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电站标准配送式建筑物研究

2017-04-27赵东旭田国平

四川水泥 2017年2期
关键词:综合楼装配式变电站

赵东旭 田国平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海淀区 100095)

变电站标准配送式建筑物研究

赵东旭 田国平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海淀区 100095)

为满足标准配送式结构的设计需求,推动设计理念创新,引领工程技术进步方向,突出工业化设施定位,优化集成。遵循“安全性、适用性、通用性、经济性”协调统一的原则,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的新特点。

变电站;标准配送式建筑物;混凝土装配式结构

0 引言

在国网公司要求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的理念下,统一电气安装接口,统一施工安装工艺。即在设备未订货前,设备基础、设备穿墙方式、埋管布线方式形成统一接口标准。开展标准配送式变电站的设计和建设:进一步统一设备参数和接口标准,方便设备的招标、工程设计和运行维护,缩短工程建设周期;进一步提高工程可研、初设、设备采购、施工图设计、施工建设集约化水平,由过去的串联工作方式转变为并联工作方式。进一步增强设备的统一性和通用性,提高工程建设水平,降低工程建设和维护成本。

1 标准配送式建筑物发展现状

变电站的建造长期以来沿用了就地采购砂石、砖块、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现场绑扎钢筋、立模、拌制混凝土、浇筑、养护、砌筑填充墙并粉刷等传统模式。现场浇注混凝土,施工周期长、环境污染严重,工程质量不能保证。

近几年来不断有变电站尝试采用装配式建筑,目前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钢结构、劲性混凝土结构结构、预制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造价最高,劲性混凝土结构造价次之,主要使用在荷载较大的高层建筑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造价最低,国内有着成熟的经验,施工安装方便,节省投资,节省模板,节省支撑。

2 项目概况及建筑结构方案选型

2.1 项目概况

本文以常规 220kV变电站生产综合楼建筑为例对标准配送式建筑物进行研究。生产综合楼为两层建筑,L型布置,长70.85m,宽30.9m,一层层高4.8m,二层层高8.5m、局部4.0m。

综合楼一层房间布置为35kV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接地变及消弧线圈室、综合继电器室、蓄电池室、水泵房、检修间、卫生间、门厅及走廊。

二层房间布置为110kV GIS室、220kV GIS室。

2)本工程装配式方案选择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对于户内变电站综合楼,可采用劲性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制混凝土装配式(PC)结构。

本工程位于山东淄博,淄博地区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提供相对方便、工艺成熟,本工程选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

3 标准配送式建筑装配方案

3.1 标准配送式建筑物的单元组成

生产综合楼是一个集合体,不仅集合了建筑和结构的构件,而且集合了水、电、暖通、通信等设备。若将一个复杂的建筑体采用装配式方案,其楼体的合理拆分尤其重要。结合工艺要求,分析各设备与建筑物之间的联系,生产综合楼拆分为如下单元:基础、框架节点、墙、板、设备基础、水暖管线、电气通信管线、单元拼接节点等单元体。见下图:

3.2 结构构件及其拼接的标准化

基础杯口标准化。生产综合楼采用独立基础,由于基础重量大、受地质条件影响,基础现场浇注,基础中心设杯口,方便与柱连接。

框架梁柱节点在工厂预制,柱柱连接与梁梁连接部位在现场浇注。节点在现场吊装就位后上节点柱筋与下节点柱筋绑扎连接或焊接,左节点梁与右节点梁钢筋弯折对接,该两部位钢筋搭接完成后,支模浇注混凝土,该榀框架形成。

框架次梁搭在主梁上,次梁顶部受负弯矩作用,顶部钢筋需横跨主梁,不得在主梁处截断。次梁的制作需满足顶部钢筋的受力,在预制时,预留顶部钢筋位置,现场浇注梁端混凝土。

楼板采用叠合楼板,叠合楼板由预制板和现浇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预制板由工厂预制,兼做现场混凝土浇注的模板,叠合层内可敷设水平设备管线。

3.3 框架拼装方案

结构设计为装配式构件指定编码及安装顺序,工厂加工按设计编码标记构件,结构构件的运输、现场堆放及施工组装按设计指定编码及顺序进行,快捷有序,有效保证了工期及质量。

框架梁柱节点单元运至现场,吊装至准确位置,上柱钢筋与下柱钢筋搭接,该位置支撑模板,浇注混凝土。梁定位后根据对侧梁长度将底筋向上弯折至梁顶,钢筋绑扎固定,梁壁、梁底支撑模板,后浇注混凝土完成装配。

该方案实现了“墙柱弱梁”的理念,节点在工厂预制,标准化程度较高,质量可靠,现场模板和支撑均较少,节省模板,节约投资。

4 标准配送式建筑效益分析

4.1 节能环保

综合楼梁、板、柱等 80%的构件预制,现场拼装,节省了现场支模、搅拌混凝土、帮扎钢筋、振捣、养护混凝土、高空作业等问题;预制构件的生产流程化后,模板可以更加充分的重复利用,梁柱模块化,节约模板,节省资源。

4..2全寿命周期内效益对比

装配式生产综合楼与现浇式综合楼进行比较,短期内效益较高,但从整个全寿命周期内相比,效益明显。构件厂制作,预留插筋。梁柱截面少,支模类型少,模具可重复利用;柱模具化浇注,节约工期;车间制作,节能环保;地面重复作业,确保质量。建设工期较常规方案节省约60天。全寿命周期造价2029.42元/m2,较常规结构的2150.81/m2也有所节省。

5 结论及展望

采用标准配送式结构的综合楼建筑,节点、墙、板等 80%的构件预制,现场拼装,节能环保,全寿命周期内效益明显。同时提出全新的变电站建筑装配方式,即预制框架梁柱节点,现场浇注框架的装配方案,以确保“强节点、弱杆件”原则,保障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安全。对于全新结构形式的变电站建筑物,还要在方案实施后进行持续观测,以补充实践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进一步指导和完善后续项目的建设。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构造方法简介》 (刘正勇,应惠清)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定》(NL/T 5457-20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G322

B

1007-6344(2017)02-0283-01

赵东旭(1983-),男,籍贯:吉林省柳河县,大学本科,工程师,从事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工作

田国平(1980-),女,籍贯:山东省冠县,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从事输变电工程结构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综合楼装配式变电站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关于某综合楼外墙贴面砖脱落原因的探讨
BIM技术在某大型商业综合楼施工中的应用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220kV户外变电站接地网的实用设计
某综合楼内气体灭火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