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

2017-05-03卢婷婷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师建设

【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前艺术教育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建设是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是高师优化专业结构的需要,是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为此,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建设中应明确高师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先进的实训室、实践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提高高师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师 艺术教育专业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170-03

一、当前艺术教育发展的状况

(一)新形势下中小学校艺术教育的宗旨

教育部2014年1月公布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表明,国家将从2015年开始对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相关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以及学生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为更好地落实要求,教育部还制定了《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艺术素质测评内容包括(见表1)。

教育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提及:“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覆盖到全体学生。”显而易见,今后义务教育阶段中,综合性艺术教育势必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二)新形势下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基础艺术教育以音乐、美术书法课程为主,城区中小学配备有专职专业课程教师。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戏曲、绘画、书法作为艺术素质的主要内容,是艺术素质测评的关键点,在整个艺术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戏曲、绘画、书法教学活动是中小学艺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主要以音乐、美术、书法教师为主承担,艺术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以“情感”体验为目的,贯穿在艺术教学全过程,在多种艺术形态中感染、熏陶、培育学生的美好情操形成高尚品格。随着《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全面开展,经调研,从中小学校得到的反馈意见是迫切需要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多面手”的艺术课程教师。

(三)新形势下中小学校艺术教育状况。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艺术教育依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艺术课程开课率不足、艺术活动参与面小、艺术师资短缺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农村学校缺乏基本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评价制度尚未建立,这些问题制约了艺术教育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以桂北地区为例,据调查了解,县城以下农村学校,基本无专职艺术(音乐、美术)老师,致使绝大部分农村学校无法正常开设艺术课程,有少数学校虽然开设了相关的艺术课程,但多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其教学效果也远未达到预期的设想。

二、高師艺术教育专业建设依据

(一)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基础教育艺术课程的改革,是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推动力量。新形势下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对艺术教育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桂北地区,它泛指以桂林为核心的广西北部地区,桂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主要居住着壮、苗、侗、瑶、回等少数民族,基础艺术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成效“贫富不均”的现象,特别是基层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师资的匮乏,制约了农村地区艺术教育的实施与发展,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整体教育教学质量。艺术学科的基础教育改革,迫切需要具有时代性、综合性、规范性的适合基础艺术教育的师资。

(二)高师优化专业结构的需要。建设艺术教育专业是艺术学科建设的自然要求,是促进学科专业链进一步延伸、实现专业间互补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科做大做强的需求。艺术教育专业不仅具有独立的专业研究价值,且能进一步促进艺术教育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交叉、互补、提升,共同发展、整合和优化课程结构,使艺术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从而为区域文化教育发展更好地服务。

(三)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随着艺术教育发展,艺术教育服务社会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桂北地区,由于各种原因,桂北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致使整个桂北地区各县市各级各类学校、文艺团体、文艺演出单位对艺术高素质人才急缺的状况。音乐专业和美术专业部分毕业生就业后兼职从事基础美术教师、基础书法教师、基础音乐教师,基础舞蹈教师及群众文化艺术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桂北地区艺术师资和群文工作人才匮乏的现状。因受专业的限制,在校学生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对艺术教育进行系统、全方位的学习,出现学不致用、工学脱岗的情况,所学的一些音乐、美术、舞蹈、表演基础知识远远满足不了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路

(一)明确高师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以广西桂北为例,城区中小学校艺术教育课堂,以音乐和美术课程为主,配备有专职专业课程教师。经过调研,广西桂北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近年来通过实施“特岗计划”等举措,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仍存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现状是仍旧解决不了开足开齐开好规定课程的问题,构成许多课程成为紧缺薄弱学科课程,其中艺术(音乐、美术)课程因为师资配备不足情况尤甚,以致基层乡村中小学校几乎没有专业专职的艺术教师。桂林市教育局早在2008年就已经开始实行中小学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评选市级“艺术示范特色校”并给予项目经费支持艺术活动的开展:方法是要求市属各中小学校推行体育艺术“2+1”项目,以班级为基础,以社团的形式开展电脑绘画、少儿绘画、手工、书法、国画、合唱、群舞、体操等课内外艺术活动,努力实现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加至少一项艺术活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每年举办艺术特长比赛如三独(独唱、独奏、独舞)比赛、书法与绘画比赛或集体项目(戏剧、戏曲、群舞、合唱)比赛,再加上随机抽查学生的课堂艺术教学知识点的掌握水平等,按照各项测评综合分排名作为市级“艺术示范特色校”评比的依据。因此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该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人才,具备艺术教育基础理论、知识、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掌握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基本功,掌握音乐、美术、书法教师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的高素质艺术教育工作者。合格基础艺术师资的培养,以培养小学音乐、美术教师、书法教师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应具备“画、奏、唱、跳、讲、编、写、演”八位一体的综合能力,形成“站稳讲台、活跃舞台、多能一专”的职业能力。

(二)科学构建课程体系。为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课程需要兼容和整合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让学生逐步掌握各艺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并接受艺术实践技能方面的训练,并通过艺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系统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艺术教学与研究的基本能力,具备在中小学、社会文化机构进行艺术教育的教学资格。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形成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学习构架。如艺术素养类课程,包括钢琴基础、声乐基础、舞蹈基础、美术基础、艺术简史与作品赏析、戏剧基础、书法临习、色彩、国画基础;教育基础类课程,包括儿童心理学、教育学、艺术教育理论;儿童认知发展类课程,包括 趣味手工、儿童画、学前艺术教育;综合实践类课程,包括幼儿舞蹈赏析与创编、简笔画与手工制作、儿童综合艺术活动设计与指导;实践环节,包括创新创业、军事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合唱团、舞蹈团、地方民族民歌组合、地方民族器乐组合、语言艺术、少儿绘画及手工小组、书法小组、电脑绘画小组。

(三)建设先进的实训室、实践基地。高师艺术教育专业画、弹、唱、跳、编、写、演的“艺术”特点,使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通过专业实训室得以实现,比如中国画实训室、书法临摹实训室、舞蹈实训室、钢琴实训室、多功能声乐实训室、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实训室(未来教室)、数码钢琴实训室、电子琴实训室、MIDI实训室、综合演艺厅等。建设具有地方艺术特色的展馆,如桂北民族歌舞艺术展廊、桂北非遗音乐文化展廊、美术展馆、岭南派“漓水古琴”师培养实训室、桂北少儿钢琴师资培养实训室等。具备先进设备的实训室为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建设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场馆,是学生实现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检测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教学技能是否达标需通过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完成,如校内、校外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因此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顺利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企融合的教学模式。

(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优质的教师队伍是高师教学工作中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力保障,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核心、关键因素。高师艺术教育专业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教师业务、专业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注重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教学名师,构建科学、系统的教师教学梯队。通过选派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进行短期实践锻炼和技能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国家职业资格师考试认证;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官方举办的技能培训、专业进修,让教师在拥有“高校教师资格證”的同时,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从而提高教师队伍“双师型”比例。另外,学校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室、优秀教学团队、优秀科研团队、精品网络课程等形式,深入发挥资深、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指导、业务能力提升等帮助,形成“传”“帮”“带”的教学管理团队。

(五)形成校地合作机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服务需求,就业导向”的原则,指示职业教育应与终身学习对接,高等职业教育应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制定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多方参与联动的支持政策促进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此外,还明确政府将从经费和政策等各方面全力提供支持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广泛开展实践性教学”。这些都要求各高职高专深化校地合作机制,真正做到“引进来,走出去”。

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是“内涵式”发展,而“内涵式”发展离不开人才质量的提升。学校教学对高师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局限性,仅仅是“封闭”教学,通过学校教育与地方行业、企业紧密联系,让学校教育延伸至社会教育;让封闭教育实现开放教育;让理论教育与艺术实践相统一;让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使高师艺术教育形成“请进来,走出去”的格局。例如,地方教育局、教科所举办的专题讲座,如小学音乐学科新课标和新教材培训、小学美术学科新课标和新教材培训、中小学音乐有效教学、中小学美术有效教学,以及地方教育局、教科所举办的专项比赛,如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等,都是学校组织学生“走出去”学习的绝好机会,是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的良好平台。由此可以让学生了解且体会合格艺术教师所需具备的素养,实时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学校通过专项培训项目,如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国家培训计划等,建立“请进来”的教学模式,把行业、企业专家聘请到学校课堂中、项目专题讲座中,让在校培养的基础艺术师资和在职工作的基础艺术师资同时受益,将现有师资素质提升和未来输出师资质量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标本兼顾”的培养体系。

总之,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建设要立足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以服务地方基础艺术教育为宗旨,紧密结合基础艺术教育人才市场的需求,在理论与实践中孜孜不断探索,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

【参考文献】

[1]卢婷婷.高职高专音乐实践育人的调查研究[J].广西教育,2015(9)

[2]卢婷婷.高职高专音乐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创新[J].广西教育,2016(2)

[3]卢婷婷.关于艺术类专业考试“火热”现象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5(2)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师转型期特色化、应用性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16A062);2015年度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法研究基地专项课题“校地合作机制下基础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X A201605);2015年度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法研究基地专项课题“西部地区中小学校外舞蹈活动师资培训与再教育研究——以桂林地区为例”(JXA201606)

【作者简介】卢婷婷(1978— ),女,壮族,广西宜州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教育。

(责编 刘健华)

猜你喜欢

高师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从高师视唱练耳学科角度出发探讨“内心听觉”——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论高师复调课“微格教学”的可行性——柯达伊多声音乐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师复调课教学模式
论隐性教育在高师民族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