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剧导演们的“局”与“剧”

2017-04-26陆洋

齐鲁周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张黎题材

陆洋

时势造英雄,冬眠十年的反腐剧能刷屏,既是时代使然,也是因为该剧在政治权力、资本裹挟和大众审美三种力量的角力中,凭借“真实”立足了脚跟。正如《人民的名义》导演李路从作品中表现的,单纯的“展示腐败”并不足以呈现反腐题材应有的深度。以反腐为核心,又不拘泥于反腐一个主题。通过人心蜕变和复杂人性的刻画,讲述中国当代社会的生态状况,才是当今政剧导演们的“雄心”。

李路的商业冒险与选择

过去两年,导演李路把全部的时间都给了《人民的名义》。从最初跟编剧周梅森见面敲定合作,到最高检影视中心授权李路运作该项目,他万万没想到这部剧的筹备和推进会发生这么多的故事。

2015年初,李路听闻最高检影视中心向周梅森约稿,要在反腐题材沉寂多年的水面上投下一块石头。李路意识到,反腐题材也许很快就会蔚然成风,《人民的名义》或许就是初试啼声。他主动联络相关方面,将这个任务承接下来。之后,李路经历了一个非常“痛苦”的阶段。去年4月的李路,还面临着来自创作、资金上的双重压力,只能用“分身乏术、身心疲惫”来形容。

虽然反腐倡廉是国之大计,但投资反腐剧就是另一回事了。题材的敏感性让投资者的态度更倾向于观望。于是,这么好的一个项目竟然无法顺利组局。也曾经有人劝告李路,为降低风险起见,投资总盘控制在五六千万就可以了,但李路为作品的质量考虑,坚持总体投资过亿。在李路看来,反腐剧沉寂十多年,一旦回归就必须做经典,颠覆以往、超出以往,才是唯一的选择。他坚持全一线阵容的配置,坚持在制作上上档次。创作者的品质期许和投资者的回报忧虑之间的鸿沟,导致投资始终不能完全到位。

剧本已经打磨成熟,演员档期已经签定。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经与最高检影视中心专职副主任范子文和周梅森再三论证后,李路拍板决定,拍了,实在不行就把自己家房子卖了!2016年大年初三,《人民的名义》在投资尚未全部到位的情况下,“强行”开机了。作为从经营到创作第一责任人的李路,心中的压力可想而知。

所幸,还是有五家志同道合的民营公司与他共担风险。在拍摄现场,被剧本的水准和李路的决心打动的老朋友高亚麟表示:这部剧一定要投,并且已经做好了赔本40%的准备。开机后一个月,李路在片场与投资人陈静柱交谈了十五分钟后,签定了最后一份投资协议。而另两位女性投资人李贡、安晓芬,在这个项目组盘过程中一直表现得非常坚定。五家民营公司为主,撑起了这部亿元反腐剧的大盘。

2016年6月,《人民的名义》杀青。当成片最终呈现在眼前时,李路倍感欣慰,其后依然丝毫不敢懈怠,直到获得发行许可证,他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林超贤:“有一颗捍卫正义的心”

“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的这次反腐,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生态”,李路称,“《人民的名义》将开创反腐剧的表现深度和社会广度。纵深层面,从小官巨贪到副国级大贪,从基层好官到高层清官,纵轴上排布着形形色色的官员;社会维度方面,这部剧写了人物众生像,市民、官员、知识分子、商人……如同一幅当代社会的‘清明上河图。”

与此类似,去年取得口碑和商业双重成功的电影《湄公河行动》,也被认为在反映毒枭统治手段上有所突破。据报道,导演林超贤亲自跟公安部沟通,阐述为什么要在电影中加入娃娃兵的情节,因为这一反人道主义的现象真实存在,“如果不把这种触目惊心的事情表现出来,观众感受不到毒枭有多恐怖。”

电影上映后,舆论也将糯康受审、金三角渔民的生存状况和湄公河惨案等关联事件回溯,即让原本存在却被淡忘或忽略的残酷事实,通过文艺作品的艺术呈现重回公共视野。《湄公河行动》不单扩大了对毒品犯罪、公共安全话题的讨论范围,也成为一座从现实到艺术再反哺现实的桥梁,完成了艺术作品从反映社会事件(尤其是那些潜藏在光环之下、却存在于公民心底的疑虑和痛点),到参与社会运行、并影响社情民意的使命。

尺度与审查制度长久以来的互动,使得我们将主旋律等同于官方意志。过去那些“曲高和寡”的作品,使得业界与观众自动将主旋律模式固化:它内核限定在一个狭窄范围,聚焦于“宏大叙事”,排斥个人追求、世俗情爱,这与人性天然割裂对立。

但从近来主旋律作品的热播,可以得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教训和经验:主旋律更应当被理解成共同价值、重叠共识。表达此种意念也不是只出于“政治任务”,更多是因价值的广泛认同,而形成的由私人向大家的说服和过渡渴望。正如导演林贤超拍摄《湄公河行动》的初衷,“一直有个当警察的梦想,有一颗捍卫正义的心。”

张黎:由“政治安全”投向“市场安全”

中国第五代导演中,张黎绝对是拍“政剧”的一个好手。从豆瓣评分上看,张黎的两部神作《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一部半神作《人间正道是沧桑》。都是讲王朝无可奈何花落去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张黎同第五代导演是有距离的。他没有走上那条从中国的苦难中汲取养分,依靠境外影展获取世界级声誉的道路。80年代末到1998年这段时间,张黎参与的几乎都是主旋律作品。不过这种距离,反而让张黎获得了某种程度的保护。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冒着资本诱惑和权力干涉的枪林弹雨集体冲锋,损失惨重。陈凯歌再也拍不出好片子了,张艺谋成了开幕式专业户,胡玫和李少红同门相争也没拍好红楼,张元吸毒,王全安嫖娼……

当枪声停止之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只拍历史题材的张黎伫在那里,张黎说,“能让我伺候的导演就没有了,所以我来当导演”。于是他开始成了国剧的担当。张黎并不是什么天降奇才。2000年之后,面对日渐完善的审查制度,放弃现实主义题材,专攻历史剧并在现实中寻找回响是一部分第五代导演的集体选择。张黎的每一部“革命历史题材剧”都旗帜鲜明“倒贴”一个重大节庆:《人间正道是滄桑》是建国90周年献礼,《四十九日·祭》则是湖南台为2014年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定制剧,《少帅》是抗战胜利70周年献礼剧。

如今,剧迷眼中高冷的黎叔竟然开始对网络小说产生了兴趣。2016年,张黎先后在两场发布会启动了两部IP剧。在当下的业界,玄幻IP剧几乎是行业“清流”笔下的“万恶之源”。资本汹涌,颠覆影视行业的游戏规则,大凡物不平则鸣,也不奇怪。令人意外的是,本是一股“清流”的张黎却蹚了这浑水。

张黎对于自己的转型十分决绝:“就是错我也要错一次”,他在媒体访谈中对于“叛变论”回应:“如果是为了钱或其他与创作无关的原因而接受某一种类型,那是不对的;如果是想挑战一种新生事物,或者挑战自己的创新能力,任何尝试就都是有意义的”。

猜你喜欢

张黎题材
Spin torque oscillator based on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with MgO cap layer for radio-frequency-oriented neuromorphic computing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变脸
带爱回家
绝情刀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变脸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