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废都》与《洪堡的礼物》的对读

2017-04-27方岚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危机

方岚

内容摘要:在小说《废都》和《洪堡的礼物》中,关于对危机的嘲讽与批评存在着一定的共通之处。两部小说不仅从社会背景、时代追求、人物经历、精神与物质的追逐等方面映射出小说作家对于人性的精妙探讨,在对读两部作品后,更能使得读者从中体会到浮世绘中迷失的本性以及两位作者对于危机鞭辟入里的嘲讽与直切要害的批评。

关键词:危机《废都》《洪堡的礼物》对读

《废都》与《洪堡的礼物》,分属于中、西方的重要文学作品,在当代文坛中散发出独特的耀眼光芒。虽然这两部小说产生的时间、背景各有不同,但是二者却在对于危机的嘲讽和评判上具有共通之处。因而,将二者进行对读比较,也便具有了深刻的探究意义。

一,《废都》与《洪堡的礼物》的相关概述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贾平凹作为“寻根文学”的重要代表开始被人们所知晓,其作品《废都》也成为作者本人最具争议性的小说,该部小说主要以古都西安的生活为背景,记述了作家庄之蝶、画家汪希眠、艺术家阮知非、书法家龚靖元四人的日常生活。小说中不仅处处体现了浓重的西安“废都”色彩,同时也通过名士风流与感情纠葛等辅线为穿插,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幅鲜明灵动却又充满悲伤的美学画卷。

而《洪堡的礼物》主要是以上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之问的美国作为故事背景,并将发生在两代作家身上的遭遇为主线,从而反映出当时美國社会的人文风貌以及美国的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品质、精神,小说通过不同时期中的人物变化,展示出艺术家在当时社会中所面临的价值取向与个人出路的问题,并从侧面折射出人们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所存在的恒久矛盾。

二,《废都》和《洪堡的礼物》对于危机的嘲讽与批评

纵观《废都》和《洪堡的礼物》,无论是在古城西安还是遥远的美利坚,关于不同时局下的危机意识却有着同样的表现,在两部小说中也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值得品评。

一方面,两部小说中关于主人公恰逢时代产生巨大变迁,关于其生活的背景描写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在《废都》中主人公遭遇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由于人类城市的生活与现代文明是相通的,因而社会的风云变化也全然蔓延到文学之中。在《洪堡的礼物》中主人翁同样也是随着时代的转变而在价值观的迷茫探索与物质主义的夹击之下,从而使得传统的人道主义日渐分崩离析。此外,文中对于社会的描写也时刻体现出动荡不安的危机之感。两部小说均痛快淋漓地揭示出知识分子在物质主义大行其道中内心的苦闷与彷徨,进而这种对于这种危机的嘲讽和批评也成为当时文化人精神困难中的一种外放体现。

另一方面,二者在对于社会中所存在的变化,物质的评判也是殊途同归的。《废都》的作者贾平凹曾经激愤地指出,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变化便是人们的希望同物质主义所产生的罪孽并存,这种物质主义是具有极大腐蚀性,这不仅侵蚀着人类的灵魂,也使得社会生活同艺术的精神品质相互脱离开来,在此情况下理应做出文学反抗,从而找出人的罪行与弱点。而这种“物质主义即为罪孽”的观念也在《废都》一书中有着具体的体现,在90年代的西安,人们面临着社会经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商业利益是具有极大吸引力的,而此时薄弱的人文品质在物质利益的冲击下,便造成了社会价值观念乃至整个价值体系的断裂,这种无力的批判也是作者所发出的时代呼唤。

在《洪堡的礼物》中,战后的美国经济社会、科学技术都处在天翻地覆的改变中,但这同样也带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互相切割,至高无上的物质追求也成为了扭曲人们精神、观念的“罪魁祸首”。在小说主角洪堡的心中,自己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的,而且在小说当中作者也是毫不吝啬地对文中的物质主义给人类精神世界所造成的重大危害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从而指明了如果人类失去了美好的精神文明,那么则会变得失去本性。一旦本性丧失,继而就会以惨淡的结局收尾。

加强关于《废都》与《洪堡的礼物》中对危机的嘲讽和评判分析,不仅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中蕴含的深层情感,使之产生同作者相同的情感共鸣,同时也有利于观众在探索、比较的过程中找寻出关于思想、精神状态的更高需求,从而跳脱出原有的思维束缚。

物质主义和精神追求的矛盾式对立,却又在小说《废都》与《洪堡的礼物》中得到了圆满的统一,两位作者对于社会中走失本性的人群的描写,也成为了对于危机极尽力气的嘲讽与批评,这是无情的鞭挞却也是最真实的茫然和彷徨。

猜你喜欢

危机
危机!未来可能吃不到巧克力
数学危机漫画展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工厂危机
官员的“形象危机”
叙危机诱发“中东大混战”
危机来袭/等
你离“黄牙危机”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