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2017-05-02周代锋刘文化董慧丹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感恩意识文化

周代锋+刘文化+董慧丹

摘 要:感恩意识在中西方文化史上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内涵。高等院校要深刻认识感恩意识的内涵,充分理解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繁荣校园文化、积极营造感恩教育的浓厚氛围,把“感恩”渗透于生活,打造感恩教育体系,构建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长效体制机制。

关键词:感恩意识;文化;机制体制

一、感恩的内涵与文化考察

在汉文化中,“感恩”一词源于晋代文豪潘岳的《关中》一诗“观遂虎奋,感恩输力”,后来亦取“感恩戴德”之意。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感恩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从通俗的意义上来说,感恩就是行为主体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对自身产生积极作用和帮助的自然、社会和他人的一种感激和回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蕴含了极为丰富的感恩资源,具体表现就是“孝”“忠”“信”“义”。

“孝”为报亲恩。孝是儒家精神的根本性观念,是一切感恩意识的基础所在。《诗经》中保留了许多感念父母抚育之恩的诗篇,“父兮生我,母兮掬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出人腹我,欲报之德,昊天阁极。”《孝经》中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些诗句告诉我们,是父母给予自己血肉之躯并把自己带到世上来的,父母无疑是最大的恩人;因而对父母亲的报答在数量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忠”为报君恩。《孝经·广扬名章》在儒家思想史上第一次论述了“移孝作忠”的理论:“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梯,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孝经》郑玄注:“四十强而壮,是事君为中”,将“中”释为中年时期。即成年以后,应把对父母之孝延伸发展为对君主的效忠,而这种效忠因为是从对父母之孝发展来的,所以是出自内心天性的,因此是很可靠的。

“信”为报友恩。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与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儒家将封建社会的人伦关系归纳为“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里,“信”被用于朋友之间,儒家提倡报朋友之恩就是要取信于人。朋友相处讲究一个“信”字,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为朋友两肋插刀”,说的都是报朋友信任、知遇之恩。

“义”为报天下恩。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也就是说,君子把“义”当作最高的行为准则。《中庸》对“义”的解释为:“义者,宜也。”“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孟子在肯定生命宝贵的同时,还肯定了比生命更可贵的是“义”,“义”也就成为仁人志士感恩国家、回报社会的崇高思想境界和最高道德准则。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

1.对父母和亲人感激之恩的缺失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而且独生子女居多,由于出生环境、成长环境的影响,很多人把父母、亲人对其的关心和爱护当作一种天经地义的付出,从未想过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来回报父母、报答亲人。他们不理解父母某些爱的形式,也不理解父母的不容易。

2.对师长和朋友感激之恩的缺失

很多学生把自己的进步完全归功于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忽视或淡化师长、朋友、同学对其的帮助。有需要的时候就会求人,事情办结了或者成功了,就把别人帮助自己的点点滴滴抛到九霄云外。长此以往,导致同学、朋友之间互不信任,造成人际交往之间关系的淡漠。

3.对国家、社会和大自然感激之恩的缺失

在和平年代,爱国无法体现在投身于革命、用生命来捍卫和平的现实可能性。如今的大学生,更应该把爱国体现在勤奋学习、关心时政、关心集体,树立崇高的报国理想,时刻等待祖国的召唤,愿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等方面。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相当多的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对祖国、对社会的感恩之心,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当作一种受之无愧的权利,丝毫不会引发任何共鸣和思考。

三、构建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和长效体制机制

1.深刻认识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时代内涵

如前所述,感恩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有其积极的一面,也不乏封建时代伦理纲常、等级地位的狭隘因素。一方面,我们要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关于感恩意识和思想的国粹,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另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青年大学生,更应该赋予感恩意识的时代内涵,方能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可操作性和时效性。

2.充分理解和培育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培育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是当下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树立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第一步。高等院校辛辛苦苦培养的大学生,如果连最起码的感恩之心都没有,又怎敢期望他能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为母校做任何事情呢?这样的人,只懂得收获,贪婪、自私的获取,却不懂得回报,不懂得温暖他人、幫助他人,这与高等院校教书育人的目标背道而驰。

3.繁荣校园文化、积极营造感恩教育的浓厚氛围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新形势下推动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决定》深刻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决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前沿阵地,在履行文化的价值指引方面更肩负着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

4.“感恩”渗透生活,打造感恩教育体系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的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不可否认大学生感恩教育在意识形态引领下的重要性,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感恩价值的教育和引导毕竟是有局限性的。一方面,它受到时间的限制。因为,人的本质属性就是社会性,每一名大学生终将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各方主体角色不断混同与交融的新形势下,再找寻如大学校园般平静、安宁、简单的环境已是一种奢侈。另一方面,“知易行难”,理论往往来源于实践,但又更高于实践。再好的理论价值上的美好,如果不将其付诸实践,将如一张废纸,一文不值,没有效用。因此,感恩教育的最终意义在于实践。

四、总结

感恩的意识教育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引领生活。只有将感恩教育渗透于生活,才能显示出勃勃生机与发展潜力;只有将感恩教育应用于生活,才能让感恩教育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将感恩教育与生活不断交融,互动互通,才能打造整个社会的感恩教育体系,才能打造每个人成长道路上的感恩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任现品.略论福家文化的感恩意识[J].孔子研究,2005(1):93-95.

猜你喜欢

感恩意识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高中班主任提升学生感恩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浅谈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几种途径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高职大学生感恩与责任意识教育研究
初中思品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与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