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分析

2017-04-27唐司亚刘志昂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成形术经皮椎体

唐司亚,刘志昂,姜 岩,张 陆

(郑州人民医院骨二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分析

唐司亚,刘志昂,姜 岩,张 陆

(郑州人民医院骨二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研究和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其进行治疗,随访对两组患者术后7天、1个月、1年的疼痛评分(VAS)进行比较,同时对功能障碍(ODI)进行评分比较,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7天、1个月、1年的VSA评分及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1例,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其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骨折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的不断增加,此类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不断下降,随之而产生的疾病也日益增多,其中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此类人群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有报道指出,此类患者较容易引起椎体骨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1]。在临床上患者患上此病后,常会出现意志消沉、失眠等一系列负面的心理状态,因此对此类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是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此类患者年龄较大的缘故,在临床上一般采取保守方法对其进行治疗,但疗效较不明显,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此类患者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对其进行治疗,发现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均对其采用CT扫描及MRI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均符合相关针对标准,且两组患者均出现腰部及背部疼痛等其他疼痛。其中观察组患者男20例,女17例,年龄58~83岁,平均(66.1±3.2),病程1~10天,平均(3.2±1.1)天,其中L1骨折患者8例,L2患者6例,L3患者3例,T10患者1例,T11患者7例,T12患者2例;对照组患者男21例,女16例,年龄58~82岁,平均(65.8±3.1)岁,病程1~10天,平均(3.2±1.1)天,其中L1骨折患者7例,L2患者7例,L3患者2例,T10患者2例,T11患者6例,T12患者3例。均排出生命体征不稳、严重肝肾疾病、心肺功能不全及恶性肿瘤的患者,两组患者均签署之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其进行治疗,具体为:对患者实施全麻后,取患者的仰卧位,在X线的辅助下,将PMMA骨水泥注射到患者的伤椎处,在注射期间对其进行严密观察,如发生体外渗漏,应立即停止。在患者进行手术1天后,可在腰托及相关医护人员的看护下进行站立或缓慢行走,术后7天采用X线对其手术部位进行观察,无其他问题可安排患者出院。

1.3 评估观察

随访对两组患者术后7天、1个月、1年的疼痛评分(VAS)进行比较,同时对功能障碍(ODI)进行评分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7天、1个月、1年的VSA评分及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7天、1个月、1年的VSA及ODI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7天、1个月、1年的VSA及ODI评分比较(s)

随访时间段 观察组 对照组术后7天VSA 2.32±0.23 3.08±0.28术后1个月VSA 1.81±0.32 2.98±0.31术后1年VSA 1.75±0.28 2.77±0.29术后7天ODI 20.12±1.32 28.93±1.44术后1个月ODI 21.98±1.27 30.22±1.39术后1年ODI 22.07±1.26 31.67±1.41

3 讨 论

骨质疏松是骨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疾病之一,多发于老年人。此疾病属于一种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类疾病之一。有报道指出,此类疾病发病较慢,患者患上此病后,一般会伴有骨骼疼痛等特点,且较容易骨折[2]。目前治疗此病,多数患者因为年龄过大,且对手术具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多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治疗,但疗效较为不佳。但对其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其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段等特点。从上述术中可以看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其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1] 纪 泉,张 良,高 凡,等.术后应用阿仑膦酸钠不影响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内固定后愈合[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2,5(2):94-99.

[2] 杨丰建,林伟龙,朱 炯,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 21(1):50-54.

本文编辑:吴 卫

R683.2

B

ISSN.2095-8242.2017.02.252.01

猜你喜欢

成形术经皮椎体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探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并发症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