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睢宁县玉米种植中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7-04-26仝刚跃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24期
关键词:玉米种植防治病虫害

仝刚跃

[摘 要]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 也是主要种植农作物之一,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也是关乎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近年来,玉米病虫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对玉米的总体产量有重要影响。文章总结了睢宁县玉米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

[关键词] 玉米种植 病虫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152-01

1 玉米锈病

1.1 发生规律

玉米锈病多发生在玉米生育后期,一般危害性不大,但在有的自交系和杂交种上也可严重染病,使叶片提早枯死,造成较重的损失。我县发生主要为普通型,南方型玉米锈病偶有发生,菌源来自病残体或来自南方的夏孢子及转主寄主一酐浆草,成为该病初侵染源。田间叶片染病后,病部产生的夏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蔓延扩展。生产上早熟品种易发病。高温多湿或连阴雨、偏施氮肥发病重。

1.2 防治措施

①适合我县玉米品种主要有蠡玉16、蠡玉88、中单909、苏玉20、苏玉29、伟科702等;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提高寄主抗病力。②适当早播,合理密植,中耕松土,适量浇水,雨后注意排渍降湿,必要时喷施叶面营养剂,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同时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病残体,集体深埋或烧毁,以减少侵染源。③在玉米锈病的发病初期用药防治。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胶体硫2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2 玉米粗缩病

2.1 发生规律

玉米粗缩病原为玉米粗缩病毒。苗期感病性最强。该病属于昆虫传播病害,病毒寄主范围十分广泛,主要经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灰飞虱一旦得毒便终生带毒。该病毒可在多年生禾本科作物及杂草等传毒介体上越冬。毒源、介体、玉米感病品种是玉米粗缩病发生的3个必要条件。

2.2 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耐病品种,适期播种。可以根据本地条件选用抗性相对较好的品种;清除杂草,控制毒源,拔除病株,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健壮生长,缩短感病期,减少传毒机会,增强玉米抗耐病能力②用内吸杀虫剂或包衣剂进行拌种或包衣,可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病害传播。③或者在玉米播种前后及苗期,对玉米田及附近杂草喷药防治灰飞虱,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喷雾。在玉米粗缩病发病初期,可选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粉或25%噻唑锌悬浮剂或25%吗啉胍·锌可溶性粉剂喷雾防治,可减轻发病程度。

3 玉米大斑病

3.1 发生规律

病原菌在田间残留病株上越冬,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发病适温20-28℃。条件适宜时,病菌繁殖迅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此病流行程度除与玉米品种感病有关外,主要由环境条件(雨水、湿度)决定。

3.2 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病良种,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②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或用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

4 玉米小斑病

4.1 发生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成活率低。菌丝发育适温为28-30℃,孢子萌发适温为26-32℃。河南省夏玉米地区病害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8月份,月平均气温25℃以上,降水多,病害易流行。玉米连茬种植,土壤肥力差,播种过迟等易于发病。

4.2 防治方法

①抗病农大108、鲁单999、济单7、登海9号、东单60等。②避免玉米连作,秋后深耕土壤,深埋病残体,消灭菌源。在玉米播种前及早处理完秸秆。③早播早管,增施有机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强中耕、排水等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④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亩用 50-75千克,隔 7-10天喷1次,共防2-3次。

5 玉米褐斑病

5.1 发生规律

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第二年病菌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遇适宜的环境条件即可萌发,产生游动抱子。游动孢子必须在叶面或叶鞘有水的情况下才能游动,当气温适宜时,即可侵人表皮。七八月份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发病;密度过大,田间郁蔽,发病重。

5.2 防治办法

5.2.1农业措施

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组织,并深翻土壤,注意排除田间积水,降低湿度。施足底肥,适时追肥,及时中耕除草,促使植株健康生长,以提高抗病力。重病田實行3年以上轮作。

5.2.2药剂防治

在玉米4-5片叶期,使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戊唑醇水剂1500倍液叶面喷雾,可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

玉米初发病时立即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连续防治2-3次,间隔7天左右,喷后6小时内如下雨应雨后补喷。

6 玉米螟

6.1 发生规律

又叫玉米钻心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害虫,主要为害玉米、高粱等,也能为害棉花、甘蔗、向日葵、水稻、豆类等作物。玉米螟是以幼虫蛀茎的方式为害玉米作物生长,其驻扎与玉米心叶内,钻穿玉米叶卷,随着不断生长,心叶展开时,玉米螟虫整齐横列排孔,不断蛀食玉米的雄穗、雌穗和茎秆,造成穗柄折断或雌穗下垂,并易遭风折。或者蛀食籽粒,引起籽粒腐烂变黑,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6.2 防治方法

①在玉米螟冬后幼虫化蛹前期,处理秸秆,已达到杀灭越冬幼虫,减少越冬基数。②玉米螟成虫有很强的趋光性,可以设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等诱杀玉米螟成虫。不但诱杀玉米螟成虫,还能诱杀所有具有趋光性害虫。③玉米心叶期一般每株用1.5%辛硫磷颗粒剂或0.4%敌杀死颗粒剂1-2克放入心叶内;或者每用90%晶体敌百虫50克或50%敌敌畏乳油50毫升,加水40-50公斤灌心。玉米穗期可选用上述药剂的任何一种,在玉米丝及上下各两片叶的叶腋内撒施。危害严重的剪去花丝,在穗顶抹一层药泥,藥泥用90%晶体敌百虫50克加水15公斤溶解,加入27公斤黏土调成泥浆。

7 二点委夜蛾

7.1 发生规律

二点委夜蛾主要发生在秸秆还田且未灭茬地块,以幼虫躲在玉米幼苗周围的碎麦秸下危害玉米苗,在玉米幼苗3-5叶期主要咬食玉米茎基部,形成3-4毫米圆形或椭圆形孔洞,切断营养输送,造成地上部玉米心叶萎蔫枯死。在玉米苗8-10叶期主要咬断玉米根部,包括气生根和主根,造成玉米倒伏,严重者枯死。

7.2 防控措施

7.2.1清除覆盖物

把覆盖在玉米根茎周围的麦糠麦秸等覆盖物进行清除,可使药剂能直接接触到二点委夜蛾幼虫,提高防治效果,同时也将部分隐藏在覆盖物下的虫子带出田外。

7.2.2及时扶苗培土

对倒伏的玉米大苗,在防治害虫的同时,及时扶苗培土,促进玉米扎根,恢复正常生长发育。危害严重的地块,因地制宜地改种生育期较短的适宜作物。

7.2.3药剂防治

方法有喷灌根部,可选用4%毒死蝉乳油1500倍液、或4.5%高效氟氯氰菊醋乳油2500倍液,逐株喷灌药液。或撒颗粒剂或毒土,亩用80%敌敌畏乳油300-500 毫升拌25千克细土,于早晨顺垄撒在玉米苗周围。或投毒饵,亩用4-5千克炒香的麦麸,兑少量水,加入48%毒死蜱乳油150毫升或90%晶体敌百虫500克拌成毒饵,于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边。需要浇水的玉米田,可随水灌药,亩用48%毒死婢乳油1000毫升,在浇地时灌入田中。

8 地下害虫

8.1 发生规律

主要有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地老虎较小的幼虫(一、二龄幼虫)昼夜活动,啃食心叶或嫩叶;较大的幼虫(三龄后)白天躲在土壤中,夜出活动为害,咬断幼苗基部嫩茎,造成缺苗。大部分地下害虫多发生在玉米6叶期以前.发生严重的田块,常常造成缺苗断垄,使亩株数减少,严重减产。

8.2 防治方法

①秋末进行深耕细耙,结合冬灌和春灌,可有效杀死部分害虫。地老虎危害时,扒开被害苗周围的土捉杀幼虫。②用含辛硫磷或吡虫啉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③地老虎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和趋化性,诱杀成虫是防治地老虎的上策;将麦麸、豆饼等饵料炒香拌上辛硫磷、毒死蜱等杀虫剂,在傍晚撒在幼苗根际附近诱杀蝼蛄。④播种时用辛硫磷等药剂拌毒土盖种或沟施,也可用毒死蜱配制毒土,于傍晚撒施在玉米行间对金针虫有防效。

猜你喜欢

玉米种植防治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玉米夺丰产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规范玉米种植技术 保障玉米增产增收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