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执着,让平凡发光

2017-05-03张衍路彭静

当代党员 2017年8期
关键词:民事行政检察业务分院

张衍路+彭静

一条休闲的深色长裙,一条枣红色的丝巾……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梁琴显得干练、自信。

“其实,我真的很平凡,没什么可说的。”未等我们表示完祝贺,梁琴便连连摆手。

对于梁琴来说,2016年是丰收的一年,她先后获得“重庆市民事行政检察业务标兵”“全国第二届民事行政检察业务能手”称号。

当你走进梁琴的世界,你会发现,她并不是故作谦虚——她所有的成绩,只不过是执着之后发出的光,而醉心于工作的她,并不自知。

雄辩

“父母为我创造了一朵云,可以倘徉其间,仰望天空,自由幻想,追求自己的理想。”

小时候,梁琴在日记本里这样写道。

1982年,梁琴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是家里的独生女。在父母的素质教育下,她从小就喜欢独立思考和辩论。

“我现在还记得1993年在新加坡举办的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复旦大学代表队舌战群雄,最终赢得了冠军。”

那年,梁琴11岁,开始热衷于和小伙伴围绕生活、学习中的各种话题展开辩论,成为学校里出名的“辩论高手”。

高中时,梁琴又喜欢上看推理小说、追TVB律政剧……

报考大学时,她理所当然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七年时间匆匆即过。

研究生毕业时,导师给梁琴推荐了一家建筑专科学校:“虽然是行政老师,但待遇和发展前途不错,还有寒暑假……”

通过笔试、面试,梁琴凭实力从报考的90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可到最终签约确认时,她犹豫了:“我还是想从事和法律有关的工作,谁让我爱上它了呢!”

2007年夏天,梁琴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下称“五分院”),成为民事行政检察处的一员。

暖色

很快,梁琴接到了第一件案子。

“我就觉得单位是在对我进行打击报复,不然怎么单单把我给开除了呢?”

一位头发花白、身材瘦弱的老人,从一个皱巴巴的老式公文包里掏出一叠复印材料,情绪有些激动。

梁琴端了一杯热茶递给老人,然后开始认真查看材料。

按照法律程序审查完案卷,梁琴发现此案没法抗诉,因为杨大爷这个案子是在开除决定已经发生了20多年后起诉的,早已过了诉讼时效。

“大学时的法律在我眼中就是法律大前提+事实小前提=结论。”梁琴说。

可检察院办案经验丰富的前辈们并没有止于不抗。鉴于该案的特殊性,分管领导和同事带着梁琴对该案多次进行“会诊”,与厂方召开座谈会,最终促成双方互谅互解,并为杨大爷办理社保,解决了他的生活困难,也平息了他多年的怨气。

“民行工作中,息诉与抗诉同样重要。法律有权威、讲规则,但法律的执行要有‘温度,这样才能让老百姓感受到法律的温暖和人性化。”经过此事,前辈这句话在梁琴心里扎了根。

作为新人,梁琴卯足了劲,加紧苦练内功,悄然完成了由“雄辩”到“暖色”的心理转换。

同事贺唯对梁琴这个师妹赞不绝口:“面对当事人,她已经学会把法学和她擅长的逻辑学、心理学知识融会贯通,感同身受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处境,耐心地释法说理,在作出法律决定之外,注入了更多的人性关怀。”

担当

2014年,又一件棘手的案子交到了梁琴手中。

2009年的一天,市民林刚(化名)被紧急送到社区医院就诊。

“我们这里救治条件有限,恐怕……你们还是转院吧。”值班医生说。

林刚在转到大医院时已无心跳,死亡诊断书上写着:猝死。

“社区医院延误抢救时间,存在过失。”林刚的家人把社区医院告上了法庭。

一审、二审法院均驳回诉求,出于人道主义,判决社区医院支付2万元作为补偿。

林刚家人仍不服,向五分院提起申诉。

该案在五分院民行处内部讨论时引发了争议,多数人认为不符合抗诉条件,可经过实地调查取证的梁琴却不这么看。

“从表面看,原审判决的理由似乎无懈可击。但该社区医院遇到无法救治的急诊病人,履行一定的救助措施和护送转诊义务是可行且必要的,否则,就不能发挥卫生中心在患者身边的优势……我们有责任进行监督。”

梁琴的一席话,说服了同事们。

最终,法院再审完全采纳了检察院的抗诉意见,改判由社区医院赔偿林刚家人4万多元。

之后,在梁琴的倡议下,五分院向相关部门发出建议,社区医院在遇到危急患者时,应当履行急救措施和护送转诊义务,履行首诊负责制,最大限度地维护生命。

“该案能够成功抗诉,其意义不仅仅是个案的改判,更重要的还在于促进社区医院完善对急诊病人的急救措施,更好地维护患者的权益。”五分院民行处处长王启勇对梁琴成功办理此案评价颇高。

初心

2016年7月,梁琴在荣获“重庆市第三届民事行政检察业务标兵”之后,需要继续备战最高检的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竞赛。

对于梁琴来说,最具体和现实的问题莫过于一岁多儿子的照顾。

“参加比赛是好事,我们支持你,孩子交给我们吧!”善良的公公婆婆把孩子接回了他们的家。

可丈夫小李却不乐意了,尤其是在看到梁琴备战过程异常辛苦,出现了失眠、脱发等状况后。

“这比赛结束了,估计你得脱层皮。你就去给你们领导说说,孩子太小,需要照顾,反正你已经是全市的业务标兵了。”

“作为母亲,我也希望能陪伴在孩子身邊。可我觉得,现在我正是在以行动给孩子作榜样。等孩子长大了,我会告诉他,妈妈曾经很努力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职业生涯里有一堂最重要的考试,妈妈没有缺席。你不觉得这些比几个月的陪伴更重要吗?别担心,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梁琴的一番话,终于让丈夫的脸由“阴”转“晴”。

有了家人的理解,梁琴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备战之中,查阅各类资料、理论书籍,熟记与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相关的法条……用梁琴的话来说,就像是又经历了一次考研。

同年10月底,经过五天的竞赛比拼之后,从北京传来捷报,梁琴荣获“全国第二届民事行政检察业务能手”称号。

“我其实是一个很平凡、很普通的80后,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只是幸运地从事了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梁琴说。

猜你喜欢

民事行政检察业务分院
探秘霍格沃兹分院式
来听,分院帽之歌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旗袍秀——旗媛淑院福清分院揭牌
黄朝忠(酉阳土家庭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不断加强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
与时俱进,探析如何加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
大型公立医院联办分院药剂科管理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