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足球教育改革与实践发展的思考
——兼论成立中国(上海)足球教育学院的可行性

2017-05-04马洪亮张继玺司虎克

体育科研 2017年1期
关键词:足球青少年上海

马洪亮,吴 强,张继玺,司虎克

校园足球教育改革与实践发展的思考
——兼论成立中国(上海)足球教育学院的可行性

马洪亮1,2,吴 强3,张继玺4,司虎克2

以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为切入点,思考校园足球开展的实质、人才培养与发展出路等问题,探讨成立中国(上海)足球教育学院的必要性、可行性。通过充分整合高校、俱乐部、社会等资源,融合校园足球教育、人才培养、社会接纳三大系统,构建大中小学全覆盖、“一条龙”式的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

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改革;中国(上海)足球教育学院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当前,促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特别是我国正以足球的改革为突破口,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提升中国体育大国形象。“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是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足球发展水平和成就中国足球梦想的基础工程。”[1]2015年 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提出把发展足球运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行“三步走”战略的主要目标,制定了包括“积极申办国际足联男足世界杯、国家男足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进入世界强队行列”在内的远期目标[2]。2015年7月27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 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到2025年建设 5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0个左右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等目标[3]。本文以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为切入点,思考校园足球开展的实质、人才培养与发展出路、师资培训等问题,通过探讨成立中国足球学院的必要性、可行性,构建大中小学全覆盖,“一条龙”式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为实现普及足球运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提升人口素质、推动足球事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 校园足球的定位与实质

1.1 培养兴趣,增强体质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集体性强,参与度高,对于引导更多的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具有独特作用。校园足球不同竞技足球,而是面向全体青少年,与学校教育相融合、促进足球技能、身心健康和人格塑造三位一体的足球普及运动。换言之,校园足球最主要的特征: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但并不排斥足球精英人才的培养。校园足球的普及和青少年兴趣培养,需要足球精英的示范引领;二是校园足球的第一着眼点不是竞技,而是健康运动方式和体育习惯的培养。

体育教育有着与其他学科教育不同的特点,美国在20世纪 30年代就提出过 “透过身体的教育”(education through the physical)的理念,其内涵是体育活动通过身体对人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勇于进取、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比学校其它任何活动更为直接和有效,对于学生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独特的、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4]。

足球运动对磨练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尊重规则、团结协作的精神有着重要作用[5]。通过足球运动,青少年会在体育参与中学会正确面对挫折、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因此,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是全方位的,是目标的第一性。校园足球的关键在校园,只有根植于校园这样的沃土中,足球才会有生命力,有文化底蕴,才能更持久[6]。

1.2 普及足球运动,推动足球事业发展

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指导思想的实质是,通过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达到教育育人提升体质之目的。长期以来,我国违背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成长培养的规律,锦标主义倾向明显,致使后备人才不足,导致了青少年足球人口锐减。调查显示,与竞技体育飞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民健身运动实施效果与追求的目标之间仍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国民体质连续下降[7]。2015年 9月《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高校学子的体质下滑明显,和 2010年相比,全国 19至 22岁年龄组(本科阶段)的男生的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指标全部下降,而女生略好,有升有降。高校学子视力不良检出率为86.5%[8]。校园足球首先是教育普及,其次才是竞技足球,应充分挖掘足球运动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教育功能来吸引青少年、影响社会、形成共鸣,让更多人参与,享受足球的乐趣。

2 校园足球发展更加注重育人和文化理念引领

无论是《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还是《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都将校园足球的目标确定为“育人”,即通过校园足球,达到育人的目的[9]。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在校园打好足球的群众基础,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2.1 全国校园足球蓬勃开展

开展校园足球的宗旨是,通过体教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进取和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形成校园足球文化,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10]。2014年末,校园足球活动已经覆盖了中国大陆境内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全国开展校园足球联赛的学校达到 6 326所,注册人数191 766人,吸引了2 700 504名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绿茵场地,走到阳光下。自2009年至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为中国青少年足球队伍培养了大批后备人才[11]。

2015 年 8月 2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 2015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名单的通知》,认定并命名8 627所中小学校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15年8月、2016年6月,教育部先后两次发布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名单,涉及13 382所中小学和 69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12,13]。特色学校和试点县(区)的建立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校园足球教学训练改革,推动校园足球竞赛活动开展和校园足球推广普及。

2.2 文化理念引领校园足球持续发展

没有理念,就没有发展方向,就会失去前进的目标和动力。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14]。足球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教育人的重要手段。它既包括足球场地、器材、设施等物质文化和各种规则、管理文件等显性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学习文化和职业道德文化等隐性文化[15],让学生在学习足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接受德、智、体、美、劳的综合教育,使广大青少年真正做到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心灵和谐[16]。德国、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家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中,“尽管各国都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格外重视,但无一例外是他们都对参加足球活动的青少年学生提出了要保证接受正规、系统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17]学校是否重视足球、学生如何平衡学习和踢球时间、家长担心学生运动受伤等多重因素都影响着我国足球校园的开展。相比之下,巴西的体育课并未刻意突出足球,但足球无疑是巴西校园最受欢迎的运动。这也提醒我国发展校园足球需要营造浓郁的足球参与氛围,用足球文化来引领校园足球的开展[18]。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指出“发挥足球育人功能。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把校园足球作为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程,增强家长、社会的认同和支持,让更多青少年学生热爱足球、享受足球,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并从“推进校园足球普及”“促进文化学习与足球技能共同发展”“促进青少年足球人才规模化成长”“扩充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和举措[2]。但也应该注意到,足球运动仅是众多体育运动中的一种,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更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参与,而应该根据学校及学生特点的实际情况开展。通过在特色学校推进校园足球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专门的足球学习,掌握足球运动技能,但并不能局限于足球项目,而是希望通过校园足球发展带动其他运动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并带动整个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使学生能够掌握一至两项、甚至多项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19]。学校应尽可能提供多种类型的体育运动硬件设施,满足不同学生锻炼身体、热爱运动的需求。

3 设立中国(上海)足球教育学院,构建大中小学“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

校园足球开展中存在师资短缺、足球专项教练员不足、足球运动员少、持证教练员少、运动员出路窄、校园足球组织管理水平低等问题,亟需改革现有校园足球教育模式,构建校园足球人才大中小学全覆盖“一条龙”式培养体系。

3.1 中国(上海)足球教育学院的定位与运行机制探讨

3.1.1 中国(上海)足球教育学院的定位

从表面看,当前校园足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运动水平不高、运动普及率不高,但深层次原因主要体现在:一是在教育升学和分数至上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念下,足球在学校教育中被边缘化;二是校园足球开展大中小学足球的分层递进、纵向衔接的体系不完善;三是校园足球的体制不健全,包括体教结合机制、政府学校和市场的协同机制、学校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专业化发展学生的升学机制等;四是基础条件保障薄弱,如专业师资和教练员队伍建设、运动基地建设、运动赛事的组织、风险控制和运动保健等。传统的足球学校主要是针对职业运动员的训练与培训,在国家体育总局、地方体育局的领导下,注重运动技术的培养,文化理论水平较低,一旦不能成为职业运动员或者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就面临人生职业发展受限、融入社会困难等迫切需要破解的问题。破解这些难题,亟需组建一个功能性的实体来统筹整合资源,提升校园足球发展的能级。《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指出:“设立足球专业学院和学校。适应足球人才培养需要,依托具备条件的本科院校设立足球学院,积极探索建立文化教育与足球运动紧密融合的新型足球学校。”

设立中国(上海)足球教育学院,其定位主要为:培养拥有国际化视野、高层次的校园足球人才,优化高等院校、中外足球职业俱乐部(高水平教练员、运动员)、社会等资源,注重实践性、实战性,体现理论性、研究性,打通大中小学足球人才的上升通道与职业发展出路,拓展校园足球人才职业多元化发展通道,实现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层次全覆盖,融合校园足球教育、人才培养、社会接纳三大系统,为我国校园足球人才培养及竞技足球运动员培养做出持续贡献(见图 1)。

图1 校园足球人才大中小学 “一条龙”式培养体系Figure 1 Campus Football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Covering Primary Schools,Middle Schools and Colleges

设立中国(上海)足球教育学院,其主要功能为:一是制定校园足球发展战略规划和建设校园足球发展的智库,为包括校园足球在内的中国足球事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科研攻关支持;二是开展校园足球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以足球运动项目开展为突破口,提升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本市乃至全国足球专业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三是强化学校师资队伍和教练员、裁判员、足球市场经营人员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实现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层次全覆盖,培养高层次足球专业人才;四是指导各专业足球学校和青少年运动队的发展,构建校园足球协作网络,开展专业评估和督导;五是建立校园足球国际交流窗口和展示平台,开展国际校园足球教育教学论坛与比赛交流活动,提升我国校园足球水平。

3.1.2 中国(上海)足球教育学院的运行机制

设立中国(上海)足球教育学院,要率先进行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为上海教育改革和体育改革的试验田。用足用好上海教育综合改革政策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体教结合的相对独立运行的部门(如非法人的相对独立办学实体)。

在办学体制方面,中国(上海)足球教育学院可以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依托体育学科实力雄厚的高等院校如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由中国足球协会和相关高校承办,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体育局作为业务主管部门,实现理事会下的院长负责制。

在运行体制机制方面,一是实行共治管理体制,体育和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共同组建理事会,进行决策;二是享有自主设置校园足球课程和建立足球相关学科专业的权利;三是建立开放流动的人事管理机制,对足球领域专家但没有高校规定学历和学术职称的专业人才实行项目聘任和协议年薪制;四是实行综合预算管理,单独实行预决算,教育和体育部门予以长期稳定的专项经费支持。通过整合国内现有资源,引进国外高水平优秀教练员、俱乐部球员、专业管理员,开展包括足球专业学生、教师 /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足球项目管理人员等方面人员培养培训等。同时,中国(上海)足球教育学院加强足球专业与教育专业培养协同,教学、科研、竞技协同,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协同,加强与国际足联、中国足协、中外高水平俱乐部等交流合作,承办国际校园足球论坛、国内校园足球相关培训,以上海为中心,辐射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推广校园足球,培养校园足球人才,为全国校园足球的开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体现多元化人才培养特色。一是扩大生源来源,建立开放多元的本科生招生方式,做到“足球特长+文化底线”与“足球底线+文化优秀”的双轨招生机制,招录普通高中、少体校学生和运动员,保障优秀足球人才选拔的科学性。设置专业硕士培养,坚持应用导向,主要招收具有实践经验的体育教师、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二是人才培养层次“本硕博”全覆盖,吸引最优秀人才报考,实行“本硕连读”、博士申请考核制等培养政策支持,提升足球人才的层次水平。三是拓展学生毕业就业渠道。学生毕业后可担任大中小学足球专项教师、职业运动员、职业体育各类足球教练员或管理员、社会体育足球指导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等方面的工作。

3.2 设立中国(上海)足球教育学院的必要性

3.2.1 有利于促进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目标的实现

体育是全球著名城市的重要组成元素和特征,一支优秀的职业球队就成了一座城市的象征,如皇马足球俱乐部、巴萨足球俱乐部之于西班牙马德里、巴塞罗那。经过多年培育发展,上海体育赛事品牌建设和体育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05—2015的 10年间,上海共举办国际性赛事445次,全国性赛事 626次。近几年每年举办全国性以上赛事基本稳定在130次左右。F1中国大奖赛、上海ATP1000大师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等一批国际顶级赛事落“沪”生根,赛事的品牌效应彰显。上海体育产业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2014年,全市体育及相关产业总产值突破了 420亿,体育服务业已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支柱,占比近 50%[20]。上海城市建设目标从2020年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转变为2040年的全球城市,其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由“十五”规划的创建亚洲体育中心城市转变为 2025年基本实现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为了上海2025年基本实现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建设目标,创新体制机制,探索体育人才培养有效模式成为应有之义。在上海成立中国(上海)足球教育学院,有利于上海培养符合城市体育发展目标定位的人才,为率先深入“探索符合足球运动发展规律、体现上海特色的职业俱乐部发展道路”,为“大力提升足球俱乐部竞技水平,努力打造百年俱乐部”打下坚实的专业人才基础。

3.2.2 顺应我国足球改革大局,促进校园足球发展

发展校园足球是成就中国足球梦想、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工程,对于深化教育改革、振奋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校园足球工作虽然有了明显的进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享受到参与足球运动的快乐,但仍面临诸如师资、场地、经费、安全、家长是否支持等问题。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中国足协副主席王登峰曾指出,全国乡镇中学以上的学校,平均每个学校只有 0.7个体育老师,许多乡镇中学,甚至体育老师都没有,足球专项老师更是没有[21]。有研究表明[22.23],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也存在着校内足球课程开设率低、课外足球活动开展不力、足球文化活动内容与方式陈旧、课余训练、精英化倾向严重等问题;上海高校校园足球开展中也面临缺乏足球校本课程、以足球比赛代替足球活动、足球文化产品研发滞后、氛围不够浓厚等现象。

设立中国(上海)足球教育学院,有利于在校园足球开展中“坚持育人为本,注重技术能力和意志品质培养,切实提高校园足球水平”;有利于“完善培养和竞赛机制,形成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的训练和联赛体系,打通人才持续成长的通道,培养高水平足球人才”;有利于拓宽渠道,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倡导社会志愿服务,建设一支能力强、作风好的师资队伍,为推动校园足球广泛深入持续开展提供人才、智力等方面的支撑,为有效地解决校园足球师资、课程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3.3 设立中国(上海)足球教育学院的可行性

3.3.1 依托上海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制度优势,充分整合优势资源

向改革深水区挺进,破解教育发展的深层次瓶颈问题,是上海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承担的使命。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全局,上海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先行先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设立中国(上海)足球教育学院,正好可以充分利用上海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的制度优势,突破现有的藩篱,按照《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的要求,充分整合资源,系统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实施义务教育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大学体育专业化相衔接的改革”[24],提高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与教育的质量。

上海在推广校园足球运动、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具有多方面综合优势。体现在:

拥有一批知名度高、综合实力强、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如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在体育人才培养,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等方面师资雄厚、经验丰富。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入选上海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的高峰学科 (I类), 正以国家体育发展战略为主导,以学科前沿和目标需求为引领,提升体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足球职业化水平居我国前列,职业足球文化氛围较好。截至2016年1月,上海拥有上海申花和上海上港2支中超足球队、上海申鑫 1支中甲足球队、上海普洱万豪1支中乙足球队,在全国居于前列。上海申花是最早参加中国足球甲 A联赛的球队之一,始建于 1993年 12月,曾获得 1995年甲 A联赛冠军,1998年中国足协杯冠军,1995年、1999年、2002年中国足球超霸杯冠军,2007年东亚 A3联赛冠军等荣誉。上海上港足球俱乐部始建于2005年12月,属于后起之秀,曾获得1次中超联赛亚军,1次中甲联赛冠军,1次中乙联赛冠军,2次全运会冠军,5次沪港球会杯冠军等荣誉。两支球队在上海的优异表现,赢得了众多青少年球迷,营造出了较好的职业足球文化氛围。

拥有一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上海市设置的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目前,上海先后两批共140所中小学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崇明县 (区)、 杨浦区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2015年 10月,根宝足球训练基地等 10家单位被上海市体育局授牌为上海市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这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上海市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的建立旨在构筑起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金字塔,通过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走上足球场,夯实青少年足球基础,努力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推广普及的示范(见表 1)。精英训练基地作为上海市校园足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通过科学的训练和系统的选拔机制,为上海及国家培养和输送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

表1 上海市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一览Table I List of the Young Football Elite Training Centers in Shanghai

3.3.2 上海已率先尝试开展大中小学“一条龙”式校园足球人才培养

2012 年 1月,由上海部分大、中、小学及其所在区县教育局和体育局自愿结盟组成的,致力于青少年足球人才“一条龙”培养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成立[25]。 联盟旨在通过实施上海市校园足球“一条龙”课余训练体系建设,扩大校园足球人口,夯实校园足球发展基础,探索出适合上海乃至全国校园足球发展的新型模式,为培养文化素质高、专项技能强、全面发展的足球后备人才奠定基础;充分发掘足球运动在青少年学生中的独特魅力和综合教育功能,构建校园足球文化,深入推进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为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发挥积极作用。该联盟明确了教委主导管理,体育局辅助、支持的架构,高校在校园足球联盟中起引领作用,成立了区县及高校、高中分联盟,健全了各级学校的管理组织,构建了市、区、校三级管理体系,基本解决了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畅等问题[26]。 同时,构建联盟内部大学、高中、初中、小学“1-2-4-8”足球项目布点体系,确立了“四横”(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纵”(暑期学生足球赛、校际联赛、区际杯赛、国际邀请赛)的四级赛事体系,全面承担起组织、开展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的职能,为大中小学“一条龙”式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

4 结语

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础性工程。校园足球的普及推广与水平提高,离不开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先进的文化教育理念引领,离不开学校、家长、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设立中国(上海)足球教育学院,充分整合高校、俱乐部、社会资源,突破现有人才培养的藩篱,打通足球人才培养的通道和出路,构建大中小学“一条龙”式全覆盖的人才培养体系,让更多青少年学生热爱足球、享受足球、参与足球,必将为实现青少年文化学习与足球技能共同发展、青少年体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同步提升、足球人才成长与足球水平同步提高等多赢局面打下坚实基础,为有力地推动校园足球的普及与发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促进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目标的实现乃至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教育部等6部门.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教体艺(2015)6号][EB/OL].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edu.cn/srcsite/A17/moe_938/s3273/201508/t2015 0811_199309.html.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11号][EB/OL].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3/16/content_9537.htm.

[3]王镜宇,刘奕湛.《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出炉[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 com/sports/2015-08/07/c_128105336.htm.

[4]司云.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学校体育均衡协调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2005,5:12-13.

[5]中国教育报.2015年中国校园足球发展报告之学校经验(下)[J].青少年体育,2015,7:1-3.

[6]李小伟.校园足球和运动员培养是两码事[N].中国教育报, 2015年3月31日第8版

[7]陈绍艳,杨风华,刘晓阳等.湖北省城市社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5:45 -48.

[8]王楷.2015国民体质监测报告:高校眼镜族扩大男生指标全下降[EB/OL].环球网.http://china.huanqiu.com/hot/2015-08/ 7197799.html

[9]吴键.校园足球:首先是教育其次才是足球[N].中国教育报,2015-3-31(8).

[10]朱凯.5084所学校加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计划[EB/OL].人民网.http://sports.people.com.cn/n/2013/0407/c35862-21041941 .html.

[11]袁雪婧.校园足球的2014稳步推进健康有序[N].中国体育报,2015-1-1(3).

[1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公布2015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名单的通知(教体艺函[2015]5号)[EB/OL].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srcsite/A17/moe_938/s3273/ 201509/t20150907_206023.html.

[1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公布2016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名单的通知(教体艺函[2016]1号)[EB/OL].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srcsite/A17/s7059/201607/ t20160715_271969.html.

[14]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238-239.

[15]李铁,孙红叶.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13-116.

[16]王炜华,刘超.阳光体育背景下校园足球文化的作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6):33-35.

[17]张廷安.开展校园足球活动需要理念引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8:112-117.

[18]姬烨.学校没足球课但人人踢球——巴西校园足球“锦囊”[EB/OL].人民网 .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15-11/03/ c_128388170.html.

[19]李雪颖.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教育与发展论坛举办[N].中国体育报,2015-6-26(3).

[20]平萍.努力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上海体育局局长黄永平访谈[N].中国体育报,2015-12-18(1).

[21]公兵,树文,汪涌,等.校园足球托起中国足球的未来[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15-04/02/c_12764 9673.html

[22]董众鸣,柳志刚.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4):90-94.

[23]颜中杰.上海高校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研究[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4,2:171-173.

[24]焦新.教育部上海市签协议共同推进上海教育综合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4-11-23(1).

[25]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简介[EB/OL].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网. http://www.ssfl.cn/Web/Site/content.aspx?id=437&code=700001.

[26]董众鸣.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发展方式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14(11):1002-1004.

(责任编辑:陈建萍)

Education Reform and Practice Development of the Campus Football:Feasibility Study on Establishing China(Shanghai)Football Education College

MA Hongliang1,2,WU Qiang3,SI Huke1,ZHANG Jixi4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2.Research Center of Sports Law,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s and Law,Shanghai 201701,China;3. University Office,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s and Law,Shanghai 201701,China;4.Shanghai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Shanghai 200032,China)

Focusing o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of campus football,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essence,talent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ampus football and explor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China(Shanghai)Football Education College.By integrating the resources of the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football clubs and the society and merging the three systems of campus football education,talent cultivation and social acceptance,it is possible to form a new campus football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which covers elementary schools, middle schools and colleges.

campus football;talent cultivation;reform;China(Shanghai)Education Football College

G807.01

A

1006-1207(2017)01-0089-06

2016-09-17

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程重大委托项目(HJTY-2014-A19)。

马洪亮,男,河南永城人,上海政法学院讲师,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体育法学。 E-mail:mahongliang006@163.com

1.上海政法学院 体育法学研究中心,上海201701;2.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上海200438;

3.上海政法学院 学校办公室,上海201701;4.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 200032。

猜你喜欢

足球青少年上海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欢乐上海迪士尼
认识足球(一)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