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喻经》中“于”的用法研究

2017-04-26周怡露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5期

摘 要:本文从《百喻经》(选求那毗地译张德邵注译的版本)中“于”字用法出发,研究近代汉语“于”在六朝时期共时发展,可以看出“于”在近代汉语已经出现与其他词根结合并构成新词的用法,并为后来现代汉语中由“于”构成的词语提供了类推典范,现代汉语中“于”字法是古代汉语的遗留,利用《百喻经》的资料梳理“于”字在当时的发展状况以及对后来近代汉语的影响。

关键词:“于”字结构;经济原则;类推原则

作者简介:周怡露(1993-),女,汉族,湖北襄阳人,天津市河西区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1

一、《百喻经》中“于”字用法分类

郭锡良先生在《关于“于”的起源和发展》中提到,介词“于”来源于“去到”义的动词 “于”,它最先是介绍行为的处所,扩展介绍行动的时間,再扩展介绍祭祀的对象,到了西周金之中,扩大为介绍动作涉及的各种对象,所搭配的动词也更广泛,语义关系也更复杂。本文结合郭先生的观点对《百喻经》进行分析,根据“于”和谓语中心搭配的位置把“于”字短语分为在谓语中心前和在谓语中心后两类。

(一)谓语中心语前的“于”字结构,根据语义搭配,大致分为六类。

(1)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处所,“于何处失?”

(2)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妇于后时,心厌旁夫,便还归家。”

(3)表示范围或方面,“昔有愚人,于众人中叹已父德。”

(4)表示与谓语相关联的对象,“昔有婆罗门,自谓多知,于诸星术种种技艺无不明达。”

(5)表示缘由、起点等,“诸佛于无量劫难行苦自致成佛。”

(二)谓语中心语后的“于”字结构。

(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方位,“即著少水置火中,即于火上。”

(2)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修行正法,度于五道”。

(3)表示与谓语有关联的对象,“狗无罪咎,横加于恶。”

(4)表示范围或方面,“灭外典匆,不行于世。”

(5)表示原因、结果。“堕于地狱畜生、饿鬼。”

(6)表示在某方面具有某种特长或特点。“昔有一人,巧于牧羊”。

(7)表示动作行为的施事者,“每常怖怯者,喻能以弱而制于强。”

(8)表示比较对象。“我有财钱,不减于彼。”

二、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于”的用法对比

从《百喻经》中看,“于”在短语中位置不固定。单就语义关系看,“于”字短语靠后的分类基本也可以包含在前的分类。因此,从意义上来看,“于”字介词短语引介处所方位、时间、宾语、范围、施事和比较对象等。现代汉语中“于”单独使用的频率明显降低,新的语言形式的替代和经济原则发挥重要作用。

(一)经济原则

语言的经济原则要求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含义,《百喻经》中谓语和直接宾语的搭配用户“于”连接,“ 于”的作用在于引出宾语,表示对受事的处置。随着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发展,“于”字逐渐脱落。在与间接动词搭配时,《百喻经》中主要用“白”, “于”引出言说或请求的对象。但是现代汉语中双宾语结构取代了“于”字引出的间接宾语这一类。

(二)新结构形式产生

“于”字短语的语义搭配关系非常复杂,新的介词会取代 “于”,例如在表示范围、处所、方位等关系中,“于”被“在”“以”“拿”等取代,这是口语中普遍的现象。但是在文学作品等书面语中,“于”的使用仍然非常广泛,这类语义搭配在现代汉语中有明显的遗留现象,主要集中在处所、时间、范围和因果语义等方面,例如,终于、由于、勇于、用于等。“于”作为一种标记成分,引出宾语,但是与双音节词搭配时凝固能力并不强,例如,不齿于、无助于、无损于、无疑于等。

在被动句中,“于”引出施事这样的结构被被动句取代。表被动的句子产生,“表被动的介词+施事+VP(动词词组)”,由此“于”引出的施事这样的结构就被取代了,才没有在现代汉语中保留下来。同样,在比较句中,因为“比”字比较句的产生,同样把比的对象提前,这样“于”字引介的比较对象在后的情况就被取代了。

三、结语

从《百喻经》介词“于”的分类解释,以及前人对上古时期“于”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于”的发展历程,由上古时期的动词发展为介词,由于介词引介的对象过多,以及语言中新的词汇和句型的产生,“于”的一些用法,如表处所、方位、范围以及在被动句和比较句中的用法被其他的介词取代,这多存在于口语方面,但是于的用法在书面语中作为构词成分大量存在并且广泛使用,这是书面语在一定时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郭锡良 1997《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中国语文》第2期.

[2]洪波 1988《“于”“龄”介词用法源流考》,《语言研究论丛》第五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3]时兵 2003《也论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中国语文》第4期.

[4]赵仲邑 1964《论古代汉语介词“于”、“於”、“乎”》,《中山大学学报》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