德思想,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制度,对践踏道德规范的行为,应该要严厉地进行物质上的惩罚和舆论上的谴责;对良好的道德行为,应该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使人们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促进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

2.4注重全面道德评价体系

道德作为人所特有的一种属性,是人与人之间所呈现的内在和外在的行为举止、言谈神态等。道德评价自然也是针对人而言的,是以一定的道德标准作为导向,判断人的善恶表现、善恶程度,从决定人应该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在当下的道德评价过程中,普遍存在道德评价参与性不高、社会道德评价体系紊乱、道德评价效果不高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良好的道德行为的认识不够,过于注重个人价值,对他人不够重视;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道德衡量标准也比较模糊,没有相应的道德评价体系和机制;人们也不注重别人对自己的道德评价,普遍认为只要没有触犯法律,其言行便是合“理”的,不在乎道德评价。在朱熹的道德思想中,注重道德教育的评估,从社会中选取有名望的学者参与道德考评中,对我国的思想道德评估体系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作用。

3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由于经济利益的不断冲击,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思想道德问题,例如“我爸是李刚事件”、“成都让座门事件”、“深圳红包门事件”等,让人不得不反思我们的道德行为到底是怎么了,怎么才能挽救我们的道德行为。朱熹的道德思想作为一种传统思想,崇尚礼仪,具有完整的道德体系,逻辑比较清晰,对建设现代化的思想道德标准具有相应的借鉴作用,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评估人们的道德水准,有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便于建设我国良好的道德体系,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荣.浅论朱熹伦理思想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借鉴意义[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5,(06):34-38.

[2]董海峰.朱熹家庭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3]姚进生.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对构建当代生态文明的启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76-80.

[4]蔡世晶.朱熹“持敬”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13.

[5]肖磊.朱熹儒家伦理思想的解读[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2012:4.

[6]陈桂芳.儒家传统行政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樊娅苹(1983.09—),女,汉族,云南宣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德育原理;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借鉴意义
论明朝监察制度及对当代中国借鉴意义
探究宋代翻异别勘制度的现代司法借鉴
克拉克财富分配理论对中国财富分配现状的借鉴意义
邓小平的农村改革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唐代官吏考课制度对现行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启示
山西票号兴衰与我国会计发展
儒家思想与明治维新后日企的管理理念
“哈利·波特”的成功因素分析及启示
浅谈山西票号对我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借鉴意义
重温《补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