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闻报道对大学生建立科学信仰的引导

2017-05-02季永亮

现代交际 2017年4期
关键词:新闻伦理信仰

季永亮

摘要:大学生阶段正是青少年建立人生信仰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建立的人生信仰就代表着我国未来的信仰,对大学生人生信仰的正确引导和给予其良好的外部环境十分重要。新闻报道是当代大学生看世界的一扇窗,构成了大学生认识世界的外部环境。新闻报道具有客观性,但是也带有主观思维,新闻报道和评论如果不能正确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无法构建一个和谐的外部舆论环境,给大学生个人和国家的未来都会带来不确定性,所以应该加强对新闻报道伦理的监管,利用和谐的舆论环境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信仰。

关键词:新闻伦理 信仰 新闻自律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143-02

一、信仰的重要性

信仰是指一种心理感受,指坚信某些尚可产生怀疑的东西。信仰最早单指宗教信仰,随着心理学的产生,信仰扩展到知识、情感、意志等多方面。良好的信仰能够起到道德标准和价值尺度的作用,让人有所为、有所畏、有所安慰,有信仰的人一般具有较强的道德自制能力。目前我国大部分人民所拥有的信仰是共产主义,少部分人拥有宗教信仰,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出现了贫富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竞争加剧等社会现象对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以至于很多人产生理想信念不坚定、动摇等现象,这就导致我国出现了很多社会乱象,从浅层角度分析是道德出现了滑坡,从深层次来看则是理想信念不坚定导致人们行为丧失了道德约束。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所拥有的信仰具有未来性,能够影响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例如共产主义这一信仰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大学引入,在学生中广泛传播,最终传播到了全中国并在我国具有了主导信仰的地位,可见信仰的力量。大学生信仰的建立具有其他社会团体所不具备的特点:一是大学生处于生理、心理逐步走向独立的关键时期,信仰的建立具有可塑性和不确定性,易受外界影響;二是大学生思维敏捷,既能够快速地接受新鲜事物,又容易走向极端,易受别有用心人士利用;三是社会经验不足,易被误导;四是面对一些社会新闻,未有“求证”精神,易感情用事;五是缺乏定性,信仰的持久性差。可见,虽然共产主义仍是大部分大学生的信仰,但由于上述的五个特点,其信仰的建立并不牢固,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尤其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新闻报道能够轻易影响到大学生的信仰建立。

二、新闻报道对大学生信仰建立的影响

新闻是指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有价值的时事,除了以时效性为首的新闻消息外,还有社评等体裁,一个优秀的新闻报道应该具有客观性、时效性和有价值性等特点。新闻用事实说话,从客观的角度阐述和评论一件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新闻的真实性是其最大的伦理,此外由于语言具有道德性判断,所以在新闻的报道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应该注意新闻传播和评论中所包含的价值判断、道德表现等方面的新闻伦理,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准来进行报道,进行“正能量”的新闻报道。随着我国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精神领域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于是对新闻伦理的讨论日益见多,对新闻伦理的关注主要因为:一是新闻具有舆论导向作用,对人们的心理尤其是以大学生为首的青年人心理能够产生重要影响;二是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方式多样化,导致监管难度加大;三是由于我国新闻行业竞争激烈,导致通过哗众取宠、言之无物的新闻进行恶性竞争的媒体增多;三是新闻快餐化,仅报道一个现象,新闻背景、后续报道不足,给大众一种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印象,导致大学生为主的青少年信仰崩塌。

新闻报道是人们获得资讯的主要方式之一,如果缺失伦理则会导致社会上道德底线和规则底线一再下降和失衡,人们会为了一己私利干出道德败坏的事情,不会考虑对社会的恶劣影响。大学生处于一个信仰建立的关键时期,建立的信仰还处于一个摇摆不定的状态,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还存有叛逆心态,加之虽富有激情,但社会经历和人生阅历不够,容易被蒙蔽。在这种情况下,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信仰本就困难重重,而不实的、道德缺失的新闻报道不断地出现,就增加了大学生建立正确信仰的难度,会妨碍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刷新大学生对道德底线认知的下限。目前我国新闻媒体缺乏公信力、新闻报道审美低俗化、新闻侵权事件屡屡发生和新闻缺乏人文关怀等现象都是新闻伦理缺失的表现。大学生长期获取这种新闻,或出于猎奇的心态观看这些缺乏新闻伦理、似是而非的报道时,很容易降低道德观,信仰的建立就会出现偏差。

三、规范新闻报道,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信仰

从宏观角度考虑,大学生的信仰也是未来社会的信仰,在大学生建立人生信仰的重要阶段,因为缺乏新闻伦理的报道不断出现而导致大学生信仰的崩塌,这对整个社会的恶劣影响和破坏性是难以估量的。应通过规范社会新闻报道,积极传递正能量,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信仰。

(一)政府、社会、民众齐抓共管

新闻报道目前出现的伦理失衡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精神文明滞后所产生的,很多新闻机构为了经济利益而抛弃了新闻伦理,一方面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新闻从业者丧失了自己的信仰,另一方面是缺乏监管,应该从政府、社会到民众都要对新闻媒体进行监督。

第一,政府从制度上监管新闻报道,降低不良新闻的产生。政府可以建立新闻监管制度,通过完善新闻监管法律、监管法规建立社会诚信体系等手段来监管新闻报道。政府可从经济、资格、资质等多方面采取有效手段,对丧失新闻伦理的媒体进行处罚,并广而告之。利用政府的权威,建立的社会诚信体系能够从制度上杜绝不良新闻的产生,为大学生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新闻环境。

第二,媒体、高校和家长引导学生看有价值的新闻,建立正确的信仰。新闻媒体不仅是政府的传声筒,也对社会的信仰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优质的新闻媒体应该通过报道真实全面的新闻、健康的舆论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为大学生创建一个积极的、和谐的社会新闻环境。高校通过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重点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从众多复杂的新闻中辨别真正的新闻,而不是哗众取宠的新闻、无价值的新闻。家长也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经验树立正确看待新闻的态度,通过宣传正确的信仰为大学生树立榜样。可见,只有全方位地营造健康的媒体环境,培养大学生对新闻的辨别能力,才能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道德判别标准,从而树立正确的信仰。

(二)新闻从业者的道德自制

新闻报道重要的是客观真实,但是新闻从选题、采编、加工、成稿都会融入一定的主观意识形态,这就要求新闻从业者有较高的道德自制力。

第一,新闻从业者应认真学习法律,以法律作为红线坚守新闻底线。新闻从业者应知法、懂法和守法,在进行新闻报道时,维护宪法的尊严,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防止违法现象产生,新闻从业者以法律为准绳行使新闻对社会监督的权利。同时依法处罚报道虚假信息的媒体人,这样就能够防止新闻行业不良新闻充斥版面的现象,使大学生面对一个良好的社会新闻环境。

第二,加强新闻自律,肃清新闻社会环境。法律是新闻报道的红线不容置疑,而有些新闻报道触碰了道德底线却没有碰触法律红线,这些新闻的广泛传播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新闻工作者应有新闻自律意识,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职业操守,在新闻报道中积极进行“正能量”宣传,批判社会“负能量”,用新闻为大学生构筑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新闻监管、监督机制

新闻的底线操守仅靠社会监督和从业人员的自制是不够的,还应该通过法律、激励、监督等多方位的机制来完善对新闻媒体的监督,以正风气。

第一,推进新闻立法。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前,很多新兴的事物还没有出现,故原有的法律已经不能解决目前新闻行业出现的新问题,应积极推进新闻立法,为新闻事业创建良好的法律环境,使新闻从业人员在工作时有法可依据,从而使大学生面对的新闻质量不断提升。

第二,建立新闻从业者正确的信仰。通过设立激励机制,把新闻从业者追求经济利益的工作出发点,转到追求精神信仰上面。通过设立新闻奖项等激励机制,帮助新闻从业者建立健康的信仰,这样就能够通过新闻从业者健康的信仰来影响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信仰。

第三,加强新闻媒体业内监督。通过新闻行业协会等组织的培训,加强新闻媒体业内监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监督:指导思想、舆论导向、法律法规、职业操守等进行新闻报道的监督。通过行业协会的监督能够使新闻伦理丧失现象得到制衡,给大学生一个干净的社会新闻环境,有助于其建立正确信仰。

四、结语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建立正确的信仰关乎中国的长远发展。大学生正處于一个三观不断建立,生理、心理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一阶段大学生对于真善美的辨别标准不够完善,很容易受到不同信息的干扰。新闻是大学生关心社会、国家和世界的窗口,如果新闻舆论导向出现问题,那么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也容易产生动摇。在新媒体时代,网上充斥着各种“标题党”等负面的社会新闻,宣扬拜金、虚荣等思想,这都不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因此应通过对新闻报道进行规范,形成和谐的社会新闻环境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信仰。

参考文献:

[1]王康.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综述[J].研究综述,2010(1):59-64.

[2]熊洁.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之重难点问题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2010(3):106-110.

[3]姚本先.大学生信仰的现状与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9(9):77-83.

[4]夏丹丹.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研究[D].河南大学,2014.

[5]陈曦.我国新闻报道中伦理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新闻伦理信仰
信仰
漫画
媒介逼视现象的新闻伦理分析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媒介伦理失范探析
灾难报道中的伦理失范与规范
社交媒体时代突发事件报道面临的新问题
信仰是什么
论教师的教育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