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散式提问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7-04-27吴秋红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提问阅读教学应用

吴秋红

内容摘要:当前教学教师开始退出课堂主角,而成为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转换。特别在阅读教学中是否让学生提问,如何引导学生提问,看起来是一个教学方法和技术,其实是一个教学观念问题,因为这已经涉及到教师重新确立自己的课堂地位和工作角度。所以,让学生能大胆地、发散武地表达己见,给学生一个民主、和谐、平等、对话的环境。唯其如此,才能放飞学生的思想,激励学生充满主动的探究热情。由此,我们提倡让学生发散式提问走进阅读教学的课堂。

关键词:发散式;提问;阅读教学;应用

如何让发散式提问走进阅读教学的课堂呢?

一、共享教学资料。形成学习氛围

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其次,要给学生“学”更多的自由和主动权。教师还要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彼此接纳的、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营造积极健康的集体心理氛围,使学生懂得尊重别人的发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健康的集体心理氛围中轻松地学习。同时,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1.公开备课资料,组织思想争鸣

师生共同占有备课资料,公开《教参》。这体现了教师的自信,也体现教学的民主,更重要的是学生又拥有了其他的阅读空间。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认知结构、人生态度、性格爱好和阅读的经验,获得不同的感受和结论。同时,师生通过鉴别、取舍和消化,能研讨文章更为深层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思想争鸣的环境。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看法,就表明他们已经开始具备探索真理的勇气了。老师更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尽可能的拓展思维,大胆假设,然后细心验证其存在合理与否。比如在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时,我这样提问:在刘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吗?学生对这一假设问题很感兴趣,一部分有理有据的认为能,原因是焦仲卿是一个重情有义的男子,最后都可以为爱而死,难道不能为爱而活吗?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不能,原因是面对母亲对儿媳的挑剔,他只能长跪告母,当母“棰床大便怒”他只能“府吏默无声,举言谓新妇”,在封建家长制下他对母亲的反抗和对幸福婚姻的追求力量很薄弱,只能是潜意识的,这样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2.鼓励挑战权威,培养求异思维

多年来的常规教学,使学生产生唯书本是从的思想。既然课堂上提倡师生平等,就允许学生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既然说要尊重学生,就应尊重学生发表不同观点的权利。可以采纳天津市特级教师李鉴蕙对学生提出课堂教学中的“七个允许”。即“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教师错了允许提意见;不同意见允许争论;争论到炽热化时,允许学生自由抢接话茬发表意见,不必举手等待老师批准。”教师肯定了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发表见解的做法,进一步鼓励学生提出与此相类似的问题。学生思考后,踊躍发言,经过一系列提问、解答,学生大都理解了知识要点,掌握了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求异思维让课堂一次次闪光,出现高潮。

二、提供对话平台。传授方式方法

1.提出自学要求,留足思考时空

一般授新课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有范围地预习所要学的知识内容,在重点和难点中提出若干问题,以避免低水平的提问。要求学生先自学课文,独立阅读,发现问题并记在书本边空白处。学生自学课文要求做到四看一查一提问。四看,即看注释、看课文、看课文前后编者的引导与设计的思考与练习、看《教参》及有关资料;一查即查字典、词典及有关工具书;一提问就是提出自己阅读时不清楚的、有疑问的、不会解答的问题。然后,按小组(水平有递度的6至7人为宜)课前进行分组讨论,最后把意见不一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集中在笔记本中,在上新课前,交给老师,教师根据学生课前讨论后遗留的问题,结合文章的重点和难点筛选、整合,然后进行课堂讨论,这样,学生就有机会解决心中的疑问了。当然,课中鼓励学生随时提问,教学内容结束,留一段时间让学生提问,下课后,鼓励学生提问。这样,从课前、课中、课后的时间维度上保证了提问时间,从书面和口头的形式上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提问的机会,及时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激发提问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问”的习惯和探究的精神。对于自读课文,可以先安排学生看书自学。学生发现了问题,及时写在课文右侧的空白边上,教师在一边巡视进行个别辅导,搜索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或自由提问,集体讨论。这样安排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先充分地阅读,并充分地思考,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适度调整构思,适时铺设台阶

学生的问题一般有三类:一是没有偏离教学构思的,这类问题通过教学过程本身就可穿插解决;另一类是偏离教学思路的,这类问题可当场解决,也可课后个别解决,也可通过变换问题的角度来解决;还有一类是教师和学生都回答不了的问题,这类问题可先通过集思广益进行讨论,真的不行就留待课后再去解决,所以,碰到后两类问题应及时调整教学构思。学生的思维一旦调动起来,就会进射出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火花,使之燃起智慧的圣火。教师要为学生搭好“脚手架”,让学生通过努力自己发现问题,不必做过多暗示,更不能替代,并做到学生能问的教师绝不先问,即使学生一时不能发现,教师也要有足够的耐心,给予充足的时间,等待学生去思考、发现。特别在新授课的开始、阶段性小结和课堂总结时,教师应留出一段时间供学生自由发问,并使之成为教学过程中一个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环节。有些文章,学生提不出有质量问题,或者提不出体现课文重点或难点的问题,学生阅读往往一晃而过,不觉得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及时设疑,以激发学生思考。所以,提倡学生提问并不是说就取消了教师的提问。

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从自己感到困惑处求疑,从易错处求疑。从无疑处求疑等。问题的内容可以从思想内容方面的问题,到语言表达形式的赏析疑问,甚至到有关课外的扩展知识,及带有创造性的问题等。总之,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质疑,掌握质疑的方法,学会学习。

三、激发提问兴趣。及时给予评价

1.激励学生揭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应有针对性,问题的类型大致有求证式、求异式、求新式。

求证式问题相当于几何证明,即告诉结论,寻求过程,表现在语文课堂上往往是收集信息。这类问题往往很简单,属浅层次问题,完全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但必须告诉学生要有这类问题的意识。因为这是训练学生思维广阔性的很好的方法。如:读任何一篇文章,我们都应有这样的问题: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它是通过哪些材料表现的?这样,学生就会很严谨地思考,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

求异性问题往往是变换角度提出问题,是对文本的深刻挖掘,训练学生深刻的思维。它应属创造性提问。在分析《雨巷》这首现代诗歌的主旨时候,我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作者描述了一个怎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

为什么要突出描绘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作者是否仅仅为了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而表现他的情感?这三个问题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前两个问题为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做铺垫,最后一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这样提问给了学生充分而逐层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充分了解本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问题是对教材的加深和加宽,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产生再造想象,而这种想象力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求新性问题往往是独特的,别具一格的,它综合体现了思维的批判性、求异性、变通性等品质,能驱动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这类问题是最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若真正养成了习惯,并动脑筋认真思考,无疑,他將终身受益。

2.提供成功体验,做到随机应变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是难是易,或深或浅,教师都能够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并且表现出充满激情的真诚赞扬,这样使学生能从提问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生的提问,靠集体的智慧解决了难题,教师对学生的创造力要表现出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体验到集体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

评价要在学生突破自己,进射出创造火花之后及时进行。对优秀学生的评价尽可能客观,使他们能够向更高的目标努力,防止他们滋长骄傲情绪:对后进生则多采用肯定性评价,表扬优点,使他们常常觉得自己有进步,激发他们的成功情绪体验。即使学生反馈错误信息,教师也应“艺术”地予以某种肯定,再婉转地提出问题,使对方乐于接受有关他失误的信息。学生提问后得到教师的肯定性评价,能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强自尊心和学习的自信心。学生的探索欲望自然会被激发,久而久这,学生便会养成学而思、思而疑、疑而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3.采用多种方式,乐于承认不足

对学生的提问或回答,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的具体方式可以由教师口头言语表达,也可以学生互评甚至学生自评。也可以加强学生自评和互评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独创性意见,勇于自我评价。教师还可以用无声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肯定,可以包括教师热情的笑容、兴奋的神情和期待的眼神等非言语行为。

有的时候,学生的提问或回答超出了老师准备和考虑的范围,但又确有道理,甚至有标新立异。此时,教师应当迅速捕捉这瞬间的机遇,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坦言自己的不足,公开认可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或理解上比自己高明,自己应当向学生学习。实践证明,教师这样做不但无损于自身形象,反而会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从而使学生更积极的去钻研问题,勇于回答问题,甚至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猜你喜欢

提问阅读教学应用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