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产业发展初探

2017-04-26孙国伶

河南建材 2017年2期
关键词:柳河村庄葡萄

孙国伶

秦皇岛市规划设计研究院(06600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产业发展初探

孙国伶

秦皇岛市规划设计研究院(066001)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近年来中央加大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健康发展。这里以秦皇岛市卢龙县蛤泊镇苏柳河村为例,研究村庄产业发展策略。

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产业发展

0 引言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农村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中央在城镇化会议上也提出,城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发展更应关注乡土记忆、文化传统和当代农民的认同感。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重要指示,各省各地区有关部门均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突出农村特色,弘扬传统文化,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1 苏柳河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苏柳河村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蛤泊镇东北部,东、北临宋柳河村,南接孟柳河村、杨柳河村,西邻小四百户村。村庄紧邻卢昌公路,距蛤泊镇镇区约5 km,距卢龙县城约20 km。

苏柳河村产业现状主要是农业种植。种植业主要有酒葡萄、鲜食葡萄、玉米、花生等。全村栽植酒葡萄80亩、鲜食葡萄95亩、玉米220亩、花生25亩。

村庄有小型生猪养殖场2个,其他养殖以分散的家庭养殖为主,有猪、鸡、羊等,不成规模,承担风险能力较差。

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 400元。经济来源以农业种植、畜禽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相比较而言,村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商贸物流产业缺少发展空间。

2 苏柳河村发展优势

2.1 优越的区位条件——毗邻碣石山景区和卢昌公路

苏柳河村区位条件优越,位于2016年碣石山连片美丽乡村建设区域内,囊括在环渤海经济圈内,地处京津冀腹地范围3 h交通圈内,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村庄交通条件优越,紧邻卢昌公路,距蛤泊乡乡驻地约5 km,距卢龙县城约20 km,能快速到达京哈、沿海高速。村庄距高铁北戴河站约28 km,通过205国道可直接通达。

2.2 优越的自然景观——“绿园环村”的和谐村居和田园风光

葡萄园环村而种,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变化,构筑村庄的景观基底。庭园葡萄藤点缀于红砖灰瓦的平房民宅间,具有田园诗中描绘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景观意向。村庄内外树木林立,有杨树、柳树、果树和龙爪槐等,村庄景观丰富。

2.3 独特的产业基础——成熟的葡萄种植及逐渐兴起的乡村游产业

村庄位于河北昌黎干红葡萄酒产业聚集区——柳河山谷片区,周边布局多个酒庄和葡萄酒厂。在卢龙县葡萄酒产业强势辐射带动下,村庄大面积种植酒葡萄,与周边村庄葡萄园形成万亩葡萄田的壮观景象。周边有鲍子沟景区和昌黎县的葡萄沟景区,依托周边乡村游的基础,打造特色农业种植,发展乡村游。

3 苏柳河村产业发展策略及产业发展重点

3.1 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在生产性农业园区上经营观光旅游业,观光活动对农业生产及周边活动具有增补作用,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摘、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苏柳河村要借助地域与自然优势,在现有葡萄种植的基础上,导入果品采摘、农业观光、趣味农业、乡野体验等,拓展农产品研究与交流思路,打造一年四季景不同,吃、住、养、游、购、娱一体化体验。

以碣石山连片美丽乡村建设及鲍子沟、葡萄沟葡萄采摘为切入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苏柳河村知名度,逐步改变人们摘葡萄只知鲍子沟、葡萄沟的窘境,鼓励有经济实力的农户在通往鲍子沟、葡萄沟的主路上开设葡萄采摘园、农家乐民俗园等,增加过往游客的可选择性。

3.2 做大做强葡萄产业

3.2.1 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

去年葡萄丰收,但由于供给量过多,致使供求关系不成比例,造成葡萄价格低廉,严重滞销,农民丰收不增收的现象。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高端农产品的培育或加工体现出广阔的市场。改变原有的种植理念及营销方式,由原来的注重产量的提升,改变为注重质量的改善,发展精细化农业、高端化农业,发展纯天然无公害产业,同时对果实品相、糖度等进行严格把关,杜绝以次充好。

3.2.2 延长葡萄种植产业链条

葡萄作为水果具有季节时效性、不易保存、运输损耗大等劣势,而且单一地卖葡萄产品附加值低,受市场因素影响大,农民增收潜力有限。

应积极拓宽葡萄产品产业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如生产葡萄酒、葡萄饮料,将葡萄籽加工葡萄籽油、保健品等,通过对葡萄的精细化、深度化利用,将葡萄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3.2.3 大力发展红酒产业

依托良好的酒葡萄种植基地,优良酒葡萄品种的种植,加之开放的政策,吸引企业来此兴业。鼓励本村居民入股或集资建设红酒生产企业,进行多样化的品牌定位,既要有满足大众消费的中低端品牌,也应生产满足高端消费、商务宴会、私人派对等的高端品牌。

以“葡萄园观光采摘+酒庄酒文化体验”为主,配备专职接待部门、专业导游、品酒室,以及集酒庄酒生产、苗木繁育、休闲旅游、葡萄酒文化推广等为主题的葡萄酒旅游基地。

3.3 借鉴互联网平台提升产业发展

将互联网与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充分融合。用互联网技术改造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水平,管控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确保产品品质。对产品营销进行创新设计,形成完备的产业链。

扩大电商在促进村庄农业产业方面的应用,鼓励社会资本、供销社等各类主体建设涉农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等市场,在促进工业品下乡的同时为农产品进城拓展更大空间。加快快递基础设施建设,与大的快递企业进行合作,确保新鲜农产品快速运出。

改良技术,生产高品质农产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做好品牌积累,将高端农产品与互联网相结合,提升苏柳河村葡萄及相关产品在全国品牌影响力,拓宽销售渠道与受众人群,为村民增收拓宽新渠道。

4 结语

苏柳河美丽乡村规划重在通过对村庄的产业、旅游、交通、空间、民居、设施和风貌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整合区域资源,联动发展,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综合品牌,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区。规划立足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理念,协调空间安排和建设项目,实现利益平衡。依托苏柳河村特色的农业资源、田园风光,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以村域特色资源为基础、以葡萄酒庄为特色、以农村旅游产业链为核心、以乡村体验为亮点,对全村各要素进行统筹安排,打造集乡村度假、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生态乡村旅游胜地。

[1]黄金文,张阳.农业观光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探析[J].乡镇经济,2008,24(10):20-22.

[2]张慧君.浅谈观光农业的发展与建设[J].甘肃科技,2006,22(12):36-37.

猜你喜欢

柳河村庄葡萄
沙柳河
我的小村庄
当葡萄成熟时
村庄,你好
承德市柳河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调查与评价
柳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柳河(兴隆段)浮游生物群落组成调查分析
村庄在哪里
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