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美术院校学生就业力提升的研究
——以国内美术院校为例

2017-04-28徐丹丹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美术院校毕业生院校

徐丹丹

关于美术院校学生就业力提升的研究
——以国内美术院校为例

徐丹丹

如何提升美术学院学生的就业力,是国内外各院校都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将就业力提升纳入学院整体建设规划中来,是提升学生就业力的根本途径。国内各大专业美术院校,提升学生就业力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依托院校资产公司的平台、打造就业实习基地、成立创业学院、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等。本文通过综合比较分析国内美术学院的做法,来探究提升学生就业力的可行性方式。

美术学院;就业力;资产公司;实习基地;职业意识

注释:

① 本文中涉及到的“艺术”,主要指艺术门类中美术的概念。

伴随着“产学研一体化”观念的逐渐深化,院校和象牙塔已经渐行渐远,人们普遍认为:院校不能是脱离现实生活的个人小天地,美术院校也绝对不仅仅是培养职业艺术家的温床。但是目前,在提到院校美术类学生“艺术创业”“艺术营销”时候,所盛行的观念依旧是“社会需要什么我就培养什么”。这种观念没有错误,但是从浅层次上来解读,容易导致美术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因社会暂时的需求而培养大量低层次的劳动力,使得学生不能适应毕业后的工作,或仅能够短期从业。目前有学者提出,应变“社会需要什么我就培养什么”为“我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模式”,从更高层面上、从美学价值上来发掘艺术类毕业生持久、创造性的就业可能,艺术不仅仅是简单的迎合社会的当下需求,更可以引导公众的艺术兴趣,更持久的实现艺术为社会服务的效用[1]。

就业能力又称就业力(Employ Ability),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的英国,发展至今,就业力不仅包括狭义上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括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就业力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些正是学生在院校学习期间应努力培养的。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院校可以为他们培植怎样的沃土?纵观国内外艺术院校在这方面的探索,可能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

在英美国家的一些高等院校中,学校设立专职职业服务部,承担着大学生就业指导任务。通过了解人才需求情况,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分析学生具体情况、计划求职方向,培养学生的求职能力,甚至在学生毕业两年之后,还提供这些服务[2]。国内院校近些年来也都纷纷成立了就业指导部门,并成为所在学校重要的组织机构。

依托于就业指导部门,许多学校把提升学生的就业力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建设规划中,作为学校的工作重心来对待,并实施了各种举措,架起用人单位和在校生之间的桥梁。纵观国内外院校,普遍做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首先,落实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就业目标。

其次,强化就业力的培养。通过企业管理人员以客座教授的身份来校任教,帮助学生了解企业或雇主的需求,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通过联系企业向在校生提供相关培训,培养岗位技能;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商业竞赛,设立创业奖学金等;

第三,搭建平台,岗位信息搜集与就业咨询。帮助在校生尽可能多的提供岗位信息,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将就业力提升纳入学院整体建设规划中来,是提升学生就业力的根本途径。2015年两会政府报告发布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热门词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成为关注的焦点。那么在这种背景下,国内美术院校怎样才可以利用独特的资源,真正将就业力提升纳入到学院整体建设规划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就业力呢?

图1 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能力

一、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

美术学院学生由于专业特性和学习思维的习惯,有一部分比较自由散漫,很难将毕业后的去向和职业技能与在校学习的内容紧密联系(尤其是对于纯美术专业而言)。针对于这种特点,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应起到关键的推进作用。拟定详细的计划,从一年级开始逐步推进,帮助学生落实职业生涯规划。

怎么样系统而全面提升在校生的就业力呢?国外一些院校很早就聘请业界专业人士来校开设创业实践课程,以此来提升在校生的就业能力。如早在1953年,伊利若依大学开设一门称为“小企业或创业开发(Small Business or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的课程。同年,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纽约大学提出开设创业与创新课程(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截至1991年,美国拥有了57个本科专业、22个 MBA 项目计划与创新创业有关,1060所大专院校开设了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3]

国内的综合性院校也较早开始了各种关于学生就业力提升的课程培训,具体到国内美术院校,起步较晚,但是已有院校开始各种尝试。如中央美术学院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值得借鉴的例子。在2015年,中央美院将原有的本科生公共必修课《就业指导课》整合资源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课程内容包括“美院就业情况概述”“就业信息搜集与简历制作”“留学深造与职业发展”“劳动合同法、知识产权与就业权益保护”“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培养”“创业计划书的撰写”“用人单位HR访谈与模拟面试”“校友职业体验与创客经验分享”“面试技巧”等;组织撰写纸本教材、拍摄视频教材。聘请央美有创业经历的教师、其他高校创业指导专家、创业成功人士作为客座教授在创业指导课上进行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创意工坊、中关村创业大街、大学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器,增加实践体验参观内容[4]。

相比专业知识和技能,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毕业生的创新能力、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适应应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学习领悟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可迁移技能(图1)。因为专业知识与实际社会需要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脱节,但是这些能力可以帮助毕业生在新的工作环境中快速适应、高效学习和成长。

② 《国外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研究及其启示》 冯勇 载自《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2月.

③ 《美高校创新创业研究和教育发展概述与启示》李彤、李莉、李立清;深圳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④ 《中央美术学院2015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从现有情况来看,美术院校不同专业的就业选择区别很大,不同专业学生所需培养的就业与自我营销的技能也有很大不同。除了普适效应的《就业指导课程》,在校的纯艺术专业的学生可能在文化艺术公司以外,需要了解更多的与艺术品经销商、拍卖行、艺术节、美术馆、教育机构等相关的知识背景,而设计类专业学生,可能对设计、创意、建筑、媒体出版等更感兴趣。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自主创业、自由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制定相关指导课程、邀请客座教授的时候,需要从不同美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图2 湖北美术学院2014年度毕业生就业状况分布

图3 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度毕业生就业状况分布

以湖北美术学院为例,在2014年对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中显示,多数学生对自由职业感兴趣(见图2),在2015年则更凸显出这一点(见图3)。湖北美院2015届全日制毕业生人数2145人,其中,本科毕业生1976人,研究生169人。从对于这些全日制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的调研可以看出,占最大比例的为自由职业,占比60.47%,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占比20.7%。在传统的协议就业之外,毕业生就业的方式日趋多元化。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都具有一个共性特征,即:自由短期性和不固定性。

与其他专业相比,美术类毕业生灵活就业率很高,这对就业者的特长和自我营销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相比于传统的协议就业,它们需要具有更明确的职业目标与规划,这对许多在校生来讲是能力上的短板。那么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相关部门就应该考虑创新创业、自我营销、创业政策等方面的知识[5]。

⑥ 《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⑦ 《集美公司的创办与广州美院环艺教育的优势——林学明先生访谈录》 载自《当代人物》2008年9月.

二、美术院校资产公司的平台作用

1.院校企业与资产公司

设立下属企业,转化院校的科技成果或智力资源并实现产业化,在国内综合性院校已经较为普遍。院校企业的存在对于服务社会,调整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和科研方向、培养创新和应用型人才,以及补充学校经费不足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北京大学与北大方正集团、北大维信公司等,清华大学与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等。根据教育部2005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内院校已经在陆续成立相应的资产公司,以实现下属企业进入更规范的管理格局,更好地实现“利国利民利校”。

具体到艺术类院校而言,国内的专门艺术院校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相比综合型院校而言,数量少且规模小,目前极少实现资产公司化。但是一些代表性的艺术类院校还是设立了下属企业,并在辅助培养学生就业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国内美术院校附属企业

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企业,全名为广东省集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是全国艺术高等院校最早成立的设计及施工企业。集美公司设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成为中国高校系统“产学研”相结合的成功的典范,成为极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集美公司许多项目都与学院课程中的课题相关,公司的项目参与人,同时也是学院课程的任课教师,这种双重身份使得在校学生能够有真题真做、直接接触市场需求的机会。公司项目与院校课程的结合可以极大丰富院校的课程设置,尽可能早地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市场,培养对市场的敏感度,创意思维和实际动手的能力。广州美院有一些学生在毕业后,就直接进入了自己一直参与的项目,到集美公司工作[6]。

依托美术学院资源较早设立附属企业的还有鲁迅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于1993年成立艺术工程总公司。相比较广州美院的集美公司,鲁美的艺术工程总公司针对性更强一些,在建筑装饰、展馆设计等工程方面的成就更为突出。

中国美术学院创意产业发展公司,现名望镜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设立于2008年,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全资下属企业,依托于中国美术学院的师资团队,在城市营造、城市创意、建筑装饰、公共艺术、城市会展等方面打造了许多经典案例,并编撰了一系列的创意丛书。与广州美术学院的集美公司相似,中国美术学院望镜公司的项目参与人,也是学员课程的指导教师。这种兼任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双重身份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紧密地联系当下社会。

随后,国内其他一些美术院校也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如西安美术学院于2010年成立西安美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并在旗下设立陕西西美雕塑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美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西安美院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湖北美术学院也于2011年设立湖北美术学院文化发展公司,在城市大发展的背景下,服务于地域文化建设。

3.依托资产公司平台,提升就业力

这些美术院校附属企业,在中国当下的土壤中生长,有着相同的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重任,对于国内的美术类院校而言,具有借鉴意义——这些专业美术院校设立的附属企业无论呈现面貌如何,都有一个共性特征:依托所在院校的师资力量。因此美术学院的附属企业,大多会服务于学院,设立若干岗位,面向在校学生和学院在职人员,为之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和平台。

通过校企结合等方式成立的附属企业对于地域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实施学院内部的实践教学也是成效显著。在校学生通过项目实际操作式的案例教学,有机会了解社会的真实需求,了解自身的长处与短板,对于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就业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都会有所收获。如纯艺术专业(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的学生,可以通过美院附属企业承接的项目,更加清楚艺术在大众生活中的位置、在具体项目中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避免自视过高或妄自菲薄,从而适时地调整自我定位与心理预期,为下一步是以职业艺术家作为艺术生涯的目标,还是在相关领域中从事其他工作做准备与调整;对于设计类学生,则更可以深入了解社会民众的需求,实现“设计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教育部2005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高校科技企业要积极接纳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到企业实习,使之成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实践基地。美术院校附属企业属于文化艺术产业,同样适用于该指导意见,在产学研一体化的背景下,从现有案例来看,院校企业对于学生就业力的培养而言,具有极佳的平台效应。

三、就业实习基地与创业学院

1.就业实习基地的打造

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度对毕业生的调研显示,毕业生对于创业所需的帮助,排名前两位的为配套资金和创业基地。这表明了在毕业生和在校生就业力提升方面的现实需求。

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专业美术院校的扩招,使得美术教育已经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在在校生就业力的培养中,建立就业实习基地,搭建企业与在校生的沟通平台是提升就业力极为有效的途径。在就业实习基地的打造方面,理工类院校因其对于企业效益有着见效快的促进作用,相比较美术类院校起步的更早。但是在“艺术逐渐成为重要经济推动力”的当下,国内相关企业也开始了与美术院校的合作。就业实习基地的建立搭建起校企沟通的桥梁,为学生搭建了实践平台,在服务社会文化建设的同时促进高端艺术人才成长。

中央美术学院依托于城市资源,在就业实习基地打造方面较有成效。从2014年开始,中央美院启动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基地的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和用人单位为主体,由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协同各院系根据不同专业和学科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具备相应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协商共建。中央美院已经与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今日美术馆、筑博设计有限公司、雅昌文化集团、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奥美整合行销传播集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扬思公司等多家企业签约共建实习基地。2015年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虚苑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央美创新创业孵化器虚苑基地。为“央美创客”提供创业场地和创业资金,并配备法律、财务、宣传等咨询顾问,学院还为所有入住团队配备了专业的创业导师,全面助力入驻的创业团队项目,进行为期一至两年的孵化。

这些实习基地涵盖了艺术品收藏、流通、推广,建筑以及设计传媒等各个领域,比较全面地覆盖了美院各个专业类别。

2.成立创业学院

这一方面,国内的其他一些美术院校也都开始了各种尝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2015年11月,中国美术学院在创业培训中心的基础上,成立创业学院。创业学院一般秉持面向全院学生的“面上覆盖”和重点针对有强烈创业欲望学生的“点上突破”,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就需要进一步健全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的建设,不断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创业园和基地的建设。设立创业学院,对美术院校的硬件设施和软实力要求都很高。

不同的美术院校资源方面有很大区别,不能经验照搬设立创业学院或创业基地。加强学校和企业常态性的交流活动,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以创业带动就业,打造社会企业与学生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这些对于在校生的就业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3.商业大赛与创业奖学金

伴随着产学研一体化,依托于校企合作,各类创业大赛已经被在校大学生熟知。国内的专业美术院校也开始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举办各类比赛。如2014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在校生“寻找合伙人”创业竞赛活动;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初拉开帷幕的“中国设计智造大奖”比赛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美术学院以各种形式设立创业奖学金,为在校生创业计划提供资金支持。

四、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在美术学院学生就业力提升中,除了就业所需实训技能的培养,职业意识的培养很容易被忽视,但这是极其重要的关键因素。职业意识(Professional Awareness)是就业者所具有的意识,具体表现为:工作积极认真,有责任感,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不仅仅影响个人的就业和择业方向,更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面貌以及公众对于职业的认知。

每一个在校生都会在不远的将来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他们的职业道德与公众意识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面貌与风气。美术学院的学生也是如此。通过各种举措,在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在贴近社会大众、了解社会需求的同时,更可以探索艺术对城市经济文化发展及居民文化水平的积极影响。

艺术除了可以作为美术专业毕业生安身立命的依仗,更应该反映着时代精神,肩负着为人民和时代服务的职责,这是每一个美术学院毕业生应有的担当。使学生愿意付出毕生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而造福于人类,是每一所院校所应当潜移默化传递给学生的。当然这种职业意识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须纳入学院整体规划中稳步打造。

综上所述,设立就业指导课程、依托资产公司进行项目化教学、开设创业学院、打造就业实习基地、举办创业竞赛、设立创业奖学金等等,都是国内美术院校不断实践的可能性措施。不同美术院校依托所在的城市,拥有不同的资源,如何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通过实训来提升学生技能,同时注重职业意识的培养,来提升就业力,是每一所院校都在努力探索并实践的课题。

徐丹丹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讲师

[1] 张松.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力提升应对策略[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

[2] 桑大伟. 以创业学院为载体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J] 思想理论教育,2011.

[3] 段晓明. 对高校美术专业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实践探讨[J]. 当代艺术,2013.

[4] 刘竞舟. 艺术院校产学研模式探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

[5] 李彤. 美高校创新创业研究和教育发展概述与启示[C]. 第十届(2015)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2015.

[6] 湖北美术学院招生就业处. 湖北美术学院2014、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R/OL]. 2014-12.http:// www.doc88.com/p-2062378775778.html. http://www.chinadmd.com/file/uoe6ete6stwxzuuzia6vizrc_7. html.

[7] 中央美术学院学工部就业指导中心. 中央美术学院2015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R/OL]. 2015. http://www.cafa.edu.cn/info/?N=8168&c=902.

[8]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R/OL]. 2015-12. http://www.doc88.com/p-1008989883225.html.

G473.8

A

1009-4016(2017)01-0062-06

湖北美术学院2014一般项目(2014XJ22)。

猜你喜欢

美术院校毕业生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伤心的毕业生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对高中生报考美术院校的指导分析
美术院校大学生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研究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