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肌梗死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探究

2017-05-0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8期
关键词:凝血酶氯吡格雷

吴 菲

(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2)

心肌梗死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探究

吴 菲

(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2)

目的研究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用药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在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并分别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凝血酶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血小板聚集率、左室射血分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均延长,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部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降低,观察组的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升高,观察组的数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肌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心肌梗死;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用药

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属于冠心病的一种,在中老年人中多发,优于冠状动脉突然发生阻塞导致心肌供血出现中断,导致缺血缺氧性坏死。临床表现为胸骨后剧烈疼痛、心律失常、白细胞计数升高、发热,严重的会发生休克和心力衰竭,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临床上对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以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为代表,随着近些年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普遍,严重影响了治疗的临床效果[2]。为了寻找一种新型有效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患者,探讨其联合用药的临床有效性,现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10例,均符合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标准且患者自愿入组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其中观察组中男性32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在34~73岁,平均年龄(58.4±3.9)岁,心肌梗死病灶分别为:前壁33例,下壁13例,后壁9例;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在35~74岁,平均年龄(57.9±4.8)岁,心肌梗死病灶分别为:前壁31例,下壁14例,后壁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肌梗死病灶位置等数据资料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数据比较。患者排除标准: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严重过敏的患者、患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嘱咐患者充分卧床休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给予吸氧或镇静治疗,改善心肌供血再灌注,降低心肌损耗[3-5]。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初始剂量300 mg口服,之后将口服剂量改为150 mg,连续药物治疗30 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用药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初始剂量300 mg口服,之后将口服剂量改为150 mg,连续药物治疗30 d。

1.3 临床观察:在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并分别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凝血酶指标: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血小板聚集率,并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和治疗后的闭塞率。

1.4 疗效评价。显效标准:左室射血分数恢复正常,心绞痛的发生率及硝酸甘油用量降低>80%;有效标准:左室射血分数峰值恢复到40%~50%,心绞痛的发生率及硝酸甘油用量降低率在50%~80%;无效标准:左室射血分数峰值<40%,心绞痛的发生率及硝酸甘油用量降低率<50%,甚至临床症状更加严重。

1.5 统计学分析:本次记录的相关数据资料录入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正态分布检验,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血小板聚集率、左室射血分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均延长,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降低,观察组的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升高,观察组的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注:n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m同时期组间比较P<0.05

左心室射血分数(%)观察组治疗前 11.02±2.11 33.44±6.87 0.60±0.06 32.32±5.23治疗后 13.27±3.44n39.13±7.84n 0.31±0.06n48.18±7.22n对照组治疗前 11.13±2.24 33.48±7.24 0.58±0.10 31.88±5.05治疗后 13.04±3.22n38.68±7.44nm 0.43±0.08nm 43.03±6.57nm组别 时间点 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血小板聚集率

观察组55例患者中,显效27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51例,总有效率92.7%;对照组55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43例,总有效率78.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 论

阿司匹林为非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剂,可阻碍血小板激活减少血栓形成数量,实现抗血小板的作用。氯吡格雷为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物,在不影响环氧化酶活性的同时,限制二磷酸腺苷介导的血小板活性,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弥补阿司匹林单一路径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6-8]。本次研究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单纯应用阿司匹林的临床效果。说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肌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1] 孙威.阿司匹林及其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效果的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9):186-187.

[2] 张勇.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117-118.

[3] 唐松岩.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9):247-248.

[4] 王晶海.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1):83.

[5] 张艳.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预防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51-52.

[6] 罗荣花.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2):38-40.

[7] 李连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29):6007-6008.

[8] 王彦廷.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和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1):115-116.

R542.2+<2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08-0151-022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7)08-0151-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08-0151-02

猜你喜欢

凝血酶氯吡格雷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基于稀土离子介导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开关的凝血酶生物传感器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
羊血凝血酶制备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