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荷兰选举:赢得对民粹主义的阶段性胜利

2017-05-04刘晨

世界知识 2017年7期
关键词:吕特组阁自由党

刘晨

2017年,欧洲将迎来多国元首或议会选举。受英国脱欧、特朗普胜选等事件的巨大冲击,欧洲密切关注民粹主义动向,恐其“生根发芽”,动摇欧盟根基。3月15日,荷兰议会举行换届选举,正式拉开欧洲超级大选年序幕,被国际舆论公认为对欧洲政治及民粹主义势力崛起的“摸底测验”。叫嚣脱欧、排外、反自由贸易、反全球化的荷兰极右翼民粹主义政党自由党若上台,将直接冲击法、德选情,还可能导致欧盟解体并深刻影响国际政治格局。自由党选前民调支持率与执政党自民党不相上下,甚至一度领先。欧洲主流媒体皆惶恐,称荷兰大选“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或再次飞出黑天鹅。但结果显示,执政党再次获胜:自民党得票率居首,吕特得以连任首相,而自由党选情却远不如预期。这一定程度显示,欧洲民粹政党尚不足以颠覆主流政治。但欧洲政治的“极化”现象仍会加剧。

议会选举重挫民粹势力

荷兰议会分为一、二两院,立法权主要集中在二院,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只有获得半数席位的政党方能组阁。若没有政党达到单独组阁标准,获得议席数最多的政党有优先组阁权,但必须与其他政党一起凑够半数以上议席并联合执政。荷兰多年来一直处于多党联合执政状态。

此次选举实为议会二院选举,二院共150席,28个政党参选角逐席位。计票统计显示,投票率超过80%,创30年来之最。13个政党进入议会,其中执政党自民党以33席居首,自由党仅获20席,远低于选前30席左右的预期。自民党党首即现任首相吕特宣布胜利,称荷兰“在法、德大选前赢得了对民粹势力的阶段性胜利”。

自民党赢得优先组阁权,吕特承诺将“尽快组建稳定政府,理性地领导和治理国家”。自由党党魁维尔德斯虽在选举中落败,但仍表示希望参与执政,称“已准备好与新政府合作”。但在竞选过程中,包括自民党在内的主流政党已多次明确拒绝与其联合执政,自由党入阁无望。

荷兰成功叫停民粹主义,没有成为民粹之风在欧洲吹倒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欧洲主流政治力量“倍受鼓舞”。法国总统奥朗德、德国总理默克尔以及欧委会主席容克等皆对选举结果“非常满意”,第一时间祝贺吕特“成功击败极端主义”。默克尔称,很高兴看到高投票率取得一个绝对支持欧洲的结果,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是“民主的好日子”。欧洲主流媒体也纷纷称赞荷兰“为超级大选年开了个好头”。法国《费加罗》报称,荷兰大选结果使欧洲,特别是法国主流政党“松了口气”。德国《明镜》周刊称,2016年12月奥地利总统选举和荷兰议会选举皆表明“欧洲民主经得起考验”。

自由党受挫的三重原因

民粹主义在西方高歌猛进,但却在荷兰大选中被叫停,主要原因有三。首先,近年来荷兰整体状况良好,并无亟需深度改革的重大危机。荷兰并非金融及欧债危机的重灾区,且2013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已逐步进入复苏轨道,2016年GDP增长率达2.1%,超出欧元区整体1.7%的增速。此外,荷兰投资和消费恢复增长、失业率持续回落,财政赤字率保持在3%左右,公共财政状况健康。2015年11月,标普将荷主权信用评级从AA+上调至最高的AAA,前景展望为稳定。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多伦称,目前荷兰形势向好,民众无意改变,这钳制了维尔德斯崛起。同时,荷兰经济高度依赖外贸,占GDP比重逾70%,且其中八成面向欧盟国家,主流民意坚定支持自由贸易,维尔德斯所呼吁的脱欧等主张并不符合荷兰利益。此外,荷兰商业文化浓厚,民众投票总体务实,常“货比三家”,自由党纲领明显缺乏说服力。

其次,与美两党总统制不同,荷兰政体为完全比例代表的多党议会制,历届政府均须数党结盟乃至左右大联合。自由党2006年成立当年就在议会拿下9席,成为第五大党。2010年自由党更是拿下24席,虽未参与执政,但为执政联盟提供“默许支持”,早已成为影响荷兰政坛的关键力量。民众视自由党“既非魔鬼,也非救世主”,与其他传统政党并无二致。但同时,荷兰内阁中首相与大臣地位平等,民众为提升组阁效率及政府稳定性,往往有意力推中左或中右大党获得更多席位,助其居中调和。故自由党虽曾多次入阁或支持政府,但始终无法主导荷兰政局。欧洲改革中心研究员雷姆·科特韦格透露,即使选前民调领先时,维尔德斯也自认“实施理想政见相当困难,不如做最大反对党”。

最后,美国与土耳其亦“扯后腿”“帮倒忙”。维尔德斯素来鼓吹要“效仿美国总统特朗普收回祖国”,且学习特朗普频繁使用社交媒体,利用推特表达政见,被贴上“荷版特朗普”“推特治國”等标签。但特朗普在荷兰声名狼藉,与特朗普的相似性只能重损维尔德斯形象。维尔德斯在选前仍强调“并非赞同特朗普的所有作为”,可惜为时已晚。同时,荷土两国在投票前夕爆发外交争端,吕特政府通过强硬回击“力展领导力、保护力”,广受国内及欧盟赞誉,进一步拉升其选情。

欧洲政坛喜中有忧

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为欧洲政坛留下了巨大心理阴影,欧洲政界对民粹主义抬头过分敏感。事实证明民粹主义在欧洲影响力有限,离上台尚有一定距离。但亦不可忽视其对欧洲政治生态带来的强烈冲击,欧洲面临的大考远未结束。今年1月,法国国民阵线、德国选择党等欧洲极右翼政党领导人高调聚会,寻求建立“统一战线”,建立“自由欧洲”。未来,欧洲各国政府仍将备受民粹势力掣肘,组阁与施政难度或不断加大。

一方面,民粹政党力量尚不足以颠覆欧洲主流政治。欧洲不应忽视公投不同于选举、美国政体与欧洲大多数国家亦有明显不同的事实。此次荷兰选举前,欧洲舆论一片“狼来了”的论调,最终证明不过是一场虚惊,在欧洲民粹之风盛行的助推下,自由党支持率与2012年相比不进反退。与此同时,极右势力在法、德等欧盟核心国家亦难成气候,根据主流民调显示,4月法国极右政党国民阵线虽有望突破首轮选举,但5月仍将以明显劣势败于任一位主流候选人;3月8日民调显示,德国极右政党德国选择党支持率已由近20%高位跌至8%,9月德国议会选举,德国选择党最多也只是进入议会,无力威胁政府。

另一方面,欧洲政治“极化” “分化”现象恐将继续加剧。传统上,欧洲主流政党政见趋同,不断向中间靠拢。但近年来,这一状况出现扭转之势。此次荷兰议会选举中,中左、中右政党部分吸纳极端主张:工党前领袖、前副首相兼财政大臣博斯公开附和维尔德斯;吕特亦在移民问题上罕见强硬,甚至发表公开信,要求不尊重荷兰价值观与习俗的移民离开荷兰;荷主流政党皆反对欧洲深化一体化进程,主张欧盟“停止扩张”;自民党呼吁建设“多速欧洲”,基民盟要求采取措施确保欧盟成员国履行财政承诺,工党亦称“现在不是欧盟走向联邦化的好时机”。可见,虽然维尔德斯并未登台,但“维尔德斯效应”已加速荷兰政治生态变化。此外,在法国,社会党、共和党候选人为了争夺选票亦不断向极左、极右靠拢,吸收反建制政治力量主张,民粹势力正助推欧洲政坛进一步“极化”。

政治“极化”亦助长了政治分化。荷兰绿色左翼党、自由党分别较上次选举增加了10个与5个议席,执政党之一的工党则猛丢29席。此次13个政党进入议会,主流政党选票下滑,严重削弱传统大党实力及其掌控力,预计新政府将至少由4个政党联合执政,大大增加了组阁谈判及施政难度。阿姆斯特丹大学政治学家克鲁维尔悲观预计,鉴于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荷兰恐将“打破比利时540天无内阁的世界纪录”。

此外,荷兰此次虽未爆出外国势力干预大选的丑闻,但荷兰毕竟体量小,既非博弈焦点,又可人工计票,但法、德等核心国家难据此排除遭插手可能。白宫首席战略顾问班农曾公开表示要“向欧洲扩展极右思想”。法外长埃罗、德联邦情报局局长卡尔则指责俄罗斯“破坏民主程序”,为极端政党提供支持并抹黑其主要对手。荷兰大选虽为欧洲迎战民粹主义赢得一定喘息空间,但欧洲未来仍将面临严峻挑战。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研究人员)

猜你喜欢

吕特组阁自由党
骑车告辞
严守防疫政策,荷首相只陪母亲最后一晚
以色列明年再次大选?
内塔尼亚胡获授权组阁
澳执政党新规终止总理“走马灯”
打成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