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离职潮背后有这样的原因

2017-05-04

中国经济信息 2017年7期
关键词:股价董事长高管

手捧光鲜的职位,却义无反顾地抽身离职。今年前三个月,上市公司再现高管密集离职。

已经结束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商界再现企业高管离职潮。特别是百度、小米、乐视等明星企业的高管离职,更是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人说,没有必要过分妖魔化和过度解读互联网高管离职。

又到高管离职季

前三个月,众多知名企业再现高管密集离职。Wind数据统计发现,今年截至3月17日,A股上市公司主要高管(指董事长、总裁或总经理、董秘、财务总监)离职的已达340家,其中董事长离职105家。另外,部分公司还出现高管集体离职现象,仅3月8日,就有快乐购、华映科技、ST华泽、小天鹅A、武汉控股、大华股份、河钢股份、国祯环保8家上市公司发布高管离职的公告。按月计算,1月份有189例主要高管离职公告,2月133例,3月近半个月就有105例。

事实上,自去年12月份以来,新三板上市公司高管离职就可谓人如潮涌。据挖贝新三板研究院数据统计,3月份以来,截至3月10日,东方贷款、佳瑞高科、万通新材、地矿股份4家新三板公司发布了董事长离职的公告,而今年前3个月共有19位董事长离职。此外,去年8月份至今,共有49位新三板董事长辞职。

可以说,对于上市公司高管们的离职与跳槽,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甚至,只要是企业的业绩稍有不顺,就会有企业高管离职的现象。但现在高管离职,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离职的高管级别与位置更高。Wind数据显示,其中核心高管董事长离职的有30家,如万福生科、中兴通讯、中航重机、神雾节能、海宁皮城等知名公司董事长均在3月份离职。

而且,离职的理由已与以往有了新的变化。据业内人士透露,尽快套现也是一些上市公司高管离职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被相关部门处罚、重大资产重组等亦是原因所在。

此外,颇为玩味的是,企业高管离职将多层面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对公司股价产生波动。然而,部分公司在多名主要高管离职后,公司股价表现惊艳,如94家公司高管离职,在二级市场上,尽管经历了一些调整,但仍有46家公司出现上涨,比下跌的多5家。

“上市公司高管离职实际原因众多。”一券商表示,选择在年报披露前离职的,有与业绩是否兑现等相关。而离职造成公司股价上涨,除了市场炒作向好预期外,部分可能与公司避险有关。

值得关注的是,重合部分即有的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财务总监、董秘等俗称上市公司的“铁三角”集体离职。如现代投资等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均离职,新朋股份、中环装备、韵达股份、*ST宏盛、中飞股份等公司,“铁三角”集体离职。

“个人原因”背后存套利因素

据了解,公司主要高管离职,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主动离职的涉及的因素较多,如年龄、患病、创业、内部分歧、待遇与机制、工作变动等,还有一些则是为了套现脱身,其中,因工作变动离职较多。如珠江啤酒、浙江广厦等公司董事离职均因工作变动。

此外,按规定,上市公司高管减持自家公司股票不得超过所持股份的25%,部分公司高管为了减持套现选择离职。至于上述公司高管是否为套现脱身而离职,短期内难以查证,毕竟离职后减持还受到一定的时间约束。不过,据统计,今年以来,有634家公司管理层及相关人士减持了本公司股票,比去年同期的472家增加了162家。

被动离职涉及的因素也很多,如违法犯罪、业绩不达标、公司更換实控人等。例如,大连友谊的高管集体离职,缘于实控人发生变更,目前自然人陈志祥为实控人。此前酒鬼酒高管集体辞职,随后中粮集团入主管理。

券商人士表示,主要高管离职,主要有个人原因、工作变动、业绩未达标、被相关部门处罚、重大资产重组导致等五方面,而集体离职多以业绩未达标、被监管层处罚及重大资产重组所致。

股价猛涨需警惕

中信证券一人士认为,一些业绩不理想、股权较为分散的公司在高管离职后股价表现不俗,这缘于市场存有被举牌、重组等预期,或许还有寄希望于新的管理层提振业绩。

该人士称,市场需要警惕妖股背后的主要高管离职。在其看来,一些业绩一般的公司股价被拉高后,主要高管配合相关方面套现而离职。

曾经在短短一个月内有11名高管离职的中毅达,其股价曾从8.25元飙升至22.38元,期间连拉了11个涨停,成为2016年妖股。而在高管集体离职前,公司的重要股东合计减持套现超亿元。

“上市公司主要高管非正常变动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及规划肯定有不利影响。”一名长期从事产业并购的人士说,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

2013年至今,华锐风电高管已经几轮大换血,公司将面临被ST。目前,公司股价2.17元,为A股最低价股。

近两年来,东方网络违规次数高达13次,且多次被深交所问询、通报批评,被证监会处罚。一位从事并购的律师称:“如果之前有违规处罚案例,监管层会更慎重考虑重组方案通过的可能性。”

更有意思的是,此次重组期间,东方网络也经历了大规模的高管“洗牌”,去年7-10月,包括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在内的4位高管接连辞职。而在重组预案公布的前几天,东方网络也将公司内审负责人和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更换。

而当前,在东方网络的资产重组方案中,2000倍的溢价也吸引了诸多的关注。

根据重组预案,东方网络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嘉博文化100%股权、华桦文化100%股权、元纯传媒100%股权。

此次交易,东方网络拟向交易对方支付现金13.42亿元,并以不低于16.12元/股发行1.36亿股,以购买上述资产。同时,东方网络定增募资20.9亿元,用于支付此次交易现金对价部分、支付交易相关费用,以及对上述三家标的投拍影视剧等项目。

让人惊异的是,元纯传媒评估增值率超过2000倍。截至2016年6月30日,元纯传媒所有者权益账面值仅为42万元,而采用市场法评估后的评估值则为8.37亿元,增值率达到惊人的2000倍,最终交易价格为8.15亿元。

去年以来,影视类并购案此起彼伏,但未有收购标的溢价率高达百倍的,而此次2000多倍的溢价率,引起市场一片哗然。

猜你喜欢

股价董事长高管
迷失在权欲中的董事长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学不成名誓不还——王进源董事长讲述NECO在大陆的20年
狼狈不堪的董事长
追寻直销正道 推演直销未来——访大作为董事长毛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