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2017-04-27石云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菌群失调营养液益生菌

石云峰

(宽城满族自治县中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承德 067600)

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石云峰

(宽城满族自治县中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承德 067600)

目的研究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干扰情况,探究益生菌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在肠内营养中添加益生菌。观察患者的菌群失调、肺部感染和腹泻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血清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等。结果观察组的菌群失调、肺部感染和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营养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比较进行,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有效的调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肠道菌群,降低菌群失调、肺部感染和腹泻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

益生菌;肠内营养;重度颅脑损伤;临床价值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治疗过程中因为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分解代谢增加、肠道屏障被破坏,同时并发全身或局部感染,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腹泻以及肺部感染,这是因为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而导致了肠道菌群紊乱等副作用,使得感染性休克、严重感染和脓毒症等导致的死亡率居高不下[1]。经研究发现益生菌维持肠道的细菌的稳定、有作为肠道的屏障、维持机体免疫平衡、防止菌群移位等作用。为研究益生菌对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在肠内营养中添加益生菌。观察患者的菌群失调、肺部感染和腹泻发生率。对照组平均年龄(42.2±10.88)岁,观察组平均年龄(41.1±10.91)岁;对照组男66例,女34例,观察组男68例,女32例;对照组手术例数86例,观察组手术例数88例。两组患者均满足以下条件:①没有大出血和胸腹部器官严重损伤;②没有内分泌史;③没有严重颅底骨折;④肠道功能无异常;⑤没有并发心、肝、肾功能衰竭等疾病;⑥没有腹泻和继发性感染等。

1.2 方法

首先,两组患者,都在伤后12~24 h内置入胃管,并给予肠内营养液。肠内营养液需要在恒温器中保存,第一天以30 ml/h的滴速用鼻饲泵入,持续滴注。从第二天起增加滴速,最大滴速为125 ml/h,直至全量(2000±500)ml/ d。观察组每天进行营养支持半小时后,经鼻饲管给予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嗜酸乳杆菌三联制剂。药物研磨后每次使用15~25 mL,通过温水注入胃道,患者在病情转归之后,可以经口饮食的患者,可以改为口服。

1.3 肠道的并发症

如果在患者产生胃潴留、腹泻或者腹胀等并发情况时,可以稀释营养液进行使用,降低滴速,必要时可以遵医嘱给予胃动力药或止泻药进行处理。胃潴留液>200 mL,并且腹泻超过3次/d,需要立刻停止进行肠内营养液。需要等待胃肠功能稳定再恢复泵入。

1.4 观察和诊断

1.4.1 腹泻的指标

如果患者每天排便的次数超过3次,粪便量>200 g/d,腹泻的诊断标准为超过患者粪便总量的85%水分。

1.4.2 肺部感染的指标

如果患者的出现高热,X片或CT均显示患者的肺部有炎性阴影、并且痰或血培养阳性的患者

1.4.3 颅内感染

患者出现以下内容可确诊为颅内感染:①CSF中白细胞计数偏高;②一般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且糖<2.25 mmol/L,蛋白>0.45 g/L,氯化物<120 mmol/L;③有感染原因,如脑脊液漏等;④CSF细菌培养呈阳性结果。

1.4.4 菌群失调指标

患者在腹泻的时候,粪便中发出现艰难梭状芽孢杆菌、葡萄球菌、真菌等,粪便菌群的分析示球/杆菌比例失衡。

1.4.5 营养和免疫

监测出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的血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计数(LYM)。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指标

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菌群失调、腹泻、肺炎、肠内营养液达到供给量的时间的发生率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2.2 营养和免疫的指标在营养支持之前,两组患者的血清ALB、Hb、LYM都在常规范围内,在营养支持后,观察组各指标都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血清ALB、Hb低于正

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营养和免疫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营养和免疫指标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ALB Hb LYM支持前 支持后 支持前 支持后 支持前 支持后对照组 40.7±3.4 35.5±3.2 141.5±6.2 110.8±6.8 1.52±0.4 0.78±0.29观察组 43.7±2.8 41.4±3.7 140.3±6.3 135.6±8.1 1.47±0.41 1.33±0.56

3 讨 论

重度颅脑损伤是就诊率较高的外科严重病症,在临床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常见的并发症还有肺部感染,其对患者的预后有严重影响。由于临床时常应用广谱抗生素来预防感染,因此广谱抗生素导致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所以不宜长时间使用,抑制正常菌群的繁殖,引起菌群失调,产生肠毒素和代谢废物[2]。腹泻严重者会影响营养素的摄入,出现营养不良,会加速肺部炎症出现。正常菌群可以充当屏障的角色,阻止外来的细菌引发菌群的失衡或者抑制肠内致病菌繁殖,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致病菌,对抗感染有重要作用。益生菌联合的肠内营养液能降低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发生率。营养支持后,观察组患者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可见,益生菌能够促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显著的缓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于维持胃肠道功能有临床意义,因此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液的治疗,可以纠正菌群失调,改善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腹泻和肺部感染的发生[3]。

4 结 论

综上所述,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预后起到了积极作用。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有降低感染发生率,缓解患者的免疫反应的作用,因为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初步推断可能与益生菌加入到肠内营养液中,减少病菌的黏附,预防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有效降低肠道的通透性,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

[1] 苏惠崧,贾 青,赵 蓉.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4.

[2] 骆 彬,王海燕,张晓伟.早期营养支持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山东医药》,2012,2.

[3] 彭 钢,年福甲.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影响的相关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4,3.

本文编辑:吴 卫

R651.1+5

B

ISSN.2095-8242.2017.02.247.02

猜你喜欢

菌群失调营养液益生菌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进猪生长和健康
宫颈高危HPV持续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进展
益生菌别贪多
神奇的小小肠道益生菌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中国益生菌网
加温器减轻外周静脉输注高渗营养液所致局部刺激症状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